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荒謬的民意
影片第一部分為觀眾塑造了一個命題:綁匪綁架了明星公主,贖金是讓首相在鏡頭下公開和一頭豬性愛。這時候的首相還覺得自己大權在握,不緊不慢地下達著命令。民意也顯示不贊同首相和恐怖分子妥協。
轉眼第二部分劇情,在公主手指被送來的那個瞬間急轉直下,民眾在被血指刺激之後產生了微妙的化學反應,甚至認為首相可以調換,公主卻不能沒有。這時候這個命題便成為了死命題 ,皇室向首相施加壓力並不保證首相家人的安全,民眾對首相發出聲討。這時候的首相是無力的,他處在權力頂端卻無法對皇室和群眾說不。政府和民意的衝突開始慢慢顯現。
第三部分影片漸漸從政府畫面轉移到了群眾的畫面,我們看見了在民意後面,以民意作為面具的活生生的群眾。他們表面對這次事件進行譴責,實則對事件漠不關心,像看娛樂節目那樣消遣首相。觀眾看見的是各式各樣在電視機前假裝譴責卻在電視機前享受這次事件的群眾。
全片雖然充滿了荒謬和不合理,卻讓觀眾感受到了意外的真實感。首先我思考了首相到底是不是必需品?在這部影片中,既然皇室能代表榮耀和象徵,民意能代表政府的抉擇,我們為什麼要設置這麼多冗雜的機構去代表人民做決定?
相對的,我同樣思考民意到底是不是愚蠢的?誠然綁匪是壞的、錯誤的,但是真正把首相逼上絕路的卻是每一位在電視前觀看的群眾。首相尚且被民意左右,更何況是普通人。聯想一下,最近老師扒高鐵門事件讓群眾又有了新的攻擊點。的確這位年輕的媽媽是做錯了。但她犯的是妨礙公共安全罪,而不是反人類罪。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氣上頭的時候,子非魚,焉知魚之處境?電腦後面的民眾從扒門涉及到私生活,恨不得將她生活中的醜惡嘴臉向世界公布。
有沒有發現其實大部分民意僅僅是為了飯後娛樂,飯前談資而已。
想要知道最後首相到底和豬嘿嘿嘿了嗎?劫匪是誰?親自去看一看吧!
(在公眾號內回復 黑鏡一1 獲得連結觀看黑鏡第一季第一集)
第二集
荒謬的社會
開始導演向觀眾展現了一個虛擬社會,人們年復一年騎腳踏車賺取貨幣,又用貨幣買虛擬物品和跳過虛擬廣告。隨著時間線的推移,各個階層也粉墨登場:底層的掃地人,騎車的中產階層,還有僅僅是在電視裡面出現的上流社會。
主人公是個坐擁哥哥遺產的中產階級卻始終找不到人生意義的黑人青年,終於有一天,在聽到美麗的女孩歌聲的時候他有了夢想:買一張通行證送給女孩讓女孩去夢想秀。黑人青年瞬間覺得自己的人生充滿了意義。
誰知道女孩上了夢想秀之後被選去當了a片女主角。這時候的黑人青年還以為是工作人員給她吃了迷幻藥。在發洩了一通後,主人公發奮圖強,省吃儉用,終於又湊夠了一張通關卡,上節目揭穿評委的醜惡嘴臉。
這集導演用一個虛假社會包裝了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看似不可能的荒誕卻讓觀眾感覺到了其中的真實世界。比如那個騎腳踏車卻天天捉弄挖苦掃地人員的人,像不像那個留學歸國踢踹掃地阿姨的教授?無法跨越的階級讓底層人民無法反擊,在熱度過後更不會有人為此買單。錢作為一個數字可以給虛擬人物買這買那,卻填補不了人心的空虛,它作為必需品是有用的,但是錢卻升華不了精神和人生。
女主角代表著想要進入上流社會,不甘於騎腳踏車過活的初入社會的女孩。就像評委說的那樣,會唱歌的人有太多了,女主角必須要犧牲點什麼才能出人頭地。女孩為了不回去騎腳踏車,屈服於上流社會,出賣肉體。這多像娛樂圈場景,在大環境下,肉體變成了上流社會的敲門磚。圍城中裡面的人宣傳著城中的美好,外面的人砸破腦袋往裡面鑽。
男主角的悲劇是註定的,他以為他和女主角是不同的,是社會的清流。其實他和女主的是不是愛情我始終保留態度(可以看到他許諾給女主夢想票之後女主才搭理男主,而男主對於別的女孩的好意不屑一顧卻向女主獻殷勤)。在他想反抗社會之後卻悲哀的發現,他的反抗無法激起民眾的覺醒,整個社會對於這種體制都採取了默許和漠不關心的態度。
想要知道知道男主的結局嗎?親自去看一看吧!
(在公眾號內回復黑鏡一2獲得連結觀看黑鏡第一季第二集)
(在公眾號內回復黑鏡一3獲得連結觀看黑鏡第一季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