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光景映畫電影有限公司,這個取自朱熹詩作「無邊光景一時新」的電影公司,成立3年,手握6個原創電影項目卻剛剛在上個月才正式亮相,舉行了項目發布會,半路出家的公司董事長黃煒哲在發布會上帶著這些項目,帶著想做「小而美的獨角獸「電影公司的夢想,終於走入了眾人的視野。
入行:電影救了我的命 我想在電影行業退休
黃煒哲出生在臺灣,從事教育行業,29歲就登上了《商業周刊》的雜誌封面,之前從事的生意遇上低谷,《當幸福來敲門》改變了他的命運:「電影救過我的命」,他希望「拍有溫度的電影,把幸福帶給別人」。光景映畫應運而生。
3年前正是內地電影行業蓬勃發展的初期,大量的市場熱錢湧入電影行業,不少新電影公司成立,也發布了許多電影項目,不過黃煒哲沒有跟著這個趨勢走,作為半路出家的他清楚明白「自己沒有電影背景,沒有電影的經驗。」
那怎麼辦?跟電影行業的前輩學習。有吃過虧麼?黃煒哲笑著說肯定是有過的,不過隨著對電影行業認識的不斷加深,自然也能分辨誰是靠譜,誰是忽悠的。
當然對著電影市場的火熱,黃煒哲也很心動,不斷問自己,光景映畫要不要也這樣,最後還是熬了下來,「我想在電影行業退休,想比較長久的經營電影公司」。有趣的是,這樣的經營理念時常被人誤解:光景映畫成立那麼久,沒有項目沒有動靜,是不是忽悠人的?
可能是年紀的關係,也可能是多年從商的經驗,或是這三年裡看了太多忽悠的項目,黃煒哲信奉慢工出細活,「電影真的很燒錢,想要賺錢就要做好充分準備」。「我們沒有業績的壓力,也沒有融資,3年裡的每一分錢都是我們自己來承擔,這樣可以保證每一部電影可以很慢的打磨,直到最好狀態。」
低調的風格也延續到了光景映畫的首場發布會上,作為一個電影公司的發布會,沒有藝人登臺,上臺的只有導演、監製、製片人、編劇等幕後創作大咖;這也是一場沒有片單的發布會,光景映畫發布的六大項目均以主創命名,宣傳冊裏白紙黑字寫著他們的原則:不籤約,不發布;不落實,不宣傳。
尋才:立足內地市場 集結兩岸三地優秀電影人才
發布會上,光景映畫的六個原創電影計劃包括:黃英計劃、張志光計劃、陳淑賢計劃、劉浩良計劃、宋林國計劃和王湛計劃等。
這6個原創項目將在未來3年內相繼上映,其中,《殺破狼2》編劇黃英執筆的項目為動作犯罪懸疑片,《新少林寺》編劇、《陀地驅魔人》監製張志光領銜的項目為奇幻公路喜劇片,《桃姐》《四大名捕2》《我是誰》編劇陳淑賢執筆的項目為女性喜劇片,《衝鋒車》導演、《畫皮》(電影版 電視版) 《三人行》編劇劉浩良執筆並執導的項目為動作片。與此同時,曾為《寒戰》《京城 81 號》等影片提供特效製作的特效大師鄭文政將擔當後期製作的總顧問。
黃煒哲是臺灣人,光景映畫目前籤約的主創大部分來自香港,公司坐標在北京。有人笑稱光景映畫是「臺灣人在北京開的香港電影公司」,黃煒哲強調光景映畫是一個北京公司,立足內地,之所以有那麼多香港主創,一方面是有些巧合,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香港電影的工業化程度較高有關係。而且,對黃煒哲而言,沒有狹隘的「香港電影」、「內地電影」的區分,只有華語電影,集結兩岸三地優秀的電影人才來打造高品質的華語電影,才是光景映畫的宗旨。
光景映畫還請來了寰亞創始人、《無間道》製片人莊澄以總顧問和黃英計劃製片人的身份加盟。「他(莊澄)告訴我他拍電影很慢,沒想到我追求的正好是慢,就一拍即合。」黃煒哲說,一開始莊澄以為自己跟大部分前來電影圈的投資者差不多,一年做3個項目,融資幾個億,可在深入了解後,卻發現他是慢慢地專注在做劇本的,便動了合作的心思。
同樣的話也在其他合作的創作人口中說過,見過很多急切的合作者之後,遇見黃煒哲這樣願意花幾個月聊創意、一兩年打磨劇本的電影公司老闆,也都被打動,選擇合作。
光景映畫還籤約了兩個內地的年輕導演,發布會上亮相的宋林國和王湛兩位青年導演將分別於2019年推出首部獨立執導的院線電影。此前,他們各自的短片均在國內外重要電影節上獲獎,也在不少大電影項目中擔任過執行導演、副導演,「我不著急讓他們兩個拍電影,目前我把他們放在莊澄等老師身邊學習,去片場學習,增添人生閱歷,做什麼都可以,但就是不能做導演,甚至網絡劇都不行。」
此外,光景映畫還與網絡大電影製作公司幸運猴影業合作,聯合打造青年導演培養計劃。
心願:堅持原創 想做小而美的電影獨角獸
做原創,不跟IP走,黃煒哲說「光景映畫暫時沒有購買IP的計劃,注重發展原創。我們現在投資項目開發的費用已經將近一千萬,大部分是用在原創劇本開發上面。」
黃煒哲說自己最為重視的是故事的打磨。「我們曾經磨一個故事大概磨了一年,因為我相信大綱是電影的骨架,只要骨架對了,劇本就不會錯到哪裡去。」劇本寫好以後,黃煒哲還會找話劇演員,把劇本當成話劇演一遍,大家都來看看有什麼問題。直到一切都合理的時候,再開始拍攝。
黃煒哲把更多的資源、財力、人力等有效的用在電影的開發和製作上。在公司運營上保持短小精悍,「我們公司現在只有10幾人,卻做著大概300幾個人的工作」,希望光景映畫是一個「小而美的獨角獸」。
目前光景映畫公布的6個原創項目均已完成開發孵化,進入創作和製作階段,並將在2017年至2019年陸續上映。光景映畫每一年會有2部電影上映,總製片成本為2億,票房目標為2部10億,從而保持一個「年速2·10億」的速度。同時,光景映畫也已經開始引進外來的資金用於電影拍攝,九月,光景跟騰訊影業籤了一個投資的框架協議,騰訊將針對光景映畫第一部電影有一個50%左右的投資權。
「過去3年我們很低調,但是未來市場不會再看不到我們」,黃煒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