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奇笑匠許冠文,一個深刻影響了華語喜劇的人

2021-01-09 週遊世界電影

說到喜劇,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在電影沒有出現之前,就有很多關於笑的舞臺劇。在我國的傳統藝術形式中對我國喜劇影響最為深刻的就是相聲,而相聲的發源地是京津地區。等等,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香港傳奇笑匠許冠文,這和北方的傳統相聲有什麼關係呢?這就要從許冠文的出道說起了,許冠文剛開始是電視臺的主持人,這個身份和後來的「喜劇之王」周星馳的最初的職業很像,只是許冠文要早周星馳將近20年。而許冠文之所以能夠參與到電影事業,是因為得到了當時邵氏大導演李翰祥的賞識,對的,就是那個風月導演李翰祥,而許冠文也因為主演了李翰祥導演的《大軍閥》而一炮而紅,從此走上了開掛的電影事業。而李翰祥雖然是香港導演,但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內地人,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尤其是相聲和說書這樣的市井文化對他的電影影響尤為深刻。

在邵氏四大導演中李翰祥對中國文化的解讀是最為到位的,其餘的三位導演則是以武俠為主。而作為李導的親傳高徒許冠文自然學到了不少精髓,所以後來許氏喜劇的風格,只是把古代的市井傳統,進行了現代包裝,而在一些影片中,都可以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橋段,這裡面最為經典的就是各種騙術,而這些騙術獵奇電影便是李翰祥當年為邵氏賺錢的拿手好戲,而許冠文做的,是對李翰祥導演喜劇作品的再包裝。

如果只是單純的對李翰祥導演作品的包裝,許冠文自然還算不上香港傳奇笑匠。許冠文在電影作品創作時,還特別注意結合當時的香港社會現狀,可以說看許冠文的電影,就是一幕幕香港七、八十年代的浮世繪。除了許冠文本人又導又演,他的兩個弟弟許冠傑和許冠英也經常參演他的電影,三兄弟中許冠傑因為是第一代的香港歌神,所以知名度更大。許氏喜劇的特點,經常會涉及到刻薄老闆和打工仔的針鋒相對,無論是《半斤八兩》還是《雞同鴨講》都是這些討論。然而那個年代的觀眾對許冠文這樣的喜劇套路完全無從招架,並且這些電影在日本推出的時候,也另許冠文在日本名噪一時,並被譽為「人情喜劇王」。

正是許冠文在李翰祥喜劇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小人物的同情和關懷,所以讓他的喜劇能夠更進一步,他也成為了那個年代香港電影的票房保證,可以說在周星馳之前,許冠文才就是香港的喜劇之王。許冠文之後,香港喜劇的接班人變成了王晶和周星馳。而周星馳因為個人的表演風格,將香港喜劇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但是他無釐頭喜劇風格包裹之下的,依然是對小人物生活辛酸的關懷和解讀,在一個個狂笑的設定之下,必然有一個針在戳痛著每個觀眾的內心。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個內地重要的喜劇演員,徐崢,作為內地演員徐崢的表演風格很接近許冠文早期的表演風格,他們不同於周星馳誇張的面部表情,而更像是一個冷面笑匠。許冠文自己也承認徐崢的表演風格和自己很接近。而內地的喜劇之路除了早期的馮小剛的賀歲片自成一派,近年來以徐崢的《囧途系列》,寧浩的《瘋狂系列》,開心麻花團隊的舞臺喜劇的改編系列為主。這其中的《囧途系列》的第一部很容易就能找到許冠文的喜劇特點,往後推演觀眾們會發現,這個電影的導演和監製都是香港人,這也說明了許冠文在華語喜劇的影響力。

而許冠文今年已經70多歲了,早已經是半退休的狀態,近些年雖然還活躍在幕後為電影事業奔走,但是已經很少導演參演電影作品了。其實筆者認為這也是一種起碼的敬業精神,不像一些過氣的演員和導演,即使是再濫的片還要抄冷飯,仿佛必須把自己的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不可。這方面我們要為許冠文點讚,最起碼他不會拿自己的名聲搞營銷,抄冷飯。也希望他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華語電影繼續發光發熱。(完

