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旅行青蛙》到《戀與製作人》:互動經濟下的女性向遊戲營銷

2021-02-26 數據公園

2018年是女性向遊戲井噴的一年。《戀與製作人》上線首月即收穫200萬以上的日活躍用戶、《旅行青蛙》近1000萬的下載量,都讓遊戲業界發現了女性市場這一尚未開發的商業富礦。《戀與製作人》、《奇蹟暖暖》、《偶像夢幻祭》等女性向遊戲的空前成功,不僅取決於其精巧的遊戲設計和吸睛的人物形象,更和這些遊戲緊跟互動經濟形勢、抓住女性玩家核心需求的營銷策略密不可分。

抓住女性玩家的「偶像」與「互動」需求,主打內容營銷

在《偶像練習生》等偶像綜藝走紅、「小鮮肉」大行其道的今天,任何面向女性市場的營銷者都不能忽視女性消費者對「偶像要素」的強大消費意願,文創界更應認識到「粉絲經濟」的吸金能力。

女性向遊戲廠商首先抓住了女性玩家對偶像的消費需求,利用虛擬偶像人設多變可塑的特點,在營銷中主推遊戲人物,塑造虛擬偶像形象。此外,有些廠家針對不同階層的消費群體,設計不同屬性的虛擬偶像,有的放矢地推送多種營銷內容。

除了豐富多樣的偶像人設外,女性向遊戲還大打互動牌,充分挖掘女性粉絲與偶像互動的需求。他們有意識地提高宣傳內容的討論度,設計開放式的劇情,並積極搭建線下互動平臺,增加玩家對遊戲的興趣。

以嗶哩嗶哩代理的戀愛養成遊戲《夢王國與沉睡的100王子》為例,遊戲廠商在宣傳中以阿維、希納塔、白葉等一百位人設精彩但個性迥異的男性角色為中心,分別設計了以不同角色為戀愛對象的廣告,推送到不同的消費群體。基於角色「櫻花」的日系人設,《夢王國與沉睡的100王子》於2018年2月在微博上發布了以「櫻花」為中心的日系新年海報,用「櫻花」的暖男人設襯託新年氣氛,成功地將春節營銷翻出新意,吸引了一批對日系文化感興趣的新玩家進入遊戲。

音樂、影像等多媒體宣傳,全方位打造虛擬偶像

利用粉絲經濟進行營銷,離不開全方位、多平臺的宣傳推廣,從而讓偶像形象深入到女性消費群體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女性向遊戲廠商不僅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而且利用虛擬偶像的可塑性,創作音樂、影像、海報等多媒體營銷內容,全方位打造偶像人設。

戀愛遊戲《歌之王子殿下》在這一方面做得尤為出色。這款遊戲在宣傳中與動畫公司A1-Pictures合作,以遊戲劇情為主線,製作了三季的動畫片。動畫將六位男性角色的偶像形象搬到了電視上,使他們走出遊戲的局限,走向更廣闊的觀眾群體,給人一種現實偶像般的親近感,由此吸引到了許多動畫觀眾進入遊戲。此外,《歌之王子殿下》運營商還充分利用遊戲中的音樂元素,與唱片公司合作發布了四位男主的角色歌曲,引發空前關注。2017年上半年,在日本動畫音樂市場,《歌之王子殿下 真愛LEGEND STAR》的插曲,賣出了13萬首,銷售額超過1.8億日元。2018年情人節發布的一首單曲更是登上了ORICON周榜,躋身第二名,提高了遊戲的曝光度,進一步鞏固了角色的偶像人設。2019年3月1日,《歌之王子殿下》相關遊戲、動畫音樂作品在網易雲音樂正式上線。

創造內容爆點,鼓勵玩家參加內容互動

女性向遊戲廠家不僅致力於塑造無處不在的虛擬偶像形象,更試圖創造新穎開放的營銷內容,吸引玩家以及非玩家群體參與內容討論、乃至於自發創作出相關內容。

以《戀與製作人》為例。《戀與製作人》在遊戲機制中,就包含了朋友圈、評論等促進玩家和虛擬人物交流的互動元素。《戀與製作人》運營商將這一元素成功地應用在了營銷活動中。2018年4月,《戀與製作人》在北京、上海、深圳的地鐵線路中投放了地鐵廣告,將車廂包裝成遊戲中的場景,並為李澤言、許墨、白起、周棋洛四位男角色設計了全新的立繪形象和帥氣撩人的情話,在挑動女性玩家的少女心的同時,激發了玩家的互動熱情和非玩家群體的好奇心。廣告投放之後,青年女性與地鐵立繪的合影成功引爆網際網路熱潮;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甚至有許多玩家猜測四位男角色情話中的深意,引發了玩家對劇情的新一輪討論,增加了用戶的黏性。

