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8月,19歲的少女謝婉瑩用筆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發表了人生第一篇反映社會現實的「問題小說」:《兩個家庭》。「是五四(指五四運動)這道電光、這聲驚雷把我『震』上了寫作的道路!」冰心說。
△冰心回憶「五四」手稿
1920年~1923年,冰心筆下出現隨感(《笑》《山中雜感》等)和小詩(《繁星》《春水》),這兩種文字形式發表出來時有些石破天驚,給讀者以全新甚至陌生的感受,自古典文學中脫穎而出的現代美,短小的詩行中流露出的抒情哲理,令當時男女青年為之傾倒。
我自己寫《繁星》和《春水》的時候,並不是在寫詩,只是受了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把自己許多「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集子裡而已。——冰心
△冰心與吳文藻
1923年,冰心赴美留學,在搭乘的郵輪上認識了終身伴侶——吳文藻(1901~1985年,江蘇江陰人,社會學家)。初見時,吳文藻不僅沒有阿諛之詞,反而質問冰心:「有幾本評論拜倫和雪萊的書,都是英美著名的評論家寫的,你看過沒有?」當冰心回答「還沒讀過」時,吳文藻爽直地勸說:「你學文學的,這些書你都沒看!這次出去,要多讀一些書,如果不趁在國外的時間,多看一些課外的書,那麼這次到美國就算是白來了!」
這些話給冰心留下深刻印象。她把旅途和異邦的見聞寫成散文寄回國內發表,結集為《寄小讀者》,至今聲譽不衰。1929年6月15日,冰心與吳文藻在燕京大學臨湖軒舉行婚禮,自此相守半個多世紀。
△冰心一家
冰心說,「生命從八十歲開始。」果真如此,在《關於女人》《小橘燈》《櫻花贊》《再寄小讀者》等作品的創作基礎上,她在80歲之後依舊筆耕不輟,升華「愛的哲學」。
正像評論家所說,冰心的創作,「具有柔和細膩的筆調、微帶憂愁的色彩、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新明麗的語言」,這些構成了她藝術風格的基本特色。她的作品,「總是情感勝於事實,以情動人,用溫柔的情思和淡淡的憂愁感染讀者,把讀者帶進詩一般美妙的境界」。那種清麗、自然夾雜著古漢語韻味的語言,那些具有鮮明藝術特點與個人敘述風格的文體,即「冰心體」。
△冰心與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