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為何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這兩個地方確實摸不得!
文|石頭侃歷史
隨著城鄉一體化的進程,我們今天的城鄉差距不斷縮小,這也是政策帶給我們的好處,一些封建迷信也在慢慢的走向科學,對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精神文明也在不斷地發展,這樣我國整體的發展也會走入一個相對較好的過程,一些農村的生產方式得到改善,生活習慣被改善,但我們也知道很多農民的諺語或者俗語也是非常準確的,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不那麼科學,但科學也是解釋不了所有的東西的。我們今天也是跟大家講點農村一些俗語怎麼樣個說法和做法,就拿我們常說的「男怕摸頭,女怕摸腰」,這是為什麼?
聽到「男怕摸頭,女怕摸腰」,我們可能會覺得疑惑,但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男生在現代社會的也是扮演著責任者和承擔者的角色,他們的尊嚴和臉面往往是很重要的,當然他們的頭也是不能隨便讓摸的,如果摸了我們也會覺得傷到他的尊嚴的,當然長輩是允許的,再來說說女生,我們即使到現在也會覺得貞潔、自愛是女生必須具有的品質,當然不能穿那種過於暴露的東西,更別說露腰了,所以也就不能摸腰了,這是可以理解的。
接著我們來說「燕雀不落苦寒之門」。乍一聽覺得跟我們的生活沒有什麼關係,但其實也蘊含了很多智慧和經驗,我們能看到燕子在家裡搭窩,看起來也讓人感到很溫馨,因為它吃害蟲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認為它是吉祥的象徵,為了給小燕子創造一個少爭吵的環境,它也就不會去貧困的家庭落戶。這點也是很正常的。
還有一句是「春不撿雞,臘不撿兔」。聽起來很有意思,不讓在這兩個季節撿雞和兔子,也是因為春天回暖,但是病毒和細菌滋生,在空氣裡傳播,而動物極易被傳染,因此路邊的雞有可能是主人直接扔掉的,冬季天氣寒冷,空氣品質較差,因此兔子也會被感染。所以不能貪小便宜的。
但有些小編會覺得有一定的封建色彩的,比如「門開西面,家破人亡」這種讓人感覺帶有主觀色彩的,沒有什麼借鑑的意義,畢竟風水雖然可信,卻不至於到這種地步。
從古時到現在,這些諺語和俗語一直在流傳,我們在承認它有一定的道理,也會感慨在我們的文化裡,有這些凝聚智慧和經驗,其實我們說諺語很多時候也是文化的傳承,即使說法有些片面,我們也會對國家的文化產生一種自豪,一種驕傲。我們應該辨別文化中的優秀和不好的東西,更好的把我們的文化發展出去,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文化。這樣看來「男怕摸頭,女怕摸腰」是非常有道理的,也難怪農村俗語會這樣說,這兩個地方確實摸不得。大家是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