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停靠站臺(資料圖) 潁州晚報記者 王彪 攝
近十年來,鄭阜、商合杭等高鐵相繼開通運營,長三角高鐵營業裡程位居全路第一,形成全國最為密集完善的高鐵網絡。2020年,長三角計劃開通新線超過1000公裡,創造年度新紀錄……路網密集、互聯互通,「軌道上的長三角」呼之欲出。
今年八九月間,《新華每日電訊》組織記者穿行長三角鐵路線,走訪江蘇南通、浙江湖州、安徽阜陽等長三角鐵路「新樞紐城市」,切身感受奔跑中的「鐵三角」,並於10月27日刊發稿件《「鐵三角」在奔跑》,本報今予轉載其中阜陽部分內容。
記者乘坐G7686次高鐵列車從湖州站前往阜陽西站,沿著寧杭-合寧-商合杭線,途經南京、合肥、淮南等城市,用時3小時30分鐘。目前,每天往返兩站之間的列車多達14對,用時最長的3小時42分鐘,最短的只有3小時2分鐘。
擁有1000多萬人口的阜陽,為全國尤其是長三角地區的建設發展貢獻了數以百萬計的勞動力。但是,在過去,很少有人將它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聯繫起來。
如今,條條大路通阜陽。2019年12月1日,鄭阜高鐵和商合杭高鐵北段正式通車,結束了阜陽不通高鐵的歷史。今年6月,商合杭鐵路全線通車後,這個地處安徽省西北角、毗鄰河南省的城市一躍成為長三角地區對接中原地區的「橋頭堡」。
阜陽市境內,目前一共有五座高鐵站:阜陽西站、太和東站、界首南站、臨泉站和潁上北站。其中,阜陽西站是安徽省內第二大高鐵站,站房面積約4萬平方米,站內共設7臺17線,設計承載量為每小時發送近5000人次。
「阜陽西站是全國地級市車站中少有的設有二層候車室的大站。」站長張玉良驕傲地說,從阜陽出發,一小時到合肥,兩小時到南京、武漢,三小時到杭州、上海,四小時到北京、寧波。
安徽,曾經是長三角的「旁聽生」,後來成為「插班生」,如今則是「正式生」。這個生動的比喻,放在阜陽身上尤為典型。「以前我們是『長三角的邊邊角角』,現在要做『長三角的前沿陣腳』。」阜陽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裴忠義說。
高端真絲枕套、醫用口罩、透氣又防水的碳纖維面料……在阜陽界首市吉祥三寶棉紡針織投資有限公司的展廳裡,各式各樣的展品引得人不時停下腳步。不過,最引人注目的,是幾隻個性化抱枕,上面印著一位科學家的頭像。
這位被企業「頂禮膜拜」的科學家,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東華大學校長、紡織材料領域頂尖專家俞建勇。「如果不是俞院士,公司如今可能還在靠著賣附加值極低的床單、被罩艱難維生。」公司總經理馬曉飛說,2017年,憑藉一場「院士界首行」的對接活動,他結識了俞建勇,交流之後,俞建勇決定在三寶設立院士工作站,並成立安徽省吉祥紡織工程先進技術研究院。這關鍵的一步,救活了轉型期的三寶。
「過去沒有高鐵,交通不便,普通列車從上海過來太遠了,不好意思麻煩俞院士經常來界首,他基本上隔幾個月來一次,指導研發生產。」馬曉飛說,高鐵開通後,俞院士和他的團隊來得就頻繁了,有需求買一張高鐵票就來了,早上來界首傍晚還能回上海。
在位於鄭阜高鐵線上的界首南站,站長王樹寬指著站臺對面說:「過去500米,就是河南省地界。」有了高鐵站,界首成了名副其實的長三角區域對接中原區域的「界首」。正因如此,這座縣級市的高鐵站,每天居然有十列始發列車。除本地客流外,河南省多地前往長三角方向的旅客也到這裡乘車。界首南站設計日均發送旅客約2500人,目前日均客流達1300多人。
界首南站,還是全國少有的一座「森林中的高鐵站」。「高鐵站旁邊能做些什麼文章?有些地方是建樓搞房地產,這樣來錢快。但是我們決定不做一錘子買賣。」界首市市長何逢陽說,界首要在高鐵站前廣場建一座「養城公園」。公園規劃總面積近40萬平方米,未來不僅要成為市民、旅客休閒娛樂的重要場所,也要成為「築巢引鳳」、吸引新經濟和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要載體。
毋庸諱言,阜陽依然是長三角區域內的「欠發達地區」,脫貧攻堅任務還很重。然而,發展落差往往是發展空間。數十年間,阜陽為全國特別是長三角地區輸送了大量勞動力;如今,隨著多條高鐵開通,曾經的「打工潮」正慢慢演變為「鳳還巢」。
阜陽市臨泉縣人口230萬,2020年剛摘掉國家級貧困縣「帽子」。臨泉有養殖牛羊的傳統,該縣長官鎮有約十分之一的人在長三角經營冷鮮牛羊肉貿易。1996年,年近30歲的長官鎮人蔣偉只身前往上海闖蕩。隨著生意越做越大,他舉家搬遷至上海定居,孩子在上海從小學讀到大學。2016年,蔣偉做出了一個令全家人不解的決定,回家鄉創業。「當時家裡人都勸我,一把年紀了不要瞎折騰。」但蔣偉不這麼看,他認為臨泉有完整的養殖產業鏈條。「當時高鐵即將開通,市場一定會爭搶這些資源。」那一年,他回鄉二次創業,籌辦臨泉縣中原牧場冷鮮城。2019年鄭阜高鐵開通,臨泉站距離中原牧場冷鮮城只有六公裡,據估算,冷鮮城項目全部建成後將帶動1萬餘人就業。「臨泉縣是人口大縣,有70多萬人外出務工。」蔣偉說,以後鄉親們就有了更多選擇權,可以外出務工,也可以在家門口就業。
進入高鐵時代,越來越多的長三角客商來到阜陽地區投資。界首市田營科技園以廢舊蓄電池回收、加工為主導產業,已經探索出「進來一隻舊電池、出去一隻新電池」的綠色循環生產模式。看看園區內的企業名錄吧:南都電源,來自浙江杭州;天能股份,來自浙江湖州;超威電源,也來自浙江湖州……這些來自長三角發達地區的全國乃至全世界行業龍頭企業,正帶著阜陽、帶著界首「一起飛」。
記者在浙江湖州安吉,走訪過杭摩新材料。炎炎夏日,位於阜陽市潁東區的阜陽煤基新材料產業園裡,杭摩新材料的生產基地正熱火朝天建設。未來,這裡將成為杭摩「北上」和「西進」的「根據地」。
離開阜陽、前往上海,記者乘坐G7275次高鐵列車,從界首南站始發,阜陽西、淮南南、合肥、南京南、蘇州北,一個個高鐵站飛馳而過;鄭阜高鐵、商合杭高鐵、合寧高鐵、滬寧高鐵,一條條鐵路線無縫連接。車到上海,用時4小時2分鐘。
快,真是快!這,就是距離上海最遠的長三角城市到上海的時間;這,就是院士俞建勇、創業者蔣偉們常走的鐵路線;這,就是「軌道上的長三角」,也是奔跑中的「鐵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