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雄安公益攝影藝術項目&展覽

2021-03-02 人像攝影微平臺



羅嫻,一位有獨立思考和藝術夢想的女攝影師,從2018年開始策劃以「農民工的愛與夢」為主題的公益攝影項目,至今已經歷經了兩站的拍攝活動。羅嫻攝影公益團隊通過創作的形式,用一張張作品講述了農民工群體的情感故事,希望社會更加關注他們的精神世界,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


此次羅嫻的公益攝影團隊趕赴雄安新區,在2020年9月份開始了第三站公益攝影項目。在雄安新區開發建設的工地上為近60名建築工人拍攝藝術肖像,並在2020年12月12日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建築工人藝術肖像攝影展和3天的公益拍攝活動。此次展覽展出了7幅高達2.5米的人物肖像海報,8幅1.8米*1.2米的肖像和21幅0.6米*0.4米的組照。

時間:2020.12.12 至 2020.01.12

羅嫻攝影公益團隊通過此次項目參與了容城主幹道羅薩大街的改造和共建過程,凸顯了影像藝術的社會性。作為「漫生活」公共空間藝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展覽與城市融為一體。這些關於雄安的面孔連接過去和現在,讓人感受到新區建設的新風貌,以及這座城市的變革、記憶、溫度和肌理。

羅嫻將拍攝活動融入影展中,在三天內為42位在雄安參與建設的建築工人免費拍攝肖像,也邀請、指導他們為彼此拍攝肖像。

策展人葉明文《肖像·雄安》策展語

羅嫻首次來到雄安之後,延續能讓她把想法表達得最淋漓至盡的攝影方式,用肖像建立對雄安的視覺印象,將觀眾帶入更為豐富的情感和生活烙印中去,不知不覺產生對面孔的尊重和感慨。這些人大多是第一次面對鏡頭,這使得攝影師與拍攝對象之間的互動變得極為有趣。在她的《肖像·雄安》中,大多數人表現得從容自在,乃至忘記了閃光燈的存在。

雄安新區隨著新區建設的不斷推進,舊城改造過程中市民積極生活,新城高質量建設穩步開展。羅薩大街是雄安新區管委會所在地容城縣的主要街區,伴隨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初心,通過「微調」的藝術處理方法,將街區閒置空間充分利用,以公共藝術的形式融入社區文化,打造一個倡導「漫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公共文化休閒街區,加強城市與人的連接與交流,不斷創新雄安新區城市活力,並在文化藝術美育等活動的促進下,成為當代城市記憶的載體。

愛丁堡大學電影研究專業碩士畢業、美國國際攝影中心藝術攝影專業畢業、2018 年創辦羅嫻工作室。

作品《夢境》系列 2015 年獲國際攝影中心「麗塔 • 希爾曼」傑出獎、2016 年獲法國瑪格南圖片社首屆國際攝影大賽藝術類入圍獎,是此次大賽唯一獲獎的華人攝影師。《西藏組照》2017 年入選美國 Photolucida 機構 TOP50 藝術家名單,2018 年獲法國巴黎國際攝影獎銀獎 (PX3)。

《曲珍》2017 年獲美國 Photo DistrictJournal(《圖片新聞》雜誌 ) 肖像獎一等獎,2018 年獲平遙

國際攝影大展「優秀攝影師」獎。

2019 年獲第九屆中國人像攝影十傑。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在國內外專業刊物發表。

2018 年和2019年分別在長沙和深圳發起《農民工的愛與夢》公益攝影項目,獲包括中央電視臺、新華社、日本NHK World等多家主流媒體的報導。2019 年 受《央視新聞》委託,為袁隆平、黃旭華、戚發軔和葉培建院士拍攝《天團》系列肖像。


©人像攝影 原創內容

未獲官方授權不得轉載

(責編:張呈宇‍)

--



- 購買雜誌 -

由於微信公眾號試行亂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準時收到我們的推送。請將「人像攝影」點亮為星標帳號,並常點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以免失聯。

