新朋友點上方藍字快速關注
1986年TVB拍攝的《倚天屠龍記》,被認為是最符合原著的一版。這版中有位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趙敏。她的聰慧,她的執著,和她的敢愛敢恨,被人深深記住,而她的扮演者也同樣因這個角色,一舉成名,連續十屆蟬聯「Golden Pop Star」。
她叫黎美嫻,1966年生於香港,是80年代BTV的當家花旦之一,與陳玉蓮、戚美珍、張曼玉、曾華倩四人並稱「無線五美」,她們代表著80年代港劇的黃金時代,黎美嫻更是有「TVB 80年代第一古裝美人」之稱。
▲黎美嫻
她氣質獨特,清麗恬靜,清新脫俗,眉眼中有點點憂鬱,卻又不帶愁苦。
身材高挑,容貌姣好的她,無論是古今扮相都能嫻熟駕馭,就連反串男裝時也有一股可愛嬌憨。
但這份如日中天的事業,卻在2000年戛然而止。黎美嫻出演完她最後一部作品《刀歌之迴旋刀》後,完全息影,從此從世人的眼前隱去,剩下淡淡的嘆息,與留不住,停不下,隨風去的遺憾。
▲黎美嫻在《刀歌之迴旋刀》中之扮相
黎美嫻第一部擔任主演的作品是1986年BVT播出的古裝劇《狄青》,在劇中她出演柳雙雙,一個聰慧俏麗,熱情外向的角色,她也因這個角色獲得了無線的力捧。
▲黎美嫻在《狄青》中扮演柳青青
同年,無線重拍金庸古裝武俠劇《倚天屠龍記》,演員陣容現在看十分豪華,梁朝偉出演張無忌,鄧萃雯出演周芷若,邵美琪飾演小昭。劇中黎美嫻塑造的趙敏,聰明絕頂,亦忠亦奸,幾乎成為一個時代「趙敏」的標準模板。而她自己,更因為這部劇與梁朝偉熟識,並相戀。
▲86版《倚天屠龍記》
黎美嫻扮演的角色,無論是柳雙雙,趙敏,還是《絕代雙驕》中的鐵心蘭,都是個性直接,英姿颯爽,甚至多少有些嬌蠻的人物,這份氣質似乎也在冥冥中也影射黎美嫻本人。
自出生起便深得長輩們的呵護、疼愛,上學後,更是因為模樣可愛,老師同學都很喜歡她。踏入影視圈後,很容易就做到一線演員,劇集一套接著一套,即使遲到也會有人幫她找藉口。
對黎美嫻來說,即使不付出也能輕易得到愛,擁有得太輕易,便不會懂珍惜。
初入影視圈時,黎美嫻有個情同姐妹的死黨,這個人也同樣在86版《倚天屠龍記》中擔任女主角——出演周芷若的鄧萃雯。
▲黎美嫻(左)與鄧萃雯(右)
在劇中,兩人相互敵對,而在當時的現實中,兩個好姐妹也如劇中人物般,處於不相容。
黎美嫻的公主病,把自己最好的朋友,越推越遠,兩人彼此互看不慣,甚至參加同一檔綜藝節目時,也形同陌路。
這份與生俱來的傲慢,在與梁朝偉的愛情中,也體現得格外明顯。
▲黎美嫻與梁朝偉
一次,黎美嫻接受記者採訪時正在吃東西,記者問她在吃什麼,她很得意地說,這是梁朝偉親自為她下廚做的美食。接下來談到她要扮演的反串角色話題,記者問到,「如果你變性了,那梁朝偉怎麼辦?」她隨意地回答「很好辦呀,他也可以變性嘛。」
她想告訴記者,梁朝偉非常愛她,為了她,能夠做一切事情,即使是變成同性戀,他也一定願意。
黎美嫻太過自信,她從來沒有想過,在自己之前,梁朝偉所愛的是曾華倩,與自己分手後,梁又與曾再次複合。她的出現似乎只是梁朝偉平靜生活中的一點小刺激,終會成為一個配角,黯然退場。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物是人非。如今的TVB早已更新換代,風華不似當年。黎美嫻的作品不多,在時代的洪荒中,也在一點點被淡忘和替換著。
1998年淡出影視圈,2000年完全脫離,5年後,黎美嫻下嫁富商謝興肇。她或許找份悠閒的工作,或許作為家庭主婦,去度過自己剩下的光陰。
對於她個人,短短十幾年的從影經歷,這突然的抽手,舍下的一身名利,剩的又是什麼呢?
