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次假裝在柏林的機會,接觸傳奇人物,深入電子樂派對(內有贈票)

2021-02-14 不正經列車

文末有送票福利哦

先給大家說一件超丟臉的事情,大魔王給我們做工作安排,說最近要去採訪一位德國B級片的主創人員,讓各自準備一下。

WTF!我們公眾號竟然要做B級電影採訪,把「淨化網絡環境人人有責」放在哪裡了,不怕被騰訊爸爸文明和諧掉嗎!!

結果保潔小妹白了我一眼

「沒文化,真可怕,嘖嘖嘖,你以為B級片是什麼啊」

「呃……」難道我說錯了???

默默跑去百度百科

B級片 B-movie,指低預算拍出來的影片,並不屬於通常所說的電影分級。


B級片是從製作投入上劃分的等級,而通常所說的電影分級是從內容尺度和觀眾年齡上進行區別。

B級片拍攝時間短且製作預算低,所以普遍布景簡陋、道具粗糙,影片常缺乏質感,沒有良好的品質。也因為製作預算的限制,通常B級片並沒有大明星參與演出,常挑選與牛仔、情慾、黑幫、恐怖、神怪、科幻有關的劇情題材。

所以說到B級片,大家才會有那麼一個粗略的印象:粗野、直接,感官刺激強烈,題材總是離不開恐怖、暴力與色情。

其實很多經典且世界聞名 的電影都屬於B級片,比如《殺死比爾》、比如《低俗小說》、比如《發條橙》、比如《穆赫蘭道》。

 

希望評論區的小夥伴能來告訴我,把B級片誤以為是限制級電影我不是一個人……

而我們採訪的MARK REEDER 所主演的《B級片:西柏林的欲望與聲音 1979-1989》也是一部非常優秀也很具有意義的一部電影。

它4月29號會在成都水璟唐地下藝術空間進行中國首映,當天除了電影首映還有電子音樂派對,小夥伴們準備好了沒,和我們一起在柏 林  x  成都  電子音樂文化周浪起來吧~

4.29 – 5.5

—— 柏 林  x  成都  電子音樂文化周

Berlin x Chengdu

Electronic Music Culture Week

柏林,在電子音樂這個領域裡有著不可替代的份量,特別是對於TECHNO愛好者們來說已經是宗教信仰一般的存在,這幾年,成都的俱樂部文化也在迅速滲透中,很多人拼湊碎片信息來幻想柏林,用工業質感和灰暗的色彩來模擬柏林,但即使你身處柏林,你也只能看到它最當下的存在。

這次的「柏 林  X  成都  電子音樂文化周」你將看到柏林圍牆倒塌前後最真實的柏林地下文化,我們也將用聲音,影像和最原生的柏林派對現場還原一個觸手可及的柏林!

4.29   15:00 — 17:30

CLUB BERLIN EXHIBITION   opening ceremony

柏林俱樂部

電子音樂文化多媒體展

開幕 + 柏林x成都電音次文化環境對話

「  前  言  」

柏林,是一個引起國際關注的電子音樂俱樂部文化中心,而TECHNO已經成為人們慣有印象中柏林電子音樂的代名詞。柏林TECHNO是一個東德共產主義垮臺後,融合東德和西德的青年文化產物。在1989年柏林圍牆落成後,未利用的土地和建築已經準備好被俱樂部,酒吧,畫廊,車間和私人工作室替代、充盈並重組了人們全新的生活方式。突然之間,每個人都能夠編程自己的世界,通過DJING,製作音樂,發行雜誌、印刷T恤等等方式,TECHNO邀請人們一起參與音樂,並用一種平等層次的聲音來進行對話。

策展人:GROOVE MAGZINE 的主編HEIKO HOFFMANN (DE)和騎鼓唱片主理人NI BING(CN)帶著柏林的TECHNO能量來到成都,將於4月29日-5月5日在水璟唐地下藝術空間,為成都呈現為期一周的「柏林電子音樂文化展」。

