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遊|比旅行青蛙更治癒比戀與製作人更長情的深海養魚遊戲

2021-02-17 呆丸星球

在過去的五個月裡

呆娘玩了旅行青蛙

和戀與製作人

但……

沒過多久就放棄了

因為……

在旅行青蛙裡,如果你不按時回家,就會擔心它死沒死。此時,APP的圖標對呆娘來說,就像是薛丁格那個裝貓的盒子,每次打開前都要做一次內心的掙扎。

可是有的時候真的很忙會忘記回家,離開時間越久,越擔心打開家門時收到一條」青蛙已死」或者「青蛙已出走」的提醒。

最後,在將近一個月沒回家後,呆娘怕承受不住喪蛙之痛,決定還是卸載APP,扔掉「盒子」和裡面那隻不知死(去)活(向)的蛙,實乃掩耳盜鈴之舉(愛心人士請勿模仿)。

至於戀與製作人,雖是單身狗,但呆娘同時也是貧民窟女孩,實在氪不起金養不起美少年、溫柔暖男以及霸道總裁……

玩了一周熟悉了流程,人設和劇情,我已經心滿意足,然後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幻覺,玩到白金也不會在現實生活中脫單。

那接下來要推薦的這款遊戲

是如何在一個不愛玩手遊的妹子

爪機裡存在一年之久

在內存被擠爆

64G只剩餘幾百兆空間時

都不忍卸載呢?

來看

 

深海水族館


 超精美的畫面 

和其他那些戰鬥類放置遊戲不同,我們只需要在海底經營自己的珊瑚石,點擊賺到的資源就可以買魚、升級珊瑚,裝點海底的世界。

看著它一點點從一個光禿禿的小石頭,變成五光十色的海底世界,看著魚兒來回穿梭的樣子,時不時點擊一下魚兒頭上的愛心標誌,你也會跟著沉靜下來。

 超治癒的bgm 

遊戲音效非常出眾。在你焦慮,難過,生氣的時候,一打開水族館,任何負面情緒都會立刻被舒緩寧靜的音效撫平。

有時小憩或者寫點雜七雜八東西的時候,我也會把遊戲打開,因為bgm真得會給人靈感。

遊戲中的珊瑚石有時還會和你對話,就像你真的有一個海底的朋友一樣。



 超Q的海洋生物教科書 

隨著珊瑚石和珊瑚等級的提升,你會收集和認識很多魚。它會激發你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去了解深海的世界,但又保留了童心和神秘感。

