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大腦運行機制 促進兒童全面發展

2020-12-23 閃電新聞

為什麼要促進孩子身心的全面發展?對於家長來說,這不應僅僅是一個觀念,還應了解其背後的科學原理。兒童在生理、認知、情感、社會幾個方面的發展是緊密相關、互為影響的。尤其是越小的孩子,整體化發展特徵越明顯。對於大腦神經機制的科學研究,也深刻揭示了兒童大腦整體性發展的規律。

作為家長,需要深刻理解和思考兒童整體性發展的理念,並為他們的身心發展提供適宜的環境和教育,才能真正解決在育兒上的拔苗助長、急功近利等問題,真正促進孩子的健康全面發展。

腦科學原理幫助我們認識兒童學習的規律

研究證明,大腦是按整體性原則進行生理和心理活動的。神經元作為人腦信息處理的基本功能單位,遷移到大腦不同區域特定的位置,與其他神經元之間建立聯結,從而承擔和實現特定的大腦功能,於是我們才會有感知、動作、語言、情緒、思考等心理活動。

「大腦具有跨多個領域的工作機制」,主要是指大腦的學習依賴於神經環路與神經網絡的建構。孩子一般是從基本的單一感官刺激到神經元之間建立廣泛聯繫、相互聯結,再進行信息加工和整合,這一過程也體現了大腦的工作原理。

比如一個小朋友聽到音樂後,聽覺的刺激讓他開始扭動身體,然後他走到小黑板前,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塗鴉;他跟著音樂節奏興奮地在黑板上畫了好多線條,一邊畫一邊對媽媽叫著:「下雨啦!下雨啦!」小朋友的聽覺、視覺輸入信息後,又轉化為動覺和語言,這個信息整合的過程還伴隨他愉悅的情緒、積極的社交互動。調動已有的經驗與記憶,並進一步建構新的經驗,這就是有意義的學習。

腦科學研究證明,刺激越多,電衝動越多,神經元之間的聯結就越多,神經網絡就越發達,從而形成大腦功能系統的基本框架;這是大腦可塑性的重要來源,也是個體學習和智力的生物基礎。幼兒由於感覺、動作的發展,有更多機會與周圍的客觀世界進行互動,從而在大量的環境刺激下,不斷建立越來越發達的神經網絡。所以,幼兒階段被稱為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

由此可見,如果只是把孩子的大腦當成容器,一味地灌輸知識來把容器填滿,實質上違背了兒童大腦發育和學習的規律。既然了解了兒童大腦整體性工作的機制,我們就應該為他們提供適宜的環境刺激,用正確的教養方式來促進他們身心的和諧發展。

為兒童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適宜的環境刺激

家長可多為孩子提供促進他多種感官發展的玩具材料,或通過閱讀經典圖書、欣賞藝術作品、走進博物館、親近大自然等體驗,刺激其神經元的增長,滿足其建構強大的神經網絡的需要。

有研究發現,低結構、開放性的材料和活動變化多、玩法多、操作性強,更能刺激大腦突觸的增長,更能激發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創造力,使興趣保持得更持久;而高結構、封閉性的材料和活動則由於玩法單一、操作性較弱或與兒童發展水平不相適應,不僅不能促進神經聯結,反而還會導致厭學。

比如家長給孩子提供了串珠玩具,可能發現孩子只串了一次就把珠子拿來進行美工創作,或者通過想像進行角色扮演的遊戲;因為多樣化的遊戲比單純的串珠子可以激發兒童更多的大腦區域,促進他建立更多的神經網絡,也更有利於孩子的整體化發展。

環境刺激還應注意適宜適度。過量的信息可能會產生「神經擁擠」現象,帶來幹擾,進而影響孩子的注意與主動選擇,使他無法形成自己的獨立意志,不能在一定時間內持續穩定專注於某一件事;過度超前或滯後的信息刺激則可能會給年齡較小的孩子帶來情緒壓力或造成潛能的浪費,不利於大腦對信息的有效加工。

