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有多少犧牲就有多少壯烈

2020-12-22 字燃世界

文/王志剛(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當年的那場立國之戰,已經離我們很久、很遠了。或許,時間會模糊很多東西,可是總有一些東西,會被一直銘刻在時間裡,一點點定格,然後一次次迴響、一次次閃光。

《金剛川》的故事,發生在那個似乎離我們很近但是卻又很遠的地方,時光也很遠,回憶也很遠。可是,當這些往事再次在銀幕上呈現的時候,我們這些不曾經歷甚至不曾聽說過那段故事的人,重新看到了歷史。

影片採取了分段敘述的模式,一天的故事,發生在同一群人中,只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視角。無論是工兵團,還是高炮團,包括美國空軍,這些在那年經歷過朝鮮四季的人們,有些人永遠留在了十八歲,有些人從來都不曾留下過名字。

那個戰場,看似不是我們的戰場,但是卻真切的影響了我們很多人、很多年。《金剛川》的場面,與其說是慘烈,我覺得倒不如說是真實。那年夏天的風,那年夏天的河流,那年夏天無數的年輕人,那年夏天燒焦的身體和灑下的鮮血,都一點點地在多年後的今天搬上銀幕,可以讓我們有機會了解那段歷史。

《金剛川》的敘述模式,不同於以往的主旋律電影。沒有過多的感情宣洩,一切似乎都是在默默的敘事,安靜地將那個夏天的最後的故事一點點講給我們聽。我們無法想像,那些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用一場不曾習慣的戰鬥模式,經歷一場一生都不願回想的戰爭。

直至此刻,我們才懂得了為什麼那場戰爭叫立國之戰。正是因為那場戰爭,我們才有了後來。如果沒有那場戰爭,或者說那場戰爭是另外一個結果,所有的後來都不是現在的後來了。

如果我們再將背景還原一下,在剛剛經歷過抗日戰爭和國內戰爭之後,我們那時真的是一窮二白,而且要面對一個西方如此的巨人,我們除了一往無前的勇氣,其他幾乎什麼都沒有。可是,我們用無數的年輕人,用無數的青春,用無數「無名」之士的軀體,硬是構建了屬於我們的長城。

《金剛川》和《捌佰》在演員陣容上,有很多相同的演員陣容。可是,這兩部影片給我的感覺卻有很大不同。《金剛川》的講述安靜而克制,《捌佰》的講述別具一些張力。兩部戰爭影片,戰爭的場面都很真實,也都很宏大,但是講述的模式卻一樣。

《金剛川》的戰爭場面,儘管依然很震撼,但是給人的第一感覺依然是比較克制。或許跟導演郭帆的拍攝手法有關吧,就如同郭帆的《流浪地球》一樣,同樣場面宏大,但是背後的克制同樣存在。

很多影片會習慣性的血脈噴張,於是總是給人一種用力過度的嫌疑。文藝作品,慣用感情抒發,為了更快地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可是,越是成熟的作品,越是冷靜而克制。包括很多作家一樣,年輕的時候一般文筆都很飄逸、辭藻華麗,反而是到了晚年之後,文筆都歸於樸實和克制。所以,很多時候克制可能才是更難的。

但是,儘管《金剛川》的講述冷靜而克制,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被影片所感染。這世間,所有的犧牲背後,都是無數的隱忍和失去。每一次隱忍、每一種失去、每一個犧牲,都有著不為人知的難耐。

《金剛川》告訴我們,那些年輕人,那些我們不曾遇見過的年輕人,那些我們不曾知曉名字的年輕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勾勒出了而今的世世代代。這些犧牲的背後,是無數的慘烈、無數的泯滅。有多少犧牲,就有多少壯烈。這些犧牲和壯烈,將在以後的時間中,不斷的雕刻,不斷地閃光。