舉辦線下活動,擴大粉絲參與度

儘管女性向遊戲廠商的營銷重心放在了線上推廣和內容營銷,但由於線下活動在互動經濟中的意義不可小覷,這些廠商利用有限的合作資源,有的放矢地針對目標群體,推出小型線下互動活動,大大增加了粉絲的參與度,進一步引發社會的關注、擴大玩家群體。

以阿里遊戲代理的女性向放置類手遊《旅行青蛙》為例。這款遊戲雖然沒有女性向遊戲一貫的男性偶像形象,但其中慵懶可愛的青蛙同樣引發了女性群體對治癒元素的喜好,被玩家親切地稱為「蛙兒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另一種偶像營銷的方向。《旅行青蛙》利用遊戲中的「旅行」要素,在2018年China Joy中推出了還原遊戲場景的巨型展臺。展臺側設置了青蛙「郵局」,玩家可以在其中向「蛙兒子」寄送明信片;展臺中心更是放置了呆萌的巨型青蛙,成為了整個展會中的一大自拍聖地,拉近了與粉絲之間的距離。

與二次元平臺合作,深挖二次元女性市場

除了深挖女性需求、主打內容互動之外,女性向遊戲在營銷實踐中還尤其重視二次元群體。在同年齡層的女性群體中,二次元女性對虛擬偶像有更高的接受度,也更願意為虛擬偶像進行消費,可謂是女性向遊戲的核心玩家,也是進一步打開市場的跳板。因此,女性向遊戲通過與嗶哩嗶哩、半次元等二次元平臺網站合作,吸引二次元女性玩家進入遊戲,並自發地為遊戲宣傳。

其中女性向換裝遊戲《奇蹟暖暖》與B站合作,推出了嗶哩嗶哩用戶專屬伺服器,並在B站視頻廣告頁進行大量宣傳。儘管《奇蹟暖暖》的核心角色並非帥氣男性,但與《旅行青蛙》類似的可愛女性主角和遊戲中華麗的服裝,都在營銷中充當了引人注目的偶像元素,吸引了B站時尚區、化妝區內熱愛服裝搭配和裝扮的二次元女性用戶進入遊戲。較之從大型應用商店下載遊戲的玩家,這一批二次元用戶的忠誠度更高,參與《奇蹟暖暖》相關互動活動的活躍度也更高。有些玩家甚至在嗶哩嗶哩上發布相關討論視頻,從而吸引更多玩家加入,形成良性循環。

Datapark總結

綜上所述,目前女性向遊戲的成功與營銷手段密不可分,《戀與製作人》等遊戲抓住了女性群體的痛點,大打「虛擬偶像」和「互動參與」牌,全平臺增加用戶黏度。

在遊戲領域,女性玩家可以說是一直不被重視的小眾細分市場,而如今她們正展現出無窮潛力,吸引了騰訊、阿里、完美世界等巨頭紛紛部署自己的女性向遊戲。但如何讓這一新興群體買帳,擺脫「同質化」內容,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恐怕是當下遊戲廠商們應該考慮的問題。

