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村人口不斷流入城市,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生產不斷擴大,農場作為一種新型經營主體,地位作用也越來越大。國外一些著名農產的運營就值得學習借鑑。日本的富田農場就是一個典型。
從圖片看來,富田農場是不是很美、很吸引人阿。
小編最初看到富田農場是由這麼一條信息吸引的,說是富田農產一年的銷售額達到9億日元。9億日元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一時間沒反映過來,但肯定是一個不小的數額。好在我學過國際金融方面的支持,馬上上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查了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發布的3月27日的匯率中間價——100日元對6.4438元人民幣計算,折合人民幣5799.4萬元。
按國內西部地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的標準,這一個富田農場已經達到我們國家級龍頭企業的規模啦。當然,如果拿這個農場與國內第一大農產友誼農產比的話,那是小巫見大巫。但友誼農場多大,達1888平方公裡(283.2萬畝),人口12.5萬人,差不多相當於一個小縣的規模了。富田農場才多大,180畝,也就相當於西部山區的一塊壩子,而且就是一家庭農場。
我們再來細看下富田農場吧。
1 富田農場開發歷程,有100多年歷史
日本北海道的富田農場位於富良野地區,介於上富良野町及中富良野町之間。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年降水量 800~1200毫米,為北海道最先驅的花田之一。
富田農場有100多年的歷史。1903年,第一代農場主人富田德馬來到這裡開始開闢農場。1958 開始栽培薰衣草,以作為香料的原料。到1970年,富良野地區的薰衣草種植面積達到歷史最大規模的230公頃以上(以後逐漸減少)。到1976年,富田農場的薰衣草花田由於在日本國鐵的日曆上被宣傳而馳名全國,從此開始有遊客來訪。
1980年,開始生產獨家配方的薰衣草精油。
1984年,最初的特製香水「FURANO」誕生。
1987年,開始製造美容皂。
1990年,富田農場精油在法國舉辦的「薰衣草油評鑑會」上榮獲第一名。
1993年,「花人之舍」開張。1998年 富田薰衣草資料館開館。
2000年,「溫室」開張。
2003年,「乾燥花之舍」開張。
2008年,「薰衣草東部」開張。
2013年,「Gallery Fleur」開張
2 富田農場目前經營模式,免門票、帶動相關消費
農場不收門票,免費旅遊觀光,帶動購物消費。依託規模化產業形成的大地景觀,發展產業觀光旅遊,在營業時間內可以免費入園,園區通過加工、銷售與種植花卉相關的產品盈利,比如薰衣草香皂、花卉手工製品、薰衣草精油、香水,等等。
其一,室外花田欣賞。富田農場作為花卉觀光主題的園區,根據不同的時節進行種植,150多種花卉,6個不同種類的花田,花田完全免費對遊人開放。根據每種花的花期不同,不同時間觀賞不同的花卉,變相延長了花期觀賞的時間;溫室與露天相結合,填補了花期外的產品空白。
通常的開花期是,4月自中旬左右藏紅花,5月水仙、鬱金香,6月玫瑰和芍藥等,薰衣草開始開花按往例是6月的下旬左右。從8月中旬左右到初冬綠色暖棚開始運營,在室內可以欣賞到栽培的薰衣草和天竺葵等各種植物。
其二,室內休閒體驗。在花田之外,園區設置17個可供遊人參觀、購物、體驗和娛樂的設施空間。從花卉種植、花卉觀光到加工製作花卉相關產品,富田農場把單一的薰衣草農作物延伸至觀光產物,延伸並完善了薰衣草的整個產業鏈。
室內還有美食餐廳,銷售薰衣草、哈密瓜(夕張名產)及牛乳(北海道名產)等口味的零食與飲料。充分利用農場內部的新鮮花卉的提取物,並配合鄰近地區的名產,製作富有農場和當地特色的甜點和美食。
其三,花卉產品銷售。富田農場有20多類產品,如精油類、香水類、化妝品類、餐飲類、衣物類等,其產品種數多達200多種。富田農場的產品90%在農場自己的商店銷售,農場將另外10%的商品銷售渠道拓展至機場、酒店、道產商店等。包括新千歲機場、旭川機場、新富良野王子酒店、札幌grand hotel東館、富良野物產中心、北海道四季彩館札幌店。
產品的售賣支撐了農場的經營和發展,農場的90%的盈利來源於商品的售賣,10%來源於農場的餐飲經營。
3 經營好休閒農莊的幾點啟示
其一,選址很重要。一個好的地點對以後農莊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休閒農業具有農業和旅遊業的雙重功能,休閒農業資源因受自然條件影響而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和季節性。一般來說,具有溫暖溼潤的氣候、充沛的地下水、豐富的地表水、優良的水文狀況,以及丘陵和平原相間的地貌、肥沃的土壤、較少的災害性天氣等優勢的地方,是非常適合開發休閒農莊與鄉村旅遊的。除自然條件外,區位條件也很重要,包括資源開發地的地理位置、交通通達性、依託城市和相關旅遊區之間的相互聯繫程度、在區域經濟產業中所處的地位等,這些都要考慮。
其二,要有鮮明的主題。目前休閒農莊主題類型可以分為運動類、養生類、新奇類、教育類、科普類、社科類、產業類、行業類、文化類、藝術類等。在休閒農莊主題類型選擇塑造方面,要聚焦一個核心主題,切忌貪多求全,什麼都想要,最後很可能什麼都做不好;什麼都想突破,最後沒一樣能夠做得精緻。有了主題後,要懂得對主題進行包裝,讓主題概念化、精緻化、時尚化或趣味化,使之容易被目標客戶群所接受。
其三,注重垂直經營。無農不強,無旅難富。開發多元化的新、奇、特農產品是農莊經營的核心競爭力,產品的精深加工顯得尤為重要。如臺灣很多農莊都根據種植的產品開發了深度產品,這些產品一般是市面上和其他農莊購買不到的,成為自己吸金的秘密武器。要將生鮮產品向乾貨製作、開發功能飲品、提煉美容保健品、旅遊商品等方向發展,延長產業鏈,同時解決淡季無事可做的問題,提高經營效益。
其四,抓好營銷。休閒農莊的營銷要有創意創新的理念,不僅是賣產品,更是賣體驗、賣服務。體驗做得好,服務質量高,營銷的事也就水到渠成。如在水果採摘季開展體驗活動、讓遊客自採自摘,開展親子體驗活動等,在不知不覺間達到了銷售的目的。還要用好網際網路的思維來經營,以以電商模式下來經營農莊,打通了商戶和遊客之間的信息流。
(相關圖片來源於網絡。「陸輕風」百家號關注中外農業農村農民發展。喜歡小編文章的朋友歡迎點讚、評論與關注!遺漏不當之處,敬請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