「  展  出  作  品  」

1. Martin Eberle – Temporary Spaces

攝影師 Martin Eberle – 臨時空間 系列攝影作品

攝影師MARTIN EBERLE,用他的相機記錄了1996年至2001年間柏林的臨時俱樂部文化。這些照片,一些燈火輝煌,另一些沉醉在浸染的黃昏 ,沒有任何參加派對的人,沒有DJ,也沒有酒吧的工作人員。這些場地就是為了促發令人興奮的社交框架而誕生,但照片裡看起來是那麼的孤獨、荒涼,完全被剝奪了自有功能。然而,恰恰是房間的空虛,特別是當你回想起這些場景時,才體會到這才是真正揭示他們個性的角度。像我們熟知的俱樂部BERGHAIN或WATERGATE,是他們確立了柏林作為電子音樂俱樂部大都會的國際聲譽,但他們都是通過精心設計的俱樂部,是完善的聲光系統綜合體。然而,MARTIN EBERLE照片裡所詮釋的角度和大眾的印象是完全相異的。

Photographer Martin Eberle, born in 1966 in Augsburg, moved to Berlin in 1992. He joined the team running the Galerie Berlintokyo venue and was soon using his camera to document the city's improvised clubs and well-hidden cellar bars. The photographs in the exhibition come from Eberle's book Temporary Spaces (published by Die Gestalten Verlag, Berlin 2001) and show examples of the nomadic club culture between 1996 and 2001.

Some of these clubs and bars – like the 103 on Monbijoustrasse – lasted for less than a year, yet they became permanently etched on the memories of a whole generation. They were planned from the outset as a temporary use for buildings with unresolved ownership issues. Of the clubs shown today in the exhibition, only the E-Werk – Berlin's most spectacular club in the 1990s – is still used as a party venue; it can also be rented as a location for corporate events.

2. Groove Magzin – Groove Podcast

7位柏林DJ的MIX作品試聽

我們可以在展覽中連續聽到由GROOVE MAGZINE帶來的7個柏林DJ的混音作品,並與BOILER ROOM視頻一起呈現柏林當前俱樂部文化的聲音印象。如今,柏林的DJ場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多元化和國際化。一些新的製作人和DJ仍然不斷地來到柏林,而且會在這裡生活一段時間。是他們確保了電子音樂俱樂部的聲音在不斷發展 - 即使HOUSE和TECHNO仍然支配著這個城市夜生活的風格。

Mixes from seven Berlin-based DJs can be heard continuously at this exhibition and, together with the Boiler Room videos, give an acoustic impression of Berlin's current club culture. Among the music that can be heard are mixes of established acts – like Modeselektor from Brandenburg or the duo Tale Of Us, who have only been living in Berlin for a few years but have quickly become one of the internationally most sought-after House DJs – as well as relative newcomers like Answer Code Request, who publishes for Berghain's own label Ostgut Ton, or David August, who produces for labels like Innervisions and Diynamic.

3. Boiler Room Videos

 Boiler Room Videos視頻展映

  

自2011年以來,柏林的BOILER ROOM一直在舉辦。BOILER ROOM是在倫敦發起的,它是系列的小型DJING和LIVE現場,也通過實時網絡傳播給全球的觀眾。2015年初,柏林BOILER ROOM就真的在STATTBAD WEDDING的地下室鍋爐房裡舉辦,之後BOILER ROOM不再有固定的場地,而是去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場地。

BOILER ROOM本身是邀請制的,大部分是DJ的朋友和粉絲,也不收取費用。BOILER ROOM派對不是在周末,是在平時的晚上8點開始,與柏林的夜生活著稱的繁榮和不可控制性幾乎沒有共同之處。觀眾不允許在現場拍照,所以他們只能對著網絡直播的攝影機來搶鏡。DJ們演出的時候會被背後跳舞的觀眾所包圍, 所以他們都會被拍的很清楚,每個DJ演出的時間很少超過一個小時,派對通常在午夜就結束。

網絡傳播是不可控制的。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參與者都在觀看BOILER ROOM的派對,並在聊天室或者TWITTER上瘋狂討論。YOUTUBE上的存檔,有時瀏覽量達到百萬以上,是他們使BOILER ROOM成為電子音樂俱樂部文化中最重要的機構之一。

4.29   19:00  

B-MoviE中國首映

「B級片:西柏林的欲望與聲音 1979-1989」

MARK REEDER 「B-Movie: Lust & Sound in West-Berlin」 

IF U CAN REMEMBER THE 80』S

YOU WEREN』T THERE!