相關焦點

  • 公益同路人:陳湘波藝術公益基金資助「侯獎」
    作為剛到深圳的「新人」,「侯獎」就接收到了來自同行的支持——深圳市慈善會•陳湘波藝術公益基金。該基金創辦於2019年,是深圳首個以藝術家個人冠名的藝術公益基金,由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陳湘波發起,經深圳市慈善會批准設立,致力於培養優秀藝術人才、提升社會對美育的關注度。
  • 中國第18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徵稿啟事
    中國國際攝影藝術展覽是1981年經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原中國文化部)批准設立,由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中國舉辦時間最久,規模最大,具有廣泛影響的重要國際攝影展覽。中國第18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以下簡稱「國際影展」)由中國攝影家協會、江蘇省文聯和無錫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攝影家協會對外聯絡處、無錫市委宣傳部、無錫市文聯、江蘇省攝影家協會共同承辦,將於2021年在中國江蘇省無錫市舉行。本屆國際影展旨在綜合呈現世界各國近年來在攝影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展示各國攝影家在攝影藝術領域的探索和實踐成果,促進世界各國攝影文化的交流、融合與發展。
  • 臺北攝影與數碼影像藝術博覽12月舉行
    秉持著精緻與多元的兩大目標,大會特別邀請世界巡迴BEATLEMANIA X TAIWAN 狂愛披頭四經典攝影展,將與去年廣受好評的名人公益展共同呈現,名人公益展由百位名人共同參與,每件作品的義賣所得將作為偏遠地區兒童的教育經費。國際特展推出難得一見的瑞士攝影作品,準備驚艷觀眾的視覺感受,規模和精彩度更勝以往。
  • 史上首次,女攝影師包攬泰勒·韋辛肖像攝影獎!
    不僅如此,本屆攝影獎的二、三等獎也都由女性攝影師獲得,這也是泰勒·韋辛肖像攝影獎舉辦近三十年以來,首次出現女性攝影師包攬前三名的情況。 泰勒·韋辛肖像攝影獎由擁有超過160年歷史的英國國家肖像畫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舉辦。自1993年設立以來,致力於展示最富才華的專業攝影師、攝影系學生和業餘攝影愛好者的作品。
  • 2020年度攝影在線「國際攝影展覽十傑」發布
    作為國內第一家開通「參加世界各地國際攝影展覽投稿通道」的平臺,本平臺服務自開通以來,得到了PSA(美國攝影學會)/FIAP(國際影藝聯盟)/CAPA(加拿大攝影學會)/RPS(英國皇家攝影學會)/EFA歐洲攝影藝術協會/PSHK香港攝影學會/PSM澳門攝影學會/PSSM澳門沙龍影藝會/CPA中華攝影學會/HKCC大眾攝影學會/EA沙龍影友協會/PST臺北攝影學會、阿聯/澳大利亞
  • 文藝周末丨展覽演出上新了 高雅藝術與你相約
    展覽介紹「數字人文」展覽集中展出P8星球通過在疫情期間發起的線上藝術駐留項目集結而來11位藝術家的作品。作品形式從油畫、版畫、裝置、雕塑,到影像、VR、AR均有涉及。在各行各界對數位技術的依賴不斷加深的現在,藝術家們通過實際參與到之前的線上駐留項目及如今的展覽來對「數字人文」進行討論,用自己的作品發聲交流。
  • 香港第八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暨2018中國攝影金龍獎即將截稿
    7.影展作品評選後,評選結果將在攝影日報網、香港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及攝影日報微信公眾平臺和國內外相關媒體即時發布。  9.所有參加本屆展覽作品之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等法律問題,由作者自行解決和承擔相關責任。  10.凡選送作品參加本屆展覽者,均視為已同意徵稿章程之所有規定。香港第八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徵稿細則由香港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組委會負責解釋和修訂。
  • 【華視影廊】「人間世•音樂肖像」在華視影廊隆重開幕
    」活動孔祥東老師音樂創作、演奏所使用SPIRIO|R三角鋼琴的全程提供和專業技術支持);徠卡相機市場及電子商務總監maggie (徠卡中國給予「人間世•音樂肖像」活動郭一老師攝影所使用設備的提供);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創新中心負責人徐瑞馥女士(富士膠片(中國)為此次展覽提供的全新高透明高清晰投影膜和高清晰度最短焦投影儀);蘋果公司代表(「人間世•音樂肖像」活動的全程拍攝設備及此次展覽所有音樂播放設備的提供
  • 【攝影大師]】肖像攝影大師:約瑟夫·卡什
    1936年,在Château Laurier Hotel的會客廳裡,他舉辦了自己的第一場單獨展覽,之後,他把他的影棚搬了進去,知道1992年他退休。好萊塢明星赫本最著名的像也出於卡什之手  許多到過渥太華的名人,都以能獲得一張卡什拍攝的肖像為榮。西方許多著名的藝術博物館都設立專櫃收藏卡什的作品。
  • 瀘州老窖·國窖1573×當代藝術檔案庫「當代即未來」藝術公益項目...
