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屢屢挑事的背後,是喜馬拉雅山另一側的尷尬

2020-12-20 票非人的有歷史

印度又雙叕開始高調了。

前段時間,加勒萬河谷事件爆發之後,雖然印度總理莫迪一度釋放緩和信號,但近期根據相關跡象判斷,印度仍然想積極地謀求一些東西。甚至聲稱,「不會接受任何單方面改變實控線現狀的企圖」。

印度有關方面甚至還狂妄地主張,解決當前對峙僵局的唯一方法是中國在實控線地區停止新的建設。

一、高調的印度到底想要什麼?

印度的進口貿易中,有一大部分是中國貨。也正因為如此,加勒萬河谷事件後,印度國內掀起一股抵制「中國貨」的浪潮。

我們講,任何表面上看起來是民間行為的社會浪潮,背後必然有國家意志。印度也不能脫離這一規律。其實這個浪潮的背後,是印度政府在試圖減少對中國產品的依賴。

印度的盟友多著呢,有美國,日本,英國。

說到這裡令人唏噓,作為一個曾經被英國完全殖民的國家,印度至今沒有官方統一的民族語言,反而要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真乃是一個民族的恥辱。

雖然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朋友與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但對比當今世界大國,還有誰能像中國一樣這麼好打交道呢?

還去找曾經的殖民宗主國聯盟,印度的心裡,不知道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而且,一到對外有矛盾,印度的國內反對派就要出來顯示存在感。印度執政的是印度人民黨。一些在野黨針對莫迪說的中國軍隊沒有越界,感到這是丟了國家的臉,於是不斷對抨擊莫迪軟弱、無能。

後來印度人民黨被攻擊的焦頭爛額,於是打腫臉充胖子地說,印度軍隊完全有能力在莫迪的領導下保證國家安全。

我們始終不明白,印度在當前情況下,面對一個強盛起來的中國,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1962年的中印戰爭,中國還沒有完全發力,就把印度軍隊打得狼狽大敗。

如果只是為了雪民族之恥,有必要在中國穩定、強盛的狀態下發難嗎?要知道,當前印度正處於疫情爆發期。

當前中國周邊國家,至今沒有別的國家敢和中國如此高調。

韓日澳等敵意甚濃的國家,至少在表面上和中國維持著較好的關係。

唯一的解釋是,背後有不可告人的政治運作。那就是美印同盟。

美國的同盟關係在擴大,亞太再平衡的範圍在擴大,美韓日澳同盟,擴大為美日澳印同盟,這個同盟圈針對的是誰,不言而喻。

同時,在現實利益上,印度也有著旺盛的地緣需求。

眾所周知,印度與中國的區位非常奇特,在喜馬拉雅山麓的南側,是平坦的印度平原。而在北側,則是中國廣袤的青藏高原。印度對這一區域寸土不敢失,失則直接威脅腹心之地。而中國則完全可淡定處之,青藏高原可以讓任何來犯之敵陷於進退兩難之地。

可以說,中國佔盡主動,而印度完全處於劣勢。

這就是印度一直蠢蠢欲動的現實動因。

然而,牛逼吹出去容易,可是真實情況如何呢?

二、有武器而無能力的印軍

印軍無法自行生產先進武器,其武器主要兩個來源。

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俄國斯。最主要的是俄羅斯。

印度在拿到蘇-30MKI和米格-29之後,由於其早先就具有維護基礎和飛行員,可以很快形成戰鬥力,它們"仍然不大可能對抗"諸如殲-10C、殲-16等戰機,更不要說殲-20了。

殲-10C擁有強大的AESA雷達,並裝備有先進的霹靂-15對空飛彈,其射程是米格-29同類飛彈的"2-3倍",如果印度想要戰機上進行對抗,除非採購俄羅斯的蘇-57。

蘇-30MKI儘管裝備有先進的對地精確的打擊武器,但該戰機卻並不適合山地巡邏,在高海拔地區表現不佳;至於米格-29,更是上世紀70年代的產物,可能還不如印度從法國採購的幻影-2000戰鬥機的升級型號。實際上,33架戰機僅售7.8億美元,平均2000多萬美元的單價就能看出,這批戰機基本就是俄羅斯淘汰的二手貨。

而印度的陸軍,更無法完全穿越喜馬拉雅山脈。

至於戰略飛彈部隊,印度更是闕如,否則不會一再催促俄羅斯向其出售S400飛彈。而反觀中國,據2019年中國70年國慶閱兵展示的新型飛彈,其全球打擊能力已經能和美國、俄羅斯分庭抗禮。

最關鍵的是,中國具有規模量產能力,而印度只能靠俄羅斯軍售。戰爭真的爆發後,兩國軍隊誰的能力更強,一望可知。中國具備足夠的力量,從青藏高原發射飛彈,摧毀想摧毀的任何印度腹地戰略目標。

顫抖吧,印度。

三、政治考量,印度能承受戰爭之重嗎?

