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備戰「大選」辯論 郭臺銘「開頭槍」籲訂出經濟指標

2021-02-13 今日海峽


臺灣2016「大選」辯論可以說是千呼萬喚始出來,本月27日第一場「總統」辯論就將登場,藍綠橘三方已經磨刀霍霍,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也公開喊話,希望候選人別講些華而不實的口號。


與往屆不同,率先登場的是26日的「副總統」候選人辯論,27日和明年的1月2日,才再進行「總統」候選人辯論,兩場「總統」辯論會形式比照2012年的模式進行,一場安排媒體進行提問,另一場規劃公民提問。而過去辯論會由「四報一社」加公視六家媒體舉辦的傳統有所改變,在民進黨的建議下,增加了三家媒體,包括網媒「沃草」及GOOGLE,對於「沃草」被納入主辦單位之一,新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王炳忠率先質疑黑箱操作。


王炳忠說,「沃草」是「獨派」的公民團體,創辦人柳林瑋當年發動「公民1985行動聯盟」之後,時代力量政黨的黃國昌很欣賞他,把他介紹給「獨派」金主。「獨派」金主也資助柳林瑋,成立「沃草」網路媒體,擴大獨派的聲音。柳林瑋因此擔任「沃草」公司的董事長。只是,「沃草」內部因為公私帳目不明,柳林瑋日前遭檢方判處緩起訴。


王炳忠強調,新新聞雜誌曾報導,「沃草」在「獨派」大佬的引薦下訪問李登輝。「沃草」可以說是李登輝的外圍勢力。他質疑,為什麼「沃草」這個新媒體可以成為「總統」辯論的主辦單位之一?什麼是讓蔡英文點頭的原因?"三立"為什麼也把「沃草」拉進來?其他網媒,例如,NOW NEWS、風傳媒,卻沒有呢?「沃草」就是綠營金主養的打手。

儘管如此,國民黨還是做了讓步,「文傳會主委」林奕華表示,國民黨願意同意,以免被民進黨利用成為破局的藉口,妨害民眾的知情權。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說,辯論時間的確拖得很晚,但願意辯論是好事,他也回頭酸了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我不願多說,說不定多講兩句蔡主席就不辯論了。」


這次大選電視辯論,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陣營定位為「牛肉與包裝紙」檢驗,並將主攻兩岸與經濟。國民黨已成立「辯論小組」,成員包括學者遊梓翔、溫偉群及林奕華、蘇俊賓等黨務主管和新北市府核心幕僚,每日密訓1至1個半小時,目前以編列題庫為主,由幕僚備妥「問答集」,讓朱模擬回答及攻擊對手各式問題。由於朱立倫是三組候選人中最年輕、最熟悉新媒體的人,幕僚對新增網絡提問的考試形態倒不擔心,以過去諸多專訪考驗,應可應付任何「麻辣提問」。

至於副手王如玄雖沒選戰經驗,但幕僚認為,王是律師出身,又曾經是「內閣閣員」,政策部分比對手熟悉,包括婦女、勞工,甚至財經,因此幕僚會多著墨辯論技巧,尤其回應速度方面不宜過快,避免觀眾聽不清或因此陷入對手陷阱,此外,諸如面對鏡頭表情掌握都是重點。


民進黨對2016候選人蔡英文的辯論密訓,著重引出其個性上「神回」特質,每天模擬實況辯論2、3小時,每次都有團隊20餘人在場,包括智庫要角林全、張景森、施俊吉,及政策部、新聞部成員,以車輪戰輪番提問。


至於「宋瑩配」部分,宋發言人李鴻鈞說,臨時抱佛腳沒用,本身就要有內涵,「今天肚子裡沒東西,才要去惡補,肚子裡有東西就不需惡補,宋楚瑜從2000年開始就準備到現在。」

