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選」辯論會 藍綠又吵開了

2021-02-08 今日海峽



▲2012年辯論

臺灣2016「大選」投票之前,三組候選人將展開三場的電視辯論,國民黨主張依循慣例先由「公共電視」辦理,民進黨卻堅持要「三立電視」。國民黨方面強調,四報一社」加公視,是包含所有媒體在內的共識,為何要從單獨特定媒體開始?導致辯論陷入僵局。


▲2004年辯論

自從2004年開始,此後的2008年和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都照慣例舉辦電視辯論會,並都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臺灣「中央通訊社」(「四報一社」)以及公共電視作為公共傳播平臺,讓民眾全面了解辯論的內容。即使在2004年的陳水扁也不例外,不過,今年的蔡英文卻要打破這一慣例,要求由「三立電視」作為主辦方進行電視直播。

朱立倫質疑蔡英文堅持先從「三立」開始辯論,「為何要從單獨特定媒體開始?」他說,應該先辦完「四報一社」的第一場辯論,接下來再分別接受個別媒體舉行的辯論。針對辯論大家應該都有共識,從「四報一社」加公視,這可能是包含所有媒體在內的共識。

有關「三立」電視臺邀約辦電視辯論的問題,國民黨發言人林奕華就表示,國民黨希望第一場電視辯論由公視與及「四報一社」聯合規劃主辦的原因,是因為一,過去皆以此為慣例;二,公視沒有同業競爭的問題;三,這次公視及「四報一社」也是最早來邀約;公視及「四報一社」辦完第一場之後,第二場可以再考慮參加「三立」舉辦的電視辯論。

蔡英文則是在出席臺南同鄉會活動時受訪表示,想要主辦的單位非常多,但時間畢竟有限,所以會先考慮邀約的先後順序,還有邀約者過去主辦的情形與規劃;主辦單位後續如何跟各方協調,就尊重主辦單位說法。

因為各有堅持,目前朱立倫尚未籤署「三立」電視臺的辯論同意書,「公視」也獨缺蔡英文辯論同意書。

為何蔡英文鍾情於「三立電視」,有島內資深媒體人分析,「三立」立場偏綠是可以說是眾所周知的秘密,長期擔任綠營無形的「打手」,對藍營進行抹黑以及負面報導。據臺灣媒體披露,「三立」電視臺的幕後主子是謝長廷,這也是島內公開的秘密。該電視臺董事長林昆海,原為無黨籍人士,2002年7月在謝長廷推薦下,林宣布加入民進黨。


▲三立電視臺截圖

儘管「三立」電視臺是民營電視臺,並不具備公共電視臺的資格,但在謝長廷擔任「行政院長」時,「三立」就被「新聞局」包養起來。在臺灣經濟不景氣、廣告市場萎縮的情況之下,「三立」卻能包攬臺當局要製作的電視節目,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除了打擊藍營,「三立」還負責為主子打擊黨內對手。曾經為了讓謝長廷拿下2008年 「大選」提名人資格,「三立」不惜攻擊蘇貞昌等人。當原本呼聲很高的蘇貞昌敗下陣來後,民進黨內就曾說,是「三立」打敗了蘇貞昌。

有島內人士就分析,蔡英文長期受益於「三立」,這次選擇「三立」算是對「三立」的一種回饋,一方面可以增加「三立」的知名度,另一面,算是回到主場作戰,有一定的象徵意義。


▲2012年辯論

政治性的電視辯論能夠影響選民多少?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有趣議題,一般認為作用並不大,除非有一方在電視上犯了大錯。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江岷欽就曾表示,電視辯論會往往不在於影響選擇,而在於營造氣氛。「也許你會承認你的支持者表現不好,但不會改變對他的支持」。

例如:

2004年兩位臺灣「大選」候選人連戰與陳水扁的首次電視辯論時,據統計當天下午收看電視的觀眾約達四百五十萬人,創下收視人數的最高記錄。觀看辯論達四十五分鐘以上的觀眾有一百九十萬人以上。當年《中國時報》的民調結果,約有百分之四的觀眾看了電視辯論之後,說是要改變他們的投票傾向,但是沒有說明投向何方,估計雙方得失相近。當年臺灣頗負盛名的蓋洛普公司,也做了一次民意調查,顯示男性選民之中約37%選連宋,34%支援陳呂,相差不多。女性選民有39.6%偏向連宋,29.1%要投陳呂,顯示辯論之後兩黨參選的人支持度基本沒有改變。不過最後陳水扁因為民調落後出了險招,「兩顆子彈」讓他扳回落後的局勢,最終當選。