每個月還會有主題活動,比如今年3月推出了春季主題,整片海洋被飛舞的櫻花瓣裝點成少女粉,你可以收集到超可愛的番茄三明治小丑魚和野餐海豚。

5月推出了沙漠主題,海底裝扮著椰子樹和各種古埃及式的殘垣斷壁。

小魚會時不時頂著小金鑰匙遊來遊去,點擊它們,攢到一定量時會旁邊的狗頭寄居蟹會突然開始跳舞。

寄居蟹產出的能量可以解鎖更多魚,像仙人掌河豚、古代海馬、沙漠鯨魚等等。

呆娘第一次被萌到是因為小飛象章魚,用攝像頭鎖定它足足看了五分鐘,不瞞你說,看到它快樂遊動的樣子,莫名心情就好了很多。

小飛象章魚因長有兩隻長「耳朵」和一隻長「鼻子」,酷似迪士尼經典動畫形象小飛象丹波而得名。

其實,小飛象章魚並不是「章魚」,而是須蛸科的軟體動物,大大的「耳朵」是它們用來呼吸的鰭。

除了小飛象章魚,呆娘還因此了解了很多原先完全不知道的魚類,比如海蛞蝓,海天使。像海天使,竟然全身都是透明的,遊動的時候,只能看到心臟在撲通撲通跳動。

珊瑚石也會提醒你一些關於海洋的小貼士,或許這個遊戲創辦的初衷就是呼籲人們關注海洋生態,保護海洋環境。

 滿滿的回憶 


玩著玩著,呆娘也會想起在臺灣的點點滴滴……

看到鬼頭刀和翻車魚,就會想起曾在宜蘭享用美味魚肉的時光,還有導遊給我們講起翻車魚嚇破膽而死的趣聞。

看到瓶鼻海豚,會想起自己在花蓮的賞鯨船船頭對著船邊的海豚使勁鼓掌的情景(據說可以吸引它們和你的船共遊,甚至會得到海豚躍起的「親吻」哦)……

看到海龜,就特別想念在小琉球潛水的日子。

在這個五彩斑斕的海底世界中,所有的小動物都是有生命,有生活的。

孤獨石會跟你對話,即使是同一種魚也會有不同的主題設定,不會讓你覺得過於單調或無趣。

珊瑚、魚等海底生物的設計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樣,但是也做了一定程度的美化,因為呆娘很多次因被遊戲中的魚萌到而興致勃勃地跑去百度,結果看到真實的樣子後迅速冷靜下來。

 全宇宙最佛系 


深海水族館也算是佛系遊戲,甚至可以說比養蛙更佛。因為你就算一個月不玩,你的魚也不會死。仿若真的有一個自給自足的海底生態圈,讓它們在那裡靜靜生活著。

在這個遊戲裡,你需要花費的成本就是時間,看很多幾十秒的廣告……但放廣告的時候可以幹其他事對不對!

或者只是開著遊戲,什麼都不做也可以完成每日任務,因此,呆娘覺得除了看廣告和費電,這個遊戲簡直沒有缺點。

 

 更多亮點 


VR:深海水族館還應景地支持VR設備,如果戴上魔盒、紙盒子等設備,躺在浴缸裡,估計就真的會覺得自己是掉入深海的美人魚吧。

 

社交:遊戲還設置了每月最佳照片評選,但是在牆內無法關聯FB的我們就emmmm。不過,僅僅是自己獨享這個海底世界,也非常快樂啦。

今天魔都氣溫直飆36度,呆娘真得好想去水族館看海豚看企鵝!好想去潛水!可是還要工作……

不過眼看六月就要來了,去臺灣玩水的計劃已經提上日程,想想就有點小興奮呢!

