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是一種心態,是一種面對生活的態度 」
一位年過百歲的南非老奶奶,這個年紀本該在家安心靜養,可她偏偏玩出了新花樣,在跳傘教練的陪同下從海拔2700多米的高空中俯衝而下。
創造了一個無關年齡的跳傘神話。所以說,年輕是一種心態,是一種面對生活的勇氣!
同樣追求夢想也是不分年齡階段的,就有這樣一位歌手,在74歲的年紀還活躍在歌壇中,還參加了當時人氣超高的《中國好聲音》。
他的唱功和嗓音是毋庸置疑的,歌聲讓眾人都感到十分的震撼而神情,但是臺上四位導師卻無人轉身,就連庾澄慶都說「我們不配」。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走進——陳彼得背後的故事。
01.
1943年,陳彼得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父母都是軍人,所以對他的家教也十分的嚴格,3歲時他隨著父母來到了中國臺灣。
一直以來他都十分喜歡唱歌,經常會跟著收音機裡的聲音一起咿咿呀呀,在讀書時他就自學吉他。
對音樂十分喜愛的他,還不顧父母的反對在大學畢業後,跑到了歌廳駐唱,在那裡他也學到了很多東西,還和陶喆的爸爸陶大偉一起組過樂隊。
對音樂的喜愛更是只增不減,一直都想闖出一些名堂,功夫不負有心人,僅僅幾年之後他便成為了當紅歌手作詞作曲的音樂人。
創作出來了《含淚微笑》通過這首歌在臺灣樂壇迅速走紅,那時候陳彼得最受歡迎的歌曲,是費玉清的知名作品《一剪梅》。
這首歌讓費玉清站穩了在樂壇的地位,也讓陳彼得名聲在外,隨後他創作的《也是情歌》、《遲到》更是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
02.
陳彼得一直知道自己是四川人,所以之後他創作出了《吾愛吾國》藉此歌曲來抒發對故鄉的憧憬。
對家鄉的思念,促使他進入了內地發展,當時國內流行音樂興起,由他親自作曲《等你一萬年》和《燈火闌珊處》,分別由楊鈺瑩和陳明二人演唱。
而他也成為了人人敬仰的「音樂教父」就像楊坤、費玉清、徐小鳳等眾多歌唱家的詞都是陳彼得用心創作出來的。
在他走紅的時候,臺上的四位導師還沒有出道,甚至有的還在牙牙學語。
陳彼得是一個喜歡和年輕人一起交流的歌手,儘管已經古稀之年,到那時他對音樂的熱愛絲毫未減少,所以才參加了那次《中國好聲音》。
他的音色十分的獨特,所以四位導師都已經聽出來是陳彼得,但是都未轉身,在那首歌結束後,四位導師一起起身向這位老先生致敬。
而庾澄慶更是直言,「這位爺爺是我們都尊敬的老前輩,我們不配做他的導師」也表達了非常敬重的態度。
結語
無論到了什麼年紀,追求年輕和夢想是一種心態,不會被年紀所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