▲2012年辯論候選人表現

不過在2012年「大選」的辯論中,當時由於全球經濟不景氣,臺灣也跟著受影響,導致馬英九民調也不高,而整場辯論內容的主軸,馬英九鎖定兩岸政策。馬英九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及「不統、不獨、不武」,是馬蔡宋三人中最具體系架構者,馬英九甚至提及,連臺灣的電影業都受惠於ECFA。兩岸政策儼然是「馬英九城堡」的主結構,蔡英文顯然攻不進去,而宋楚瑜甚至多次肯定馬英九的兩岸作為 。最終民進黨敗選,蔡英文也坦承敗在「最後一裡路」,即兩岸政策。

可見過去幾屆大選電視辯論,對於藍營來說且不論加分多少,但至少不會失分。這次蔡英文要換主場辯論,到底是有失敗的陰影,還是因為高民調耍大牌,恐怕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原創版權,歡迎轉載分享,誠請註明出處「今日海峽」)


相關焦點

  • 藍綠備戰「大選」辯論 郭臺銘「開頭槍」籲訂出經濟指標
    臺灣2016「大選」辯論可以說是千呼萬喚始出來,本月27日第一場「總統」辯論就將登場,藍綠橘三方已經磨刀霍霍,
  • 藍綠雙方為在哪家媒體主辦電視辯論爭執不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按慣例,每次臺灣「大選」前,島內都會舉辦「總統」參選人的電視辯論會。但今年圍繞哪家媒體主辦,藍綠雙方爭執不下。據臺灣《中國時報》29日報導,對於今年的電視辯論會,國民黨主張先由「四報一社」(臺灣《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及「中央通訊社」)和公共電視臺主辦,而民進黨則稱,三立電視臺去年底已邀請,先邀的先辦。
  • 三立憑什麼敢辦2020臺灣大選電視辯論會?
    根據島內選舉規則,參加2020大選的候選人不僅要舉辦電視政見發表會,還要舉辦電視辯論會。據悉,島內有四家電視臺提出邀請,但蔡英文陣營百般牽拖,只想參加由三立電視臺舉辦的辯論會,導致辯論會一波三折,讓外界擔心會「胎死腹中」。蔡英文2020選舉競選辯論會協商代表李俊俋表示,蔡陣營10月就組成辯論項目小組,並點名公視和三立提出完整辯論企劃,蔡陣營還反控中天電視臺和TVBS電視臺辯論企劃只有1、2張紙。
  • 大選首場辯論會後,拜登支持者高達60%,美國總統僅有28%
    今天上午,美國大選首場面對面辯論結束。在現場,美國總統和拜登兩人火力全開,吵得不可開交,首場辯論也被喻為「史上最爛總統辯論」。辯論會後民調結果顯示,60%受訪者認為拜登表現較好,認為美總統表現較好的僅28%,美總統可謂慘敗。
  • 2016年臺灣「大選」第二次電視辯論會在線直播地址
    中新網1月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第二次臺灣「大選」候選人電視辯論會2日登場,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除了談「戰略三策」,也會談能源、社會住宅、長照政策,並強調如公託中心、幸福保衛站等13年地方治理政績,伺機攻擊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來自「高層」又不務實的「空心」政策。
  • 韓國瑜辯論會都在罵蔡英文?羅智強一語道出真相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月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將近,藍綠攻防激烈。從政見會到辯論會,蔡英文總被諷刺是「讀稿機」。日前在辯論會上,蔡回擊國民黨籍2020參選人韓國瑜「你有看到讀稿機了嗎?」引發議論。對此,臺北市議員羅智強諷刺,蔡英文自己就是讀稿機。
  • 臺灣大選將至 兩岸議題成主軸
    ◎港澳網 達揚 發自香港臺灣「總統」大選將於明年1月舉行,國民黨、民進黨及親民黨「
  • 綠媒「三立」憑什麼辦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辯論會?
    選戰剩下不到一個月,行之有年,早已形成慣例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電視辯論會,今年卻因蔡英文陣營百般牽拖,只想參加由三立電視臺舉辦的辯論會,竟然一波三折,始終喬不攏,甚至可能生變。   但2016年「大選」時,「三立」開始強勢進逼,而且挾著民進黨的政治力量,以公視、「中央社」立場為藉口,杯葛多年以來的舉辦慣例,要求由「三立」獨家主辦。當然,慣例不是不能改,但要改也得改得有道理且可受公評,而不是某一個人、某一個黨說了算。直白地說,島內許多媒體被視為各有立場或偏好;但4報1社1臺共6家媒體合辦的中立性、公正性與成熟度,難道會比不上一家商業電視臺的「三立」?
  • 劉和平:如何評價2020臺灣選舉電視辯論會?
