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擴張第一步!長三角OR珠三角?

2020-12-27 騰訊網

行業研究 | 千億揭秘|企業動態|市場熱點|城市研究

希望大家聖誕節也不要忘了

※全文約1700字,閱讀全文大約只需2分鐘

HELLO各位打工人!歡迎來到億翰君的B站知識課堂!

當然,今天這個日子先祝大家——

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大家都知道,長三角和珠三角這兩個區域承載了中國大部分的經濟活力,所以無論是起源於何方的房企,其最終目的肯定是要佔領這兩個區域的。

今天來談談就這兩個區域而言,具體有什麼樣的區別以及房企擴張的第一步應該是長三角還是珠三角兩個問題。

///

長三角地理位置廣闊,涵蓋了江蘇、浙江、安徽以及上海三省一市共計27個城市,佔地面積35.8萬平方公裡,2019年擁有常住人口2.26億,佔全國總人口16%,同時2020上半年長三角商品房銷售額總計2.1萬億元,佔全國比重31.3%。廣闊的地理面積和人口規模為住宅市場帶來了充足的需求。

而珠三角地區覆蓋城市數量較少,僅包括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九個城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裡,是長三角的1/6,這就決定了與長三角相比在佔地面積和人口方面不佔優勢。

我們從光汙染地圖可以很直觀的看出兩個城市群的發展區別:

長三角城市之間的經濟發展呈現片狀,以上海為中心,整體發展較為均衡,諸如杭州、南京、蘇州、嘉興等的經濟水平整體較高。

而珠三角城市群內部發展差距較大,除了廣州深圳,其餘城市的經濟、產業、交通、人口均存在較大差距。

整體來看,長三角地理位置夠廣闊,居民經濟實力夠強,市場是外延式的,所以說房企在長三角可以做大規模高增長,因為你投資上海也有人買,投資周圍的杭州蘇州南京也有人買。

但是珠三角不一樣,珠三角地理位置狹小,投資廣州深圳有人買,投資佛山江門可就不一定有人買了,但是珠三角有一個好處,就是整體城鎮化率高,適合做舊改。

舊改,通俗來說就是老舊的區域或村莊整體改造翻新,這種類型的項目通常位於廣州深圳的中心位置,改造的時間比單純拿地建房子肯定慢一點,但是這種項目成本很低,所以珠三角項目的利潤也高。

///

我們拿兩個房企來做例子:濱江集團和時代中國。

濱江是深耕長三角,時代是深耕珠三角,兩個企業在對應區域內的土地儲備佔比都高於90%。

濱江這個企業就屬於瘋狂合作開發土地,主要的土地儲備都在杭州,所以它趕上了2015年後杭州快速發展的階段。

2015年杭州拿下了G20的舉辦權和亞運會的主辦權,整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和高速、鐵路都在瘋狂修建,再加上杭州網際網路經濟的興起,其中包括阿里、網易等多個獨角獸企業,這個時候房價不漲什麼時候漲?!

借著這一波風口,濱江集團在2015到2017年銷售額增速均高於50%,銷售額從2015年的233億元直接翻了三倍到615億元,也算是吃到了時代發展的紅利。

時代中國呢,吃虧就吃虧在地方,這個企業主要布局珠三角,但是它不往深圳拿地,反而非常喜歡清遠,跑清遠買了很多地塊。

截至2020上半年,時代中國土地儲備佔比排名前三的為清遠、廣州及佛山,分別為23.8%、19.1%及12.6%,而2020上半年時代中國在清遠合約銷售額佔比僅為4.5%,所以時代整體的銷售表現弱於濱江。

但是,由於濱江很多土地都是跟別人合作開發的,自己佔的比例很低,算銷售額可以全額算,財務報表上的利潤就不能全算了。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2014年到2016年濱江拿地的權益只佔30%左右,意思是這個項目的利潤只能分到三分之一。

而時代中國就是典型的大包大攬,很多項目的權益比例都是100%,這就造成了濱江雖然銷售額比時代高,但是利潤額卻沒有時代高的現象。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外部的房企第一步應該先布局長三角還是珠三角?

這個問題事實上等同於:

對於外部房企來說,進入一個新區域最好的方式就是與當地房企合作,慢慢摸透這個區域,先把品牌打響,才有然後的發展之說,這個特性就決定了房企在進入新區域的初期做不了多高的利潤。

因此這裡有一拙見:第一步擴張還是要選長三角。畢竟這麼大的地方,隨便怎麼布局都不容易出錯,對吧?(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 對著視頻更容易理解

號外號外!億翰智庫B站已正式上線運營!