可以看出,對於下周日(27日)即將登場的辯論會,三黨候選人都對自己信心滿滿,磨刀霍霍。據島內媒體報導,藍、橘陣營透露並分析,「大選」開打至今,「兩岸牌」似有遭弱化的現象,如今辯論會在即,不論國民黨或親民黨,正好透過辯論直取蔡英文的「要害」——無法說明清楚「如何」維持兩岸現狀。國、親兩黨都認同「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但蔡英文至今避談「九二共識」,這一點,朱立倫、宋楚瑜勢必逼問沒有「九二共識」,民進黨拿什麼作為兩岸的政治基礎?又如何確保兩岸和平穩定?此外,「逢中必反」也是藍營研議的主攻點之一,並可能羅列民進黨過去「反中」的例子,提醒並讓選民認同——民進黨若勝選,兩岸和平絕對可能受到威脅。


以往在選舉前都會發聲的臺企大佬郭臺銘,昨天至家族墓園紀念亡妻林淑如冥誕,受訪時主動對候選人呼籲,「經濟議題,才是大選辯論的焦點。」候選人應該講清楚、說明白,「今天以納稅義務人的身份」提出來,請三黨候選人講出個具體數字,「不用講4年,只要說2016、17、18年的GDP,要成長多少」,以及相關的經濟「硬指標」,如最低薪資調整、年輕人多久可以買房等,每半年應到「立法院」被檢視,看是否做到。

