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擊斃的第一個日軍師團長,死法十分窩囊,網友:活該

2021-01-16 騰訊網

抗日戰爭已經過去了74年了,但是每每回憶起抗日戰爭,還是不由得令人感到唏噓。在這場戰爭中我國大約有3500萬人在戰爭中傷亡,可謂是用無數的鮮血和犧牲換來的最後勝利。而這一段血與淚的歷史,也將被後人所永遠的銘記。

在抗日戰爭中,有一名叫「阿部規秀」的日軍中將命喪黃土嶺的故事想必很多人應該是十分熟悉的,日本陸軍中將阿部規秀的名氣很大,在軍中有著「名將之花」的稱號,但同時他也是第一個被擊斃的日軍中將,死後還被授予勳一等旭日大綬章。

不過雖然阿部規秀的軍銜還是日軍中將,但是他說擔任的職務是旅團長。所以並不是很高,今天要說的是中國軍隊擊斃的第一個日軍師團長。此人名字叫做酒井直次,是第一個被中國軍隊擊斃的師團長。日本戰史曾感慨:「現任師團長陣亡,自陸軍創建以來還是首次。」

酒井直次出生於1891年,是日本戰國中後期名將酒井忠次的後裔,而酒井直次正好出生於日本軍國主義意圖發動侵略戰爭開始對外擴展的年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酒井直次也深受影響,如同被洗腦了一般,憧憬著「效忠天皇」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1937年7月7日,在「七七事變」發生之後日軍開始向中國全面性的發起侵略戰爭。酒井直次正是在這一年來到中國參加作戰的,此人十分的心狠手辣,多次率領部隊對我方抗日根據地進行伏擊。御廚同時還極力的推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關」政策,可謂罪大惡極。

1938年,酒井直次憑藉著戰功身為少將,並且被任命為日軍第35軍第16師團步兵第19旅團旅團長。此人之後多次率領部隊在江蘇、安徽、浙江等地作惡,其手段可謂是卑劣至極,毫無人性可言。

到了1941年,酒井直次晉升為了陸軍中將,並被任命為第十五師團師團長。1942年5月15日,浙贛會戰開始之後。有著「侵華急先鋒」之稱的酒井直次,從蕭山出發,向衢州方向進攻,然而中國守軍早已經在道路上鋪設了幾十個地雷群。

5月28日凌晨,日劇能在進攻途中,不斷年的踩到地雷,損失慘重。酒井直次命令一支工兵在前方開路,而酒井直次本人則在重重圍護下緩慢的前行,可是中國有一句老話叫作,「惡人終有惡報」。儘管酒井直次小心翼翼,地雷還是不偏不倚被他踩中了。

準確的說是被他的馬給踩中了,酒井所騎的馬當場被炸死,而酒井本人面向炸彈的左腳炸的血肉模糊。在當時的情況下哪裡有好的醫療設備,連基本的止血都做不到,最後酒井也是因為流血過多而死,可以說是死的極為的窩囊了。

