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江浩 文 平偉 圖
核心提示
有楹聯曰:「春自山中採,香從水底來」,山中春,來得晚,持續長,所以春更長;同樣,水底香,潛得深,釋放慢,所以香更幽。
9月3日,本報「走進『元正·正山堂』,學泡幾款美麗茶藝」活動,對水底香紅茶進行了品鑑。至此,我報與元正·正山堂聯合推出的五期正山小種紅茶品鑑活動圓滿結束。
美麗的茶有好「出身」
正山堂水底香這款美麗的茶,有著美麗的「出身」。
正山堂水底香的出生地是方圓565平方公裡的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原料是原生態高山品種茶的一芽二、三葉。
採摘之後,採用正山小種紅茶第二十四代傳人江元勳先生研發出的正山小種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工藝,由茶師精心製作而成。
正山堂水底香條索緊結,鋒苗秀顯,色澤烏潤;開湯湯色橙黃亮麗,啜入口中,頓生甘甜;其水、香、味帶有似桂圓、荔枝等果香味與氣息,滋味甜美鮮爽,喉韻悠長,沁人心脾,尤其杯香與水香獨特,好似香生水底,如沐春風,故其名取自楹聯「春自山中採,香從水底來」。
好茶藝功夫深
在互動環節,茶藝師紛紛邀請茶友「現學現賣」,參加活動的很多讀者都是首次進行茶藝嘗試,現場操作往往是顛三倒四,笨手笨腳,不過,最後泡出的茶,還是贏得了其他茶友的讚賞。
「開水溫杯,不僅提升蓋碗溫度,還防止以前泡的茶跟現在的茶串味。」茶藝師尤娟一邊指導,一邊講解原因。
搖杯時,左右搖,不要上下搖;衝杯時,手要拿著碗蓋,以防水濺到桌子上;手拿蓋碗時,用三根手指扣住,拇指、中指扣碗沿,食指扣碗蓋。
品茗杯裡的茶水要儘量倒均勻,自己的杯子最後倒,手端蓋碗時,小心燙手。這些小細節,無不顯示出泡茶者的功夫。
茶藝臺上,李可小姐在「老師」的指揮下,泡得也是有板有眼。幾道下來,手指已經被燙得通紅。不過,她說,以後常練習就會適應了。以前在家裡都是用飄逸杯泡茶,從來沒有泡過這麼複雜的。
學知識可辨真假
因為是最後一期活動,一直躲在「幕後」為幾期品鑑活動提供大力支持的元正·正山堂河南總代理、巖悟茶業公司老總許俊海先生終於「浮出水面」,他說,之所以舉辦這樣的活動,目的就是要讓河南廣大的愛茶者,通過對元正·正山堂正山小種各類紅茶的品鑑,真實感受到來自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的味道,尤其是金駿眉紅茶的真味,因為市場上假冒金駿眉較多,這樣的活動可以加深茶友對正山小種金駿眉紅茶的認知。
五期正山小種紅茶品鑑活動結束了,記者了解到,為了迎中秋,元正·正山堂另一項以物換茶活動也拉開序幕。如果你手中有古玩玉器、工藝品或高檔菸酒等實物,可以換取同等市場價值的元正·正山堂金駿眉或百年老樅紅茶。
地址:鄭州市國香茶城C區10號元正·正山堂(鄭州市航海路與中州大道交會處國香茶城)
電話:67072885 ;鄭州市緯一路11號 電話:66835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