上屆「大選」的首場辯論會舉行之後,有民調顯示,約有8.8%的民眾因為辯論而改變支持對象,因為馬英九在辯論中表現最好,馬領先蔡的幅度擴大,而對於本屆「大選」的辯論會後,三黨候選人的支持率會有何變化,相信大家都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郭臺銘喊話「大選」候選人:要制定經濟發展硬指標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19日赴愛物園紀念亡妻林淑如65歲冥誕,針對「大選」,他表示候選人要對經濟發展提出硬指標,未來3年臺灣每年的經濟成長率是多少,這些都是納稅人想要知道的事。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2月20日訊 臺灣「大選」辯論即將登場,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昨日(19日)公開喊話,希望國、民、親三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別講華而不實的口號,要「告訴老百姓,臺灣未來3年經濟成長多少」,以及相關的經濟硬指標,如最低薪資調整、年輕人多久可以買房等等。每半年應到「立法院」被檢視,看是否做到。
  • 一波三折:郭臺銘退出臺灣2020大選
    4月獲頒「榮譽黨員」證書的郭臺銘在經歷了國民黨的初選程序後,其原本「政治素人」、「經濟精英」的身份已成功「鍍層」,政治影響力也在其間「小試牛刀」,在黨內以27.730%的得票率僅落後於得票率44.805%的韓國瑜,並且選後一直保持政治參與熱情難紓解的狀態。
  • 中國時報:「大選」辯論 民進黨不能任性
    中國時報:「大選」辯論 民進黨不能任性 2015-12-03 15:00: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 2020年臺灣「大選」格局漸趨成型
    9月17日,郭臺銘和柯文哲相繼宣布放棄連署參加臺灣2020年「大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可能重回藍綠對決局面。試圖凝聚不滿藍綠選民、號召走中間路線的「第三勢力」,因頭面人物的各懷算計、藍綠兩大板塊夾擊而在2020「大選」中整合失敗,但郭臺銘、柯文哲所獲得較多支持的中間選民和青年選民仍是左右「大選」結果的關鍵力量,並可能影響同期進行的第10屆「立委」選舉。
  • 藍綠雙方為在哪家媒體主辦電視辯論爭執不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按慣例,每次臺灣「大選」前,島內都會舉辦「總統」參選人的電視辯論會。但今年圍繞哪家媒體主辦,藍綠雙方爭執不下。據臺灣《中國時報》29日報導,對於今年的電視辯論會,國民黨主張先由「四報一社」(臺灣《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及「中央通訊社」)和公共電視臺主辦,而民進黨則稱,三立電視臺去年底已邀請,先邀的先辦。
  • 郭臺銘的拖刀計
    郭臺銘有錢,柯文哲有年輕柯粉,王金平有地方關係,三人各取所需,因緣際會。郭抓經濟藍、知識藍,王拉本土藍的散兵遊勇,柯固住柯粉與淺綠,藍的綠的都納進來,形成超完美組合,讓藍綠抓都抓不住。兩陣對圓,二將齊出,更不打話,出馬交鋒。鬥至五十餘合,龐德撥回馬,拖刀而走。關公隨後追趕。關平恐有疏失,亦隨後趕去。關公口中大罵:「龐賊!欲使拖刀計,吾豈懼汝?」
  • 臺灣大選郭臺銘為什麼輸?
    4月15日,郭臺銘透露自己將「退居二線」,即只把控鴻海集團發展的大方向,而不參與日常運營工作,將培養更年輕的接班人,流露出退意。16日,郭臺銘在接受採訪時首度鬆口,稱將於近日決定是否參與大選。如果他決定參選,一定會經過初選的程序;若要參加國民黨初選,一定會經過正常程序,不會接受徵召。
  • 侯友宜為何尊敬郭臺銘疏遠韓國瑜
    2020領導人大選白熱化,新北市長侯友宜婉拒接任國民黨領導人參選人韓國瑜的地方競選總部主委,引發揣測。
  • 宋楚瑜2020大選的算盤打得精 郭臺銘怕被勒住?
    郭臺銘陣營回應,郭若真要選會以「獨立參選人身份」選,目前沒考慮和任何政黨合作,等於是回絕了橘營。宋楚瑜2016讓「民國黨」掛靠參選,2020爭取與郭臺銘合作,這招算盤打得精。根據臺灣現行「選罷法」,2020能推薦大選候選人的政黨,除了民進黨、國民黨兩大黨,只有上次「立委」選舉得票率逾5%的親民黨、「時代力量」握有入場券。
  • 為「大選」辯論會 藍綠又吵開了