中印之間還會爆發全面戰爭,或是邊境衝突嗎?

這個不是咱一般人能考慮的事,也不用去胡說什麼。

但是咱可以從印度的角度分析一下,這個神秘國度,究竟有沒有能力承擔這樣一場戰爭。

首先,印度能否承擔美國在印太地區遏制中國平衡力量的角色。

印度內心的大國之夢與美國需要印度在印太地區發揮作用的目標不謀而合。作為民主制度國家,一個崛起的印度比一個崛起的中國對美國的世界權利和地位更為有利。而將印度洋視為太平洋西部的延伸段,不僅符合在亞太區存在的合理化,更符合印度海洋戰略的訴求。然而,從地區安全的角度來說,印度一直奉行不結盟政策,但是隨著自身權利慾望的膨脹,與周邊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國家也是齟齬不斷,不能很好地承擔起平衡手的角色。況且,印度在南非、俄羅斯、日本、中國及美國之間的大國外交也僅僅是獲取自身利益的途徑,並不想成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的棋子,美印之間無法達到相濡以沫的程度。美國對於印度的這番期望恐怕是印度不能承受之重。

其次,印度能否取代中國成為亞洲大國。從文化和體量來說,印度就是亞洲大國,而且同中國一樣有著悠久且輝煌的歷史。從印度獨立至今,印度不僅突破了聯合國的限制成功擁有了核武器,還支持聯合國改革,希望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在地區問題上印度也積極建立了類似中印俄、美日印澳等多邊機制,積極在全球氣候問題、跨國犯罪等問題上開展合作。印度著名的「古傑拉爾主義」對處理與南亞國家之間的關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從在南亞的霸權外交向友善大國轉變。但是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被越來越多南亞國家所接受,印度取代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地位恐怕也是印度不能承受之重。

再次,中印之間如果一戰,印度是否有把握戰勝中國?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的失敗恐怕是印度歷史上無法抹去的痛,但卻是激發印度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興奮劑。在印度國內疫情嚴重的情況下,莫迪政府在防疫抗疫以及提振經濟上面臨重重困難,據相關機構估計,印度今年的GDP有望達到負7左右。1959年3月,在中國平定了西藏叛亂之後,印度認為自己在西藏利益受到了侵犯,中印關係因此急轉直下。當年12月,時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訪問了印度。艾森豪對尼赫魯保證,印度的不結盟政策不妨礙美印兩國成為親密朋友。當時中蘇關係的惡化也為印蘇關係提供了契機。印度國防部在1960年向前蘇聯購買了兩個中隊的米格-21戰鬥機、8架安-12運輸機,以及一些米-4直升機,並在短短幾個月之後就完成了交付。

轉而當前形勢,儘管印度謀求發展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但是中俄之間關係的穩定性較印俄之間要強。而美國目前雖然對印度抱有一定的期望,一旦中印有事,趁機揩油或者假以援手很有可能,但是其援助的深度有待探討。又鑑於印度不結盟政策,強烈的獨立意識不一定能夠滿足美國的期望。美國在中俄印之間的選擇恐怕也是需要深入考量。勝敗之後恐怕也是印度不能承受之重啊。