相關焦點

  • 2018年女性向手遊將噴發?女性IP或為最大燃料
    導讀:從《戀與製作人》到《旅行青蛙》,如果需要給過去2個月手遊市場下總結的話,其中一個便是
  • 旅行青蛙~附破解版下載地址(破解無限三葉草)
    沒錯,上面這些都來自最近超級火爆的一款「佛系遊戲」——《旅行青蛙》,相信你的朋友圈一定已經被刷屏了。繼年初《戀與製作人》火了,許多妹子開啟了雲養男人模式後,如今一隻青蛙又讓無數妹子「當了媽」。溫暖精緻的畫風,簡單的遊戲方式,極強的情景代入感,甚至連時間也不用花太多……《旅行青蛙》深得「佛系玩家」們的心。一顆顆「老母心」天天念叨著自己的蛙兒子,就連妹子們的男盆友們也開啟了「養」蛙模式……如今,這款遊戲儼然已經成為一個全民熱點,這隻蛙不僅成了微博熱搜,就連即將上映的電影、產品等也紛紛蹭熱點做營銷,那麼這款輕鬆到「無聊」的遊戲究竟為何如此火爆?
  • 全球女性遊戲玩家12億佔比近一半,女性向手遊《戀與製作人》如何...
    接下來,一首首遊戲裡的經典音樂輪番演奏,加上聲優上臺互動,引起玩家陣陣尖叫。這是12月12日晚,《戀與製作人》三周年音樂會現場的情景,當晚遊戲中的五位聲優夏磊、阿傑、吳磊、邊江、趙路來到現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音樂會進行的同時,《戀與製作人》線下密室也正式在上海開放運營。這是《戀與製作人》全面IP化運營的標誌,2020年,遊戲還上線了同名動漫。
  • 為什麼中國做不出來《旅行青蛙》這樣的遊戲?
    從風靡朋友圈的微信《跳一跳》,到「老公養不熟」的《戀與製作人》,再到最近源自於日本的「兒子不回家」的《旅行青蛙》等,無疑都刷爆了不少玩家的微博圈、朋友圈、B站、論壇貼吧等。讓佛系少女秒變「空巢老母親」的蛙兒子到底是何方神聖?它又憑什麼這麼火?而為什麼中國卻做不出來《旅行青蛙》這樣的遊戲?
  • 《戀與製作人》TV動畫上線,遊戲變現有哪些可能?
    ▲ 《戀與製作人》TV動畫定檔海報能夠在中日兩國平臺與觀眾見面,可見其IP影響力不容小覷;事實上,這款被粉絲稱為國內女性向「天花板」級別的手遊,確實有它的底氣和實力。遊戲IP「影視化」是遊戲變現的重要途徑之一,但並不是所有遊戲都具備這樣的條件;絕大部分遊戲在積累一定人氣後,廣告變現是一條更容易走通的路。
  • 手遊|比旅行青蛙更治癒比戀與製作人更長情的深海養魚遊戲
    在過去的五個月裡呆娘玩了旅行青蛙和戀與製作人但……沒過多久就放棄了
  • 《戀與製作人》疊紙新一輪營銷?穿越二次元致電,夫人們感動到哭
    疊紙公司如何在眾多遊戲脫穎而出疊紙遊戲成立於2013年8月,是一家專注於互動娛樂領域的新型網際網路文化公司。公司以移動端女性向手遊起步,當時只擁有「暖暖系列」及「戀愛系列」兩條主要產品線。由此可見「暖暖系列」在遊戲領域的知名度怎樣了。暖暖系列讓疊紙嗅到了金錢的味道,為了公司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抓住女性市場,在2017年製作出女性向的戀愛遊戲《戀與製作人》。
  • 超現實戀愛遊戲《戀與製作人》:俘獲少女「心」
    經常被這種「關心」的問題困擾,小遊偷偷許下了2018年一定脫單的願望。殊不知讀者們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感受:雖然跟身邊的朋友們堅強的說一個人的生活非常自在,可常常會幻想有人將你送到宿舍樓下每天晚上跟你說晚安的甜蜜場景。初春到來之際,為讓單身少女們能經歷時空外的相遇,陷入一場甜蜜的愛戀,今天小遊為大家推薦一款超現實戀愛遊戲——《戀與製作人》。
  • 《戀與製作人》動畫熱播再現二次元IP潛力,二次元經濟風口下各平臺...
    《戀與製作人》動畫版終於播出了!《戀與製作人》是疊紙遊戲在2017年12月20日發行的一款女性向角色扮演遊戲,該遊戲在發行後一度掀起狂熱,其中四位男性角色也俘獲了眾多女性粉絲。隨著7月15日《戀與製作人》動畫版在騰訊視頻獨家播出,7月16日《戀與製作人》手遊第二季劇情也隨之開啟,並於18日開始「『戀語·軌跡』同人創作徵集活動」。
  • 探訪《戀與製作人》公司:7成女性員工,門被影視公司踏破
    這家遊戲公司因為《戀與製作人》的爆火而在去年末今年初成為公眾的關注焦點,但公司背後的當家人卻幾乎從未在媒體上露面發聲。 是悶聲發大財還是另有隱情?實地探訪疊紙遊戲,讓小娛親身感受到這家甚少拋頭露面的公司的有趣:與多數遊戲公司宅男滿地的情況不同,疊紙遊戲員工近7成是女性。這樣的性別配比,讓他們連續做出《暖暖》、《戀與製作人》這樣的女性向作品。
  • 《戀與製作人》評析:女性向手遊拓荒