適宜性還表現為健康和有益。比如優美的音樂是良好的刺激,粗暴的語言、噪聲、充滿爭吵的家庭環境就是不好的刺激;啟發認知思維和情感的電視節目或電子遊戲可以是良好的刺激,而宣揚暴力的內容則是不良的刺激。

通過生活體驗促進學習的過程性與整體性

研究發現,環境的刺激作用可以誘發神經網絡多通道多層面的可塑性,從而達到全面開發大腦的目的。學習是認知、生理、動作、情緒和社會性等多個領域整體發展的過程,所以在生活中學習如何做事比學習任何知識都重要。

比如孩子幫媽媽晾衣服這個生活事件,就可以使孩子獲得多方面能力的發展。首先可以滿足孩子的主動性,從而獲得內在動力和獨立性的發展;其次,可以發展上下肢配合的大肌肉動作和小肌肉精細動作;第三,可以發展感知、觀察、比較、模式、秩序、統籌計劃等方面的思維能力;第四,可以發展專注力、堅持性、抗挫力、情緒管理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五,在與成人的互動中獲得語言以及社會性的發展;第六,任務完成後可通過講述或者繪畫,發展記憶力、回顧反思等能力,從而獲得成就感與自信……

整體性、過程性的學習,是兒童全身心參與體驗的過程,是我們必須重視的科學法則。家長要避免片面地理解學習,過早地給幼兒施加機械訓練的學業負擔,而是要多給幼兒在生活中參與做事的機會,加強他們對生活的體驗,多鼓勵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嘗試、體驗、試錯和頓悟,才能使他們得到整體和諧的發展。

然而我們身邊的家長受教育焦慮影響,很容易陷入片面追求孩子某一方面發展的誤區,比如過早訓練孩子的讀寫、計算或某項技能,忽略孩子滿足自身好奇與興趣、休息與玩耍的需求,剝奪他們在戶外奔跑和在生活中感知的機會,結果導致孩子出現感統失調、注意力失調、厭學、抑鬱症等心理障礙,給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帶來極大傷害。

2018年教育部開始啟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要求小學教育堅持零起點教學,要求幼兒園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重視一日生活皆教育,正是發現了生活和遊戲本身具有天然整體性這一價值和特點。幼兒園的生活課程、遊戲課程,就是在遵循整體化發展的科學規律基礎上,自然而然地融合發展的各個方面,讓孩子在豐富的生活和遊戲中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

兒童的學習和發展依賴積極的關係和情緒

個體所有的發展都在關係中發生,成人的肢體、語言、表情和動作都在影響兒童的情緒、態度和行為,從而影響兒童的認知和發展。大腦多領域整體性學習機制進一步證明了人際關係與情緒對於認知學習的重要影響。

研究發現,積極情緒可以提高注意廣度、整體性思維和探索行為,可以讓幼兒在學習活動和任務中感到愉快,從而激發學習動機。而家長如果能夠給孩子創設安全、溫暖、開放、鼓勵的環境,甚至新穎、有趣的情境,給孩子更多及時的關注理解、反饋鼓勵和分享參與,則更能使孩子獲得安全感和掌控感;尤其在他們遇到困難或挫敗的時候,積極的環境和反饋可以幫他們學習自我調控,促進執行功能,並發展出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逐漸擁有開放的、創造的和熱愛學習的大腦;相反,如果家長的反饋是懲罰的、否定的、拒絕的,那麼他們就會逐漸迴避冒險,習慣依賴,大腦變得封閉。

很多父母以為給孩子提供大量的玩具就可以開發智力,讓孩子看大量的教育視頻就可以學會念兒歌、講故事甚至社交禮儀,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本末倒置。大腦縱然可以接受大量的信息刺激,但大腦天生熱愛社交,真正的經驗還是需要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學習,從而獲得認知、語言、情緒、控制、社會性等各方面的發展。