    9月24日,瀘州老窖·國窖1573×當代藝術檔案庫「當代即未來」藝術公益項目的籤約儀式在北京宋莊美術館舉行。而巧合的是,與之「聯姻」的當代藝術檔案庫是託於中國國家畫院和國家發改委兩個平臺的國家公益性質的當代藝術服務機構,致力於收藏及保存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文獻外,參與推動國家文化創意產業持續發展。
  • 中國攝影藝術節|見證·造像——抗擊疫情影像展覽
    其中特別設置了「為天使造像」單元,展示中國攝影家協會赴湖北抗擊疫情攝影隊所拍攝的援鄂醫護人員的部分肖像作品,通過攝影照片、視頻、日記等形式,帶領觀眾再次走近那些白衣為甲、逆行出徵的「戰士」,再次去注視那一張張帶著有勒痕的面孔,去看,去聽,去感受他們的精神力量和內心情感。同時展出的還有全國性產(行)業攝影組織的「團體會員單位抗擊疫情攝影聯展」。
  • 2020海報:展覽的肖像
    ——  ↑點 擊 上 方 藍 字 , 輕 松 加 關 注 ——過去的這一年,《大眾攝影》承辦了各式各樣的影展,有的莊重恢宏
  • 影集|高牆內的圖像權:環境故事肖像
    澎湃新聞記者 沈健文 圖2018年10月6日晚,在巴黎「白夜」藝術項目(由當代表演藝術家和阿貝·皮埃爾基金會聯合其他藝術組織為弱勢群體而發起的參與性藝術活動)現場,曾展出盧瓦左的另一組作品《在北方的光裡到南方去》(Au Sud dans la lumière du nord)。他拍攝了一系列在尼姆(Nmes)本地領取補助金生活的家庭居民的肖像照片。
  • 藝術收藏 | 攝影,鏡頭中的世界
    攝影被很多人視為一種具有無限可能的媒介,它定格了過去的某一個時刻,而拍攝角度也決定了觀眾看待周邊世界的方式。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風景、人物、超現實主義等等有了全新的詮釋方式。相比於傳統繪畫與雕塑,攝影作品依舊被認為是一種相對於新的藝術媒介。近年來,攝影作品和視頻影像逐漸成為藝術收藏中的熱門話題。巴塞爾藝術展帶你走進鏡頭中的世界,尋找攝影作品的收藏技巧。
  • 集美·阿爾勒|2019年度阿爾勒單元展覽導覽
    2019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將於11月22日-1月5日在廈門舉辦。2015年,中國著名攝影藝術家榮榮(中國第一家專業攝影藝術中心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創始人)與阿爾勒攝影節(法國)主席薩姆·斯道茲聯合發起了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經過四年的打造,攝影季已經成為了中國攝影領域不容錯過的盛事,迄今已吸引了23萬餘名觀眾(2018年參觀人數為7萬)。
  • 香港第11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常見問題解答
    海外攝影展覽不像中國內地,可由官方機構主辦,通過主辦機構來判斷級別。海外展覽大多均無官方背景,通常依靠展覽本身的知名度、行業認知度和評選公正性來樹立展覽的權威性。更多詳情請通過百度百科查詢:香港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詳盡了解香港全國影展所超過的歷程。二、香港全國影展是怎樣評選出來的?評委由哪些人構成?
  • 【校友福利】2018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中秋洋氣指數 MAX 攝影藝術環球之旅
    在他的私人肖像拍攝項目中,近乎刻意地不使用任何輔助工具,只使用最簡單的照明條件,巧妙地利用自然光和背景,賦予照片一種令人嘆為觀止的微妙質感。除了索尼世界大獎,世界攝影組織每年影像活動之一便是亞太地區極具影響力的攝影與影像藝術博覽會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PHOTOFAIRS | Shanghai第五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PHOTOFAIRS Shanghai)於2018年9月21-23日回歸上海展覽中心。
  • 鳳凰藝術 | 90後獲得國際藝術評論獎一等獎,憑什麼?
    最終,來自中國的藝評人王歡憑藉稿件《個體不緘默——關于波爾坦斯基的「肖像語法」》斬獲一等獎。國際藝術評論獎首次於2014年11月在上海舉辦,如今已變成一項年度盛事。該獎項同時以上海及倫敦為立足點,以中、英文為投稿文章所用語言,成為全球備受矚目的國際性項目。
  • 「鄰人新面」布魯斯·李·米勒 攝影展覽圓滿開幕
    ,58張以喜馬拉雅和印度次大陸地區人物形象為主要特色的攝影作品系第一次亮相,這也是布魯斯(Bruce Lee Miller)第一次在中國舉辦自己的個人攝影展。天生的藝術傾向使得他自然而然地想要記錄下這些人的生活狀態,於是,就誕生了這批攝影作品。這些不為困窘所壓倒,也不為獲得而狂喜的人物形象,是樸素而又虔誠的信仰、相對閉塞的環境、簡單的物質條件等多種因素共同造就出的最真實的人類狀態,是真正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現實體現。我們可能永遠也尋不回這份本真的自然狀態了,只能從布魯斯所拍攝的這些照片中,一窺這些平靜自然的人類同胞。
  • 一個展覽看懂日本當代影像藝術
    在成都五月公園畫廊的展覽「日出映象:日本藝術收藏展」中,版畫與攝影作品並置,在近代到現代的演化中探索其文化脈絡的變化。五月公園畫廊點擊圖片,了解成都打卡新去處森山大道日本攝影先驅之一的森山大道以街拍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