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夏日終曲》有感:他,他

2021-01-10 小汪汪的生活記

文/尋常(已授權)

那是改變了他一生的夏日。

漫不經心的態度,隨意的襯衫。與奧利弗相見的第一面,埃利奧就覺得奧利弗是個討厭鬼。

——真是個從一開始就不誠實的傢伙。

分明早已見過他的照片,分明去年冬天親手選了他來住宿,分明從小心翼翼的對話中已露端倪,分明夏日的迷迭香與蟬鳴已經翻湧出不同的味道。

那是埃利奧從未有過的心弦震顫,他不知如何回應,也不敢回應。

也因此他未曾意識到,他下意識的掩飾與逃避,錯過了奧利弗的第一次試探。面對那隻碰觸肩膀的手,他慌亂,他緊張,他用推開對方竭力表達出他的不在乎,殊不知自己青澀的樣子正是愛情生根發芽的表現。

一開始的埃利奧可能完全不敢想像能得到多少回應。因為敏感,所以放肆地將奧利弗給出的每一個信號視為示好;因為不敢信,所以每次得到信號後又自己編出無數理由否定。

明明腦子裡已經過了無數黃色動作片段,明明他隨口一句話便能撩撥起性慾,明明躺在被窩裡企盼他翻窗而來進入體內,卻還要表面裝作波瀾不驚冷淡無情。

完全沉浸在自己單箭頭中的埃利奧,並不知道奧利弗同樣小心翼翼地掩飾著。埃利奧更年輕,更熾熱,更不諳世事,更不顧一切,他尚不知真正做愛後身體與心靈無法轉圜的改變,他也不知愛情除了轟轟烈烈以外還有愛而不得。

他不懂的,奧利弗都懂。因為懂,所以不想開始。怕痛、怕傷害、怕後悔——怕Elio痛、怕Elio受到傷害、怕Elio後悔。奧利弗何嘗不在壓抑著自己的愛,要做的比埃利奧更絕情更不在乎,卻又怕真的傷害到埃利奧而小心翼翼。

莫奈的崖徑通向大海,書店的談話一茬過了一茬,晚間正餐的客人來了又去,只為一人的鋼琴曲在泳池迴蕩,六周的時間比想像中快太多。

還沒等到厭倦相互試探的遊戲,就再也沒有時間拖拖拉拉。

你還好嗎——我還好。我可以吻你嗎——無需多問。埃利奧在賭,賭奧利弗會不會等他;奧利弗也在賭,賭埃利奧會不會來。

情慾是做不了假的,靈魂的共鳴也是。他們最大的障礙就是自己——亦或是對方,他們就是彼此。

在你來之前,我便夢見了你。在見你的第一面時,我便想上你。

就像曾經交換過眼睛。

性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兩個身體融為一體,打破物理的界限,讓靈魂與靈魂得以重逢,歲月與星辰都為此見證,在痛苦和歡愉中與世界永恆。

我是我的,我是你的。你是你的,你是我的。

Elio. Elio. Oliver. Oliver.

Call me by your name, and I'll call you by mine.

那是他此生再也回不去的夏日。

詩人在曼谷想起聖克萊門特教堂,埃利奧與奧利弗從羅馬前往聖克萊門特教堂。

他們都是聖克萊門特症候群患者。

——在一個未知的世界懷念故裡,與一個素未謀面的人討論上床,這是詩人旅居泰國時的經歷,踏過古路的鵝卵石,呼吸著千年羅馬的風,半醉半醒時講出。就算是現實也帶了夢的氣息。聖克萊門特的整個故事何嘗不是埃利奧與奧利弗故事的隱喻。他們能把握的也只有羅馬最後這幾天,夢醒後,奧利弗回到美國,埃利奧回到家中。兩個一同建造巴別塔的故人終於天各一方。

