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川普對中國《大秦賦》如是說

2021-02-15 老徐微記

徐明天,徐參謀天天講軍事,徐記者天天講財經和易經

年末,中國人突然對電視劇《大秦賦》產生巨大爭議。爭論的焦點是秦始皇的大一統。有人說,大一統是對中國的巨大貢獻,有人說大一統是「暴政」。

老徐(微信公眾號:明天軍事)就為這場大討論叫好。這場討論才是普世價值的討論,觸及東西方文化的根本差異。

胡錫進說的對,中國和西方都有民主自由,但他說的也不對,中國的民主自由是不同。中國是人民民主,是人民的自由。西方是貴族民主,貴族自由。

大家想想,是誰在反對大一統?

秦始皇的時候,是六國貴族反對大一統,附庸於六國貴族的儒家門客反對大一統,他們搬出周天子的朝綱,要求秦始皇繼續搞諸侯分封。秦始皇焚書坑儒就是拋棄他們的禮制學說,斷了他們的念想,實施郡縣制。

現在反對大一統的是西方民主自由價值觀的崇拜者,也是一些想分享權力成為貴族的人,其中也有儒家弟子。

郡縣制和諸侯分封的區別在哪裡?

諸侯分封是貴族世襲制。分封的土地是貴族所有,轄區內的民眾也屬於貴族的財產。而郡縣制,就沒有了貴族的土地和人民管轄區,地方設郡縣,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人民耕種土地向中央政府納糧交稅。早在秦始皇500年前,齊國的管仲就在齊國實行大一統,土地平均分配給農民,吸引大量移民,富國強兵,齊國成為春秋首霸。

秦始皇大一統就是學習了管仲法家,他的兩個謀士韓非子和李斯都是管仲法家學派,這兩人在齊國稷下學宮讀書師承管仲和荀子。當時,儒家孟子也在稷下學宮講學講仁政,仁政和王道嚴重對立。秦始皇看中韓非子,是因為他跟秦始皇說了一句話:不論用什麼手段,只要統一六國,天下一統,就是最大的仁政。

因為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諸侯國之間你爭我奪,連年徵戰,周王朝的100多個諸侯國被他們剿滅,連周王室都被楚國滅亡。各諸侯國內部也是內亂不斷,爭權奪利,相互殘殺,可以說是血流成河。當時的局面,不是秦統一六國,就是秦被別人統一。當時秦始皇有統一的實力,李斯、韓非子就跑到秦國出謀劃策,幫助秦始皇統一天下。

秦始皇統一了天下,難道還要再諸侯分封,再重複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內戰混亂?

國家治理的方案就是大一統,郡縣制。劉邦打敗項羽,又面臨分封還是郡縣的問題,西漢最終實行秦制郡縣制。

有人說秦王朝的短命的,統一後只存在了15年,但秦制就一直延續到現在

中國從此進入了現代國家。

這不是老徐說的,是最暢銷的《歐洲史》的作者戴維斯說的。這個戴維斯來中國說過一句有意思的話,美國人去了歐洲感覺是孫子,歐洲人來到中國也感覺是孫子。對比中國,歐洲和美國的歷史都太短了。

外交部華春瑩最近說,中美歷史是5000年對250年。你這個孫子逞什麼能耐?

中國在2200年前就解決的問題,美國到現在都沒有解決。

戴維斯說,法國大革命建立了一個大一統的行政體制的將法律使用到每一個公民的現代國家。

他認為歐洲的現代國家體制是從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開始建立的,比中國的大一統、行政體制、人民法制晚了2000多年。在法國大革命之前,歐洲是沒有國家的。

那麼以前的歐洲是一個什麼樣子?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20歲的希臘亞歷山大正帶領希臘大軍東徵,10年東徵,向南徵服北非埃及、利比亞,向東徵服伊朗、阿富汗和印度,徵服整個中東。

亞歷山大打到阿富汗的東部,望著高高的崑崙雪山,認為到了世界的盡頭,於是揮軍南下進入印度。這時候希臘大軍已經出徵10年,士兵們說想家了,亞歷山大就說帶他們回家。其實是亞歷山大中了箭傷,死在了回希臘的半路中,時年只有31歲。

秦始皇也是用10年時間統一了六國,統一後只活了10年,時年53歲。他死後第五年,劉邦和項羽攻進了鹹陽城,秦朝滅亡。

亞歷山大死後,他打下的帝國立即分崩離析,被羅馬帝國取代。

如果秦始皇能活到80歲,秦王朝就不可能那麼早滅亡。同理,如果亞歷山大活到80歲,也可能沒有羅馬帝國。

亞歷山大被西方稱為第一個英雄,他徵服了世界,稱之為希臘化,把希臘文明帶到了他所徵服的地區。因此,西方國家至今把這些地區看作他們的勢力範圍,軍隊駐紮阿富汗,把曾經徵服希臘的波斯伊朗視作仇敵。

西方是城邦制。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是希臘,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希臘是一個什麼樣子呢?

