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綸鎂,1983年12月25日出生於臺灣省,畢業於淡江大學法語系,臺灣影視女演員。2012年,桂綸鎂憑藉愛情片《女朋友·男朋友》獲得第4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和第55屆亞太影展雙料最佳女主角。2015年,桂綸鎂首次擔任了臺灣電影金馬獎評委。
桂綸鎂家境優渥,自小學習芭蕾和鋼琴,這完全是名門淑女式的打造方案。父母對她的職業規劃是「不是外交官、新聞主播,至少也得是個白領」。某些方面,桂綸鎂可謂從未離經叛道,但她也一直通過小小的叛逆,來體驗著自己對自己的操控權。比如把校裙改短,把應該要扣滿的扣子解開兩三顆、T恤衫裡特意不穿打底的背心就直接露出胸罩、補習班逃課、交男朋友、玩Hip-Hop等等。
中學畢業後,桂綸鎂選擇了升入臺灣最著名的私立大學淡江大學讀法語,成為古龍、朱天文、以及後來用一部《女朋友·男朋友》將其送上金馬影后寶座的導演楊雅喆的學妹。彼時她還有另外一個選擇,是臺北藝大的戲劇系。
選讀法語系並不是因為對法國有特別感覺,單純是因為這個專業招生不用參加大學聯考。沒滋沒味的讀了兩年後,桂綸鎂去法國做交換生。在法國的日子裡,她常一個人背包旅行,被電影院的銀髮族觀眾感動,為背著鬧事球迷靜默的警察感悟,甚至還在深夜遇到過過性騷擾。太多的見聞和感觸湧入,接著被吸納、發酵、丟棄,再回到臺灣,「整個精神狀態就很興奮,感覺整個人回歸到了自己。比如學習,所有不喜歡的課就不太去上了,過關就好,沒有感覺的事情,為什麼要再去做它」?
對於赴法留學給自己造成的影響,桂綸鎂如此闡釋:「我現今的價值觀,對自己的思考,跟存在主義的緊密聯繫,的的確確都是在那段時期、那個地方建立起來的。」嗯,視法國為精神家園——這也是小清新模範生的特質之一。但無論是視西蒙·波伏娃為偶像,還是奉行「不逛景點」這樣特立獨行的旅遊方式,這都無法解決桂綸鎂表演上的困境。
桂綸鎂對於自己的首部電影《藍色大門》記憶尤其深刻。在偷偷參加並通過了《藍色大門》的試鏡後,她向父母請示了這次「出軌計劃」——因為有吻戲。當天飯桌上,父親對她拍了桌子後憤而離席。桂綸鎂帶著父親去見了導演易智言,在雙方達成「吻戲點到即止,最多只拍三條」的協議後,父親終於給她開了綠燈。
拍那場吻戲的時候,父親一直鎮守片場。易智言遵守承諾,只拍了三條。
愛女心切的桂父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寶貝女兒日後找的男友戴立忍,竟大她整整17歲。戴立忍也是一名文藝男中年。2004年,桂綸鎂接拍《經過》,演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助理研究員,暗戀當年學姐的男友、性格冷漠的李東——李東的扮演者便是戴立忍。兩人的第一場戲,戴立忍便讓桂綸鎂震驚,「雖然只是很短的一場戲,但那時第一次有一個演員能讓我感受到,兩個人衝擊出來的那個狀態是多麼地……令自己都會嚇到。」桂綸鎂在這場戲裡,完全忘了自己努力背下的那些臺詞,沉浸在劇中。
那一年,桂綸鎂21歲,戴立忍則將近不惑。很快,兩個人一起出雙入對的照片被媒體拍到,跌碎無數人的眼鏡。不過,就像桂綸鎂是很多文藝男青年心中的硃砂痣一樣,戴立忍也是不少文藝女青年舉頭的白月光——他以演員出道,2002年以一部導演作品《臺北晚九朝五》開始自己的創作之路,編、導、演全才,2009年憑藉《不能沒有你》拿下金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四座獎盃。外界都覺得他們「文藝相投」,這麼多年,兩人傳過情變、也傳過戴立忍因為「老拍文藝片不賺錢遭對方家長嫌棄」,但還在一起。桂綸鎂說,「相知相惜、能不能走下去,是和人本身的特質有關,而不是和年齡有關。」
2009年,戴立忍獲得金馬獎,忍不住在鏡頭下將桂綸鎂摟在懷中。無數燈光與鏡頭之下,桂綸鎂在男友懷中閉上了雙眼。2012年,桂綸鎂金馬獎封后,在採訪裡說,「最了解我的人就不用特別指名道姓,他應該特別明白」。
※※※※我是分割線呀※※※※
長按圖片以後出現一個菜單,然後在菜單上面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