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豔)訊,10月20日為中國太保發行的GDR可以轉換為A股股票的首日。
花旗曾發布報告稱,對中國太保A、H股分別開啟為期90天的負面催化劑觀察期,其GDR的發行價或顯著折價並會稀釋每股收益。GDR可以在上市120天後轉換成A股,GDR潛在的大幅折價會帶來套利交易,可能令A、H股承壓。
從中國太保今日A股表現來看,截至收盤,其股價下跌0.77%,收報33.55元/股,在五大A股上市保險公司中股價跌幅最大。
同時,其總市值為3228億元,流通市值為2297億元,換手率為0.38%,市盈率為12.51倍,主力資金淨流入3.63億元,淨流出3.78億元。
H股方面,中國太保亦下跌0.20%,最新股價為25.40港元/股,換手率為0.40%,市盈率為8.70倍。
對於未來是否存在拋售壓力,一位券商非銀分析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這主要取決於套利空間,考慮到套利成本,包括換匯成本、兌換成本、資金成本等大概為5%,如果A股較GDR溢價不超過5%,實際上拋售壓力不會太大。」
同時其指出,「中國太保今年提前近兩月開啟開門紅,使得市場對太保一向穩健偏保守的風格有了新的期待。綜合影響下此次GDR兌回可能有影響,但影響不是很大,而且持續時間會較短。」
國泰君安非銀分析師劉欣琦亦在其研報中表示,中國太保大幅提前2021年開門紅兩個月至10月初,限時限量銷售「鑫享事誠(慶典版)」兩全險(3年/5年繳,7年滿期,匹配5.13%萬能帳戶),預計產品期限壓縮、代理人激勵提升以及啟動時間提前三大因素將推動預收超預期,建議增持率先啟動開門紅且GDR解禁後估值修復彈性最大的中國太保。
此前,中國太保曾連續三次發布《關於全球存託憑證可兌回的第三次提示性公告》,明確指出公司發行的GDR兌回限制期為自2020年6月22日(倫敦時間)至2020年10月19日(倫敦時間),兌回限制期屆滿的GDR數量為1.12億份,對應公司A股股票5.58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80%。
中國太保方面亦提示投資者,本次兌回限制期屆滿的GDR自2020年10月20日起可以轉換為本公司A股股票,境外GDR交易價格與境內基礎證券A股股票交易價格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為保護A股投資者利益,滬倫通的GDR兌回規則中,專門設計了120天的兌回鎖定期,即「境內上市公司在境外首次公開發行的存託憑證自上市之日起120日內不得轉換為境內基礎股票」。
然這一兌回規則也為市場帶來了一種新鮮的套利機制,即一邊買入華泰證券GDR,另一邊融券賣出華泰證券A股。
對此,上述券商非銀分析師解釋稱,「參考華泰證券GDR去年兌回限制期滿,10月18日A股溢價7.5%左右,10月21日華泰證券A股跌超5.5%,其中可能存在GDR兌回套利拋售行為,後溢價逐步縮窄至1%之內,大跌也只在10月21日當天。」
同時其指出,「華泰證券GDR對應A股佔總股本的9.09%,比重較高,而中國太保GDR佔比僅為5.80%,相對較小。此外,中國太保引入基石投資者瑞士再保險,認購GDR份額佔超額配售後的25.87%,原則上鎖定三年,一定程度上對股價有穩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