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恩裡科·卡魯索(Enrico Caruso)1921年8月2日因病在那不勒斯去世,年僅48歲。其短暫一生中的歌劇演唱,在歐美各地主要歌劇院裡,得到了世人一致好評。他的演出曲目非常豐富,所扮演的角色遍及抒情男高音和戲劇男高音。1902 至 1920年期間,卡魯索共錄製了270餘張供商業發行的唱片。這些唱片貫穿了他大部分的演出生涯,現如今有大量的CD和數字流下載,可供欣賞。
1873年2月25日,卡魯索出生在那不勒斯一個家境貧困的家庭,出生第二天就在鄰近的聖喬凡尼保羅教堂接受了洗禮。按照那不勒斯語,他最初的名字為Errico;在一位歌唱老師的建議下,名字採用正式義大利語版本,改為Enrico。
卡魯索是七個孩子中的第三個,也是存活下來的三個嬰兒中的一個。有故事說卡魯索的父母共生了21個孩子,其中18個在嬰兒期就夭折了。對於這一市井傳說,卡魯索的遺孀多蘿西在一本有關丈夫的回憶錄中也有所提及。她是這樣引用卡魯索談到自己母親時的原話,安娜·卡魯索:「她有21個孩子,二十個男孩一個女孩——這實在是太多了。我是第十九個男孩。」
卡魯索的父親Marcellino是一位機修工及鑄造工人。卡魯索11歲那年,按照父親的期望,成為建造公共飲水機一位機械工程師的學徒,並和父親在同一工廠工作。日後,只要參觀那不勒斯,卡魯索都要指出他當年幫助安裝的飲水機。在母親的堅持下,他也一度上過學,在當地一位牧師的教導下,接受了基礎教育。他學會了用英俊的字體寫作,也研究了技術製圖。在這段時間裡,卡魯索在自己的教堂合唱團裡唱歌,他的嗓音條件,使他對於從事音樂職業生涯充滿了信心與希望。
1888年去世的母親,對於他早期的音樂抱負,給予了極大的鼓舞。為了給家庭掙錢,卡魯索在那不勒斯找到了一份街頭歌手的工作,在咖啡館和晚會上演出節目。18歲那年,卡魯索用在義大利一家娛樂場所演唱所掙的錢,給自己買了第一雙新鞋。然而,作為一個付費表演者的演出日程,卻被45天的義務兵役所中斷。1894年義務兵役結束以後,卡魯索的聲樂課程得以恢復。
1895年3月15日22歲的時候,卡魯索首次作為專業演員,登上了那不勒斯諾沃歌劇院的舞臺,在業餘作曲家馬裡奧·莫雷利如今已被世人遺忘的歌劇《友人弗朗西斯科》中扮演角色。一系列地方歌劇院更多的籤約接踵而至,卡魯索得到了指揮、聲樂老師文森佐·隆巴爾迪的指導。隆巴爾迪改善了他高音區的發音技巧,磨礪了他的演出風格。隆巴爾迪教出來的另外三位著名的那不勒斯歌唱家是:男中音安東尼奧·斯科蒂和帕斯誇萊·阿馬託,日後都成為了卡魯索在大都會歌劇院的搭檔;男高音費爾南多·狄·路奇亞,也曾獻演大都會歌劇院,並且在卡魯索的葬禮上演唱,為其送行。
年輕時候的卡魯索,經濟狀況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一個極端的例子是:由於無力僱傭捧場者為自己的演出喝彩,他在那不勒斯早期的一場演出,引起了觀眾的噓聲。這次事件嚴重打擊了卡魯索的自尊,他再也沒有出現在自己故鄉的舞臺上,即使重返故鄉,也「僅僅是去吃義大利麵條」。
十九世紀最後幾年的時間裡,卡魯索在遍布義大利的歌劇院裡進行了一連串的演出,一直到1900年,才成為斯卡拉歌劇院的籤約演員。1900年12月26日,卡魯索首次登上斯卡拉歌劇院的舞臺,在託斯卡尼尼指揮的普契尼歌劇《藝術家的生涯》中扮演魯道夫。蒙特卡羅、華沙以及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觀眾,也聆聽了他職業生涯中這場至關重要的演出。1899–1900年期間,卡魯索還作為由義大利一流歌唱家組成的巡迴演出團的一份子,在聖彼得堡的馬林斯基劇院以及莫斯科的莫斯科大劇院,為沙皇和俄國貴族表演過節目。
