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號,陳德容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因檔期問題將退出《我就是演員3》的錄製。
「很遺憾,因為後面我有個自己當聯合製片人的電影《山中森林》即將拍攝,只能參加2期競演,沒辦法在節目中和所有的朋友們一起合作。但我會帶著在這次節目中汲取的養分和收穫,努力往下一個目標前進。」
微博發出後網友評價不一。
有人認為,陳德容之所以退出《我就是演員》,無非是因為表現不佳,又不想頻頻被打臉,索性給自己一個臺階。
還有人認為,人家是實事求是,檔期起衝突,退出實屬正常。
可依我看:陳德容,你就不該來《我就是演員》!
一:本該做評委,卻委身選手
1974年生於臺灣的陳德容自小便是美人坯子,一次意外讓她踏入娛樂圈,成了萬千小演員中的一個。
當時,年僅15歲的她隨陳國富導演赴港,拍攝處女作《國中女生》。
清純的長相、姣好的面容使其迅速爆紅,並開創青春片的又一維度。
緊接著,瓊瑤又找到了她。
「誰見猶憐」的陳德容,被瓊瑤視為「畫裡走出的女人」。瓊瑤苦等三年,才等來了《梅花烙》裡的「白吟霜」。
此後《水雲間》、《一簾幽夢》更是奠定了她「瓊瑤女郎」的身份。
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一張紅撲撲的小臉蛋,陳德容像極了言情小說中的女主角,溫婉、智慧又極富才情。
在她的塑造下,每個人物都活靈活現,一滴清淚便可俘獲萬千少男的心。這樣的演技,早就不需要一臺綜藝來證明。
她的實力,天地皆知。
據說當年拍《還珠格格》中,「小燕子」一絕本是陳德容的,後因檔期有衝突才換了新人趙薇來演。
如果沒有這齣陰差陽錯,恐怕她的身價和地位還會比現在更高。到那時,坐在評委席上的還會是章子怡、於正之流嗎?
話說回來,章子怡雖有「國際章」之稱,但說到底也終歸是個演員。她的點評大多只能從一個維度來詮釋,不夠公正客觀,也難以指出真正要害。
於正作為汙點編劇,他的評價就更上不得臺面了。
這樣一臺綜藝,要客觀沒客觀、要理性沒理性,又怎麼能真正發現陳德容這塊寶?
二:拒絕炒熱度,就註定被PASS
韓紅在接受易立競採訪時曾坦言,如今的歌唱類比賽早就不如以前那般坦誠,所謂綜藝,不過是照著劇本演,大家別太當真。
韓紅說的也是實話。
諸如《我就是演員》、《演員請就位》等競演類節目,雖打著演技的名號,可節目內容卻與熱度分不開。
一個節目上了幾次熱搜、炒火了幾對CP成了衡量節目本身的標準,演技好壞、能力高低根本沒人看。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初袁立痛罵《我就是演員》的「神剪輯」,因為相較袁立高演技、真實力,觀眾似乎更願意看她的「瘋瘋癲癲」。
試問這樣的節目性質,又怎會鍛造出真正的「金剛好鐵」?
作為老牌實力派演員,陳德容出道期間很少炒緋聞,與其有關的情史也不過那麼幾件。性格的低調,便註定了她與此類節目無緣。
這是大勢所趨,誰也無法改變。
三:這是綜藝,不是片場
熱依扎接受採訪時曾說,「一部戲好不好,很多時候不只是要看一個演員的演技。導演、現場布置,演員的造型妝發等都會影響到這齣戲的最終效果。」
《我就是演員》是一部綜藝,競演環境和劇組片場有極大的不同。
沒有「重來」、沒有NG,更多的則是「一鏡到底」。
演員的普通話水平、表情神色,甚至是一滴清淚,都會影響到最終成片。
陳德容不是大陸人,普通話水平很影響觀感,對於整體環境的駕控能力,也沒辦法做到出神入化,所有這些都會影響到最終效果。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陳德容沒有入戲。其實不是她不入戲,而是她壓根就不適合這種綜藝性質的呈現方式。
一個好角色的塑造是需要花時間投入的。如果是正規劇組的話,演員可能要花費2~3個月的時間去融入角色。
但在《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壓根不會給你那麼多時間,你必須快速進入、迅速抽出。這對於習慣了NG的陳德容來說,的確是一次不小的挑戰。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人生不必太過圓滿,求而不得未必就是遺憾。」
陳德容的遺憾退場也許是下一次美好的開始。她的優秀,本身就無需證明。
免責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