官方預告片

這是一部展現20世紀80年代在德國西柏林生活的紀錄片,一部關於後朋克和電子音樂的紀錄片,同時也被認為是一部具有文化價值的、反映德國視覺史的一部電影。講述漂泊柏林的英國音樂人MARK REEDER如何從地下運動的領軍人物成為獨立音樂ICON. NEW ORDER 樂隊非常喜愛這部電影,在最新的單曲SINGULARITY的MV中也使用了這部電影某些場景的鏡頭。

本片的政治隱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收錄了詳實的影像和聲音資料,既是一部紀錄片,也是對那個時代的禮讚。對於所有經歷過這段時光的人來說,這都是一次時空穿越、令人窒息的昨日重現。而對於所有那些不知暗流何時開始萌動,或是以為那些輝煌都是1990年以後才開始的後來人,這部電影也一定能夠開闊他們的視界。

MARK REEDER

生於曼徹斯特,他的任何一個頭銜都足以震撼你:

前Joy Division調音師

傳奇廠牌Factory德國代理

Depeche Mode, The Pet Shop Boys, New Order合作混音師

電子舞曲廠牌MFS創始人

實驗電子樂隊Malaria!的經理人

Paul van Dyk伯樂

1978年搬到柏林後,他和JOY DIVISION及其廠牌FACTORY RECORDS成為朋友,作為他們在德國的代理人。他後來的身份有:音樂節策劃人,音效工程師,音樂製作人,實驗電子樂隊MALARIA!的經理人,PAUL VAN DYK的伯樂,電子舞曲廠牌MFS的創始人……他涉足的領域還包括電影,電視和藝術。

B-MOVIE: LUST & SOUND IN WEST BERLIN

is a documentary about music, art and chaos in the Wild West Berlin of the 1980s.

The walled-in city which became the creative melting pot for a special kind of sub and pop culture, attracting ingenious dilettantes and world famous celebrities alike. However, before the iron curtain would fall, artists and communards, squatters and hedonists of all kinds would enjoy Berlins unconventional lifestyle. It was not about long-term commercial success, but about living for the moment - the kick - the here and now.

With mostly unreleased TV and film footage, photos and original interviews, B-MOVIE tells the story of life in the divided city, a cultural interzone in which everything and anything seemed possible in a place unlike anywhere else in Europe. It's a fast-paced collage of stories from a frenzied but creative decade, starting with punk and ending with the Love Parade, all from a city where the days are short and the nights are endless. This is a time when Berlin was like a B-MOVIE: Colourfully cheap and trashy, threatened and thrown together, anxious and ambitious, clubbed and caned, stoned and strung out, drunk, drugged and - just very special.

TRESOR俱樂部已經過了25周歲的生日,在1995年,被《FRONTPAGE》雜誌這樣寫道 「 毋庸置疑的TECHNO音樂重鎮,年輕一代音樂人的引導者,東西柏林合併的見證與伴隨者 」。該俱樂部還被譽為「 國際TECHNO音樂的理想舞臺 」,「 TECHNO 首都 」。TRESOR是TECHNO歌迷心中的朝聖地,沉重的工業感與電子派對的躁動相對比所營造的空間氛圍,為後來眾多電子俱樂部提供了完美範本,東西柏林合併所留下的工業廢墟為年輕人佔領的奇異歷史是無法複製的。

TRESOR 帶來的電子樂填補了年輕人夜生活的時間,也符合民眾當時的心理狀態。俱樂部的重要藝人PACOU 說:「由於當時歐洲的政治變遷,人們需要一種充滿能量的聲音,而不是唱著浪漫愛情的歌手。」在俱樂部門口,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社會等級,無論腰纏萬貫還是身無分文,無論VIP還是普通客人,唯一被拒之門外的可能,就是因為裡面已經客滿。後來,有人評價TRESOR 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正是因為「它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選擇了正確的音樂」。