卡魯索首次創造性地擔綱主演歌劇中的男主角,是1898年11月17日,在焦爾達諾歌劇《費多拉》米蘭裡瑞克劇院的首演中,扮演羅利斯伯爵。1902年11月6日,也是在這家劇院,卡魯索在弗朗西斯科·契萊阿歌劇《阿德裡亞娜·萊科芙露爾》的首演中扮演了莫裡齊奧。(普契尼曾考慮在《託斯卡》1900年首演時,選用卡魯索扮演男主角卡瓦拉多西,但最終這一角色還是選擇了更年長的39歲功成名就的義大利男高音Emilio De Marchi來扮演。)
1901年2月,卡魯索參加了託斯卡尼尼在斯卡拉歌劇院為剛剛去世的威爾第舉辦的一場大型音樂會。和他一同參加演出的還有當時另外兩位一流的義大利男高音:曾在威爾第歌劇《奧賽羅》首演時扮演奧賽羅的弗朗西斯科·塔瑪諾,以及焦爾達諾歌劇《安德烈·謝尼埃》首演時扮演男主角的朱塞貝·波嘉蒂。1902年3月,卡魯索在斯卡拉歌劇院進行了最後一個系列節目的演出,在義大利作曲家阿爾伯託·弗蘭切蒂創作的歌劇《日耳曼尼亞》首演中,扮演男主角。
一個月以後的4月11日,卡魯索和「Gramophone & Typewriter Company」籤約,發行了在米蘭一家酒店房間裡的一組原聲錄音,報酬是100英鎊。這10張唱片在市場上迅速暢銷,使得29歲的卡魯索紅遍了整個英語國家。考文特花園倫敦皇家歌劇院的經理和卡魯索籤訂了一個演出季的出場合同,包括從威爾第的《阿依達》到莫扎特的《唐·璜》,共八場不同的歌劇演出。1902年5月14日,他首次登上考文特花園的舞臺,在威爾第歌劇《弄臣》中扮演曼圖亞公爵。對手戲吉爾達的扮演者,是考文特花園重金聘用的澳大利亞女高音歌唱家奈麗·梅爾巴。二十世紀初,他們倆經常同臺演出。梅爾巴在其回憶錄中,稱讚了卡魯索的嗓音,但認為和大都會歌劇院在他之前最吸引觀眾的波蘭男高音吉恩·德·雷茲克相比,卡魯索是一位不太諳於世故的音樂家。
▲ 「媽媽,這酒太濃烈」——馬斯卡尼《鄉村騎士》
1903年11月23日,卡魯索首次登上大都會歌劇院的舞臺,演出了新製作的歌劇《弄臣》,這次的吉爾達由奧地利女高音歌唱家馬塞拉·森布裡赫扮演。幾個月以後,卡魯索和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籤定了終身合同,報酬可觀,1904年2月1日,他出版了首套美國唱片。此後,伴隨著在大都會歌劇院的演出,卡魯索的錄音生涯一直方興未艾。
除了定期在紐約演出之外,卡魯索在美國許多其它城市也舉辦了獨唱音樂會和歌劇演出,也在加拿大獻藝。他的演出遍及歐洲,1904–07年和1913–14年間,他重返考文特花園,並且於1909年舉辦了英國巡演。一戰爆發之前,法國、比利時、摩納哥、奧地利、匈牙利以及德國的觀眾都聽過他的演唱。
1910年12月10日,卡魯索在普契尼歌劇《西部女郎》大都會歌劇院舉行的世界首演中,扮演歹徒迪克·詹森。作曲家根據卡魯索的嗓音條件特意構思了詹森的音樂,同臺演出的是大都會另外兩位明星演員:捷克女高音艾美·德斯丁和義大利男中音帕斯誇萊·阿馬託,大都會歌劇院當時的首席指揮託斯卡尼尼指揮了這場首演。
隨著年齡的增長,卡魯索的音色開始變得暗沉。從1916年開始,他的演出曲目單中增加了一些英雄男高音的角色,如:聖桑歌劇《參孫與達利拉》中的參孫、John of Leyden以及 Eléazar。1917年,卡魯索在阿根廷、烏拉圭、巴西等南美國家巡演,兩年以後,又在墨西哥城舉辦了演出。1920年,卡魯索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演出一個晚上的報酬是一萬美元,在當時已是天價。
1917年,美國派兵歐洲,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卡魯索在這場衝突中做了大量的慈善工作,他舉辦音樂會、滿腔熱情地參與了美國「自由公債」運動,為與戰爭有關的愛國事業籌集資金。卡魯索在美國期間,也向世人顯示出自己是一位精明的實業家。他從唱片版稅和演出所得中拿出相當大的一部分資金,用於一系列的投資。傳記作家麥可·斯科特寫道: 1918年戰爭結束時,卡魯索的年度所得稅徵稅單已經達到了154,000美元。
