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獨戰姜子牙和5名玉虛精英:法戒大興釋教後,成了如來佛祖?

2021-02-08 盛初創意

一人獨戰姜子牙和5名玉虛精英:法戒大興釋教後,成了如來佛祖?

封神榜後期,在蓬萊仙島修煉深造的頭陀法戒,為了給徒弟彭遵報仇,一怒入紅塵,捲入商周大戰中。


總體來說,法戒的運氣和造化還不錯,他有護身法寶——寶幡,成功擊敗了殺死徒弟彭遵的玉虛弟子——雷震子,再次擊殺哪吒,卻因哪吒蓮花化身,無魂無魄,反而被哪吒乾坤圈打傷。


借著土遁逃回商營,當夜稍作休整和療養,法戒第二天,便又開始與姜子牙、李靖、土行孫、楊戩、鄭倫等5名玉虛精英弟子對戰。


打鬥中,只因法戒並非封神榜上有名之人,面對姜子牙的打神鞭,不僅不怕,反將打神鞭奪去。鄭倫為了奪得一功,放開金睛獸,向法戒衝去,並從鼻竅中發出「哼」的一聲,瞬間放出兩道白光,將法戒三魂七魄攝走。

法戒遭擒後,姜子牙又有符印鎮住了法戒的泥丸宮,準備將其推出中軍轅門外,斬首示眾。


「大海風波見無限,誰知小術反擒吾!今日天數該合如此,你不必多言。」面對殺身之禍,法戒心中很是不服,卻又無可奈何。


就在法戒生死一線之際,西方聖人準提道人出現,高喊著:刀下留人。


「源易緣」注意到,準提道人現身相救法戒的理由,主要有兩點:一是法戒犯了嗔怒,逆天行事,阻攔西周討伐大軍,應該受刑罰,但其封神榜上無名,並非此次天庭封神榜有緣之人;二是法戒與西方有緣,與他準提道人有緣,因此,希望姜太公慈悲,放過法戒。


在「封神榜」名著解讀系列文章《三五回合便擊敗雷震子,蓬萊島法戒寶幡,為何對哪吒毫無殺傷力?》一文中,我們曾談到過,法戒是一位「五遁三除,無人能比」、「胸中藏有包羅萬象」、「自幼根深成道」的奇能異士,神通左道之人。


準提道人收下法戒為弟子後,回到了西方清靜之地。網絡中,有觀點稱,法戒皈依西方教,千年之後,大興釋教,成為了如來佛祖。


那麼,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這個又是從何而來,有沒有一定的道理呢?結合《封神演義》原著和中國傳統神話、佛教小常識等資料,今天,「源易緣」就來談談這些話題,供大家交流探討。


一、成如來佛祖一說,與作者原著中的幾句話有關


《封神演義》原著第79回,「穿雲關四將被擒」一章節中寫道,準提道人在替法戒向姜太公說情後,又上前扶起了法戒。


「西方極樂真幽境,風清月朗天籟定。七寶林內更逍遙,八德池邊多寂靜。曇花開放滿座香,舍利玲瓏超上乘。崑崙地脈發來龍,更比崑崙無命令。」


然後,準提道人深情地向法戒宣講了下西方極樂世界的清靜自由和祥光景致。準提道人的話語果然奏效,鬼門關前險走了一遭的法戒表示,願意皈依,拜準提道人為師父。


原著中,在準提道人帶著法戒回了西方教後,作者許仲琳老師,專門又在書中交待了幾句話,主要內容有:1、回到西方,繼續修行的法戒,後在舍衛國投胎成為「祁它太子」;2、法戒投胎後,修成了正果,且歸於佛教;3、到了漢明、章二帝時,佛教東進,在中國得以推廣大興,大闡沙門。


除上述主要內容外,作者還又特別強調一句:此是後事,不表!


二、法戒輪迴,變為如來佛祖釋迦牟尼?


法戒轉投到舍衛國化成祁它太子,且歸於佛教,千年後,在中國大興釋教。


又該怎樣理解《封神演義》原著中的幾句話?


