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這個大火的選秀平臺,曾經做到了在短時間內能讓一個有真正才華的歌手實現大紅大紫。
吉克雋逸、梁博、平安還有近兩年的特別紅的周深,都曾在舞臺綻放自己的光芒。
今天說的這位老先生,也曾登上過這個舞臺。
但他當時比較特殊,74歲的他當年站在好聲音的舞臺上,臺下的四位導師自彈自唱,四位導師無一轉身。
其實這不是因為他演唱得不夠好。
而是因為他在圈中的地位,四位老師出於尊重一致選擇了等他唱完。
年近古稀的他是陳彼得,是臺灣流行音樂的第二代音樂人。
我們非常熟悉的費玉清演唱的那首《一剪梅》,就是由陳彼得老師譜曲創作。
年輕時候的他,創作出很多歌曲,堪稱大神的他那時候真的能用一首歌捧紅一個人。
而他在舞臺上演唱的那首《Remeber me》,安靜中帶著磁性,他充滿滄桑又不失內涵的歌聲,引得現場無數觀眾感動落淚。
四位導師更是一致的在等陳彼得老師演唱完畢後,帶領全場觀眾全體起身致敬。
如雷般的掌聲,代表了現場所有人對老師的敬佩和為他的音樂精神點讚。
導師庾澄慶的一句話,真的講得十分到位,他說:「我們不配做他的導師。」
而陳彼得為樂壇做出的貢獻,確實承受得起這樣的尊敬。
陳彼此老師是自學成才,他從小就非常喜歡音樂,連吉他也是自己學會的。
他這一生創作出高達500首的作品,《阿里巴巴》、《遲到》、《無言的結局》、《一剪梅》
等眾多登峰造極的歌曲。
年輕時候的陳彼得曾經和陶喆的父親還組過樂隊,作為樂壇前輩的他多年來沒有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在74歲還有勇氣追求自己的愛好。
而陳彼得也將自己比作是樂壇的「昨天」,而四位導師是樂壇的「今天」,而參賽的學員們就是樂壇的「明天」。
陳彼得老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年輕人,喜愛音樂的人是不會老的。
他擁有一顆年輕快樂的心,這樣的人生活著非常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