早在一戰之前,卡魯索就和義大利女高音艾達·賈凱蒂有了感情生活。這位年長卡魯索幾歲的已婚女士,在1897-1908年間,共為卡魯索生了四個兒子,但只有兩個孩子存活了下來,其中一個日後成為了歌唱家和演員。11年以後,這對有情人分道揚鑣。
臨近戰爭結束時,卡魯索遇上了25歲的社會名媛、紐約富裕專利律師的女兒多蘿西·帕克·班傑明,並向之求婚。他們於1918年8月20日結婚,並有了一個女兒格洛裡亞·卡魯索。多蘿西於1955年去世,共寫了兩本有關卡魯索的傳記,分別於1928和1945發表。書中包括了大量卡魯索寫給妻子的信件。
卡魯索是烈性埃及香菸的癮君子,這個極其有害的習慣,加上缺乏鍛鍊,以及帶有懲罰性的在大都會一個演出季接著一個演出季的演出計劃,持續性地損害了他的健康狀況,折磨著他生命的最後一年。
1920年9月16日,卡魯索結束了為期三天在新澤西州卡姆登聖三一教堂工作室的錄音,這幾張碟片中包括羅西尼《小莊嚴彌撒》中的「主和上帝」以及「十字架上」。這批唱片是卡魯索生前的最後一次錄音。
多蘿西·卡魯索說:當她的丈夫在1920年底,結束了冗長的北美巡迴演唱會歸來以後,健康狀況出現了明顯的惡性循環。他的傳記《恩裡科·卡魯索》中表明,卡魯索在舞臺上遭受的一場突發性事故,可能是他致命疾病的觸發因素。12月3日,在演出《參孫與達利拉》時,一根倒下的立柱擊中了他的後背,壓在了左腎上(並不是如通常報導的壓在了胸部)。在大都會演出《丑角》的前幾天(傳記作者彼埃爾·基說是在12月4日,也就是在演出《參孫與達利拉》時受傷的第二天),卡魯索遭受了寒冷並發展成咳嗽,「身體一側隱隱作痛」。 這似乎是支氣管炎的嚴重發作。儘管疼痛繼續妨礙他的發聲和舞臺動作,但菲利普·霍洛維茨,這位通常是用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來治療他偏頭痛的醫生,診斷他患上了「肋間神經痛」,並且宣布他可以繼續登臺演出,
1920年12月11日,在紐約布魯克林音樂學院演出多尼採蒂《愛之甘醇》時,卡魯索的喉嚨大出血,演出在第一幕結束後被迫取消。這場事故以後,身體已顯然不適的卡魯索,僅在大都會演出了三場歌劇,最後一場是1920年12月24日,在法國作家雅克·弗洛蒙塔爾·阿萊維創作的五幕大型歌劇《猶太女》中扮演以利亞撒。「聖誕節」那天,胸部劇痛使得卡魯索痛苦尖叫。應多蘿西呼救趕來的旅館醫生,給卡魯索注射了一些嗎啡和可待因,並叫來了另外一位醫生埃文M·伊萬斯。伊萬斯和其他三位醫生終於正確診斷了卡魯索的病情:他患上了化膿性胸膜炎和膿胸。
新年期間,卡魯索的健康狀況進一步惡化。因為感染,他經歷了劇烈的疼痛,前後接受了七次外科手術來排出胸腔和肺部的積液,手術中他的一根肋骨被切除。卡魯索回到了那不勒斯,從這些最險惡的手術中恢復過來。據多蘿西說,卡魯索似乎正在康復。但由於讓自己給當地不衛生的醫生檢查,卡魯索的病情出人意料地急劇惡化。巴斯蒂亞內利兄弟,是在羅馬擁有診所的傑出醫生,建議將他的左腎切除。卡魯索在去羅馬的途中,在那不勒斯的威蘇維爾酒店停留過夜,但他的病情可怕地惡化了。
1921年8月2日,當地時間剛過九點,卡魯索在酒店去世,年僅48歲。巴斯蒂亞內利兄弟認為其死亡原因可能是突發膈下膿腫引發的腹膜炎。義大利國王Victor Emmanuel III開放了Royal Basilica of the Church of San Francesco di Paola,用於卡魯索的葬禮,數千名人士前往告別。他的遺體經防腐處理後,保存在那不勒斯Del Pianto Cemetery(墓地)的玻璃石棺中,供悼念者瞻仰。1929年,多蘿西·卡魯索將他的遺物永久封存,置於一華麗的石墓中。