相關焦點

  • 喜劇巨匠許冠文電影排行榜
    對於現在的年輕影迷來說,許冠文這個名字久遠而陌生,對許冠文的電影已經不了解了。或許這和時代有關。但是許冠文的成就地位,絕不亞於周星馳。作為一代喜劇大師,周星馳之前的喜劇之王,許冠文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香港最紅的巨星之一。許氏兄弟的喜劇,也是香港喜劇史上的經典。
  • 許冠文的喜劇電影為何會成功?
    高中畢業後,許冠文念了一年師範,教了三年中學,攢夠了學費之後考入香港中文大學。在校期間,許冠文表現出出色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大二時期就去電視臺兼職主持辯論節目。大學畢業之後,赴美深造,回港廣告策劃師。教育、職業背景使許冠文成為一個有才華、創意的人,為其日後電影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1968年,許冠文重操大學時期的舊業,赴香港無線電視臺擔任科普節目主持。
  • 香港第一代喜劇大師——「冷面笑匠」許冠文
    許冠文,香港著名電影導演、演員、編劇、製片,香港演藝人協會創會會長和永久名譽會長,香港導演會副理事、香港編劇會榮譽顧問及理事、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以及香港旅遊發展局董事局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港事顧問,香港選舉委員會委員。
  • 香港老電影之——"冷面笑匠"許冠文的香港喜劇
    到這裡我們看到,在七十年代香港電影票房紀錄上最耀眼的不是邵氏也不是嘉禾,而是李小龍和許冠文這兩個人,在1971-1973年是李小龍,在1974-1978年是許冠文。從票房數字來看,在七十年中後期許冠文的每一部喜劇所產生的影響都要遠遠大過同年出現的所有其他影片,甚至要大過之前李小龍的幾部影片。票房冠軍和票房亞軍之間差別較大,這多少說明了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文化正處在一個新舊交替的時期。
  • 香港喜劇電影的喜劇之王「冷面笑匠」許冠文
    今天給大家談一下喜劇之王,說起喜劇之王,大家可能首先想起的是周星馳,周星馳是大家心中的喜劇之王,我之前有寫周星馳,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而我今天給大家說的是在周星馳之前的喜劇之王,如果你真的喜歡香港喜劇電影,應該不會陌生,在很多喜劇電影中都有他的名字,他就是許冠文。
  • 許冠文:「冷面笑匠」實為人情喜劇王
    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因疫情原因被迫取消,這一屆的焦點影人,是被譽為香港「冷面笑匠」的許冠文。由他自編自導、許氏兄弟共同主演的一系列喜劇,被稱為「許氏喜劇」。電影節協會總監利雅博表示:「許冠文是香港電影的傳奇人物,亦是香港喜劇的開山祖師。
  • 每逢佳節思佳片,詳談許冠文與香港喜劇電影為什麼那樣經典
    其中香港喜劇的傳承無意是最具代表性的,各種橋段與人物都是被一群群電影人不斷創造,不斷積累,不斷翻新。而開香港黃金時期喜劇各種人物和橋段之先河的要追溯到一位離90年代喜劇稍稍遠一些的人物——許冠文。 一、歷史 在許冠文之前,香港喜劇電影的面貌完全不同於大家熟悉的模樣。當時的喜劇主要有三中類型。
  • 冷面笑匠的喜劇世界——許冠文的電影作品
    日前,義大利烏甸尼斯遠東電影節為香港電影人許冠文頒發了新增的金桑樹終身成就獎,表彰他對亞洲喜劇電影的貢獻,而他的代表作《半斤八兩》、《鬼馬雙星》及《雞同鴨講》,則在電影節中展映……  許冠文,這個在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裡僅次於李小龍的名字,再次的成為了焦點。
  • 《半斤八兩》打工仔的無奈和心酸 許冠文開創香港市民喜劇
    在影片中許冠文尖酸刻薄,趙雅芝冷靜沉穩,許冠傑老實英勇和許冠英(1946-2011)傻裡傻氣,都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把一個偵探社發生的故事演繹得讓人捧腹不已,被譽為20世紀香港最具諷刺的電影。《隨後便是對狹窄街道、擁擠人群的描繪,凸顯這是一個地少人多、快節奏的社會,此時由許冠傑演唱的主題曲也跟著響起,冥冥中暗示著,行走於其中的每一個人,包括觀眾自己,都是劇中整日忙忙碌碌打工仔中的一份子,觀眾心中的認同感,隨之產生,使得觀眾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入戲。
  • 一代笑匠吳耀漢:許冠文是其伯樂,多次合作洪金寶,晚年卻患重病
    華人的面孔在BBC中並沒有太多可以發揮的舞臺,所以在1970年,31歲的吳耀漢選擇回到香港發展。有海外留學背景,加上曾在BBC工作,吳耀漢很快在香港謀得一份工作。當時的香港電影,是李小龍風頭正盛的時候。《唐山大兄》和《精武門》都創造了全新的票房紀錄,所以武俠電影也成為當時的主流。吳耀漢在這段時間,除了主持喜劇節目外,也開始在一些電影中進行客串。