我們早已經無從得知了。
但有一個細節,1998年,在一次藝人聚集的晚會上,本已形同陌路的黎美嫻和鄧萃雯不期而遇,兩人不期然凝望對方,隨即相擁而泣。
此時基本已從演藝界抽身的黎美嫻,自然不需要逢場作戲。這一擁抱,表達太多情緒,若是以此為結點,想必黎美嫻短暫的影視時光,已是不辜負了。
2015-09-11 時尚娛樂
幸福就是,和喜歡的人在喜歡的地方做喜歡的事。
- 壹 -
初 心
南屏,安徽黟縣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小村落。這裡保存著皖南典型的徽派古民居建築,粉牆黛瓦,背依群山,溪水繞村而過,每逢早春時節,油菜花開遍地,掩映在兩百多幢明清老屋中,如詩如畫。
和烏鎮、西塘一樣,文藝青年遊玩至此,都會忍不住產生終老於此的念頭。和烏鎮、西塘日趨嚴重的商業化又不同,南屏的與世無爭,使它更具一種山野閒鶴的散漫自在。
2012年,一對小夫妻——小可和紅子來到這裡。然而,他們可不是一對普通的遊客,為什麼這麼說?
一來,他們並非典型的文藝青年——小可和紅子的職業都是軟體工程師,所謂的程序猿是也。但是,他們比大多數標榜文藝的青年都文藝得更徹底,對旅行、園藝、閱讀、鄉村生活的熱愛佔據了他們工作之外的全部生活。
▲ 先來看看這對IT夫妻昔日在合肥的家,花草遍植,小清新氣質呼之欲出啊!
第二,和大多數到此一遊後便馬不停蹄投入到都市廝殺的遊客不同,小可和紅子是「有備而來」:2005年起,它們就開始利用假期在全國自助旅行,對民宿客棧主人的生活情趣尤為歆羨;2012年起,他們開始認真計劃開一家鄉村客棧,並花了7個月時間不停尋找合適的地點和房子,直至遇見了南屏……
▲ 2013年1月1日,新年伊始,小可和紅子,在南屏村尾拍下了這張照片:雪後初霽,村莊在群山的環保下,靜謐如斯。
2013年初,小可和紅子在南屏買下了一座明末清初的老宅,兩年多的時光,他們一日日將這座老房子改造成理想山居,一花一木各應其時,一窗一閣各歸其所,過上了夢寐以求的田園美好生活。
- 貳-
造 園 記
小可和紅子買的房子,是一座小小的四合屋,面積不算大,最好的地方是自帶一個100平米的院子。
▲ 這是他們第一眼見到房子的樣子。
▲ 一位因花草結緣的朋友,熱心拉上自己的建築師老公,驅車去為他們的房子測量、設計圖紙,順帶連院子也一併設計了,為一條龍服務的給力朋友點讚!
▲ 改造前,院子簡直是雜草的樂園,小可親自動手割草,點火燒了,做成草木灰,正好養花。
小院
▼
▲ 小可從小就有養魚的愛好,所以小院的設計首先不能少了魚池,就地現挖了一個一米深的魚池,取名:彎彎。
▲ 小池既成,當然要再建一架小橋,小橋的名字叫阿香。
▲ 江南園林的氣韻頓時就出來了有木有!
麵包爐
▼
除了養魚,IT男小可還有一項不可多得的技能:烤麵包!
某天,紅子偶然看到一部名叫《幸福的麵包》日本電影,立刻被其中的柴燒歐式麵包迷住了,於是「引誘」小可說:「咱們做一個室外柴燒麵包爐吧!」這個提議命中了小可的兩個愛好:做麵包、燒柴火,豈有不同意之理!所以,小院的設計中自然又預留了一個位置:
▲ 《幸福的麵包》中的柴燒麵包
▲ 紅子在網上找來的柴燒麵包爐示意圖
▲ 為了這個毫無頭緒的柴燒麵包爐,小可抱著一本厚厚英文書苦苦鑽研,請來施工的老師傅耳朵不靈光,又說方言,溝通起來真是苦煞小可了,但好在成品也算有模有樣,小可又為它取了個萌萌噠名字:小辮子。
▲ 小可牌麵包新鮮出爐!