本站持續不定期更新

各位有志之士不妨關注一下?

難道我們的內容不吸引人嗎?

那就對了!畢竟...

▼▼▼

相關焦點

  • 康橋地產:拓疆求生|起底隱貴房企
    2017年康橋才邁出省外第一步,2018年則迅猛落地各省約10項目,但顯然已錯失地產發展最快擴張期。值得思考的是,為何在2017年康橋才想起全國擴張這回事?「少壯派」宋革委1998年,鄭州長城飯店還是個停工八年的著名爛尾樓。同年8月,一個29歲的青年男人開始改變長城飯店的命運,他叫宋革委。
  • 長三角魔幻土拍 :多地塊觸及最高價 房企披多個「馬甲」搶地
    具體到長三角區域,今年11月~12月24日,長三角共成交各類用地2597宗,涉及建築用地面積9171.31萬平方米,平均溢價率15.67%,涉及土地出讓金4005.76億元。土地市場的火熱之下,各大房企也卯足了勁發力。
  • 2020年超400家房企破產!廣東數量居首位
    從上述圖表可以看出,今年發布破產文書的房企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相關機構分析認為,長三角、珠三角等熱點城市及城市群吸引了大量房地產開發企業進入,區域競爭激烈,地方小微房企生存更加艱難;加之長三角及珠三角區域投資及借貸熱度較高,借貸糾紛以及公司註銷破產更加頻繁。 廣東作為房企涉破產文書量最多的省份,其房企分布主要集中在廣州市,共有35家,然後是中山市,共有13家。
  • 新增9家有6家來自大灣區 千億規模房企擴容至44家
    劉祥是一家千億房企營銷負責人,他發現,新晉千億的房企都有幾個共同的特徵,第一,重倉長三角和珠三角;第二,一二線城市佔比相對較高;第三,聯合營項目貢獻的業績比重相對較高。在他看來,隨著「三道紅線」和「兩個上限」等房地產長效機制落地,經營槓桿會逐步取代財務槓桿成為房企發展主要依賴對象。
  • 新增9家有6家來自大灣區,千億規模房企擴容至44家 - 經濟觀察網...
    劉祥是一家千億房企營銷負責人,他發現,新晉千億的房企都有幾個共同的特徵,第一,重倉長三角和珠三角;第二,一二線城市佔比相對較高;第三,聯合營項目貢獻的業績比重相對較高。在他看來,隨著「三道紅線」和「兩個上限」等房地產長效機制落地,經營槓桿會逐步取代財務槓桿成為房企發展主要依賴對象。
  • 同樣是經濟活躍地區,為何珠三角的城中村要比長三角多?
    眾所周知,珠三角經濟區和長三角經濟區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兩個地方,也是中國公認的經濟實力最強的地方,而這兩個地區也包括了中國大部分經濟發達的城市,比如廣州、上海、深圳等等。但這兩個地區除了優勢之外,還有一個比較討厭的地方,麻煩的中心是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落後於時代發展的城市中的鄉村,而且珠江三角洲的城中村問題比起長三角要嚴重得多,不僅數量上,各方面都是如此,你知道為什麼珠三角的城中村比長三角多嗎?
  • 我國兩大城市群長三角和珠三角,誰發展更快速?衛星圖很好展現
    在我們國家的眾多城市中,長三角和珠三角絕對可以說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群,眾所周知,城市發展所需要的要素也是比較多樣的,不僅要有比較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同時所獲得的資源狀況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在一些城市中,河流的存在給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機遇,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力,正是我國長江的存在,對沿海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2020年1-6月西安房企銷售業績排行榜發布 本土房企天地源上半年...
    從榜單上看,西安2020年上半年排名前十的企業實現總銷售額471億元,而榜單上均為全國性布局的品牌上市房企,西安房地產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其中融創後來居上,進入西安市場的短短幾年內快速擴張。進入2020年,融創持續發力,以近百億的銷售額,在上半年銷售額榜單中拔得頭籌。作為深耕西安多年的領頭羊,萬科以88億的銷售額,交出了上半年成績單,位列榜單亞軍。
  • 長三角、珠三角戶口準入年限互認,戶口新政將怎麼改變房地產?
    對此,我們請到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進行分析:1、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此次政策明確,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的概念首次提出,具有新意。
