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男怕摸頭,女怕摸腰」,字面意思似乎很好理解。但是,如果深究的話,則會讓人回味無窮:摸頭也好,摸腰也罷,到底因為什麼原因讓古人感到「怕」?這一切要從古代社會的傳統說起。事實上這句俗語是我國古人根據古代社會特有的文化氛圍做出的一種總結,目的是告誡少不經事的少男少女,要懂得自我保護,樹立好符合時代的價值觀,不要讓人隨隨便便觸摸不該觸摸的地方,否則很可能引起後患。
先說「男怕摸頭」,這是古代漢民族的一種傳統。在藏傳佛教裡面,得蒙上師摸頂受戒,或者被地位尊貴的人摸頂,被視為一種福分,但是在漢族傳統社會,卻並非如此。在古代中國,有所謂的「弱冠之年的說法」。所謂「弱冠之年」,是指男子到了二十歲。「弱冠之禮」指的是古代版成人禮,一般認為起源於西周。「弱冠之禮」即給成年男子戴上三層帽子。
其中,第一層叫做「緇布冠」,意味著男子有出仕做官的資格;第二層叫做「皮弁」,象徵著男子有參軍打仗的資格;第三層則叫做「素冠」,象徵著男子可以參與祭祀活動——在古代華夏,祭祀是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在「弱冠之禮」的延伸下,頭,也成了古代男子視為男兒尊嚴的象徵。因此在古代,如果輕易摸男子的頭,會被男子視為一種公開的羞辱;倘若男子不針對自己被羞辱一事進行反擊,則會被視為窩囊,「男怕摸頭」的現象便因此而流傳了開來。——明朝末年,滿清入關後,強迫漢族百姓剃頭,最終讓大量本打算歸順滿清的漢族百姓參與到抗清的隊伍之中,也和這一觀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再說「女怕摸腰」。在我國古代,婦女幾乎沒有地位可言。即便是國君的女兒,往往也時常淪為政治博弈、利益聯姻的工具。由此導致了在傳統社會裡,女性遭到了物化,被視為男人的一種財產。在民間戲文孟姜女的故事中,孟姜女僅僅是被範喜良(也有書上作「萬喜良」)看到了胳膊,就被視為已經是範喜良的人,因此要嫁給範喜良。在古代,不論是朝廷法度還是民間價值觀、輿論,對婦女的言行穿著,都有嚴格的要求——比如要求女性將自己的包裹得嚴嚴實實地;比如不主張女子拋頭露面。而女子的腰,在古代被視為較為敏感的部位,加上「男女授受不親」的傳統觀念,如果女子的腰被無故觸碰,對女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會被認為是不貞不潔不知禮儀的表現,而在禮制的古代這不僅會讓女子難以抬頭還給讓家族蒙羞。
儘管時代進步,「弱冠之禮」也早已經成為遙遠的歷史。但是,上文提到的這句話的核心精神卻並沒有過時。對於我們來說,不論什麼時代,自我的尊嚴都十分重要,都值得我們用合理的方式進行捍衛,尤其近年頻頻出現不法之徒侵犯女性的現象,所以男子漢在保護自己尊嚴的同時也應當肩負淨化環境維護女性尊嚴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