▲ 除了麵包,還可以烤黃山最有名的蟹殼小燒餅呢!
▲ 此處附燒柴大廚小可做飯照一張,做飯的男人,呃……的背影,最性感!
除了院子,房子內部的改造當然也不容忽視!
地板
▼
▲ 地板基本照古法建造,選用的都是25年以上的木頭、剖開,從竹林裡砍來竹子做成竹釘,把剖好的木條拼接成整木板。
▲ 學習川南吊腳樓的防潮方式,讓風從地板下通過:利用牆壁上原有的通氣孔,然後在地面壘磚造成空隙,最後鋪上木板,地板就不會受潮啦!
門窗
▼
▲ 蓮花門蓮花窗也是請來木工師傅重新做,選用了最簡潔的回字紋。
書房
▼
▲ 家具全部用傳統的榫卯結構(一種傳統技藝,不用釘子來固定結構,而是採用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進部分叫卯),小可和紅子很喜歡這種傳統技藝,覺得應該尊重和傳承下去。
▲ 書房是一個長形的開放空間,中間是一組沙發、一側是書案和書櫃組成的寫字區、一側是搖椅和閱讀燈組成的閱讀。在梅雨季節,可以聽著雨聲安靜閱讀。
咖啡吧
▼
▲ 咖啡吧窗外是紫藤架,小吧檯模仿拙政園「與誰同坐軒」的取名,命名為「與誰同坐窗臺」,屋內還有暖融融的壁爐。
▲ 一位驢友小朋友拍攝的咖啡吧。
房間
▼
▲ 客房僅僅是聽名字就已心生美感:觀嵐、浮光、靜落、半亭……
▲ 藍花布帘子、帶著蕾絲花邊的窗簾,很多是紅子親手挑選縫製。
▲ 古雅別致的中式蠶絲燈,有一種山中不知歲月的寧靜感。
兩年來,小可和紅子用耐心和熱情一點點把老宅改造成自己理想的模樣,其間也並非總是一帆風順,常有預料之外的困難,但他們並無沮喪懊悔之意,如人行山中遇見風雨,遇見也就遇見了,其後有彩虹也好無彩虹也好,都是一樣的時光。這樣的心氣平和,才能享受山居的安靜和美好吧。
- 叄 -
百 花 園
南屏山居第一年,紅子已經把花園打理得有模有樣。除了魚池彎彎和小橋阿香,紫藤架、綠籬、桂花樹、繡球道、歐月、鐵線蓮、風車茉莉……各種花草都在小院裡安了家。
▲ 早在設計小院的時候,紅子就想好,要在桂花樹下、沿著青磚小路鋪一條美美的繡球小道。在微博上吼了一嗓子,一位園藝大神花友響應了召喚,從無錫寄來一大箱各種品類的繡球苗。當初光禿禿的花苗,如今已經形成一條美麗的繡球小徑了。
▲ 珍貴的龍沙寶石,不像月季那樣月月有花期,但綻放一次,便已驚豔得令人心悸。
▲ 鐵線蓮
▲ 風車茉莉
▲ 百合
▲ 睡蓮
▲ 各色小花
紅子說,每天清晨,自己根本就捨不得睡懶覺,總是早早來到自己的百花園中,端一隻大茶缸,坐在石桌邊上,喝著咖啡,看著柔和的陽光慢慢將花朵們身上的露珠拭乾——陽光下,花兒們在微風裡輕輕搖曳,風姿綽約……
▲ 此處附紅子採花照一張,女主人也沒有正面出境,就是這麼淡泊……
▲ 今年5月3日,是小可和紅子結婚紀念日,恰逢小院中月季盛放,傍晚,他們「奢侈」地為紀念日摘了一籃月季,然後也大秀了一把恩愛!