所以在羅馬的奧利弗與埃利奧愛的不顧一切。他們一同沐浴,他們在陽臺上把對方的剪影刻入腦海,他們在廣場上唱那不勒斯歌謠,他們在凌晨兩點的街頭用盡全身力氣吻對方——那是要將靈魂揉為一體的吻。

聖克萊門特症候群早已預言了他們的未來。聖克萊門特教堂之前,那個地方有著其他的教堂,再往前供奉著其他的神,其他的人。一層一層的廢墟推翻又新建,莊嚴肅穆地建立在廢墟之上,假裝地基如頂樓一般堂皇典雅,殊不知壓在地底的仍是廢墟。年復一年,世世代代。

他們拿著兩張不同目的地的單程車票,他們用最大的求生欲一起衝向死亡。

他們最後一次做愛,他們一起去了聖克萊門特教堂。他們在分開前將對方的名字刻入自己的名字。

Call me by your name, and I'll call you by mine.

那是永遠留在他平行世界的夏日。

在家的六周是互相猜測的愛情長跑,羅馬的三天是末日前夕的放縱,而別離後坐火車回到家中的,是諸神黃昏後僅存的軀殼。

他永遠失去他了。

很多年後埃利奧一定無數次地想過這些問題:倘若那個夏天來的不是奧利弗,結局會怎麼樣呢?沒有認識奧利弗的埃利奧,會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在平行時空裡過得怎麼樣?愛過人嗎?

還有沒有一個時空,在那個夏日來了其他的住客?他還會去羅馬嗎?他們會相愛嗎?

或許還有時空裡,奧利弗留下了,或帶著埃利奧一起走了?他們一直會不分開嗎?

倘若把奧利弗比作埃利奧生命中的天平支點,不如將他比喻為埃利奧在平行時空裡生命線的分叉點——遇見了奧利弗與沒遇見奧利弗的人生,通往兩個不同的世界。這兩個世界的人互不交叉也不相認識,只有在夢中才能偶爾感知到對面的存在。

但是在每個時空裡,都經歷過這樣的一個夏日。一樣的蟬鳴,一樣的熱氣。一樣的夢境。多年以後每段故事原來結尾都相似。

他或許在另一個世界裡未曾擁有過奧利弗,可他的名字永生永世留在了埃利奧的夢境裡。

Call me by your name, and I'll call you by mine.

那是他與他用一輩子來回憶的夏日。

螢火蟲的生命在夏日的夜晚裡燃燒殆盡。沒有一隻螢火蟲可以看到下一輪夏季的日出。

正如同最熱烈的奧利弗與最熱烈的埃利奧,將他們的愛永遠留在了那個十七歲和二十四歲的夏日。

他們用一生回憶六周。

奧利弗娶妻生子,埃利奧留美讀書。他們的人生繼續不停地向著自己車票上的目的地行駛,仿佛從未駛過那個夏日的岔口。

可是辦公室裡還掛著泛黃的「莫奈的崖徑」的明信片,洗衣筐底還藏著「大波浪」襯衫。回憶的泥潭裡仍然滿滿當當的全是他。

埃利奧敢對著奧利弗玩當年的遊戲,奧利弗卻再不能,他叫著「Elio」,卻聽到對面回答「I'm Oliver」。即使是回憶中魂牽夢繞處,他們也永遠再無法觸碰。

或許,奧利弗的妻子甚至知道埃利奧,知道那是他丈夫「多年前住在義大利時的好友」。僅此而已。

沒有人知道那個夏日對於他們的意義。他們找到了兄弟、朋友、戀人。他們找到了彼此。他們就是彼此。

「珍貴的友誼」——埃利奧的父親曾經這麼稱呼埃利奧與奧利弗的關係。父親知道他們絕不僅於此,可他從未點破,或許因為他曾經也走過相似的岔路口,卻最終還是做了奧利弗——恰如奧利弗的兒子也將要面臨這個岔路口。

年年歲歲,每個凡人都曾在愛情中掙扎過。有些人在傷口上蓋起新樓,有些人的傷口腐爛成泥潭,一輩子走不出回憶。選擇放手與選擇留守都有各自的幸福與痛,而不管人類作何抉擇,盛夏仍是一年年地過去,不給人喘息的機會。

在這場選擇中,埃利奧一直記得,奧利弗也一直記得。

那個夏日星辰都墜落,與他和他在回憶中達到永恆。Stars shine. I'm yours and you are mine.