總而言之,了解大腦的學習機制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兒童整體性發展的教育原則,也能指導我們從兒童的發展規律和需要出發,樹立科學的兒童觀,為兒童的全面整體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教育。

【作者單位: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重點課題「基於腦科學的幼兒園區域遊戲實踐指導研究」(CBAA2020036)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10日第9版

作者:李一凡

相關焦點

  • 促進婦女兒童事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深圳婦聯工作劃重點了!
    要發揮前海「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全國巾幗創業創新基地」等女性「雙創」基地的示範帶動作用,組織婦女參加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婦女創新創業大賽,促進女性創新創業。要深化巾幗文明崗創建活動,引領廣大女性立足崗位、建功立業。要加強與港澳臺婦女之間的溝通交流,增進港澳臺同胞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三是創新機制,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 促進江西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實施試點示範,促進綠色轉型。近年來,九江、撫州、贛江新區分別獲批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這既是中央對江西的信任與關懷,更是使命與重託。「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專門出臺實施方案,細化任務分工,紮實有序推進,目前已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理論和實踐成果。」
  • 【前沿】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多項研究揭示肝母細胞瘤發生發展機制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潘秋輝教授團隊近四年來致力於肝母細胞瘤分子機制研究,填補了多項研究空白:從非編碼RNA、蛋白修飾、RNA修飾等多種角度全方位剖析肝母細胞瘤的發生發展機制,尋找新的治療靶點和診斷預後標誌物;先後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高質量研究論文4篇,累計影響因子45.3,為肝母細胞瘤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轉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 幼兒大腦開發專家: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靠閱讀
    也就是說這位大腦開發專家認為:遊戲才是促進兒童大腦開發的最佳方式,而並非閱讀。寶拉·斯賓塞解釋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能夠促進重複行為從而引發了想學習的行為」。這樣的說法與《發展心理學》裡面的理念不謀而合,想要孩子學習超群,6歲前就要撒歡玩。
  • 被「虐待」的童年:多才多藝=全面發展?
    如今「幼兒園小盆友」越來越讓人不敢小覷:鋼琴、英語、滑輪、冰球、武術、舞蹈……讓人直呼「我的簡歷弱爆了」。多才多藝不難,全面發展不易哈佛大學教授博通•懷特(Burton White)在哈佛幼兒園主持的長達13年的項目也許可以給我們一個答案。為了研究早期培訓能否讓兒童變得更聰明,擁有更成功的未來。他選擇了幼兒園裡發展特別優異的兒童作為研究對象。
  • 促進兒童語言發展的6項訓練與4條建議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障礙,已經成為當代兒童感統失調的重點表現之一,來向老嶽講感統指導老師諮詢的家長,十個有七個都會自述孩子的語言不太好。可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明明生活條件變好了,孩子們反而「落後」了,語言的發展越來越跟不上了?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影響兒童語言發展的八個因素說起:影響兒童語言發展的八個因素
  • 而是大腦獎勵機制下的代替行為!
    遊戲都設計了即時獎勵機制,孩子們在玩兒遊戲時,會及時得到獎勵,從而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而分泌的多巴胺又會刺激孩子們繼續渴望獎勵。因此,玩遊戲就成了循環往復、樂此不疲的一件事情。比起學習上的不斷受挫,沒有太多自控力也沒有其他選擇的孩子們,玩遊戲似乎是一個最容易最輕鬆獲得滿足的替代行為。
  • 市委書記李成輝調研疫情防控監測預警機制運行情況
    李成輝調研疫情防控監測預警機制運行情況時強調全面提升監測預警能力 堅決守好建好新疆「東大門」9月7日,市委書記李成輝先後來到哈密市中心醫院、市中醫醫院、天馬超市可園店及冷鏈配送中心、中國郵政哈密分公司郵件分撥中心等地,調研了解疫情防控監測預警機制的建立和運行情況。
  • 兒童發育期間維持健康和疾病發展的腸道微生物群|腸道菌群|兒童...