  • 風雲榜·現場丨陳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
    長三角和珠三角有著比較成熟的現代產業集群形態,其核心價值就是創新創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目前,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主要集中分布於這兩個區域。   以下為陳憲演講原文:   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總量是從一個國家的角度來看,下面有企業,中間有產業,我們也叫產業經濟,還有一塊是叫區域經濟。產業總是在一定的空間上來落地的,空間落地的這個地方就是我們講的區域。
  • 2020年全國大中城市房價租售比排行榜: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租售比低
    原標題:2020年全國大中城市房價租售比排行榜: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租售比低(圖)   近日,諸葛找房發布了《2020年全國重點50城租售比調查
  • 2019年超377家房企宣告破產!廣東數量居首位
    從省域來看,廣東、浙江分列破產房企數量前二位,江蘇、廣西並列前三位。四座城市破產房企分別佔2019年全國數量的18%、11%與7%。 相關機構分析認為,長三角、珠三角等熱點城市及城市群吸引了大量房地產開發企業進入,區域競爭激烈,地方小微房企生存更加艱難;加之長三角及珠三角區域投資及借貸熱度高,借貸糾紛以及公司註銷破產更加頻繁
  • 前5月業績整體上升 房企「超級陣營」形成
    綜合1-5月,百強房企中有95家銷售額突破百億,房地產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兩極趨勢加劇。  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從銷售額來看,2019年1-5月,房企銷售額超過百億的企業均值為423.5億元,前十房企銷售業績同比增長16.4%,單月環比增長7.8%,頭部效應日趨明顯。碧桂園、萬科、恆大銷售額均超2000億元規模。
  • 珠三角長三角,獵豹和大象的PK
    珠三角長三角,獵豹和大象的PK!一種觀點認為,誰都知道上海如果聯合起來杭州寧波,中間再帶上紹興嘉興嘉善,再帶上蘇州無錫常州是多麼可怕的體量。所以珠三角和長三角比完全沒意義,珠三角就半個省,長三角三省一市,就好像拿獵豹和大象比。
  • 開發貸受限負債率紅線 高槓桿房企拿地擴張比拼銷售回款速度
    房企發債用途多為借新還舊。多數房企明確指出,發行債券不用於拿地。多位房企融資部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拿地資金主要來源為銀行開發貸。同時,信託、ABS、非標融資佔比較大。在去槓桿的背景下,融資渠道趨緊,拿地的關鍵在於項目回款,內生現金流成為房企擴張的關鍵。負債率一般不能超過80%「銀行開發貸佔拿地金額的7成左右。」
  • 《2020·第一財經中國上市房企價值榜》——資本市場表現榜單解讀
    公司通過下沉至都市圈內核心城市的衛星城,在實現穩步擴張的同時,避免熱點城市的激烈競爭以及高成本帶來的資金壓力,新增土儲的權益佔比也有明顯提升,達到81.4%。除日常經營外,華發股份還積極拓寬融資渠道,上半年公司成功發行公司債、抗疫債、超短融等融資產品,同時積極探索專項租賃公司債、收益票據PRN、企業債等創新產品。
  • 2020全國百強新城區排名發布 長三角、珠三角佔據十強全部名額
    廣東許多發達的縣(市)劃成區,整個珠三角已經是一個發達的城市群。相反,西部地區很多城市自身發展尚不充分,新城區的發展也相對落後,導致西部新城區競爭力指數普遍偏低。  2020年全國百強區(新城)前10位:第1位是深圳龍崗區,第2位是佛山順德區,第3位是南京江寧區,其他依次是杭州餘杭區、佛山南海區、常州武進區、上海嘉定區、深圳寶安區、上海閔行區、杭州蕭山區。
  • 彰泰賣身旭輝並非偶然,房企「大魚吃小魚」戲碼繼續上演
    隨著融資政策的不斷收緊,中小房企苦不堪言,「大魚吃小魚」屢次在房地產行業上演。以「合作模式」實現全國擴張的旭輝,也從單純的「合作開發」進化為「吞併」。四年前,彰泰集團的董事長黃海濤就曾表示房企不拼命做大就會被大的「幹掉」。不止彰泰,在融資嚴控的大背景下,這種」戲碼「近年來已屢見不鮮。據統計,僅2019年就有約200家房企參與收併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