查閱佛經小詞典發現,「祁它」太子,並非姓祁,名它。而是「祗(漢音讀zhi)陀」梵文的音譯,有「戰勝」之意。


有觀點稱,之所以將祗陀太子寫成為「祁它」太子,是因為學問不夠博大精深的文人,不通梵語,造成的誤讀、誤寫、誤傳。


中古印度舍衛國王「祗陀太子」,出生於公元前6世紀,與佛祖釋迦牟尼是同時代人,他的名字屢屢出現於佛經或佛教故事中。


如《金剛經》中在談到「祗樹給孤獨園」時說:祗者,太子名也。樹是祗陀太子所施,故言祗樹。給孤獨者,須達長者異名也。園者本屬須達,故稱「給孤獨園」。


《金剛經》中記載的這個傳說,是講古印度一位有大成就者的人,叫給孤獨。他看中了祗陀太子的一個園子,準備建成釋迦牟尼的居住之地。祗陀太子稱,我這園子不賣,除非金磚鋪地,才將園子讓出。


結果,給孤獨真的將金磚鋪滿了園子。太子問給孤獨,為何如此的真誠,給孤獨答:釋迦牟尼是真佛。


於是祗陀太子出樹,給孤獨出園子,建成了可供釋迦牟尼和弟子們居住之地。


四大名著《西遊記》第93回,「給孤獨園問古談因,天竺國朝王偶遇」一章節中也有記述。


唐僧師徒來到布金禪寺,師徒對話間就談到過「黃金為磚,布滿園地,才買得太子祗園,請得世尊說佛」的故事。


寺中的僧人,還告訴唐僧在祗園的基址上,最近如果遇到滂沱大雨,還會淋出金銀珠子。有造化的人,每每拾著……


從上面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封神中,法戒化投成舍衛國祁它太子,雖然生活的年代與釋迦牟尼佛祖在同一個時代,卻並非後來的如來佛祖。


三、法戒最後的歸宿和成就,又是什麼?


既然法戒並非後來的如來佛祖,文學作品稱他:修成正果,歸入佛教,至漢明、章二帝時,興教中國,大闡沙門,又指的是什麼呢?


「昔以教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頂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悅之!帝問臣子,此為何神?頗有神通的傅毅答:巨聽聞天竺有得道者,號曰佛,輕舉能飛,殆將其神也。」


歷史資料中有文字記載,漢孝明帝 夜夢神人後頓悟,並派出了以蔡愔、秦景等一行18人西訪。到了大月氏國,得遇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兩位高僧。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心裡十分高興,下令敕建「白馬寺」為二聖僧的譯經道場,兩位高僧在白馬寺譯出了中國首部漢譯佛經《四十二章經》。


查閱《四十二章經》序言中,也記載了漢孝明帝夜夢神人,派出使者張騫、羽林中郎將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2人,來到大月氏國,迎回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兩位高僧,寫取《四十二章經》一事。


