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閃光燈獲得的光線,其特性很大程度上由其位置決定。單支閃光燈可以擔當以下四種任務中的一種:
·補光—為陰影增加光線,使得觀眾能看到其中原本可能被隱藏的細節。
·分隔光—從背後照亮主體,使其頭髮與肩膀從背景中分隔出來。
·背景光—照亮背景,或者用以展示環境細節,或者當背景很亮時,將主體變成剪影。
相機所能記錄的明亮與黑暗影調的範圍,比我們能見到的窄得多。使用單支閃光燈,有相當大的可能當你針對主體臉部明亮一側光線進行曝光時,另一側會陷入深深的陰影。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法是,在使用單支閃光燈時,用一塊反光板為陰影補光。
使用反光板進行補光的思路是,攔截已經越過主體的光線,並將它們反射回去。調整你的閃光燈,讓一部分光線從主體前方穿越而過,這就是你需要用反光板攔截並反射回去的光線。如果你調整光線的角度,使之飛離主體,就是羽化照明。
拍攝這幅照片時,我用一支位於相機右側的閃光燈照明。拍攝這張照片的兩個關鍵點是,用旗板遮擋閃光燈以避免光線直射模特背後的鋼製門,以及為他臉部的陰影側面補光。為了遮擋背景,我在閃光燈的側面綁了一塊大號Rogue FlashBender,並將它朝向模特的肩膀。為了給陰影補光,我使用一塊42英寸的金/ 銀色反光板,將從模特鼻子前方越過的光線反射回陰影中。下面是照明示意圖:
修飾附件:閃光燈頭安裝Sto-Fen Omni-Bounce柔光罩,燈頭一側安大號Rogue FlashBender。
你的閃光攝影照片裡有兩種類型的光線——現場已經有的光線和你用閃光燈產生的光線。把它們分開考慮更好些。
現場已經有的光線(現場光)可以用更高的快門速度來壓暗,也可以用更低的快門速度來提亮。如果你用相機的Av(光圈優先模式)拍攝,那麼可以通過曝光補償來壓暗或者提亮現場光。如果你用相機的手動模式拍攝,那麼可以直接調節快門速度。
相機的測光表希望把這個世界看作是中密度灰色的。如果你在一個昏暗的環境裡拍攝,相機通常會使得場景曝光過度(相對於你所看到的面前的場景)。下面的上圖在一家公司相當昏暗的會議室裡拍攝。我的捷信三腳架讓我能夠以相機希望的1/3秒快門速度拍攝這張照片。背景顯得比實際明亮。注意E-TTL觸發的閃光造成鼻子的影子,與現場的陰影混合在了一起。而在上圖裡,我把快門速度從1/3秒調整為1/200秒——6擋的變化。E-TTL設置的閃光燈輸出功率與上圖差不多。照明示意圖如下:
曝光參數:上圖1/3秒,f/8,ISO 400;下圖1/200秒,f/8,ISO 400
我喜歡面對太陽拍攝。這在外景肖像拍攝中效果特別好,因為太陽能圍繞主體的頭髮和肩膀產生明亮的輪廓。問題是我們的相機無法同時捕捉這個明亮高光和陰影中的細節。這時候,閃光燈會非常樂意來擔當拯救者。
當你把相機面對太陽時,除非想把主體表現為剪影,否則就需要用閃光燈來補光,以表現陰影中的細節。對於補光有幾個方面需要考慮:閃光燈放在哪裡、是否需要修飾、如何修飾。
當然,你可以把閃光燈放在相機頂上進行補光(這也是佳能工程師設計時的想法),但是我更喜歡把閃光燈從機頂移開。通常,我會把它放在太陽的對面。我會想像一條直線,從太陽出發經過主體,然後就把閃光燈放在這條直線的延長線上。
至於是否需要修飾閃光,這取決於兩個方面:我需要閃光燈輸出多少光線,我需要的光線的特性。我建議你把直接閃光和利用大型反光板閃光這兩種方式都嘗試一下。上面一組圖片中,上圖沒有補光,模特只是一個糟糕的剪影,而下圖用直射閃光燈補光。下圖的照明示意圖如下:
鏡頭:100mm f/2.8L Macro IS
曝光參數:1/1600 秒,f/2.8,ISO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