在德國導演TILLMANN KÜNZEL 拍攝的紀錄片《地下柏林》中,TRESOR的人群衝著鏡頭喊道:「 電子樂像雪崩一樣襲來,喜歡的人們從數百變成數萬,TRESOR有強健而頑固的性格,怪異而完美。」 

4月30號,TRESOR 俱樂部將帶領其駐場大將MARCEL HEESE 和 CLAUDIA ANDERSON來到中國,這一次我們有幸在電子音樂正在發生變革的成都迎接他們的到來。

Tresor, undoubtedly, is the techno headquarter. It is the beacon for young musicians, also the witness of the unity of western and eastern Berlin.

Tresor's history dates back to the UFO Club era in 1988. UFO Club has so far been considered the starting point of Berlin’s House Techno movement. Shortly after its shutdown, Dimitri Hegemann and his companions found a new place under the land of East Germany, an underground bank vault, thus named Tresor. Soon, the underground vault was transformed into a club, and quickly became the most hippie venue in Berlin. From the first day of its opening, only top notch geniuses can perform there. People flocked in, in order to see the masters of the phonograph, Tanith, Jonzon, Rok, Paul van Dyk, Kid Paul, Dr. Motte just to name a few. Tresor immediately became the ideal exchange platform for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dance music, Techno music hub, and the base of the global music revolution.

On the 30th of this month, Tresor club will come with its residents: Marcel Heese and Claudia Anderson.

Chengdu is undergoing an exciting transition in electronic music culture, we are honored to welcome them to Chengdu at the most exciting timing.

B-MoviE中國首映及主創人員見面會售票地址:

http://zaomengshe.com/c/679648

購票二維碼:

TRESOR派對售票地址:

http://zaomengshe.com/c/679653

購票二維碼:


列車專屬福利

一起來玩轉TRESOR派對吧!

列車將送出4.30   21:00  TRESOR派對

派對票三張

等你來浪~

搶票方式:

1、關注不正經列車(NaughtyTrain)官方微信號

2、分享本篇微信至朋友圈,說一個我們選中你的理由,並集贊至少25個即可參與

3、將截圖私信微信後臺,並留下姓名+電話號碼+郵箱

4、4月25日截止,列車乘務員會電話通知中獎與兌獎方式

抽取方式:

看心情,保證絕無黑幕!

監製:大魔王Oscar

編輯:不是金城武的金乘務

排版:保潔小妹王祖賢

地址:成都水璟唐地下藝術空間Shuijingtang Underground arts space

原創聲明:本文由不正經列車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聯繫列車(郵箱:naughtytrain@163.com)