    QUESTION 直新聞:我們看到,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唯一一場電視辯論會昨天下午正式登場了。對於韓國瑜、蔡英文與宋楚瑜三人的表現,你有些什麼樣的總體評價?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給我的總體感覺,在昨天的電視辯論會當中,蔡英文採取的是強守的策略,也就是在自己已經「撿到槍」、收穫了巨大政治利益的所謂「守護主權」戰場上,她繼續堅定地採取守勢策略。相反,韓國瑜則繼續採取了強攻策略,對蔡英文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犀利攻勢,並因此而將這場選戰中的藍綠對決態勢進一步推向了高潮。而在藍綠激烈對決的態勢下,親民黨的宋楚瑜則基本上被邊緣化了。
  • 韓國瑜辯論會下猛藥衝票
    臺灣2020「大選」唯一的電視辯論會29日下午舉行,這場辯論會連同前三場政見會,民進黨蔡英文與親民黨宋楚瑜都不約而同質疑國民黨韓國瑜勝選可能讓馬團隊
  • 2022,又是藍綠對決?
    對此,臺灣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表示:「藍綠兩黨兩個加起來,大概頂多是差不多60%而已,但是這一塊裡面你要把它當作藍綠、想要超越藍綠,或所謂的『中間選民』,或白色的,或者是沒有政黨認同
  • 藍綠搶盤攸關2020大選
    中央社【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鍾智維報導:被視為2020年大選前哨戰的「九合一」選舉今日投票,2014年打敗的國民黨能否打個漂亮翻身仗?執政兩年就引發民怒大潮的民進黨又能守住幾個縣市?整體投票率、藍綠執政版圖的重新洗盤等,不僅是民意的最佳體現,更攸關2020年大選,是這次選舉的重要觀察點。
  • 【川普批評候選人辯論會:靜音不公平,不讓談外交很糟糕】美國大...
    2020-10-22 16:30:22來源:FX168 【川普批評候選人辯論會:靜音不公平,不讓談外交很糟糕】美國大選最後一場候選人電視辯論會將於當地時間10月22日舉辦,美國總統川普21日仍前往北卡羅來納州拉票。
  • 臺灣選戰 臺灣「大選」將舉辦4場電視辯論 已確定流程
    」選舉於11月23日到27日進行登記,正式為明年「大選」鳴槍起跑,「中選會」網站上掛出電子時鐘,一分一秒為選戰倒數,並且提醒民眾,名年選舉要投下地區領導人、「立委」和政黨票等3種選票。  本次2016選舉的法定聯署人數為26萬9709人,必須要有14萬份以上的聯署書才能參選,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日前就因為無法達到這個門坎,而自行宣布棄選。   「中選會」也依法將舉辦4場電視辯論會,時間分別是12月25日(星期五)、12月30日(星期三)、1月4日(星期一)、1月8日(星期五)的晚間8點。
  • 美國大選辯論:伊萬卡現場曬照片,川普一方無視要求
    美國總統大選第一場辯論會9月29日開始,共和黨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與民主黨候選人拜登(Joe Biden)首次直接交鋒,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經濟疲弱、種族爭議等成為重點主題。
  • 臺灣「大選」電視辯論擬三立公視合辦三場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2016「大選」電視辯論因民進黨及蔡英文方面始終堅持在三立電視臺首辦糾纏至今。今天國民黨、民進黨及親民黨代表、三立電視、公共電視與「四報一社」舉行「大選」辯論協調會議。  會中民進黨倡議由三立及公視、「四報一社」聯合舉辦,並在1月3日前舉辦3場,其中一場為副領導人候選人辯論會,獲各方原則上同意。
  • 視點原創| 從「公投綁大選」看臺灣民主的異化
    仔細考量「公投綁大選」背後的黨爭利搏就會發現,自詡為「亞洲民主之光」的臺灣民主早已在惡鬥無休的黨同伐異、政客鼓譟的民粹政治和迷失變形的「國族認同」中走向異化,淪為社會撕裂和經濟停滯的遮羞布。本性難移:「全民民主」難掩「黨同伐異」「公投綁大選」名義上是「全民民主」理念的實踐,實質上仍不脫藍綠惡鬥的窠臼。「公投綁大選」,說到底還是「選票」二字。
  • 臺灣「大選」辯論有望 公視、三立同意合辦
    中國臺灣網12月13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大選」辯論露出曙光,三立電視臺與公視「原則上」同意合辦。民進黨方面稱時間緊迫、公辦政見發表會在即,希望各黨這幾天趕緊坐下來商談細節。國民黨方面則希望至少辦兩場。
  • 2020年臺灣「大選」格局漸趨成型
    9月17日,郭臺銘和柯文哲相繼宣布放棄連署參加臺灣2020年「大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可能重回藍綠對決局面。試圖凝聚不滿藍綠選民、號召走中間路線的「第三勢力」,因頭面人物的各懷算計、藍綠兩大板塊夾擊而在2020「大選」中整合失敗,但郭臺銘、柯文哲所獲得較多支持的中間選民和青年選民仍是左右「大選」結果的關鍵力量,並可能影響同期進行的第10屆「立委」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