卡魯索從1895到1920年的25年職業生涯中,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演出就達863場。今天的人們應該感謝那些極受歡迎的唱片,卡魯索是他那個時代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的名望至今不衰。除了發行的唱片,卡魯索的名字,經報紙、書籍、雜誌,以及二十世紀新的傳媒技術,比如電影、電話及電報的傳播,已經被數以百萬計的人們所熟知。
卡魯索的傳記作家彼埃爾·基、布魯諾·紀拉圖、斯坦利·傑克遜,認為他的名望不僅來自於其優異的嗓音和樂感,也來自於他那敏銳的商業意識以及對當時還處於萌芽期商業錄音方面飽含激情的投入。由於早期唱片的低保真度,許多和卡魯索同時代的歌劇演員都排斥留聲機。像義大利女高音阿德利娜·帕蒂、義大利男高音弗朗西斯科·塔瑪諾以及澳大利亞女高音內莉·梅爾巴,當他們意識到財務回報的可觀前景並開始青睞新技術時,卡魯索正在從最初的唱片製品中獲益。
從1904至1920年期間,卡魯索為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即後來的RCA Victor)製作的唱片,現存的還有260多張。卡魯索和其繼承人從這些唱片零售中賺取的版稅就有數百萬美元之多。
卡魯索還參加了兩部電影的拍攝。1918年他在派拉蒙電影公司拍攝的美國無聲電影《我的表哥》中扮演了雙重角色。這部電影中包括一個片斷插曲,描繪他在舞臺上表演萊翁卡瓦洛歌劇《丑角》中的詠嘆調 「穿上戲裝」。第二年,卡魯索在電影《精彩的浪漫》中,扮演了科西莫。製片人傑西·拉斯基各付了卡魯索10萬美元作為參加兩部電影拍攝的報酬。但《我的表哥》票房慘澹,而《精彩的浪漫》顯然是從未發行。
儘管卡魯索也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倫敦考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以及布宜諾斯艾利斯哥倫布劇院演出,但他的大部分演出是在紐約的大都會歌劇院。卡魯索是大都會連續十八個演出季的主要男高音演員。1910年12月10日,卡魯索在普契尼歌劇《西部女郎》在大都會舉辦的世界首演中,扮演迪克·詹森。
卡魯索年輕時,其音域的範圍可以高達D大調;隨著年齡的增長,其音質在強度和分量感上都有所增強。有時,他的聲音會顯得有點暗沉,幾乎帶有男中音的特質。他所扮演的角色是「廣譜」式的。在義大利語和法語歌劇的演出單上,其角色定位從抒情、到抒情兼有戲劇性、再到戲劇男高音,無所不包、無所不能。而在德語歌劇的演出節目單上,卡魯索僅僅演唱過兩個角色:在出生於匈牙利維也納作曲家卡爾·戈德馬克歌劇《希巴女王》中扮演阿薩德,也扮演了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中的片名男主角羅恩格林。這兩部德語歌劇,卡魯索於1899和1901年,分別在義大利和布宜諾斯艾利斯進行了演出。
卡魯索的歌唱成就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古往今來,無與倫比。他的聲音音質優美,音域寬廣,音量強大,音色豐富,表現力強。他的呼吸能量驚人,運用得也很巧妙,氣息的流出與聲音的發出配合得異常之好。他的聲區銜接得也很自然,聽不出他的聲音有什麼聲區的區別,具有「一個聲區」的發聲特點。他的高音Close,起音強烈,發聲果斷,力度剛勁,爆發力強,聲如洪鐘,金聲玉振,無不顯示出他那音質的美與力。他的連唱,音與音的走動、字與字的改變,都進行得十分圓潤、柔美,注重音調的華麗和分句的完整,講究吐字的清晰和共鳴的圓潤。他的半輕聲(Mezzo Voice)唱法,運用得自然、輕柔、飽滿、柔美且富有情感。他的突發性的哭腔唱法,運用得穩重、適度、傳神、微妙。
在其一生中,卡魯索從無數演唱過的國家君王、政府以及各種文化機構中,獲得了很多的榮譽。他還是義大利爵士勳章的獲得者。1917年,他被選為「the Phi Mu Alpha Sinfonia」的名譽會員,這是為活躍在音樂領域的人們設立的聯誼會,由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大學生聯誼會阿爾法分會創建。