    總體而言,《戀與製作人》核心目標用戶約為18-28歲女性玩家,是一款以男性角色戀愛劇情為核心賣點,包裝巧妙的遊戲。核心賣點:四個男人《戀與製作人》的核心賣點是四名男主角及其對應的女性向戀愛劇情,一切設計基於核心賣點展開。
  • 《旅行青蛙》:箱亭空間、禪派治癒與技術消費
    《旅行青蛙》遊戲界面歲末年初,「吃雞」遊戲的玩家還在花式開掛的遊戲世界中奔走戰鬥,亦有粉絲對手遊版《絕地求生》翹首以盼。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戀與製作人》與《旅行青蛙》( 旅かえる)這兩款養成遊戲在不到短短一個月中爆火,陸續成為熱搜頭條,大家的話題從「養男友」迅速轉移到「曬青蛙」。
  • 騰訊視頻首推漫遊聯動H5女性遊戲《白夜玲瓏》開啟逆後宮生活
    與其他同類遊戲不同的是,騰訊視頻創新的利用平臺優勢為玩家打造「邊看邊玩「的獨特互動式體驗。《白夜玲瓏》H5遊戲玩法特色患有社交恐懼症的玲瓏機緣巧合下獲得神秘力量,前世今生的故事緩緩展開,平凡少女不平凡的身世就此昭告天下。浪漫唯美的劇情,眾多個性鮮明的男主,滿足女性玩家對霸道總裁、溫柔儒雅再到腹黑心機的多重需求,感情線極為豐富。
  • 玩家慘遭官方嘲諷,《戀與製作人》究竟踩了哪些坑?
    在這些遊戲公司當中,一家名叫疊紙網絡的手遊公司十分引人注目,他們為自己2017年年底上線的爆款女性向手遊《戀與製作人》拍攝了一條春節廣告視頻。乍一看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營銷手段,但是問題就出在這條廣告的內容上面。
  • 《戀與製作人》4位男主開微博了
    今年初,《戀與製作人》和《旅行青蛙》成為養成類手遊的黑馬,在各大應用商店下載量飆升。而《戀與製作人》不僅是爆款,還有非常強的吸金能力。報導稱,一個多月時間裡,就有玩家氪金花費10萬元人民幣。面對這樣的爆款題材,如何延長遊戲的生命力,如何讓用戶持續投入其中,成為很多運營公司需要思考的事情。這邊《旅行青蛙》被阿里引進,直接進入手機淘寶。那邊《戀與製作人》也沒停下來,剛剛,就在今晚,遊戲裡的4個男主角開微博了。當然,背後肯定是運營公司開設的。這4個男主分別是許墨、白起、李澤言、周棋洛,每個人的評論、轉發量從幾千到上萬不等。
  • 從乙女向遊戲出發,聊聊《戀與製作人》的成功
    《戀與製作人》的火爆使人們重新認識了「女性向遊戲」幾個字。"女性向遊戲",或者說"乙女遊戲",即指專門針對廣大女性製作開發的遊戲,從現在業內的乙女向遊戲作品來看,現在的乙女遊戲包含但不限於傳統的「文字戀愛冒險遊戲」(AVG)。需要注意的是,「乙女遊戲」中的「乙女」並不單單指十幾歲的少女玩家。
  • 明明是日文遊戲,青蛙旅行為什麼刷爆中國人的手機?
    這款遊戲名為《旅かえる》(中文名為旅行青蛙),由日本遊戲公司HitPoint Inc打造。遊戲操作十分簡單,被網友戲稱為「佛系養蛙」,俘獲了一大批「慈母」。「青蛙在家的時候想著怎麼還不出門、出門了又盼著它回家。不正是為人父母的感受嗎?突然感覺好像理解了爸媽。而自己外出旅行給朋友戀人寄明信片與禮物的時候,何曾想過給父母寄張明信片?」這是小迪朋友圈一朋友玩了這款遊戲的感慨。這款遊戲在中國區的App Store遊戲榜裡已經連續排位第一名。很多看不懂日語的人為了加入該遊戲的陣營,開始學習遊戲中出現的日語。
  • 《戀與製作人》的遊戲魅力:劇情篇
    年爆火的《戀與製作人》自發布以來有很多遊戲研究者對其走紅進行了諸多分析。因此,本篇文章先從劇情入手,分析《戀與製作人》的魅力所在。  國產乙女遊戲的一個問題是故事背景重複度高,不同乙女遊戲在設定上極為相似。《戀與製作人》的世界觀架構則比較新穎,沒有使用日常現實題材,也沒用常見的穿越或者玄幻世界觀,而是使用了國內比較少見的超能力設定。
  • 《戀與製作人》四位男主開微博,社交互動能否拉動該手遊頹勢
    不少玩家對男主們開博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她們認為男主個人微博的開通大大提升了遊戲體驗,《戀與製作人》的「超現實戀愛」將從遊戲延伸至社交平臺,甚至延續到自己的生活中。四位男主將從二次元走入現實,與玩家更好地互動。於2017年12月線上的手遊《戀與製作人》,僅用半個月的時間便躋身當年12月中國區iOS下載量的第九位,並在微博與朋友圈中刷了屏。
  • 盛趣遊戲推出女性向手遊 《夢色卡司》獲App Store推薦
    《夢色卡司》獲App Store新遊推薦戀愛題材中的「非主流」 音遊玩法差異化特色近年來,女性向遊戲已經從小眾遊戲範疇變得被國內遊戲廠商所重視,《戀與製作人》、《奇蹟暖暖》、《旅行青蛙》等現象級產品的出現,表明女性用戶已具備「點燃」市場的極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