師團長陣亡,影響十分的重大。為了不影響士氣,酒井陣亡的消息一直隱瞞到1975年,才公布。不過很多網友都表示,這是酒井直次活該。此人在侵犯中國領土期間,可謂是壞事做絕。就算不被炸死挨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的時候,也難逃最後的審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八路軍和國軍各自擊斃了一名日軍師團長,為何他才是第一個?
    作為一師之長,西方各國師長的軍銜通常是少將,而日軍師團長的軍銜則是中將,那麼在抗日戰爭之中,誰才是陣亡中國的第一個日軍師團長?沼田德重:沼田德重為"南京大屠殺的"兇犯之一,1939年3月晉升為中將、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第十二軍第114師團師團長,率日軍第114師團駐紮於濟南、兗州。
  • 中國士兵埋了一顆地雷,炸死了日軍師團長,如今每月600塊退休金
    ,但戰爭是雙向的,中國軍人也擊斃了很多日本的高級將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阿部規秀,他被稱為帝國之花,最後在黃土嶺被我軍擊斃。 但除了阿部規秀外,中國軍人還在戰場上擊斃了另外一名高官,但由於當時的歷史環境並沒有公布,這個人就是日軍第15師團長酒井直次,酒井直次在1911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1926
  • 二戰中死得最窩囊的日軍將軍
    我雖然厭惡日本人,卻也不得不同意這種看法,二戰時期日軍確實是亞洲最精銳的軍隊,不論國軍共軍,與他們作戰時死傷倍於彼是正常現象,用約克公爵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二戰時,德軍1個師抵得日軍3個師團,而日軍一個師團抵得國軍3個軍。」即是要殺死1個日兵,起碼要付出3~4條中國人性命的代價。按傳統中國人的說法,有這麼多對手給自個墊背,死的不虧本!
  • 二戰日軍最倒黴的師團長:先被部下打一槍,又被軍刀砍死
    能當師團長的,都是資深的老狐狸軍官,由天皇親任,一般為中將軍銜。抗戰中,日軍有兩個現役師團長被中國軍隊擊斃。一個是第114師團師團長沼田德重中將,1939年在山東中了遊擊隊伏擊,傷重斃命;一個是第15師團師團長酒井直次中將,1942年浙江蘭溪被國軍的地雷炸成重傷斃命。
  • 日本軍隊的師團長到底是什麼級別的官?
    一支中國獨立團竟然可以獨立擊敗日軍一個師團?甚至不少觀眾居然信以為真,眾所周知,有些時候謊言重複一千遍之後就會變成某些所謂的正確的道理,有些時候,以訛傳訛的多了,卻讓人越來越遠離事情的本來面目了。
  • 師團長差點被殺,8個中隊長陣亡,日軍慌亂:中國哪支軍隊這麼強
    師團長差點被殺,8個中隊長陣亡,日軍慌亂:中國哪支軍隊這麼強 那個部隊就是國軍名下的74軍,74軍屬於國軍,並且國軍對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第一個就是在非常有名的上高戰役上,雖然說當時的國軍的部隊的武器還不錯,但是和日本的比起來還是相差很遠
  • 崑崙關大捷,日軍少將中村正雄被擊斃,杜聿明為何給他立碑
    那是1933年,8萬關東軍侵略長城各關口,國軍第25師防守的北古口遭到日軍猛烈進攻,守軍堅持抵抗8天之後,於3月12日,在25師副師長杜聿明的命令下,部隊往南天門一線撤退。部隊在撤退時遭到日軍飛機和大炮的轟炸,日軍步兵從北山追來,這時7位戰士被留下擔任阻擊任務,由於撤退匆忙,竟然忘記了給7位戰士下達撤退命令,就這樣7位戰士在帽山上死守。
  • 日軍聯隊長被擊斃,代理聯隊長做一蠢事,結果又被擊斃
    常德保衛戰是抗日戰爭中一場極其慘烈的戰鬥,中國軍人浴血奮戰讓日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重重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在抗戰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這場戰役中,日軍有一個主力聯隊,聯隊長做一蠢事被擊斃,代理聯隊長剛上任又做一蠢事,結果又被擊斃,這個聯隊就是日軍116師團109聯隊。
  • 九一八後首次大捷:日軍聯隊長竟被中國民團擊斃
    這些「義勇軍」雖然旗號不一、互不歸屬,卻在保家衛國的信念下同仇敵愾,聯合起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軍,創造出十四年抗戰中擊斃首位日軍聯隊長的記錄,甚至還將被擊斃的日軍軍官開腸破肚,割走下體,不僅使東北正規軍自嘆不如,更讓日軍驚呼為「滿洲事變一來最大的悲慘事件」。黑雲漸壓錦西城1931年12月,日本關東軍司令部認為依靠現有的不足兩個師團的兵力很難控制中國東北全境。
  • 曾擊斃日軍少將的他壯烈犧牲後,毛主席寫了輓詩,蔣介石寫了輓聯
    1937年,國民黨軍成立了第一個陸軍裝甲團,杜聿明為第一任團長。1938年,這個裝甲團擴編為第200師,杜聿明為第一任師長。第200師下轄2個戰車團、1個汽車團、1個機械化步兵團、1個戰防炮團、1個炮兵團,實力非常強大,是中國軍隊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機械化師。
