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演員請就位2》更新到第三期我都沒有看的,不過網絡上對於導演郭敬明的評價確實差極了,一開始看到那些剪輯視頻我並沒有放在心上,知道前幾天我朋友跟我說起這個人,也是持不看好的態度,因為這一季的我還沒看,所以並沒有發表看法,而是立刻去惡補了演員2,
亂給S卡,評價前輩的演技,與李成儒老師的爭執,沒有作品,詭辯才,目中無人,等等以上都是網絡上關於他《演員請就位2》中的評價,
看完已經更新到的第三期,我發現並沒有網上剪輯的那樣的感覺,說評價前輩的演技,一個沒有作品的人憑什麼坐在這,憑什麼對業界前輩指指點點,
首先,他說的問題並不是不存在的,說的都是確實存在的問題點,那既然是坐在下面導演組給了他這個權利,難道要閉口不言就是對的?按照這個邏輯,是不是拍戲的時候劇組裡請了大咖,但是導演可能比較年輕,整個劇組拍戲的時候不管是不是能過,是不是有問題,都不能提出來?也不能說出來演員這個地方需要改進?按照網友們的這個邏輯至少我是這樣理解的。
一部劇導演是關鍵,導演是觀眾,演員自己本身在表演的時候就能清楚的知道觀眾看到的反應?如果不提出來他自己能知道嗎?
要說郭敬明沒有作品,作為作者:《幻城》《夢裡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小時代》《爵跡》《悲傷逆流成河》《愛與痛的邊緣》《左手倒影右手年華》《撫沙》。
作為導演:《爵跡》、《小時代》、《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
他的《小時代》豆瓣評分不高,網評也不好,但郭敬明的風格確實別樹一幟,《小時代》確實拍出了那種紙醉金迷的感覺,人物的鮮明,包括場景設定,其實在當時來說真的很特別。
與李成儒老師的爭執,關於給S卡,一開始給是說希望能給他這個發展的機會,並不說當下就要找他拍戲,但是這一舉動引起了後面演員的不滿或者疑惑,隨後演員在臺上問給S卡的標準是什麼,因為一開始郭敬明就說過了給那種S卡的原因,但是因為演員再一次問起,可能是為了讓這個話題更快的過去,所以就說是因為這個人就是他想要合作的演員,這裡確實很矛盾。一開始我覺得給這個S卡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娛樂圈給新人機會的導演也不是不存在,但是沒考慮到後面的演員,看完之後我又在想,這個節目被網友說很真實,很大部分的反映了娛樂圈的現狀和殘酷,那郭敬明的這一行為難道娛樂圈沒有?這不是更真實的嗎?所以大家是一方面喜歡這個綜藝的真實,一方面有希望這樣的真實不要出現在上面?
如果說給S卡真的不公平,那節目組一開始的市場評級就公平?S級和A級的能直接挑到好的劇本,和自己喜歡的劇目,這個就公平了?
至於與李成儒老師的爭執,就是兩個完全沒有共同語言的人意見的不和,
評價演員的時候可以看出四個導演都是一樣的,對於新生演員評價的時候不會那麼的苛責,因為跟小學生說大學的內容,說了也是聽不明的,演員更專業導演的要求也就越高,所以不存在什麼雞蛋裡挑骨頭。
大部分一開始就是抱著偏見去看的,如果大家都持著偏見去看待一件事情,那大家覺得這件事情公平嗎?
另外一方面我覺得這也節目組所需要的,至少話題度和流量有了,有了爭議才是他們需要的。
郭敬明不愧是作者,點評的時候,形容的真的是恰到好處,惟妙惟肖非常形象,又是痛恨自己語文沒學好的一天。
不過看了演員請就位我真的覺得《三生三世》《陳情令》原片那叫一個絕,那叫一個好,
《演員請就位2》這個海報和logo的設計真的好喜歡,色彩鬼才吧,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