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追了兩期《我就是演員3》。
本來我對這類綜藝興趣寥寥,很多演員我壓根都不認識。但支撐我追這一期的動力,是因為看到演員中竟然有陳德容。
我少女時代的女神啊!
陳德容參與這個節目,我很意外。
網友對這類綜藝的演員有一個大致分類:要麼就是紅不起來的,要麼就是已經過氣的。
所以,看到當年大紅大紫的陳德容和一批大部分都叫不上名字的新生代演員坐在那裡,我心裡略過一絲難過。
沒想到,更讓人唏噓的在後面。
陳德容選擇表演的劇目是《少年天子》。她飾演孝莊,張檬飾演靜妃。
排練的時候,陳德容對試戲表現得有些不耐煩:「我們不用,我們老演員了。」
張檬則謙虛地說:我是很願意去做這些訓練的。
一對比,看得人不大得勁兒。
在排練過程中,陳德容自然而然地當起表演老師,為張檬指點江山。
並且非常自信地給自己打80分:
「當我們不能確定別人會不會肯定你的時候,你自己絕對不能先否定你自己。」
可當真正的表演開始,不用說評委席裡的章子怡、張頌文、郝蕾這些實力派,連我這種業餘觀眾都能一眼看出:這場戲垮掉了。
陳德容飾演的孝莊,除了有點咬字不清之外,更大的問題是情感過於外露,表情過於豐富。
雙目含情,眉心顰蹙,總讓人擔心她下一句就脫口而出:「你是我心裡永遠的楚廉啊……」
陳德容張檬《少年天子》
表演結束,兩人走到臺前,看得出,這時的陳德容仍是自信的。
於正的點評開門見山:
「兩個演員演得很累,眼淚流了很多,但我並不是特別感動」。「孝莊是一個太后,是喜怒不形於色的,她們不會當著外面的奴才這麼地咆哮,我覺得更淡然一點更好。」
面對於正的點評,陳德容絲毫不買帳,直接懟了回去:
「我理解的是,她是侄女,我是姑姑,在那個屋子中我們三個是一家人……」
於正又解釋:
「我清晰地記得潘虹老師那個時候的行雲流水的表演,非常波瀾不驚,沒有那麼多情緒。」
陳德容繼續正面剛:
「我覺得每一個演員,如果同一個角色給她來詮釋,都會出現一個不一樣的效果……也不盡然完全是老師所講的。」
這時,郝蕾說了一段很客觀又很救場的話:
「這個戲很複雜,不僅僅需要眼淚。「
「她(孝莊)是真實存在過的一個人,她除了跟侄女的關係,跟哥哥的關係, 她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身份位置,我們說的是,她的身份位置這一層我們沒有看到。」
到章子怡點評時,「國際章」一改昔日的一針見血,出了一張感情牌:
「我特別開心在這個舞臺上見到陳德容老師,非常有魅力非常漂亮,我這一顆星坦白講是為你留的。」
「我們都是七十年代後的演員,我對這個年紀的女演員有很多的愛,尤其你又是很久沒有出來了,所以我特別珍惜,我希望看到你完整的表演。最後的時候我並沒有失望,你走出來的那一刻我還是會為你的表演感動。」
很明顯,章子怡給的是一顆「感情星」。
很有意思的是,最後於正的星還給了陳德容。
但陳德容全程冷臉,不為所動,倒有了真正的「波瀾不驚」。
02
1974年出生於臺北的陳德容,出道順風順水,老天賞飯。
9歲時被星探發現,拍了第一支廣告。
15歲瓊瑤初見她便驚為天人,直接放話「等她長大」。
16歲與周星馳合作,星爺親自為她設計一個動作,紅遍香港。
18歲,瓊瑤為她量身打造《梅花烙》、《水雲間》,一播出即高峰,取代劉雪華成為一號瓊女郎。
陳德容是真的美。
那種美,如同從畫中走出來一般,楚楚動人,我見猶憐。
陳德容不光顏值在線,演技也相當可以。
瓊瑤劇裡的哭戲,梨花帶雨,無人能及。
1996年,陳德容出演《一簾幽夢》。
當年我看這部劇的第一反應是,陳德容的顏,明明應該演那個美得不可方物的汪綠萍啊。
《一簾幽夢》原著中,紫菱並不是一等一的美女,這個角色的美不在容貌,而在古靈精怪,冰雪聰明。
但陳德容還是完美演繹了「愛做夢」的紫菱。
這部劇火遍兩岸,也讓她走向事業巔峰。
瓊瑤偏愛陳德容到什麼程度?
據說《一簾幽夢》之後,瓊瑤還為她量身打造了兩部劇。
其中一部,就是《還珠格格》。
瓊瑤最初想讓陳德容在小燕子和紫薇之間二選一。但由於新劇籌備時間過長,久久未能開機,陳德容接了其它戲,最終辭演《還珠》。
而她彼時並不知道,她的辭演,幾乎改變了趙薇和林心如的命運。
後來的陳德容,也嘗試過新的發展,出過唱片,拍過古裝劇,改到內地發展,但光芒還是逐漸黯淡。
再後來,更多的都是結婚離婚、顏值不復的新聞。
人們對美女總是苛刻。
客觀地說,如今46歲的陳德容,容顏即使不復當年,但也算很不錯。
我遺憾的是,她的演技,仍停留在瓊瑤劇的程式裡。
這次在《我就是演員3》的臺上,陳德容自信滿滿地詮釋孝莊。
她的表演,仍是楚楚動人的。
只是,缺少了一個太后的悲愴隱忍。
對角色的把握不夠,便失了靈魂。
03
我並不想嘲笑陳德容。
她依然我心中最動人的瓊女郎。
我甚至理解她在臺上正面懟於正的表現。瓊瑤是她的貴人、恩師,而於正曾因抄襲被瓊瑤告上法庭。面對他的點評,她不服氣,有情緒,也實屬正常。
只是,要復出,要競爭,就得接受市場的比拼,和實力的考驗。
章子怡也是年少成名,幾起幾落,毀譽參半,但作品和功力,實打實地擺在那。
郝蕾雖作品不多,還在臺上自嘲「我都胖成這樣了」,但她有底氣說出「我的演技誰也拿不走」。
包括同樣靠瓊瑤劇成名的趙薇,從「小燕子」艱難轉型,最終風生水起。
而陳德容,除了讓人懷念的當年神顏,似乎再無可圈點。
並非美人遲暮最可悲。
而是市場規則的殘酷在於,它不給你躺在過去榮耀之上的機會。
要麼,如林青霞一般,坦然老去,歲月靜好,雲淡風清,只留歲月傳奇任人評說。
要麼,就如惠英紅一樣,錘鍊打磨,用精湛演技讓觀眾心悅誠服,自動忽略容顏的衰落。
看陳德容演孝莊時,我在想,如果她選擇一個宮鬥劇裡的嬪妃,而不是正劇中以江山社稷為已任的孝莊,會否更適合?
其實也未必。
對比下《甄嬛傳》《如懿傳》就知道,那種大張大合、馬景濤式咆哮的表演,已經過時了。
瓊瑤時代已然落幕。
無論當年盛勢如何,想在當下的演藝界佔有一席之地的陳德容,顯然需要付出更多。
當然,也許她並不這麼覺得。
這只是,我作為一位多年粉絲的慨嘆。
而同時,它也是一份警醒:時代車輪滾滾,你我必須向前。
圖源網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