我們的微博:@不正經列車

相關焦點

  • 有活動 | 夢見電子綿羊,來 REAL LIVE 派對一場(內有贈票)
    在這座漫無邊際的城市血液中生長我們想給所有的不眠之夜找點樂子(文末有贈票
  • 「長安樂派」不甘寂靜
    如今,魯日融認為長安樂派 範圍很大,凡是民間民歌音樂基礎 上,具有陝西風格的,都可以囊括。長安樂派不乏追求者。2008年, 西安音樂學院羅藝峰,曾寫過一篇 《歷史呼喚長安樂派》的文章,列舉了之所以成派的原因,以及不少作曲 家、歌唱家、理論家等,這些人有在 陝西工作的,有陝西人走出去的。
  • 【LINEOUT STAGE開幕】中國先鋒電子藝術傳奇人物——FM3老趙
    行走北京,柏林,香港,三地的FM3老趙是老牌電子音樂家,也是中國先鋒電子藝術的開創者,「唱佛機」的設計者。他與國內著名鍵盤手張薦在1999年成立了中國最早電子樂隊FM3。他們著名作品Buddha Machine曾風靡整個電子音樂界而成為傳奇。英國著名音樂雜誌《The Wire》曾描述老趙的音樂現場為「舒緩」和「動人的親密」。
  • 青盟贈票丨愛丁堡藝術節開幕大戲-當代傳奇劇場《李爾在此》
    愛丁堡藝術節開幕大戲-當代傳奇劇場《李爾在此》20張免費贈票,明天上午十點準時開搶。
  • 什麼是現代樂派
  • 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傳播專業|有機會進入聯合國工作的專業?
    A:主要考慮了3個方面:和本科對口課程多+柏林整體城市氛圍包容性、國際化強+學習和實習機會多。還有最重要的一點,zu發的比較早。Q:申請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傳播專業的流程和要求是什麼?Q:政治傳播專業的學習中會有什麼實踐機會嗎?實踐與理論的分配安排是怎樣的?A:如果說的是類似於實習那樣的實踐機會,那麼需要自己去找機會,也可以和身邊的朋友、老師諮詢。
  • 5.16「周四」來電放映室《柏林召喚》柏林孕育了Techno,Techno孕育了柏林
    Techno就被裡面的藝術性所吸引,有機會的話想和自己喜歡的男孩子去帕林聽最純正的Techno。,很適合電子黨們觀看。本周四將在 LIGHTNING 放映的影片是《柏林召喚》出色的電子音樂人伊卡魯斯(Paul Kalkbrenner 飾)最近事業受阻:唱片公司對他的新作品毫無興趣。
  • 重磅|日本傳奇電子樂手、電影配樂大師半野喜弘-武漢Live
    半野喜弘(Yoshihiro Hanno aka RADIQ),日本尊貴學院派的製片人/作曲家,創作廣泛的傳奇電子(Electronica)樂手,同時又是電影配樂大師,他的音樂作品獨一無二帶有強烈的個人印記。1968年出生於大坂的半野喜弘,自初中時期已經開始涉獵音樂創作,同時對詩詞與文學相當感興趣。
  • 柏林影展閉幕《禁身接觸》奪金熊獎
    第68屆柏林影展在臺北時間今天(25日)凌晨落幕,最大獎項--最佳影片金熊獎頒給羅馬尼亞電影《禁身接觸》,評審團大獎銀熊獎,頒給波蘭電影《面具》。第68屆柏林影展,頒獎典禮24日登場,美國演員比爾墨瑞頂著灰色毛帽走紅地毯,喜感十足。墨西哥男星蓋爾賈西亞貝納以黑色西裝帥氣亮相。
  • 【贈票福利】皮克斯、迪士尼、夢工廠大師雲集的Schoolism講座首度來到中國
    Schoolism不僅擁有各色線上課程,還會不定期舉辦各類線下培訓、封閉式訓練營等活動,讓各類美術人才可以零距離接觸全球最頂尖的藝術家,遠離枯燥的書本,跟世界級的大師面對面學習他們對構圖、色彩和光線藝術的經驗和技巧。這次講座你將有機會與全球美術大師近距離交流,那麼到底會有哪些大師來講課?
  • 史上最強「龍珠」電影,不枉我等你二十年!【內有贈票】
    福利提示:本文有贈票!本周末上映的《龍珠超:布羅利》,引起了許多新老漫迷的興奮。
  • 【贈票福利】《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3D實景帶你看演唱會!
    或許,你再也找不到另一部電影,有這麼多人聲稱自己曾經參演過。而且他們全都沒有說謊。他們或許是你的同事、你的親戚、你遠方的小夥伴,或許就是你自己。《人生無限公司》在北美將以3D形式呈現,讓每一個走進影院的觀眾都能有一次在第一排參與現場演唱會的神奇體驗。