眾多榮譽和稱號中,卡魯索被授予的一個非同尋常的稱號是「紐約警察部隊名譽隊長」。因為對唱片產業作出的傑出貢獻,1960年,卡魯索榮登「好萊塢星光大道- 6625 Hollywood Boulevard」。卡魯索去世以後的1987,被德國授予「終身成就獎」;那年的2月27日,美國郵政局發行了一枚22美分郵票,以示對他的紀念。2012年,卡魯索入選「留聲機雜誌名人紀念堂」。
以下為卡魯索第一次演出劇目的時間和地點,按時間順序排列,世界首演的歌劇以**標註。
1895年3月15日:馬裡奧·莫雷利《友人弗朗西斯科》。那不勒斯諾沃歌劇院 **
1895年3月28日:古諾《浮士德》。義大利卡塞塔
1895年4月:馬斯卡尼《鄉村騎士》。義大利卡塞塔
1895年5月:《Camoens》。義大利卡塞塔
1895年7月21日:威爾第《弄臣》。那不勒斯
1895年8月25日:威爾第《茶花女》。那不勒斯
1895年10月30日:多尼採蒂《拉美莫爾的露契亞》。開羅
1895年11月9日:蓬基耶利《歌女喬康達》。開羅
1895年11月15日:普契尼《瑪儂·萊斯科》。開羅
1895年12月7日:貝裡尼《凱普萊特與蒙泰古》。那不勒斯
1896年3月21日:《Malia》。義大利特拉帕尼
1896年3月25日:貝裡尼《夢遊女》。義大利特拉帕尼
1896年6月23日:《Mariedda》。那不勒斯
1896年9月10日:貝裡尼《清教徒》。義大利薩勒諾
1896年11月22日:多尼採蒂《寵姬》。義大利薩勒諾
1896年11月23日:《A San Francisco》。義大利薩勒諾
1896年12月6日:比才《卡門》。義大利薩勒諾
1897年2月1日:《Un Dramma in vendemmia》。那不勒斯
1897年3月6日:《Celeste》。那不勒斯 **
1897年4月8日:《Il Profeta Velato》。義大利薩勒諾
1897年8月14日:普契尼《藝術家的生涯》。義大利裡窩那
1897年11月3日:《La Navarrese》。米蘭
1897年11月10日:《Il Voto》。米蘭 **
1897年11月27日:《L'arlesiana》。米蘭 **
1897年12月31日:萊翁卡瓦洛《丑角》。米蘭
1898年1月20日:萊翁卡瓦洛《波希米亞人》。義大利熱那亞
1898年2月3日:比才《採珠人》。義大利熱那亞
1898年3月4日:博伊託《梅菲斯託費勒》。克羅埃西亞阜姆
1898年4月2日:《Hedda》。米蘭 **
1898年6(?)月3日:馬斯奈《莎芙》。義大利特倫託
1898年11月17日:焦爾達諾《費多拉》。米蘭 **
1899年6月22日:馬斯卡尼《伊麗絲》。布宜諾斯艾利斯
1899年7月4日:戈德馬克《莎巴女王》。義大利
1899年7月25日:《Yupanki》。布宜諾斯艾利斯**
1900年1月3日:威爾第《阿依達》。聖彼得堡
1900年1月11日:威爾第《假面舞會》。聖彼得堡
1900年3月2日:多尼採蒂《羅昂的瑪麗亞》。聖彼得堡
1900年7月28日:馬斯奈《曼儂》。布宜諾斯艾利斯
1900年10月23日:普契尼《託斯卡》。義大利特雷維索
1901年1月17日:馬斯卡尼《假面具》。米蘭 **
1901年2月17日:多尼採蒂《愛之甘醇》。米蘭
1901年7月7日:華格納《羅恩格林》。布宜諾斯艾利斯
1902年3月11日:阿爾伯託·弗蘭切蒂《日耳曼尼亞》米蘭 **
1902年7月19日:莫扎特《唐·璜》。倫敦
1902年11月6日:契萊阿《阿德裡亞娜·萊科芙露爾》。米蘭 **
1903年3月10日:多尼採蒂《盧克雷齊婭·波吉亞》。裡斯本
1905年2月3日:賈科莫·梅耶貝爾《法國新教徒》。紐約
1906年2月9日:弗裡德裡希·馮·弗洛託《馬爾塔》。紐約