  • 如果真的要說到誰是香港喜劇界的始祖,許冠文實至名歸
    但如果說起國內喜劇電影的演員大家應該會直接會想起我們周星馳星爺,但是還有一位,甚至可以說他是香港喜劇類電影的始祖,就是許冠文。擁有著編劇、演員、導演多個頭銜,他比較擅長的也是喜劇電影方面。也是是香港第一代的喜劇之王。當年文(許冠文)武(許冠武)英(許冠英)傑(許冠傑)四兄弟一直在娛樂圈打滾著。
  • 香港第一屆金像獎影帝:「冷面笑匠」許冠文
    許冠文這個名字很多年輕人可能不曾聽過,可他在香港影壇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在沒有周星馳出現的香港喜劇年代,喜劇電影的代名詞就是許冠文。>1942年出生的許冠文,並不是香港本土人,而且從小跟父母一起移居香江。
  • 第一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得主許冠文竟是一位冷面笑匠
    許氏三兄弟在香港影壇都取得了輝煌成就,創立了許氏幽默喜劇電影風格。尤其是大哥許冠文集導演、演員、編劇、製片於一身,以諷刺搞笑的電影形式,躋身於香港影壇。因其獨特的表演方式,被人稱為「冷面笑匠」。「冷面笑匠」許冠文冷面笑匠眾所周知,許冠文開創了香港喜劇電影的新時代,這也影響了後來的「喜劇之王」周星馳。
  • 黃子華最敬佩的香港棟篤笑祖師爺「冷面笑匠」——許冠文
    但系今日要講嘅,唔系上面哩兩位,而系上一代人更為熟知「冷面笑匠」——許冠文。許冠文能言善辯,但最愛電影,所以棟篤笑只是他的一個愛好,儘管最早涉足,多年卻一直未專場演出。兩人皆為單人匹馬的淨講類型,私下也惺惺相惜,黃子華犀利痛快,而許冠文的歷史感更強。六年前,第一次在紅館做棟篤笑,許冠文歷數香港各時代集體回憶,當時新任特首等高官都是座上客。
  • 許冠文:「一代笑匠」今猶在,不見當初「冷麵人」
    1972年,《大軍閥》在香港上映後,雖然影響力稍遜同年上映的《精武門》,但票房成績同樣不俗,成為本年度三大賣座華語電影之一,並勇奪第19屆亞洲影展描寫人物最成功喜劇片獎。兩人的無間合作,可說李翰祥是許冠文的「伯樂」,也可理解為他們亦師亦友,互相成就。尤其是《大軍閥》的成功,更是成為李翰祥重回邵氏的重要籌碼。彼時的許冠文,是家喻戶曉的影視紅星,更是一個敢闖敢拼的喜劇大師。和李翰祥合作便取得「開門紅」後,此間許冠文並不單純只想做一個影視紅星,夢想,已經定格為「電影人」——做自己的電影,當老闆!
  • 93年一部經典喜劇片,許冠文最後的輝煌,賣了1873萬港幣
    說起香港喜劇片,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周星馳。毫無疑問,周星馳主演的無釐頭喜劇片幾乎就是當代香港喜劇片的代名詞,他用戲謔誇張的方式演繹小人物的成長與奮鬥,更是周星馳作品最鮮明的標識。但年輕一代的觀眾很少會記得,在周星馳之前的香港喜劇片,一直是由另一位喜劇大佬掌管,那就是有著「冷面笑匠」之稱的許冠文。稱許冠文為「喜劇之王」一點都不為過,70年代初,許冠文得到導演李翰祥的賞識,開始在喜劇電影裡嶄露頭角,他和許冠傑、許冠英幾個兄弟一起締造了香港喜劇片從未有過的輝煌,創造了脫胎於現實生活的「市民喜劇片」,在香港喜劇電影史上留下極其光輝的一頁。
  • 許氏四兄弟最後一個票房冠軍:老爸客串出演,助力許冠文斬獲影帝
    2020年是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第38個年頭,作為華語電影界最具影響力的獎項之一,金像獎的大起大落無不是整個香港電影的一個折射,這個曾經有無數經典作品大放異彩的舞臺,如今隨著香港電影的衰落走向無人問津的落寞。
  • 周星馳和許冠文,香港新老喜劇之王的交接,只用了三分鐘
    提及周星馳,大家都不陌生了吧,甚至一些小夥伴再熟悉不過了,周星馳這個名字不僅僅影響著我們這一代人,而且周星馳的電影都是搞笑的所以非常受到大家的喜愛和關注,在整個娛樂圈中,周星馳也是有著非常高的地位,他的經典電影無數,並且電影中的臺詞也是值得大家深思的,而且周星馳不但在演技上超越,他的眼光也是非常不錯的
  • 喜劇大師許冠文陪老婆甜蜜逛超市 可這動作有點欠妥
    說起香港喜劇電影你們會想起誰?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周星馳,但是對於香港喜劇電影發展史來說許冠文或許影響更大。如今75歲的許冠文新作品已經不多了,不過當年的許氏四傑確實給香港娛樂圈帶來很多活力。身為電影全才的他在年輕的時候掙下了不少資金加上投資物業有一手,現在生活無憂。
  • 許冠文停止創作27年!沒有靈感也絕不敷衍藝術
    其中,喜劇泰鬥許冠文已甚少露面,也沒作品再問世。相比之下,他的弟弟明顯更為活躍,前幾日「歌神」許冠傑還在美國舉行了演唱會,並且為自己的妻子慶祝了生日以及結婚48周年。但日前,媒體十分罕見地拍到了許冠文的身影,看起來十分的樸素。許冠文已經77歲高齡了,但精神狀態不錯,除了身板有點佝僂外,完全看不出這位老人已年近古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