- 肆 -
一 蔬 一 食
理想生活的實現,不僅僅是實現自己的心願,當然也包括幫助愛的人實現他們的心願。
隨小可和紅子遷居到南屏的,還有一位骨灰級大廚——紅子爸爸。紅子爸爸一輩子愛種菜,紅子夢想著,能擁有一小塊地給爸爸當菜園,如今,這個願望也實現了。
山居菜地被紅子爸爸耕耘得生機盎然,西紅柿、黃瓜、豆角、花生、葫蘆……這些都端上了餐桌,變成了最美味又健康的一日三餐。
▲ 新鮮的綠葉小面先來一碗兒
▲ 新鮮的黃瓜茄子再來一籃兒
▲ 朋友拜年送來的冬筍,這種筍尖還未冒出土的叫黃泥筍,算是冬筍裡的上品,跟當地火腿一起搭配做醃篤鮮,或者切片與臘肉蒜苗同炒都是美味,蒜苗也是自家菜地裡的,拔出來的時候就覺得香!
▲ 苞米地裡出產的苞谷,想吃苞谷粑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 也有從山上養雞的村民家買來的雞蛋,直接攤個蔥花雞蛋餅!
▲ 小客人們有時來到菜園參觀,也是新奇又興奮。
山居廚房由小可和紅子老爸聯手掌廚,顧客的評價是:兩個字——好吃!如果非要再加兩個字,那就是——非常好吃!
▲ 小可主廚,蒜泥白肉,炙椒皮蛋,椒麻雞,泡椒雞雜,小可媽媽從四川寄來的鹹豬尾。在皖南呆了一段日子,小可又學了兩道徽菜,幹筍燒肉,鹹菜豆腐。紅子老媽的油爆大蝦,紅子老爸的紅燒魚。不得不說、必須要說的是,紅子老爸的煎餃,永遠是那麼無敵。
紅子的一位朋友蕭蕭,在信中曾這樣寫道:真愛不是玫瑰大餐,鑽石閃耀,真愛最後都落在一茶一飯,一言一行裡。自然而然的愛,樸素、真實,卻那麼美好,就像老人家的鍋貼餃子,用著當季的蔬菜,親手種親手摘,再親自做,只是尋常蔬菜,在老爺子的手裡,不知啥不二法門,滋滋啦啦出鍋時,噴香,咬一口,鮮香可口,加上煎制的焦黃,口感底酥脆面鮮嫩,吃幾回想幾回!想起大吃貨陸小鳳對木瓜道人的評價:「真的廚子高人都是把素菜做得極致誘惑,用心真誠才是最重要的。」
▲ 有時也會來個山居周末BBQ,啤酒埋在冰桶裡,烤爐升起火來,羊排、豬排嗞嗞地飄香,羊肉串、魚泡、秋葵、土豆片、茄子,一輪接一輪端上來……活色生香的小日子不過如此吧!
- 伍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客棧漸漸成形,陸續會有茶友和喜歡清靜的旅客慕名而來。聚三五好友,品茗彈琴,幽黃的燈光中,蔡琴在唱片機裡咿咿呀呀地唱:「你我像風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的……」
▲ 遠方的客人慕名而至。
▲ 品茗、彈琴、夜話。
去稻田遛狗,也是客人們來到南屏山居最喜愛的放鬆方式。
▲ 在南屏,小可和紅子的兩隻狗狗:蘇牧開開,拉布拉多Rockie已經成了當地的明星,它們是山居客人的好導遊。
信步走在山間小路上,觸目可見是青山秀水、白牆黑瓦,撲鼻而至的是青嵐霧氣、稻田禾香,遠近可聞的鳥雀啁啾、雞鳴犬吠,在南屏山居,小可和紅子,為自己、為來了又去的遊人營造了一個桃花源記般的田園夢。
最後,讓我們回到文章的開頭——初心。
人們常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小可說:「我有時候在想,我和紅子的初心是什麼?金錢、藝術、科技、專業或者其他的一切一切,都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養幾條狗,豢一群鴿子;親手打理一座花園,隨手做幾個布偶;和五湖四海的朋友們喝喝咖啡,品品茶;並且,妥善的經營足以養活自己和家人……既然這麼喜歡,何不去做呢?」
既然這麼喜歡,何不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