相關焦點

  • 《金剛川》觀感:太震撼,太感人!特別是三個影帝壯烈犧牲時候
    管虎、郭帆、路陽執導戰爭巨製《金剛川》上映,筆者第一時間利用中午休息時間12:10分到14:10分去影院觀看。當片尾譚維維的《我的祖國》響起,影院燈光亮了,但觀眾的眼裡會滿含淚水。影片的主要感動還是來自三位戲骨的壯烈犧牲部分。鄧超負責修橋的任務,被敵機投下的炸彈炸得滿身鮮血,犧牲前奄奄一息說著「修橋,快修橋」。
  • 《金剛川》影評:一切的犧牲都有意義,一切的犧牲都是為了勝利!
    在看電影前,我一直很不解,為什麼要挑金剛川來拍?但是後來我逐漸想明白了,拍板的人高,實在是高。金剛川的背景是金城反擊戰,我之前關注的重點是這場戰役志願軍1.7:1的火力優勢,集中1100門火炮和70萬發炮彈,連喀秋莎都投入使用,直接把聯合國軍打蒙。但是金城反擊戰的最大意義,是這是一場徹徹底底的政治戰。
  • 《金剛川》:有一種流淌在民族血液的精神,名叫「犧牲」
    因為,我邊流淚邊擦紙幣地看完《金剛川》,它真的值9.4以上的高評分!它真的值在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之際為所有死去的英雄致敬!一、《金剛川》帶給我的,正如管虎導演對媒體所說,整部電影所描述的是一種精神——犧牲精神。這種犧牲精神,貫穿於整個影片,從頭到尾到每個人。
  • 張譯給了吳京一根玉米,有多少人注意到了《金剛川》的這一幕
    但《金剛川》卻是一部有「反骨」的電影,它在敘事結構、主題表達上的嘗試,也成為了這部電影在上映後一直被吐槽不斷的焦點。《敦刻爾克》群像式的敘事結構,是否造成了影片內容的重複雜糅和理解的困難?淡化政治的表達,甚至單獨以一個部分進行「對手」的敘事,這是否意味著導演管虎屁股不正?
  • 《金剛川》:那些應該被永遠銘記的犧牲
    》擁有了中國戰爭電影所少有的交叉結構,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動模式,一些關鍵情節或是場面,因為有了多重體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為豐富、生動,力度也逐漸加強。《金剛川》絕境之中的生死抉擇,是將如同《英雄兒女》「向我開炮」式的壯烈,通過全新的拍攝技術與電腦特效,逼真地呈現在銀幕之上,從而形成了極為震撼的效果。
  • 勝利背後有不為人知的犧牲!《金剛川》再現「生命之橋」守衛戰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電影《金剛川》即將在電影院上映。日前,《金剛川》曝光首支預告片。預告以一段帶著方言味兒的獨白開場:「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觀眾就跟隨著戰爭親歷者的視角,一段實力懸殊的戰爭往事大幕徐徐拉開。
  • 《金剛川》-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電影《金剛川》英文名The Sacrifice,犧牲!它用一座「橋」的戰爭保衛戰,聚焦平凡戰士的勇毅果敢、慨然赴死,為了祖國為了明天,這不禁讓我想起毛主席那句詩詞「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影片分四個片段,三個角度來詮釋不同卻又相同的犧牲。
  • 《金剛川》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鄧超、吳京、張譯劇中壯烈犧牲
    近日網上也開始播放《金剛川》這部電影,小編就窩在家裡看了一遍。這部電影採用了多角度的手法,乍一看給人感覺很拖沓。但是他是有自己的深意的。該電影講述了:1953年抗美援朝戰場,一支部隊奉命趕去金城戰役進行增援。行進途中需要跨過金剛川這麼一個地方,雙方就因為一座臨時搭建的浮橋而展開的戰鬥。
  • 光影」群友熱議《金剛川》,看影片的「硬傷」有多少?
    最近,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這部電影好不好,相信每個看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評價。在某瓣上,它的得分是6.9,不算太高,但上映不過幾日,票房早已超過3億了,在票房口碑上得分是9.4,在新片中算是很不錯的成績。