相關焦點

  • 因疫情減輕印度空氣汙染,印度人30年來首次看到喜馬拉雅山
    印度北部旁遮普邦的人們對喜馬拉雅山脈的景象感到敬畏。由於該國冠狀病毒的封鎖減少了空氣汙染,從200公裡外就能看到喜馬拉雅山脈。在賈蘭達爾市和周邊地區的印度人已經在網上發布了他們從家裡看到的照片,一些人說他們已經幾十年沒有看到過喜馬拉雅山的山峰了。
  • 印度為啥對喜馬拉雅山如此重視?恆河的源頭就在這裡,養活幾億人
    今天給大家聊一聊為什麼印度會對喜馬拉雅山這麼重視,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陸地面積298萬平方公裡,人口超過13億,喜馬拉雅山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脈,是東亞大陸和南亞次大陸的天然界山。
  • 印度將氣象雷達部署喜馬拉雅山,說要應對中國的氣象武器?
    喜馬拉雅山可以說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屋頂。這裡雖然風景秀麗,但幾乎就是生命禁區。由於印度和中國陷入了拉達克東部的邊境僵局,印度的軍隊必須在喜馬拉雅山脈中度過艱難的冬天。 對於此刻駐紮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大軍而言,喜馬拉雅山冬季的寒風和冰雪幾乎是死神一般的存在。山區的天氣可能會在幾十分鐘內就發生巨大的變化,前一刻陽光明媚,下一刻就是風雪交加。在冬季的深夜,山區溫度會低至零下40度。對於只有簡單的帳篷和工事印度士兵而言,燃燒的汽油桶是他們唯一的依賴。
  • 科學研究發現喜馬拉雅山地下竟然沒有山根,那裡到底隱藏什麼秘密
    喜馬拉雅山脈最典型的特徵是扶搖直上的高度,一側陡峭參差不齊的山峰,令人驚嘆不止的山谷和高山冰川,被侵蝕作用深深切割的地形,深不可測的河流峽谷,複雜的地質構造,表現出動植物和氣候不同生態聯繫的系列海拔帶。從南面看,喜馬拉雅山脈就像是一彎碩大的新月,主光軸超出雪線之上,雪原、高山冰川和雪崩全都向低谷冰川供水,後者從而成為大多數喜馬拉雅山脈河流的源頭。
  • 中尼鐵路中標來襲,25公裡隧道洞穿喜馬拉雅山!
    日前,中尼鐵路日喀則至吉隆口岸段勘察設計項目公布中標結果,一條穿越世界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的跨國鐵路即將開建。在中尼鐵路日喀則至吉隆口岸段勘察設計項目的競標中,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以7581.18萬元的價格中標。
  • 印度前空軍司令:殲20不行,有喜馬拉雅山,印軍用教練機就能打贏
    環球網消息,印度退役空軍準將尼丁·薩斯撰文稱,印度東部空軍指揮部的前空軍司令拉古納斯·南比亞爾告訴他,殲20根本沒有威脅,"陣風"戰鬥機比殲20要好得多,能力也更強。南比亞爾曾在印度空軍效力38年,駕駛過42種不同種類的飛機。
  • 能夠飛越喜馬拉雅山的鳥,衰羽鶴飛越喜馬拉雅山全過程
    全世界只有這群往來於印度和我國西南地區的衰羽鶴,會在每年的秋季飛到印度越冬,它們的旅途中必須跨越喜馬拉雅山脈。 山頂狂風大作,衰羽鶴必須飛到足夠的高度才能躲過風暴,它們遇到了強烈的氣流,只好先掉頭返回。
  • 喜馬拉雅山和珠穆朗瑪峰是什麼關係?
    本期帶來的資訊是(喜馬拉雅山和珠穆朗瑪峰是什麼關係?) 首先要介紹一下喜馬拉雅山―― 喜馬拉雅山脈 (梵語:hima alaya,意為雪域),藏語意為「雪的故鄉」。
  • 戰火從清晨持續到傍晚,喜馬拉雅山下爆發激烈炮仗,雙方損失慘重
    由於印度將目標轉移至北部邊境地區,印巴兩國就的戰火鮮少發生了,本以為印巴邊境要恢復和平了,未曾想,印度再次轉移目標,將重心放在喜馬拉雅山下巴基斯坦一側。據環球網消息,印巴兩國再次發生激烈衝突,雙方都稱是對方率先挑起事端,為了自保不得已採取行動,而且雙方都有人員傷亡。
  • 喜馬拉雅山雪怪之謎
    之前我們還介紹過烏拉爾雪山發生的著名的迪亞特洛夫事件,9名登山者神秘死亡,據說也和雪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也引出了一個一個不同的觀點,也就是說,雪怪並不是喜馬拉雅山獨有的
  • 跨越喜馬拉雅山的神奇「天路」——乃堆拉山口新朝聖路線開通紀行
    跨越喜馬拉雅山的神奇「天路」 ——乃堆拉山口新朝聖路線開通紀行 駐印度大使樂玉成 2014年9月,習近平主席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同印領導人就增開經乃堆拉山口的印官方香客朝聖新路線達成重要共識。