    背景腸道微生物群在兒童發育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兒童期發育是指從出生到青春期結束之間發生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的變化。兒童發展可以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嬰兒期、學齡前階段、兒童中期和青春期。偏離常模可能是疾病發展的早期跡象,無論是營養不良或肥胖、自閉症譜系障礙 (ASD)的社會發育遲緩、食物過敏或哮喘。
  • 洞悉兒童的「情緒大腦」,用「遊戲」助推兒童的情緒發展!
    圖片來自於公眾號「超級育兒師」很多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情緒發展是兒童成長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可能不太清楚的是,情緒與大腦息息相關,甚至是兒童大腦的總指揮!四歲前的孩子是被情緒統治的,五至八歲的孩子以情緒為主,理智也正在萌發。
  • 放心的擼吧:玩遊戲可以促進大腦發育
    放心的擼吧:玩遊戲可以促進大腦發育 2015年04月20日 00:00作者:陳騁編輯:陳騁     據科技日報報導,近日,來自電子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玩動作類電子遊戲可能影響與注意力和感覺運動控制相關的腦區
  • 加快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現代流通體系,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降低企業流通成本,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開拓城鄉消費市場。市委五屆九次全會也提出,要健全現代流通體系,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消費是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 雲作戰基礎運行機制(續)
    現代通信技術和手段的迅速發展,可以助力雲通信平臺將分散存在的通信資源,進行聚焦化運用,實現一體化通信網絡互聯,為全面、快速、有效地完成戰場通信各項任務和作業奠定了良好基礎,也為雲作戰全面實施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 被虐待的童年:「多才多藝」就等於「全面發展」嗎?
    驚嘆和焦慮之餘,也有人提出質疑:學齡前兒童是否需要18般武藝樣樣精通?精通更多才藝就等於孩子的全面發展嗎?哈佛大學教授博通•懷特(Burton White)在哈佛幼兒園主持的長達13年的項目也許可以給我們一個答案。為了研究早期培訓能否讓兒童變得更聰明,擁有更成功的未來。他選擇了幼兒園裡發展特別優異的兒童作為研究對象。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呂薇建議: 把婦女兒童作為重要力量融入...
    日前,在全國婦聯召開的「十四五」時期婦女兒童發展專家座談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呂薇建議,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度認識婦女兒童工作,把婦女兒童作為重要的發展力量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中。
  • 學校召開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工作會
    日期:2018-11-23      來源:學生處      作者:牟子元 劉學     編輯:劉毅  編審:宋佐東       閱讀:1 新聞網訊 11月22日下午,學校在圖書館報告廳召開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工作會
  • 你真的了解兒童美術嗎?繪畫對孩子到底有什麼意義?
    「 孩子們通過繪畫把自己腦海中的意象、心緒以及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表達出來,可以說兒童畫是兒童的全部自我表現,在繪畫中,孩子們表現了他的思想、感情、興趣和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因此,如果你想了解孩子,幫助孩子全面成長,你就要掌握兒童繪畫這把鑰匙。
  • 努力打造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營商環境
    馮飛:努力打造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營商環境
  • ...省婦女聯合會建立五項溝通聯繫合作機制 提升婦女兒童權益保護...
    為充分發揮司法機關和婦聯組織的職能優勢,進一步深化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近日,青海省司法廳與省婦女聯合會共同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合作建立健全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機制》,加強對婦女兒童權益的綜合司法保護。建立日常聯繫機制。
  • 研究發現:與成人不同,兒童運用兩個大腦半球來理解語言
    喬治城大學醫學中心的神經科學家說,嬰幼兒的大腦具有某種超能力。在處理大多數離散的神經任務(如圖像識別、對話等)時,成年人會運用其中一個大腦半球或大腦的某一個特定區域。而小孩子則會同時使用左右兩個大腦半球來完成同樣的任務。為什麼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從神經損傷中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