在此之前

炎炎夏日裡

能在 深海水族館 中嬉戲一番

也是非常清涼的體驗

不是嗎

—— 呆娘的日常分割線——

想看更多乾貨

後臺回復關鍵詞【薦樂】or【臺北】試試吧


相關焦點

  • 從《旅行青蛙》到《戀與製作人》:互動經濟下的女性向遊戲營銷
    《戀與製作人》上線首月即收穫200萬以上的日活躍用戶、《旅行青蛙》近1000萬的下載量,都讓遊戲業界發現了女性市場這一尚未開發的商業富礦。《戀與製作人》、《奇蹟暖暖》、《偶像夢幻祭》等女性向遊戲的空前成功,不僅取決於其精巧的遊戲設計和吸睛的人物形象,更和這些遊戲緊跟互動經濟形勢、抓住女性玩家核心需求的營銷策略密不可分。
  • 《旅行青蛙》:箱亭空間、禪派治癒與技術消費
    《旅行青蛙》遊戲界面歲末年初,「吃雞」遊戲的玩家還在花式開掛的遊戲世界中奔走戰鬥,亦有粉絲對手遊版《絕地求生》翹首以盼。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戀與製作人》與《旅行青蛙》( 旅かえる)這兩款養成遊戲在不到短短一個月中爆火,陸續成為熱搜頭條,大家的話題從「養男友」迅速轉移到「曬青蛙」。
  • 旅行青蛙~附破解版下載地址(破解無限三葉草)
    沒錯,上面這些都來自最近超級火爆的一款「佛系遊戲」——《旅行青蛙》,相信你的朋友圈一定已經被刷屏了。繼年初《戀與製作人》火了,許多妹子開啟了雲養男人模式後,如今一隻青蛙又讓無數妹子「當了媽」。溫暖精緻的畫風,簡單的遊戲方式,極強的情景代入感,甚至連時間也不用花太多……《旅行青蛙》深得「佛系玩家」們的心。一顆顆「老母心」天天念叨著自己的蛙兒子,就連妹子們的男盆友們也開啟了「養」蛙模式……如今,這款遊戲儼然已經成為一個全民熱點,這隻蛙不僅成了微博熱搜,就連即將上映的電影、產品等也紛紛蹭熱點做營銷,那麼這款輕鬆到「無聊」的遊戲究竟為何如此火爆?
  • 為什麼中國做不出來《旅行青蛙》這樣的遊戲?
    從風靡朋友圈的微信《跳一跳》,到「老公養不熟」的《戀與製作人》,再到最近源自於日本的「兒子不回家」的《旅行青蛙》等,無疑都刷爆了不少玩家的微博圈、朋友圈、B站、論壇貼吧等。讓佛系少女秒變「空巢老母親」的蛙兒子到底是何方神聖?它又憑什麼這麼火?而為什麼中國卻做不出來《旅行青蛙》這樣的遊戲?
  • 《戀與製作人》TV動畫上線,遊戲變現有哪些可能?
    ▲ 《戀與製作人》TV動畫定檔海報能夠在中日兩國平臺與觀眾見面,可見其IP影響力不容小覷;事實上,這款被粉絲稱為國內女性向「天花板」級別的手遊,確實有它的底氣和實力。遊戲IP「影視化」是遊戲變現的重要途徑之一,但並不是所有遊戲都具備這樣的條件;絕大部分遊戲在積累一定人氣後,廣告變現是一條更容易走通的路。
  • 今天,你被旅行青蛙刷屏了嗎?
    《戀與製作人》熱度猶在,跳一跳餘威尚存,最近,一款名為《旅かえる》(旅行青蛙)的小遊戲,又不知不覺刷屏了朋友圈,昨天登頂App Store
  • 超現實戀愛遊戲《戀與製作人》:俘獲少女「心」
    初春到來之際,為讓單身少女們能經歷時空外的相遇,陷入一場甜蜜的愛戀,今天小遊為大家推薦一款超現實戀愛遊戲——《戀與製作人》。 《戀與製作人》是疊紙網絡於2017年年末推出的戀愛經營手遊。據我看App小遊了解,疊紙網絡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專注於「女性向」手遊的公司。
  • 《戀與製作人》4位男主開微博了
    今年初,《戀與製作人》和《旅行青蛙》成為養成類手遊的黑馬,在各大應用商店下載量飆升。而《戀與製作人》不僅是爆款,還有非常強的吸金能力。報導稱,一個多月時間裡,就有玩家氪金花費10萬元人民幣。面對這樣的爆款題材,如何延長遊戲的生命力,如何讓用戶持續投入其中,成為很多運營公司需要思考的事情。這邊《旅行青蛙》被阿里引進,直接進入手機淘寶。那邊《戀與製作人》也沒停下來,剛剛,就在今晚,遊戲裡的4個男主角開微博了。當然,背後肯定是運營公司開設的。這4個男主分別是許墨、白起、李澤言、周棋洛,每個人的評論、轉發量從幾千到上萬不等。
  • 衝頂App Store第一,旅行青蛙為什麼火了?
    來源丨鳥哥筆記《戀與製作人》熱度猶在,跳一跳餘威尚存,最近,一款名為《旅かえる》(旅行青蛙)的小遊戲,又不知不覺刷屏了朋友圈,昨天登頂App Store榜首,把微信、抖音、王者榮耀紛紛擠下去。如果說《戀與製作人》勾起了女性玩家的少女心,那麼這款模擬遊戲《旅行青蛙》(旅かえる)則激起了廣大玩家天生的母性(男性玩家你們是什麼心態?)。