一如二十年後家中重逢。物是人非。唯有故人夢中來,將盛夏的回憶翻湧上頭。

Elio. Oliver.

Call me by your name, and I'll call you by mine.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夏日終曲》|同性之間愛情的殘缺美
    昨天花了一個下午看完了電子版的《夏日終曲》,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細膩的文字,畫面感很強。十七歲的愛情以身飼火,三十七歲時卻溫柔餘生,暌違二十年的申請期許,只為那一句話Call My By Your Name。
  • 《夏日終曲》:真正悲傷的人,總是會刻意迴避悲傷
    「寫在前面」:我為何又讀《夏日終曲》有時候書讀多了,也不是一件好事,容易引起內心的煩躁和迷茫。比起把書讀完,我們更期待把書內化。讀過就能為我所用或提升感悟,那才是充實的閱讀感。不過事與願違,這個星期的第二天,我便因為無從消化過多的書籍,進入間歇性煩躁不安的情緒。這種時候,有很多方式可以排解煩惱,尋回沉靜的心境。
  • 讀《夏日終曲》(電影名稱call me by your name)
    但是這本《夏日終曲》我是看了電影才看的書。書以第一人稱闡述,無論是書還是電影,我都搞不懂那些專業的風格手法的名稱,我只想描述我所能體會的。電影的畫面是一種朦朧的炙烈,像夏日的午後陽光,蒸騰的空氣在樹的陰影和水的呼吸之外,獨自飄蕩。
  • 【為你讀書】赫爾曼·黑塞《夏日終曲》:許多美好事物等待著我們
    赫爾曼·黑塞《夏日終曲》| 第66期本欄目由醇色電臺出品「赫爾曼·黑塞《夏日終曲》」赫爾曼·黑塞,德國作家。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愛好音樂與繪畫,黑塞的詩有很多充滿了浪漫氣息,從他的最初詩集《浪漫之歌》的書名,也可以看出他深受德國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以致後來被人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後的一個騎士」。◆ ◆ ◆《夏日終曲》今年的仲夏似乎不會如此狂野,不會擁有如此戲劇性的結束;雖然仍有可能,但這回它仿佛想要不緊不慢地壽終正寢。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一場無法複製的青春愛戀,夏日終曲永不散
    讀完《夏日終曲》這個故事,難掩以上的感嘆。    《夏日終曲》誠然不是一個純精神戀愛故事,但精神,或者說靈魂在整個故事中仍是極為重要的。「或許我們首先是朋友,然後才是戀人。但話說回來,或許戀人就是如此。」
  • 《夏日終曲》改編後,片名為《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它的原著書名為《夏日終曲》,一本是昨晚加今天中午陸續看完的書。沒有華美的文筆,也不擅長精密的構思,推薦過這本書的人數不勝數,不想做任何對比,只是想簡單輕鬆地和你們分享我的感受。只想簡單遇見,贈與你美好《夏日終曲》,相遇在夏天,夏天始終會過去的,如果非要以季節的更替作為主角的感情喻義的話,那麼秋並沒有碩果纍纍,而是落葉滿地,蟬聲隱匿,然後就是漫長的寒冬。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夏日終曲及戀情的終結
    該書的中文版已於近日出版,譯名叫做《夏日終曲》——在影片中,艾力奧與奧利弗之間時而虛渺、時而熱烈的戀情正是隨著那個夏天的結束走向了終結。《夏日終曲》。文學及影視作品中,類似艾力奧與奧利弗一般以分別告終的戀情故事數不勝數。而同性戀情往往還要面對自我身份認同的困惑以及世俗倫理的約束。
  • 詩歌:百年回音——讀《泰戈爾詩集》有感
    你永遠都無法知道我是誰正如你無法知道 透過百年的光陰有多少人仰望你 隨春晨夏花灑落的光輝光陰已逝去百年 終只是荷葉頂端甘露的圓潤一滾而你的聲音 趁著窗外一縷月輝借著天邊一抹流雲如山間徹流不竭的清泉如夏日午後清涼的甘霖