  • 擊斃惡貫滿盈的冢田攻大將,日軍帝國之花戰死的最高指揮官!
    在漫長的抗戰期間,中日兩國雙方在中國大地上打了幾十次戰役,雙方都損失慘重,其中中國將軍一級陣亡人數有數百人,而今天說的這個被中國軍隊擊斃的日本軍官軍名叫冢田攻,大將軍銜,是中國戰場上擊斃日軍軍銜最高的。冢田攻是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方很大的一個官,任職陸軍第11軍司令官。
  • 紀念七七事變特輯:孫立人活埋400日軍,為被糟蹋的中國婦女報仇
    隨後,第十八師團橫掃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象狂風掃落葉將英、法兩國殖民軍掃出上述國家。1942年3月進入緬甸迅速拿下全緬主要城市和戰略要地,肆意蹂躪玩弄中英聯軍,使6萬1千多名中國遠徵軍將士葬身於緬甸原始叢林。當時,十八師團的獸兵抓住中國遠徵軍女兵後就地輪姦,再割乳開膛剖腹弄死。
  • 戰爭期間最搞笑死法,這兩名戰死中國戰場的日軍將領,個個離奇!
    日軍發動侵華戰爭14年期間,死在中國戰場的將領也不在少數,初步統計大概有90位左右,不過約有一半左右是死後追授的。而在這些戰死的日軍將領中,有2個傢伙的死法是最搞笑,也是最大快人心的!第一位就是飯冢國五郎,侵華日軍第101師團101聯隊的聯隊長,死後追授為陸軍少將。
  • 【人文江山】仙霞關前,日軍大佐被一炮炸死
    ,當場炸死,日軍陣地群魔無首,紛紛潰逃。」突然,中國軍隊一枚迫擊炮彈不偏不倚正好擊中龜田的頭部,龜田被炸死在了落馬橋上。頓時,日軍陣地亂成一團,中國軍人趁勢衝殺,日寇無力抵擋,紛紛潰逃。日軍步步逼近,中國軍人誓死抵抗  過了落馬橋,再走100多米,就到了仙霞關。  「當時,四十九軍一〇五師的一個團在這裡進行防守,阻止日軍南進。」
  • 日本師團長是什麼級別的官?
    一般情況下,我們在看影視劇的時候所看到的侵華日軍高級軍官大多是師團長、旅團長、聯隊長之類,而師團長的軍銜通常為將官軍銜,那麼歷史上日軍在二戰時期的師團長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軍職?二戰日軍的師團編制雖然說日軍的師團編制最初是仿照德國整編師的編制而誕生,但實際上一個師團跟其他國家軍隊編制中的軍級單位差不多是一個等級,甚至是集團軍。因為二戰時期日本陸軍的一些甲級師團在軍隊人數上一度達到了3萬人次,已經是其他國家一個軍乃至以上的數量了。所以說日本的師團長其官職的大小,基本上是其他國家的軍級以上單位指揮官的級別了。
  • 被中國擊斃的日軍最高銜級軍官,不是阿部規秀是他
    那麼,被中國軍民擊斃的日軍最高銜級的軍官是誰呢? 白川義則(1869—1932),日本陸軍大將,1890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一期。參加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陸軍大學畢業後曾留學德國,三次出兵侵略山東。一二八事變後被昭和天皇欽點率軍攻擊上海,命令100架飛機在上海市內狂轟濫炸,炸毀了大片建築,致使數萬中國人民和外國僑民喪命,雙手沾滿了中國人民的鮮血。
  • 被日軍尊稱「中國軍神」的孫立人有多傳奇?斃敵3萬,壽長90歲
    今天要講到的這位將軍叫孫立人,他有十分傳奇的經歷,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在校期間曾入選國家男籃,代表中國奪得過國際大賽冠軍;後投筆從戎,成為抗日名將,斃敵33000人,被中、英、美三國授勳,受到艾森豪和巴頓將軍大讚。
  • 解放軍「三楊」之一的楊成武將軍,擊斃日軍阿部規秀
    抗日戰爭爆發後,楊成武將軍擔任獨立團的團長,率部參加樂樂著名的平型關戰役,在後來的黃土嶺戰鬥中,楊成武碰上了日軍名將阿部規秀的率領的日軍部隊,在戰鬥中,通過和日軍的激烈戰鬥,直接擊斃了日軍名將阿部規秀,大大鼓舞了八路軍的氣勢。
  • 最憋屈的日軍師團長,因小兵憋了一泡尿,腳被炸斷重傷而死
    不過,日軍的囂張氣焰並沒有褪去,反而被激發出了更為強烈的怒氣。因而,數萬日軍朝著衢州方向殺去,「浙贛戰役」打響。一、國民革命軍第88軍第63師接到上級命令,駐紮於蘭溪,修築工事阻擊日軍。五月時分,日軍兵分兩路,分別從富陽、諸暨進發,猛攻桐廬、義烏,並炸毀沿線的浙贛鐵路。
  • 想了解抗戰史,得先弄清日軍番號
    在抗戰時期中國的新聞報導中,經常會在日軍師團番號前面加上師團長的姓名,例如「板垣師團」等。而日本國內的新聞報導在這方面則顯得比較混亂,首先在大部分情況下日本報導不會出現「師團」這類的字眼。更有甚者,日軍的正式文件中,經常將某一師團的番號抹去,直接用一個字代替,如「玉兵團」、「鯉兵團」等。其實,中國當時以日軍師團長名稱代稱其部隊的方式,日本軍隊早在「九一八」事變期間就在使用。隨著全面抗戰的爆發,越來越多的日本軍隊在中國戰場上遭遇重創。為粉飾這一情況,日本的媒體經常將遭遇重創的部隊包裝成「以一當十」的敢死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