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的電影配樂一直為影迷、樂迷所津津樂道,但是與《春光乍洩》、《花樣年華》等片相比,關於《阿飛正傳》原聲帶的討論則明顯稀缺,其中大多都只提及了最著名的兩首配樂:旭仔獨舞時的Maria Bona和主題曲《是這樣的》的原曲Jungle Drums.
一方面,目前所知《阿飛正傳》並未發行原聲帶碟片,只有其中著名的幾首被收錄進了一些電影配樂雜錦碟中,這種情況在王家衛的電影中非常少見。另一方面,配樂在本片中的地位也的確不及其他王家衛電影那樣突出。但從音樂本身來看,這張原聲帶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濃鬱的拉丁爵士風格。如果要用一種顏色來描述《阿飛正傳》,我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綠色,而它的原聲帶也是如此,隨時隨地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帶你進入一如片中的茂密雨林。
《阿飛正傳》全片使用了七首配樂,在此一一列出,方便檢索:
2分52秒:熱帶雨林 Always in My Heart
14分:旭仔和舞女咪咪初次見面 El Cumbanchero
24分30秒:旭仔獨舞 Maria Bona
31分10秒:旭仔和蘇麗珍分手,咪咪偷看 My Shawl
38分:巡警借蘇麗珍錢 My Shawl
47分40秒:巡警獨白 Perfidia
1小時3分50秒:旭仔養母與情人 My Shawl
1小時11分:旭仔背影離開生母 Always in My Heart
1小時18分,21分:旭仔遭遇菲律賓黑幫 Siboney
1小時26分:熱帶雨林 Always in My Heart
1小時28分:旭仔中槍而死 Perfidia
1小時30分:梁朝偉閣樓戲 Jungle Drums
最後,隨著梁朝偉走出閣樓,電影結束響起片尾曲,這首由梅豔芳演唱的《是這樣的》正是改編自配樂Jungle Drums.
片中的主要配樂My Shawl, Perfidia, Siboney和Jungle Drums都出自著名的西班牙裔美國樂手Xavier Cugat(1900-1990)的演繹,他同時還是歌手、作曲家、演員、導演、編劇、漫畫家,也是令拉丁音樂在美國流行樂中得以廣泛傳播的主要功臣。二戰前後,他曾在紐約華道夫阿斯多利亞酒店帶領常駐樂隊進行表演。出現在本片中的配樂可以在1996年發行的精選集Best of Xavier Cugat中找到。
而片中另一首在片頭片尾伴隨雨林反覆出現的名曲Always in My Heart則是來自Los Indios Tabajaras樂隊,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名為Maria Elena,也是Always in My Heart的改編作品,同樣被收錄在《阿飛正傳》許多版本的原聲帶中(反覆對比多次後我還是覺得片中只出現了Always in My Heart,或許是影片版本問題,有待考據)。
片中經典曲目Always in My Heart, Maria Elena, Jungle Drums和Siboney都是出自古巴著名音樂家Ernesto Lecuona,他被譽為二十世紀上半葉古巴最重要的音樂家,為鋼琴音樂體系做出了巨大貢獻,他也創作過許多電影配樂並於1942年被提名奧斯卡金像獎。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樂Perfidia和Siboney也被用在後來的《花樣年華》和《2046》中,可見王家衛對這兩首曲子的喜愛。而Perfidia作為一首有著一百餘種改編版本的名曲,也曾出現在電影《卡薩布蘭卡》中,堪稱「電影金曲」了。
之前提到,本片結尾出現了梅豔芳演唱的片尾曲《是這樣的》,而這首歌的國語版《何去何從》則由張國榮演唱,收錄於1995年回歸歌壇後的首張專輯《寵愛》中。他還在自己的跨越97演唱會上翻唱了改編後的粵語版本,雖然時隔七年,但仍然可以在這場演出中看到旭仔式的不羈與「自戀」。
在此特地放上兩個版本的《是這樣的》:張國榮跨越97演唱會版,和梅豔芳2003年告別演唱會版。他們以各自迥異的方式詮釋這首主題曲,時過境遷,聽來看來也是感慨萬千。
長按下方二維碼下載豆瓣App
→ 和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