  • 《夏日終曲》,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原著小說
    這是一部講訴同性戀的故事,雖然裡面有些情節會讓人覺得有點不適吧,但是沒有讓人生厭,而且不管是電影還是小說都沒有拿同性戀做什麼文章,所以我一開始看的時候並不知道,但是這並不影響作者對於兩個愛戀中的人的那種非常細膩的心理描寫,把兩個熱戀中的人的那種互相試探,還有愛戀的心理活動寫的非常的到位,文字還是美的,讓人感受到的是愛情這件事本身,所以我覺得它還是衝破了這種性別的,還是寫的很好的。
  • 人生難逢開口笑 —— 讀《 笑場 》有感
    庭前柏樹子書的第一部分,是「扯經」,據說網絡上很火,但我沒有看到過,之前第一次讀《笑場》時,就是因為這個章節讀不下去,如今讀完,倒還蠻有意思,像小時候讀的《烏龍院》漫畫,而「扯經」裡的對話當然沒有漫畫的那種「黃趣」,而是一些日常對話與日常故事,然後有些佛理在內,讀著讀著,越讀越上癮。
  • 夏日薦書,最後一本很適合農曆七月
    在8月結束前的最後幾天裡,小編決定和大家分享一些很有夏日感覺的書目。1.《步履不停》《步履不停》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同名電影原著,不想看書的朋友也可以選擇看電影,男主角由阿部寬飾演,在豆瓣電影上獲得了8.8分的高評價。
  •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八)——讀《致加西亞的信》有感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八)——讀《致加西亞的信》有感 2020-09-08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2020-11-21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本好書】讀《致加西亞的信》有感
    【一本好書】讀《致加西亞的信》有感 2020-11-22 1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豔萍 | 讀汪曾祺《車前子》有感
    劉豔萍 | 讀汪曾祺《車前子》有感 2020-12-15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三國演義讀後感/讀三國演義有感
    我從他身上看到了「善」,他的身上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三國演義》中還湧現出了許多非凡之人,如:關羽、張飛、曹衝……我以後還要多讀幾遍《三國演義》,這本書真是有意思。《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 一周情報 |我的夏日終曲是一點點甜,再加一點點浪
    better君喜歡在炎熱的天氣裡點一杯夏日美式,手工熬製的橘子醬打底,美式與氣泡水對衝融合,還有清新的橘子做點綴。無東湖不夏日,在八月最後的一天,讓我們縱身一躍,用浪花奏響這夏日終曲。掃碼了解「東湖造浪」具體參與方式:
  • 讀《與朱元思書》有感
    7班:施宇晴、侯宇婕、林君涵;8班:葉瑞恬、邱培茵、王垚集、王曉彤)讀《與朱元思書》有感初二(7)班施宇晴你筆下的水,很美不同於江流那種豪放而自由的美她的美,是那種窈窕佳人的婉約美她靜靜地端坐在閨房之中靜默著,沉思著靜得像一幅絕世佳作我想,你一定是愛她的純潔美
  • 幹警隨筆|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感
    幹警隨筆|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感 2020-07-03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曹操傳》有感
    讀《曹操傳》有感    曹操傳,是《中華歷代帝王傳》其中一本,購於寧波天一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