雖然史料記載和佛經中記載的出使西方的將數和姓名不相一致,但從洛陽白馬寺的來歷來看,應該確有此事。


如今,洛陽白馬寺,被譽為「祖庭十古」和「釋源」之美稱。「祖庭」者,祖師之庭院;「釋源」者,釋迦牟尼開創的佛教之發源地。


佛經中稱,竺法蘭高僧來到中原地帶後,「少時便善漢言,與東方朔有些交情,與中土淵源較深」。可見,封神中的法戒,很可能就是竺法蘭高僧的原形。

相關焦點

  • 法戒1人對戰5名玉虛精英弟子:千年後大興釋教,成了如來佛祖?
    法戒1人對戰6名玉虛精英弟子:千年後大興釋教,成了如來佛祖? 封神榜後期,在蓬萊仙島修煉深造的頭陀法戒,為了給徒弟彭遵報仇,一怒入紅塵,捲入商周大戰中。
  • 如來佛祖的師父是誰?
    如來佛祖在《西遊記》中的地位根本無法和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靈寶道君相提並論。  在《西遊記》中明確提到了仙神之間的等級,即三清、四帝、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十二元辰、二十八宿等等諸仙。  每一個層次之間其實都有著巨大鴻溝。就如六司中的代表人物南極星君壽星,在拜見觀音、如來時,必須恭恭敬敬行禮。
  • 西遊記後傳我們都被如來佛祖騙了!無天根本打不過他
    多好的臺階呀,如來佛祖念了段「揭語」跑了,唐僧和觀音菩薩等諸佛成了無天的階下囚。這教主靠不住呀!如來佛祖真的打不過無天嗎?或許我們都被如來佛祖給騙了!都知道無天和如來佛祖都是從 「佛母孔雀大明王」的肚子裡出來的,因而兩人的法力相當,當然如來佛祖和無天說這是「劫數」。
  • 揭露西遊記後傳最蹊蹺的事 無天被殺死 其實是如來佛祖留了後手
    大家看電視劇《西遊記後傳》的大結局,都知道大魔頭無天被孫悟空和十六顆舍利子給殺死了,可是大家不覺得奇怪嗎?如來佛祖都能選擇去轉世,憑什麼法力相當的無天不能選擇轉世投胎去,無天的死實在是太蹊蹺了,不過仔細想想這一切都是如來佛祖算好的。第一個問題:無天的法力怎麼就和如來佛祖一樣高?
  • 不懼怕如來佛祖,見到觀音菩薩卻敬畏有加?鎮元大仙心裡在害怕啥
    鎮元大仙之所以能擁有開天闢地之靈根——人參果樹,是因為他有個很牛的身份——地仙之祖,又名與世同君。《西遊記》原著第58回,「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一章節中,如來佛祖,曾向諸佛菩薩、羅漢金剛等當眾辨別真假美猴王時,談到:周天之內,有五仙,分別是「天、地、神、人、鬼」,有五蟲,分別是:「蠃、鱗、毛、羽、昆」。
  • 如來佛祖和準提道人都會!
    看過書籍《西遊記》的讀者都知道,孫悟空不僅會七十二變和筋鬥雲,他還會一招特殊本領,能讓妖魔鬼怪膽戰心驚,那就是鑽進肚子的本領。從書中的內容來看,五方五老之一的如來佛祖,他也有這種鑽進讀者的本領,並且不輸給孫悟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孫悟空遇到一個非常棘手的妖怪,他不僅法力高強,跟如來佛祖還是親戚關係,這個妖怪就是金翅大鵬雕,算是如來佛祖的娘舅。記得如來佛祖說「混沌未分之時,天地間出現最早的神獸是麒麟和鳳凰,鳳凰有一個孩子是孔雀,在凡間無惡不作。
  • 封神中如來佛祖是誰?
    這就延伸出一個新問題來:封神裡確定的如來佛祖究竟是誰?
  • 菩提祖師和如來佛祖到底是什麼關係?孫悟空成佛後才明白
    菩提祖師和如來佛祖到底是個什麼關係呢?有些人說,菩提祖師和如來佛祖應該是師兄弟關係,他們就是創造了西方教的接引和準提。後來因為兩者的理念產生了差異,這才分道揚鑣。如來佛祖高高興興地在靈山當佛祖,而菩提祖師則選擇了隱居世外。兩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修煉了自己的道。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準確,為什麼呢?
  • 太上老君、如來佛祖和玉皇大帝這三位大神,誰的權力更大呢?
    如來佛在《西遊記》裡即指佛教創立祖師釋迦摩尼,一波如來神掌足以開宗立派。遊記裡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玉帝是緊急召如來前來救駕的,是召不是請。這說明了玉帝的官職地位應該在如來之上的,按我的理解來說,就和人間的鎮「國」大法師差不多吧。玉帝給如來打電話。 玉帝:喂,如來嗎?這有隻妖猴正在大鬧天宮,鬧的天宮雞飛狗跳的快扛不住了,你趕快來救駕。
  • 唐僧在比丘國面對如來佛祖的考驗犯下三宗罪,也預示他即將滅亡!
