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五個月裡
呆娘玩了旅行青蛙
和戀與製作人
但……
沒過多久就放棄了
因為……
在旅行青蛙裡,如果你不按時回家,就會擔心它死沒死。此時,APP的圖標對呆娘來說,就像是薛丁格那個裝貓的盒子,每次打開前都要做一次內心的掙扎。
可是有的時候真的很忙會忘記回家,離開時間越久,越擔心打開家門時收到一條」青蛙已死」或者「青蛙已出走」的提醒。
最後,在將近一個月沒回家後,呆娘怕承受不住喪蛙之痛,決定還是卸載APP,扔掉「盒子」和裡面那隻不知死(去)活(向)的蛙,實乃掩耳盜鈴之舉(愛心人士請勿模仿)。
至於戀與製作人,雖是單身狗,但呆娘同時也是貧民窟女孩,實在氪不起金養不起美少年、溫柔暖男以及霸道總裁……
玩了一周熟悉了流程,人設和劇情,我已經心滿意足,然後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幻覺,玩到白金也不會在現實生活中脫單。
那接下來要推薦的這款遊戲
是如何在一個不愛玩手遊的妹子
爪機裡存在一年之久
在內存被擠爆
64G只剩餘幾百兆空間時
都不忍卸載呢?
來看
深海水族館
超精美的畫面
和其他那些戰鬥類放置遊戲不同,我們只需要在海底經營自己的珊瑚石,點擊賺到的資源就可以買魚、升級珊瑚,裝點海底的世界。
看著它一點點從一個光禿禿的小石頭,變成五光十色的海底世界,看著魚兒來回穿梭的樣子,時不時點擊一下魚兒頭上的愛心標誌,你也會跟著沉靜下來。
超治癒的bgm
遊戲音效非常出眾。在你焦慮,難過,生氣的時候,一打開水族館,任何負面情緒都會立刻被舒緩寧靜的音效撫平。
有時小憩或者寫點雜七雜八東西的時候,我也會把遊戲打開,因為bgm真得會給人靈感。
遊戲中的珊瑚石有時還會和你對話,就像你真的有一個海底的朋友一樣。
超Q的海洋生物教科書
隨著珊瑚石和珊瑚等級的提升,你會收集和認識很多魚。它會激發你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去了解深海的世界,但又保留了童心和神秘感。
每個月還會有主題活動,比如今年3月推出了春季主題,整片海洋被飛舞的櫻花瓣裝點成少女粉,你可以收集到超可愛的番茄三明治小丑魚和野餐海豚。
5月推出了沙漠主題,海底裝扮著椰子樹和各種古埃及式的殘垣斷壁。
小魚會時不時頂著小金鑰匙遊來遊去,點擊它們,攢到一定量時會旁邊的狗頭寄居蟹會突然開始跳舞。
寄居蟹產出的能量可以解鎖更多魚,像仙人掌河豚、古代海馬、沙漠鯨魚等等。呆娘第一次被萌到是因為小飛象章魚,用攝像頭鎖定它足足看了五分鐘,不瞞你說,看到它快樂遊動的樣子,莫名心情就好了很多。
小飛象章魚因長有兩隻長「耳朵」和一隻長「鼻子」,酷似迪士尼經典動畫形象小飛象丹波而得名。
其實,小飛象章魚並不是「章魚」,而是須蛸科的軟體動物,大大的「耳朵」是它們用來呼吸的鰭。
除了小飛象章魚,呆娘還因此了解了很多原先完全不知道的魚類,比如海蛞蝓,海天使。像海天使,竟然全身都是透明的,遊動的時候,只能看到心臟在撲通撲通跳動。
珊瑚石也會提醒你一些關於海洋的小貼士,或許這個遊戲創辦的初衷就是呼籲人們關注海洋生態,保護海洋環境。
滿滿的回憶
玩著玩著,呆娘也會想起在臺灣的點點滴滴……
看到鬼頭刀和翻車魚,就會想起曾在宜蘭享用美味魚肉的時光,還有導遊給我們講起翻車魚嚇破膽而死的趣聞。
看到瓶鼻海豚,會想起自己在花蓮的賞鯨船船頭對著船邊的海豚使勁鼓掌的情景(據說可以吸引它們和你的船共遊,甚至會得到海豚躍起的「親吻」哦)……
看到海龜,就特別想念在小琉球潛水的日子。
在這個五彩斑斕的海底世界中,所有的小動物都是有生命,有生活的。
孤獨石會跟你對話,即使是同一種魚也會有不同的主題設定,不會讓你覺得過於單調或無趣。
珊瑚、魚等海底生物的設計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樣,但是也做了一定程度的美化,因為呆娘很多次因被遊戲中的魚萌到而興致勃勃地跑去百度,結果看到真實的樣子後迅速冷靜下來。
全宇宙最佛系
深海水族館也算是佛系遊戲,甚至可以說比養蛙更佛。因為你就算一個月不玩,你的魚也不會死。仿若真的有一個自給自足的海底生態圈,讓它們在那裡靜靜生活著。
在這個遊戲裡,你需要花費的成本就是時間,看很多幾十秒的廣告……但放廣告的時候可以幹其他事對不對!
或者只是開著遊戲,什麼都不做也可以完成每日任務,因此,呆娘覺得除了看廣告和費電,這個遊戲簡直沒有缺點。
更多亮點
VR:深海水族館還應景地支持VR設備,如果戴上魔盒、紙盒子等設備,躺在浴缸裡,估計就真的會覺得自己是掉入深海的美人魚吧。
社交:遊戲還設置了每月最佳照片評選,但是在牆內無法關聯FB的我們就emmmm。不過,僅僅是自己獨享這個海底世界,也非常快樂啦。
今天魔都氣溫直飆36度,呆娘真得好想去水族館看海豚看企鵝!好想去潛水!可是還要工作……
不過眼看六月就要來了,去臺灣玩水的計劃已經提上日程,想想就有點小興奮呢!
在此之前
炎炎夏日裡
能在 深海水族館 中嬉戲一番
也是非常清涼的體驗
不是嗎
—— 呆娘的日常分割線——
想看更多乾貨
後臺回復關鍵詞【薦樂】or【臺北】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