    ▲2012年辯論臺灣2016「大選」投票之前,三組候選人將展開三場的電視辯論,國民黨主張依循慣例先由「公共電視」辦理,民進黨卻堅持要「三立電視」。在臺灣經濟不景氣、廣告市場萎縮的情況之下,「三立」卻能包攬臺當局要製作的電視節目,日子過得相當滋潤。除了打擊藍營,「三立」還負責為主子打擊黨內對手。曾經為了讓謝長廷拿下2008年 「大選」提名人資格,「三立」不惜攻擊蘇貞昌等人。當原本呼聲很高的蘇貞昌敗下陣來後,民進黨內就曾說,是「三立」打敗了蘇貞昌。
  • 美國大選希拉蕊、川普電視辯論開鑼,來啊!相互傷害啊!
    首場辯論是一場綜合性辯論。主辦方、跨黨派的總統辯論委員會日前宣布,辯論共包含3個議題,依次為「美國方向」「成就繁榮」和「保障美國安全」,涵蓋了政治、經濟和安全三大焦點領域。但在闡述經濟政策時,她還是一貫長篇大論,暴露出一直被媒體和反對者質疑的問題,就是無法拋出更直接、更振奮人心的語言。川普一開口談就業,又是美國政客們的常用手段,拿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說事」。
  • 郭臺銘參選,臺灣2020進程加速
    2020的臺灣大選堪稱史上戰局最混亂,情節最跌宕的一次。從柯文哲到韓國瑜,再到賴清德「突襲」蔡英文,最後是現在的郭臺銘,藍綠白各色人物接連引領過風潮。接連出手,郭臺銘步步為營而現在,正當藍營「拱韓」聲勢幾近頂點,藍綠都在坐等韓國瑜18日訪美返臺之時,先前就與韓互動熱絡的郭臺銘開始進入個人時間:13日,郭臺銘高調改寫韓國瑜的20字口號,尤其是把第一句「國防靠美國」改成「國防靠和平」,在兩岸引發強烈反響。
  • 美大選電視辯論「觀看指南」你想知道的全在這裡
    美國大選的重頭戲即將上演:柯林頓和川普即將在首輪電視辯論中展開一對一的較量——他需要證明自己有總統風範,而她則需要證明自己的可信度。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主播萊斯特•霍爾特將主持本場辯論。從首場電視辯論的話題設計來看,三個議題分別鎖定政治、經濟和安全三大焦點領域。他們的場上表現,很可能影響大批尚未拿定主意的獨立選民的選擇。距離大選還有幾個星期的時間,只有少部分選民還在猶豫不定。"雙方都在爭取這些尚未下定決心的選民",電視辯論研究者阿隆·卡爾(Aaron Kall)表示。
  • 郭臺銘退出國民黨,國民黨2010大選能贏嗎?
    三年過去,當年的救星如願登場,但國民黨卻不再需要郭臺銘來當自己的救世主了。而伴隨著郭臺銘的退出,這顆曾經風光無兩的巨星,卻即將成為撕碎國民黨2020年美夢的巨大黑洞。郭臺銘對國民黨有情有義 卻被大佬聯手阻斷參選正當性儘管郭臺銘最終選擇退出國民黨,但郭臺銘對國民黨絕對有情有義。
  • 臺灣2020「大選」出現重大變數!
    臺灣2020「大選」出現戲劇化發展,臺北市長柯文哲8月1日正式宣布組黨。他是否與在國民黨初選中失利的鴻海創辦人郭臺銘合作參選,一時間成了島內政壇最熱門的話題。有分析認為,柯文哲可謂使出一個狠招,2020年無論是「總統」還是「立委」選舉,他勢必成為藍綠不可忽視以及要積極拉攏的對象。8月1日,柯文哲召開記者會親自說明組黨事宜。
  • 柯文哲/郭臺銘合作參選2020?
    郭臺銘前往日本展開「海外學習之旅」,動向成謎。出線的高雄市長韓國瑜進行「搶郭」大作戰,惟藍營人士掌握訊息:「郭董參選到底(任何形式)機率極高。」 「郭柯合」呼聲愈來愈大,柯營將待郭董返臺後,安排柯郭會,期盼能整合出第三勢力的「勝利聯盟」。如果柯郭合,有四種可能排列組合,柯營初估勝選機率可達八成。
  • 韓國瑜如何籌備19日辯論?
    據了解,為備戰19日的辯論會,韓國瑜除了日前短暫閉關一天,北上赴國民黨智庫尋求協助,找來馬英九的政務官「秘訓」上課外,這幾天,韓也減少競選行程,積極閱讀來自各方提供的政策資料及辯論攻防策略。韓營輔選人士坦言,以目前藍綠選情膠著程度,選前5天這場「瑜邁世紀對決」,韓在辯論會表現,估計至少會影響3至5萬票,將成為能否與陳其邁拉開差距的重要勝負關鍵。
  • 「霸道總裁」郭臺銘?!
    而臺北市長柯文哲作為藍綠之外的第三勢力,一直坐山觀虎鬥,遲遲不宣布參選,準備後發制人。在被媒體問到這樣會不會引起藍綠焦慮時,他壞笑著回答「活該!」就在吃瓜群眾目不暇接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想不到是,郭臺銘竟然真的參選了,各方處心積慮的政客們傻了。
  • 郭臺銘也來幫忙?
    臺灣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選前一周為親民黨力催政黨票,但「大選」支持誰?他則語帶保留稱,「周五再決定!先把政黨票衝大」。他也說「很多郭粉跑到民進黨去,要把郭粉呼喚回來!」縮短藍綠差距。郭強調,他秉持「立法院」兩大兩小的主張,呼籲選民分離投票,不要一黨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