1906年5月26日:普契尼《蝴蝶夫人》。倫敦
1907年1月11日:賈科莫·梅耶貝爾《非洲女郎》。紐約
1907年7月20日:焦爾達諾《安德烈·謝尼埃》。倫敦
1908年2月26日:威爾第《遊吟詩人》。紐約
1910年11月14日:格魯克《阿爾米德》。紐約
1910年12月10日:普契尼《西部女郎》。紐約 **
1914年12月26日:《Julien》。紐約
1916年11月24日:聖桑《參孫與達麗拉》。紐約
1917年7月29日:馬斯卡尼《洛多萊塔》。布宜諾斯艾利斯
1918年2月7日:賈科莫·梅耶貝爾《先知》。紐約
1918年3月14日:伊塔洛·蒙泰梅齊《三王之戀》。紐約
1918年11月15日:威爾第《命運之力》。紐約
1919年11月22日:弗洛蒙塔爾·阿萊維《猶太少女》。紐約
卡魯索的演出節目單上還包括了500餘首歌曲。涉獵範圍從古典作品到傳統的義大利美妙音樂以及當時的流行歌曲,其中還包括了幾首英語歌曲如:美國作曲家喬治M.科漢創作的「Over There」、英國作曲家Henry Geehl的「For You Alone」以及英國作曲家亞瑟·薩利文的「The Lost Chord」。
卡魯索擁有一副絕佳嗓音,正如歌唱家、作者約翰·波特所說,是「充滿了陽剛之美和強勁之魅,甜美而抒情」。他是錄製了大量唱片的主要古典聲樂家之一,在二十世紀的前二十年裡,卡魯索推動了留聲機這一新生事物的發展。卡魯索很多一個世紀之前最初發行的唱片,現在依然充滿了生命力,他留下來的每一張唱片(包括沒有發行的),都已經數次再度發行。
1902年,卡魯索第一批錄音經唱片先驅者弗雷德·蓋斯伯格在米蘭分類整理後,分成三張單獨的唱片,經鋼琴伴奏以後提供給了HMV/EMI的前身,「the Gramophone & Typewriter Company」。 1903年4月,蓋斯伯格又在米蘭進一步做了七張唱片,提供給了「Anglo-Italian Commerce Company (AICC)」。它們皆以「Zonophone」商標品牌發行。1904年2月1日,卡魯索開始在美國獨家為「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錄製唱片。卡魯索大部分的唱片是在Victor公司設在紐約和新澤西州卡姆登的工作室錄製;之後改在卡姆登聖三一教堂,這是Victor公司1917年為其聲學用途而擁有的一處工作室,該工作室可以適應大型樂隊的歌手演唱。卡魯索1904首次為Victor 公司的錄音,是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Room 826完成。他最後的錄音時間是1920年9月16日,在卡姆登聖三一教堂工作室,作為男高音演唱羅西尼《小莊嚴彌撒》中的「主和上帝」以及「十字架上」。
卡魯索去世以後,唱片製作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唱片公司也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自原始著作權期滿以後,卡魯索的唱片已經成了公眾資源,數家不同品牌都對其進行了重新再版發行,聲音質量度各有不同。人們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和數字下載欣賞他的美妙歌聲與不朽之作。卡魯索在iTunes上最暢銷的下載歌曲,一直是世人耳熟能詳的義大利歌曲「桑塔露琪亞」和「啊!我的太陽」。
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識別、收藏此碟
根據蘋果公司規定,微信iOS版讚賞功能關閉,如您對本文表示支持,蘋果設備用戶請長按識別或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