  • 在朋友圈養男人or養青蛙,你會怎麼選?
    與遊戲「戀與製作人」的強社交感不同,「旅行青蛙」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疏離但溫暖
  • 明明是日文遊戲,青蛙旅行為什麼刷爆中國人的手機?
    這款遊戲名為《旅かえる》(中文名為旅行青蛙),由日本遊戲公司HitPoint Inc打造。遊戲操作十分簡單,被網友戲稱為「佛系養蛙」,俘獲了一大批「慈母」。「青蛙在家的時候想著怎麼還不出門、出門了又盼著它回家。不正是為人父母的感受嗎?突然感覺好像理解了爸媽。而自己外出旅行給朋友戀人寄明信片與禮物的時候,何曾想過給父母寄張明信片?」這是小迪朋友圈一朋友玩了這款遊戲的感慨。這款遊戲在中國區的App Store遊戲榜裡已經連續排位第一名。很多看不懂日語的人為了加入該遊戲的陣營,開始學習遊戲中出現的日語。
  • 已經有人在卸載《旅行青蛙》的邊緣試探了
    外部環境的這一切變化,都讓時臨覺得她的蛙兒子阿沅越來越乖巧,越來越聽話懂事了,似乎她前段時間沉迷其中的《戀與製作人》都已經變得不是那麼的重要。「小青蛙就乖乖地坐在那裡,雖然沒劇情,但是有同人啊!」時臨一臉嫌棄地說補充道,「但是那四個野男人,除了要掏空我錢包裡的錢,劇情方面還強行餵屎,真的好智障,好讓人生氣啊!
  • 2020暑期遊戲改編影視合集 《戀與製作人》動畫
    2020暑期遊戲改編影視合集 《戀與製作人》動畫 影視改編遊戲,太多太泛濫,品質多數也不敢恭維。
  • 【事典】《旅行青蛙》火了,其實日本人更愛蛤蟆
    我蛙的宅日常:吃飯、讀書、寫作還有削木頭…… 「我蛙終於吃飯了!」這種哽咽的老母親式慈祥語錄隨處可見,這app也打敗先前大熱的瑪麗蘇遊戲《戀與製作人》,成為app store免費區榜首。全民吸蛙的時代已經開始。 知乎上的問題「玩《旅行青蛙》有哪些體驗?」瀏覽量已經高達642萬。微博上,每次有人做青蛙攻略,轉發評論點讚絕對上萬。網友稱,成天操心我蛙,體會到了為人父母的感覺。
  • 【青蛙旅行】佛系的遊戲我們要佛系的玩
    忽然之間微博上紅了一隻小青蛙 第一次看到還以為是誰想搞大新聞看了轉發到微博首頁的攻略才知道
  • 《戀與製作人》評析:女性向手遊拓荒
    截止2018年1月2日18時,《戀與製作人》在國內iOS市場遊戲類應用中,最高歷史排名達到暢銷榜第4名、下載榜排名第2名,成績亮眼。作為暖暖系列忠實玩家,筆者第一時間體驗了這款原創IP遊戲。玩家扮演的女主角是一名影視製作公司負責人,在為公司存續而努力製作節目的過程中,與四男主角相遇並展開感情糾葛。遊戲玩法圍繞女主角影視製作人的身份進行包裝,融入了娛樂圈元素。
  • 刷爆朋友圈的「旅行青蛙」,原來揭露了這個真相!
    最近,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讓一隻愛旅行的青蛙刷了屏?這是繼《奇蹟暖暖》、《戀與製作人》後,又一款養成類手遊《旅行青蛙》掀起熱潮。
  • 旅行青蛙中國之旅自動採集 遊戲蜂窩輔助護航蛙兒子
    對於手遊的第一印象,很多人或許會對大量的操作、複雜的玩法感到排斥,休閒輕鬆的體驗更像當下「快餐文化」中的一抹清流。《旅行青蛙》的瞬間爆紅足以證明,玩家能接受放置類掛機的休閒玩法,如今蛙兒子回到中國,《旅行青蛙:中國之旅》即將上線。
  • 《戀與製作人》裡的3個戀愛必殺技
    從去年年底開始,《戀與製作人》這款瑪麗蘇標配的手遊讓廣大女性為此瘋狂,一時之間「李懟懟」,「白飛飛」,「許撩撩」,「周萌萌」等愛稱遍布微博和朋友圈。我身邊有好幾個沉迷《戀與製作人》的女性朋友,在朋友圈分享最多的就是跟「四個野男人」的互動截圖,底部的評論大多是這樣的句式:「我們家澤言……」,「還是我們家白起好,……」,「李太太好幸福哦……」。
  • 《戀與製作人》又出運營事故,為何玩家更信任攻略組?
    《戀與製作人》又出運營事故,為何玩家更信任攻略組? 日前,《戀與製作人》新推出的限時卡池「夢心湖」由於活動概率存在爭議問題,決定在5月7日晚上24點提前關閉。此次事件可以說是《戀與製作人》上線以來最大的一次運營事故,只不過比起《戀與製作人》春節廣告引起玩家強烈不滿的轟動,夢心湖事件並沒有在玩家群體以外引起太大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