  • 還敢在邊境挑事?大批殲16直撲西部高原後,印軍主動認慫請求後撤
    圖為中國殲16戰機為了邊境利益最近一段時間印度一直在搞事情,甚至會派出軍隊前往邊境對他國施壓,而最近中國再次出手,大批殲16戰機直撲西部高原部署,給印度帶來了巨大震撼,在這批戰機抵達後,印軍主動認慫請求後撤,軍迷們也很興奮
  • 如同兒戲:《印度暴徒》的尷尬
    《印度暴徒》劇照 但阿米爾在這部《印度暴徒》中的表現也頗為失色。對這部影片,個人感覺影片名字起得很震撼,但電影本身卻名不副實,簡而言之,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就是「暴徒不暴,如同兒戲」,這也正是這部《印度暴徒》的尷尬!
  • 科學家發現喜馬拉雅山是「無根之山」?山底下到底有什麼?
    但是科學家們卻發現,我國最高的山脈喜瑪拉雅山,也是世界最高山脈,它竟然沒有山根,真的是非常奇怪按理說不管是因為板塊擠壓或者是斷層,山和地下部分都應該是有一定聯繫的,但是喜馬拉雅山沒有,那就好像是被後天放在地面上的一樣,非常不合常理,喜馬拉雅山如此之高,各種高峰綿延千裡,按理來說山體也應該是非常重的,它應該能在地面下陷不少,但是這些現象都沒有在喜馬拉雅山上呈現,
  • 跟著電影看印度:從喜馬拉雅山麓到亞穆納河畔的北部
    這是因為印度在歷史上長期處於封建割據狀態,幾百個大大小小的王國林立。所以印度各邦及各地區在歷史文化、宗教和風俗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別,有的甚至完全不同。要領略印度各地獨特而富有差異性的文化風情,除了親身前往旅行之外,電影也許是最理想的載體。本文將以一系列印度電影拍攝背景城邦為載體,透過影視鏡頭,具體介紹從喜馬拉雅山麓到亞穆納河畔的北部山區與山谷的城邦。
  • 喜馬拉雅山正在消失!而這一切背後的元兇竟然是....
    From 世界華人網微信號:worldchineseweekly在最近大火的電影《流浪地球》裡,太陽系走向毀滅,聰明的中國人把地球改造成了星際飛船。
  • 科學家發現喜馬拉雅山竟是「無根之山」,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它應該能在地面下陷不少,但是這些現象都沒有在喜馬拉雅山上呈現,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除此之外,科學家還表示這與板塊運動可能也有關係,我們知道印度板塊是斜插入亞歐板塊的,塔裡木板塊插入的位置正好在崑崙山之下,板塊運動也一直沒有停止,所以印度板塊地下的部分會導致亞歐板塊隆起,喜馬拉雅山可能被板塊運動給頂起來了
  • 越過喜馬拉雅山的中國人
    然而,鮮少有人嘗試文化、信仰和心靈層面的連接,從而真正意義上的越過喜馬拉雅山,讓中尼人民一脈情深。這正是我努力想要去做的。尼泊爾,也謝謝你愛我。對當時的葉涼來說,尼泊爾還很陌生,一個隱沒在喜馬拉雅山另一側的國度。到了尼泊爾,他發現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容易打動人的國家。尼泊爾非常包容,佛教、印度教並存,東西方文明交融生長,開出了絢爛的文明之花——這是一種奇妙的緣分。當你喜歡一個地方,你可以向別人脫口而出它的所有優點;當你真正愛上一個地方,它的所有缺點你也會一起去愛。
  • 印度在邊境不斷挑事,誰給了他囂張的勇氣?除美國外還有三個國家
    作為南亞次最大的國家,印度有著悠久的歷史,人口也非常的密集。三面環海的優渥地理位置,使它的經濟能夠得到飛速發展。印度一直號稱「軍事大國」,但國內的許多軍事武器都從國外進口,這讓它短時間內在軍事方面有著顯著的提升。自身有了囂張跋扈的資本,便開始不斷地在邊境進行挑事,究竟是誰給了它這樣的勇氣?這都要從給它進口武器的四個國家講起。
  • 中國研究控制天氣,印度擔心個啥?我們又不在喜馬拉雅山人工降雪
    儘管中國表示,研發氣象控制技術,只是為了"增加產量"、"更快地應對自然災害",但還是引起了鄰國印度的強烈不安,美國CNN報導稱,印度專家"非常擔心"中國可能會將"控制降雨和降雪"的技術"作為武器"來使用。為了阻止中國研發"氣象控制"技術,印度抹黑中國,聲稱中國人為控制天氣,將會"影響全球氣候",對此中國社科院專家陳迎予以了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