  • 全員犧牲、隱藏愛情線、傳假消息,《金剛川》有多細思極恐?
    或許《金剛川》有不足,但從電影的選材來說,這絕對是一次創新和突破。1953年,我國志願軍在朝鮮三八線附近對聯合國軍進行反擊戰。而鮮為人知的金剛川,有更大發揮的空間,也能通過電影,讓大眾去了解這段比較冷門的歷史,了解張振智以及那些士兵的偉大。
  • 盤點FGO壯烈犧牲的英靈
    FGO:FGO中犧牲最壯烈的英靈,義經讓人心疼,他卻讓人習以為常?
  • 《金剛川》演員特輯:嘶吼到暈厥、注音學方言,滿滿誠意敬英雄
    以國慶檔眾大片開頭,《金剛川》收尾,這個十月的大銀幕熱熱鬧鬧。《金剛川》還未上映時就被寄予厚望,而上映後它的確不負期待,淘票票9.5、貓眼9.4的超高評分和無數觀眾真情實感的好評,都證明了電影自身過硬的質量。
  • 金剛川缺魂!志願軍戰士不想活還是知道為什麼去犧牲,我也知道
    電影《金剛川》上演20天了,票房九億多不到十億元,對於投資4億多的影片來說票房並不算特別喜人,從最初大家懷著熱情去期待去觀影,從最初的好口碑急劇下滑成兩極分化。知道肉體無法抵擋鋼鐵洪流,但志願軍戰士們的義無反顧視死如歸卻是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犧牲是為什麼!是否人因為有「想活」的本能就可以放棄國家、民族的大義不顧嗎?
  • 淚別……33歲飛行員壯烈犧牲,他剛剛參加過國慶閱兵!
    10月11日,某部飛行員龔大川在執行訓練任務時,不幸以身殉職,壯烈犧牲,年僅33
  • 瞄準:小鏡子壯烈犧牲,蘇文謙重拾自我,「牧魚」蘇教官歸來
    (那得有多疼啊!)在5槍之下,基本沒有人可以活下來,小鏡子就這樣壯烈的犧牲了!重拾自我的蘇文謙!親眼看著小鏡子在自己眼前以那樣的方式犧牲的蘇文謙,於千鈞一髮之際拿起了槍——瞄準、開槍、扣扳機,一槍打中了「水母組」和尚的眼睛,讓他死去了狙擊的能力。
  • 管虎郭帆路陽合拍《金剛川》,再現70年前志願軍熱血犧牲
    當管虎、郭帆、路陽出現在同一部影片中時,會有什麼樣的化學反應?現在答案即將揭曉:這三位重量級導演聯手執導的電影《金剛川》本周五就將正式上映。將長達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濃縮到一部電影中太難,於是三位導演換了一種方式,來讓我們看到抗美援朝戰爭的另一面:這次他們將視角放在了正面戰場之外,讓我們看到為了迎接正面勝利,有多少志願軍戰士在背後默默地做出了怎麼樣的付出。
  • 《金剛川》為橋的犧牲
    這裡的故事從頭之位就講述的一些個人,一些團體為一場戰爭做出的犧牲,不知道各位觀眾是否關注了《金剛川》時代背景,那是在一場中國人民志願軍在異國的土地上做的一場維護世界和平和國際秩序的戰鬥!為什麼鎖定38線不變,那是戰爭開始前的模樣。這些人為什麼犧牲,因何而犧牲?
  • 《八佰》裡的橋和《金剛川》裡的橋有什麼不同
    這兩部影片裡都有一座橋,但它們的作用和意義卻不同,我們來解讀一下。一、《八佰》裡的橋是永久性石橋; 《金剛川》裡的橋是臨時搭建的簡易木橋二、《八佰》裡的橋不是主場景,主場景是四行倉庫; 《金剛川》裡的橋是主場景,所有的人物和故事都圍繞橋來展現。
  • 他目睹了黃繼光犧牲的壯烈一幕
    今天是特級英雄黃繼光英勇犧牲68周年的紀念日。黃繼光以血肉之軀堵住敵人槍口的英雄一幕,還鮮活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那氣吞山河、壓倒一切敵人的熱血與無畏,還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人。    在68年前的上甘嶺,志願軍連長萬福來親眼目睹了黃繼光犧牲的壯烈一幕。
  • 每一個犧牲都是值得的!電影《金剛川》《最可愛的人》10月23日上映...
    拍出中國首部「重工業硬核」科幻大片的《流浪地球》的郭帆,此次主要負責片中特效場面的拍攝和後期製作,很多人不知道,郭帆導演是暫停了《流浪地球2》的籌備工作,接下了《金剛川》的拍攝。他透露,《金剛川》和《流浪地球》是完全不同的影片,不會有《流浪地球》的任何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