  • 細數國際權威媒體如何評價CrowPi2-殼樂派,國內首款STEAM編程學習機
    「簡單地說,殼樂派(CrowPi2)是你能得到的最好的基於STEAM學習樹莓派裝置之一。它幾乎能提供你所需要的一切,以如此豐富的套件及高性價比!」 「我們認為它將教學和學習電子軟硬體編程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   日本權威科技媒體:
  • 深入解讀中國電子競技業
    有《英雄聯盟》選手直接告訴裴樂,做直播可以掙得更多,「在這兒打,是給你面子」。金字塔尖的電子競技選手比大熊貓更稀少。魏漢冬說,有實力爭奪《英雄聯盟》比賽獎金的遊戲選手,「國內不會超過20個人」。很多選手自恃身價,予取予求,俱樂部毫無辦法,只能跟進,或者出局。一家一線俱樂部經理對此十分無奈,「你可能沒聽過一句話,叫選手是我爸爸。」「比如說,1000萬讓一個人做一年直播。
  • 贈票 | 法國電子神童Canblaster與英國Dark0陪你一同跨年!
    2017的最後一夜,整個糖果一層都將成為SWIM為你準備的超大音樂泳池!恆賜TATTOO的朋友們也將同你在其中深海漫遊迎新年!長大後的他受到很多傳奇音樂人影響,像是Underground Resistance, Basement Jaxx 和 Yellow Magic Orchestra等等,這讓他一發不可收拾的對電子音樂著了迷,完全沉浸在各種復古古董音樂合成器中。
  • 這個周末一起來感受柏林地下音樂文化吧!丨BERLIN CALLING 柏林召喚
    世界上對於電子音樂而言最特別的地點之一:柏林。它是世界唯一一個將地下電子音樂為主流音樂形式展現的城市。柏林的夜場動物作息時間和俱樂部是同步的。柏林俱樂部多半在晚上十一點左右才開門,午夜之後人們才陸陸續續開始進場,高潮基本上要到凌晨兩點左右。如果當晚有明星DJ的俱樂部門口甚至要排很長的隊伍,人們會跳到天亮,有的或者一個晚上輾轉幾個夜場,有的周一早上直接去上班。
  • 古典音樂中的浪漫樂派(上)
    (上)2001年02月06日10:00:29     浪漫主義一詞具有多種多樣的含義,可以進行多種多樣的解釋,它在這方面所造成的麻煩,較之古典主義一詞,有過之而無不及。拿音樂來說,浪漫樂派作曲家並不曾提出過什麼綱領,也很少結成志同道合的集團;但是,音樂中的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也有既相反對又相連貫的情況。例如,在巴羅克音樂鼎盛時期,斯塔米茨嚴謹工整的創作已經具有古典主義的雛型;又如,貝多芬是集古典主義之大成的作曲家,但他同時又開了浪漫主義的先河,對他的作品當時的人們認為是浪漫主義的,貝多芬實際上對所有浪漫主義早期作曲家都有影響。
  • 【速搶贈票50張】都市爆笑愛情喜劇《你是我的魂鬥羅》,來看有愛的戲
    我們這次要送的是深受大家喜愛的孫家一導演話劇作品《你是我的魂鬥羅》519 有愛的日子,來看有愛的戲!話劇《糊了》話劇《食味書店》兒童劇《書法傳奇》網絡劇《瘋狂租客》 韓鏑飾王母娘娘在HP和HPE有超過十年的從業經歷業餘愛好表演者曾經參與HP數據中心介紹視頻拍攝,藍月亮,某酒莊的視頻廣告拍攝以及《美好媽咪》等雜誌的平面專題拍攝參與嘉實基金與北京電視臺2016年《等你開機》節目錄製
  • 【音樂百科】浪漫主義樂派(Romantic Music)簡介
    強調音樂要與詩歌、戲劇、繪畫等音樂以外的其他藝術相結合,提倡一種綜合藝術;提倡標題音樂;強調個人主觀感覺的表現,作品常常帶有自傳的色彩;作品富於幻想性,描寫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為大自然很平靜,是理想的境界;重視戲劇,研究民族、民間的音樂文學,從中吸取營養,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 寧波地鐵電子票多種優惠活動來襲
    &nbsp&nbsp&nbsp&nbsp據介紹,此次優惠活動時間為今年3月23日至9月30日,活動期間內,每個乘客根據不同的使用情況有不同的計次優惠周期,每個計次周期為30天。用戶必須使用寧波地鐵APP中的電子單程票或乘車碼,才能享受到此次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