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們工作壓力比較大,一些上班族一天到晚坐在電腦前辦公,幾乎沒有時間活動,時間一長就會導致肩膀等部位酸痛,比較難受。那麼,什麼是肩胛骨酸痛呢?哪些原因導致的呢?這種酸痛應該怎麼來緩解呢?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什麼是肩胛骨酸痛
肩胛骨又叫做琵琶骨、胛骨,它在人體胸廓的後面,是三角形的扁骨,位於第二到第七肋之間。肩胛骨的酸痛通常是由於肌肉痙攣變形引起,可能是長期一個姿勢導致,經常會引起慢性肌肉炎症。
可以應用針灸和推拿及拔火罐的方法治療。加強體育活動,可避免。如症狀嚴重可針灸按摩治療。如想避免復發就得改變工作生活的習慣增加運動。
肩胛骨酸痛的原因
肩背痛
背痛患者很多,其常見原因為肩背局部骨或軟組織疾病所致。其他還有臟器疾病反射至肩背部或其他部位腫瘤轉移至肩背部所引起的肩胛骨疼痛。因此,臨床上治療後背部疼痛不能肩痛醫肩,背痛醫背,盲目採用按摩、刮痧、拔罐等治療方法,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續性劇烈的肩痛
這種疼痛通常是肩關節脫位導致,有十分明顯的外傷歷史。
肩部牽涉痛
因內臟疾病,引起肩部疼痛,或痛覺過敏,稱為牽涉痛。症狀出現比較緩慢,鈍痛,或不適感,並不完全符合神經走向,區域模糊,痛感模糊。
肩周區彌散的鈍痛及放射痛
肩周區彌散的鈍痛及放射痛是肩胛上神經卡壓症的臨床表現。肩胛上神經卡壓是肩部疼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國外有學者認為本徵佔所有肩痛患者的1%~2%.
肩胛骨酸痛怎麼緩解
治療穴位及刺激方法
肩井穴在人體脖子根部與肩頭連線的正中,按壓這個穴位,會感覺有很舒服的壓痛,比較容易找到。
還可夾緊腋下,手指併攏於另一邊的肩上。此時,剛好中指接觸之處即為肩井穴。
肩膀的酸痛擴及背部時,指壓天宗穴即可見效。天宗穴是位於肩胛骨正中央的穴道。在肩膀背側,左右皆有叄角形的骨,即肩胛骨。
以指觸摸肩胛骨的中央,應可感知骨變薄而形成的凹陷之處,壓壓看,若感到刺痛,即是天宗穴。為提高效果,也可以刺激其它的風池穴、天柱穴看看。
兩手抱頭法
兩足站立與肩同寬,兩手緊抱繞後腦;兩肘拉開,與身體平行。兩肘收攏,似挾頭部,周而復始。
單手壓肩法
以右肩為例。兩足似弓步,右腳在前,離桌尺餘。左腳在後伸直。右手收於桌上,左手掌按右肩,利用身體向下向後擺動。
擴胸分肩法
兩足站立,與肩同寬,兩手放於胸前,兩肘與肩平直,手背在上,掌心朝下。擴開胸懷,分開雙肩、吸氣;回復時呼氣。
頭壓手掌法
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前,仰睡在床,伸直雙腿,手掌放在頭下面,掌心向上,手背朝下,用頭緊緊壓住手掌中心(哪邊痛就壓哪邊的手掌),每次20分鐘。開始幾天,手臂不能彎度過大,手掌也很難伸到位,可先採用側睡頭壓手掌的辦法。
捏拿手臂法
取坐位,以左手捏拿右手手臂,從肩到手腕,再由手腕到肩,反覆捏拿5到10遍,換手。
總結:本文為大家介紹了肩胛骨酸痛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看完之後更加了解了。除此之外,文中還為大家介紹了一些緩解肩胛骨酸痛的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試,平時生活中也可以多抽時間運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