    但是唐僧的整體表現是讓佛祖不滿意的,所以在這之後的取經路上,接連出現考驗唐僧的舉動,那麼在比丘國到底考驗了唐僧哪條呢?本期楊角風談西遊:唐僧在比丘國面對如來佛祖的考驗犯下三宗罪,也預示他即將滅亡!4、對唐僧的考驗(三)此時的如來佛祖最希望唐僧念的是佛經,哪怕就是從烏巢禪師處學的多心經也行啊,可惜他偏偏弄出個四不像來,這哪裡是傳佛教啊,整個全真教都來了!也就是關於佛經的考驗,唐僧也不合格!
  • 如來佛祖安排取經計劃的真實目的,不是為了取經,而是更難的傳經
    李世民夜遊地府回來後緊急舉辦水陸法會,但要不是菩薩告知西天如來處有更高級的佛法,李世民根本不知道這回事。如來為什麼要安排這項取經任務,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有好多解讀西遊記的作者說是為了普度眾生,給自己的二弟子金蟬子鍛鍊的機會,其實並非如此。
  • 孫悟空成佛,豬八戒只被封淨壇使者,為何卻敢直呼如來佛祖大名?
    「源易緣」注意到,豬八戒受封時,直喊「如來」的名字,是《西遊記》某臺某一版本的電視連續劇中的一段劇情,原著中,豬八戒並沒有這樣做。《西遊記》原著第100回,「徑回東土,五聖成真」章節中,豬八戒聽到如來佛祖又似誇讚又是批評他的話時,八戒的反應是4個字——「口中嚷道」:他們都成佛,如何只教我做個淨壇使者。
  • 取經路上此劫難驚動了玉皇大帝 出場的妖怪與如來佛祖關係匪淺
    玉皇大帝派出的心腹大臣,孫悟空很熟悉,或許這也是玉皇大帝派他來的原因,問在《西遊記》中第一個和孫悟空打交道並且有編制的神仙是誰?友情提示花果山老天使來招安了,太白金星李長庚閃亮登場了,講真在花果山長大後的書生萬萬沒想到,孫悟空竟然接受了招安兩次呀。
  • 孫悟空靈鷲山打死六耳獼猴後,如來佛祖讓他趕快離開
    六耳獼猴被揭穿真相,看到如來佛祖說出他的本相,心急火燎地便準備逃走。四大菩薩,八大金剛、三千揭諦等神仙,一齊將其團團圍住。六耳獼猴嚇得魂不附體,變化成一個小蜜峰,逃向空中,劈頭迎來的一擊是如來佛祖的紫金缽盂壓下。孫大聖掀開缽盂,確確實實看到了一隻猴子,一手掄起金箍棒,一棒便打死了六耳獼猴。
  • 如來佛祖收大鵬雕,連三世佛祖都請出,為何沒請孔雀大明王菩薩?
    如果不是元始天尊和姜子牙師徒兩人提前用三光神水護住西岐城,伐周的武王與百姓,說不定就會葬送於汪洋水城之中。羽翼仙最終被燃燈道人的108顆念珠所擒獲,自此羽翼仙,既成為燃燈佛祖的弟子,還是燃燈佛祖的第二個坐騎。
  • 如來佛祖被自己養的寵物反噬了嗎?丈六金身都被破了
    在《西遊記》中如來佛祖就出手過兩次,一次是秒了孫悟空,一次是秒了金翅大鵬雕。可以說如來佛祖幾乎是無敵的存在,可是他的丈六金身竟然被破了!而且似乎還是他養的寵物,這到底是什麼情況?說到丈六金身,算是佛門的一種法相金身。在《西遊記》中就出現過一回,唐僧師徒不是路過獅駝嶺嗎。唐僧、豬八戒和沙僧都被金翅大鵬雕給抓住了,但是孫悟空逃走了。
  • 如來佛祖與太上老君爭得不可開交時,元始天尊悄悄做了一件大事丨風林話古論今
    而終南山的道教還有一個名字,就是全真教。除了武當山,《西遊記》中出場的道士們都是來自全真教。比如,烏雞國青獅變化的道人,比丘國南極仙翁的坐騎白鹿精變化的道人,都屬於全真。孫悟空對於全真道人沒有什麼好印象,基本上稱呼他們為妖道。
  • 菩提祖師與如來佛祖誰更厲害?
    比如說,稱釋迦牟尼為如來佛;比如說,在一百章結尾時,生造出許多佛,像什麼過去未來現在佛,像什麼接引歸真佛;比如說阿彌陀佛本就是無量壽佛,可是,在吳承恩大師筆下,卻成了兩個各自獨立的佛。  因此,在講到菩提老祖的時候,千萬別提如來佛祖有個徒弟,叫做須菩提。
  • 《西遊記》中如來佛祖如何封賞唐僧師徒,其中有何玄妙之處?
    《西遊記》中,如來封賞唐僧師徒的大職正果和汝職正果有何區別?《西遊記》中,如來佛祖為了光大佛法,策劃了取經大業。唐僧師徒就是最好的宣傳者和執行者,最終唐僧師徒歷經千辛萬苦取得真經,其功德為萬世所傳頌。唐僧師徒中,唐僧是帶隊人,孫悟空負責降妖,豬八戒負責牽馬,沙和尚負責挑擔,小白龍做腳力。
  • 關於《西遊記》中如來佛祖定位問題的說明
    就在如來佛祖釋迦摩尼尊者身上。 可《西遊記》明明講的就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這個突破口為什麼既不在唐僧身上,也不在孫悟空身上,卻在如來佛祖身上呢? 實際上,關於如來佛祖如何定位的問題,從來都是理解《西遊記》真實內涵的根本之所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是骨子裡所有分歧的開始。如來佛祖,就好比是【不倒翁】的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