柏拉圖的「理想國」是城邦裡的人都互相認識,國王站在城頭上能看到國土的邊界。比現在中國的鄉鎮要小,可能比村子要大。你去希臘旅遊,雅曲、斯巴達,都很小。小到什麼程度?亞利士多德寫《政治學》是研究了希臘200多個城邦的法律。現在的希臘也才1000萬人,一個城邦5萬人,那個時候應該100多萬人而已,一個城邦幾千人。

因此,希臘曾經被波斯徵服。因為希臘是一盤散沙。後來亞歷山大東徵徵服中東北非,是因為亞歷山大先把希臘統一起來了,希臘的城邦都聽他的命令,軍隊都聽他的指揮。

中國人讀西方文學,總是國王、王子、公主,可能就是一個村長和村長的兒子、女兒。處處都是國王城堡,一個城堡就是一個國家。每一個城邦就是一個獨立王國,有自己的軍隊,土地上的人就是國王的臣民。臣民要和國王籤署契約關係,忠誠於國王,為國王去打仗,國王就給他土地耕種。這就是西方的所謂「契約精神」。國王有軍隊,但到了打仗的時候也要全民皆兵,因此西方個人有武器,現在就人人可以擁有槍。

即使是強大的羅馬帝國,雖然條條大路通羅馬,但羅馬也不是統一的,各省都是貴族世襲,貴族們不但擁有世襲的土地,而且擁有自己的軍隊,各省軍隊有的時候跟中央軍一起徵戰,有的時候就跟中央軍打起仗來。羅馬沒法統一各省,就把基督教立為國教,想以宗教進行統一,卻搞出一個世俗與教會的對立,教會也成為一個獨立王國,並且這個獨立王國也是分裂的,分裂為東西羅馬。

前段時間,賀衛方大肆鼓吹西方憲政,說西方憲政限制王權,限制獨裁。可他不敢講憲政的最基本事實。最基本的實事是,憲政首先締造一個皇帝英王,皇帝英王頒布憲政締造了英國。

1000年前,英格蘭島上有300多個貴族王國,也就是300多個孤立的小村子。由於英格蘭島上的人不信奉基督教,羅馬教皇就委派法國諾曼第的查理貴族去徵討英格蘭。諾曼第貴族帶的士兵也可能就是幾千人,但對比一個個村子就是絕對優勢。而島上的村子不能聯合作戰,大多選擇投降。

仗快打完有時候,將士們開始要求分封土地,而投降的貴族也要繼續保留分封,諾曼第貴族就在馬上寫幾句話,第一,我當國王,統帥全國軍隊,第二,你們可以得到土地和臣民,第三,稅收一部分要交國王。也就是說,你們可以繼續當貴族,但首先要擁戴我為國王。你們可以有土地稅收權,但要給國王一部分。

這就是查理一世和王冠憲章。這一年是1066年。

英國一直以「大憲章」為榮。因為英國實際上是西方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實現了部分的大一統,軍隊和部分稅收統一起來了。

英國立國後,內亂、內戰不斷。首先是貴族和國王之間的鬥爭,王室宮廷鬥爭,原著民和外國王室 的鬥爭,因為查理王朝畢竟是法國人,這也就有了基督教與清教徒的鬥爭,也有了英國和法國之間的鬥爭,英法曾經有過百年戰爭。大家讀讀莎士比亞,血流成河、白骨累累。貴族和王室 的鬥爭產生了議會,原著民是清教徒,被殘酷鎮壓,一部分人先是被驅趕到了荷蘭,後來被驅趕到北美,乘上了五月花號去了美國。大量英國囚徒就被流放到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加拿大搞了一個「五眼聯盟」,實際上就是純種的英格蘭島原著民的後裔聯盟。這是他們的血統。西方的認同不是民主自由,而是種族種姓。

法國總是瞧不起英國,英國有個大憲章,但有什麼驕傲的呢?那是法國人創立的國家頒布的憲章。因此,法國就總是以英國的太上皇自居,不賣英國的帳,也不賣美國的帳。馬克龍現在還是這副派頭。法國的資本是拿破崙曾經統一歐洲。因此,如果有外國元首訪問法國,就會安排從拿破崙的凱旋門下經過。英國很厲害,在全世界搞了那麼多殖民地,成了日不落帝國,但就進不了歐洲大陸。

那麼,現在美國和歐洲是一個什麼狀況?

實際上他們還不是行政國家。他們國家軍隊統一了,但各個州的官員並不是中央委派,聯邦有法律,但各個州也有法律。這種統一是鬆散的。

蘇聯為什麼解體?

原因很多,但根源是列寧當年沒有實行大一統,實行了聯邦制,葉爾欽一聲令下,各個聯邦就獨立建國了。

美國病毒防控不力,有川普的原因,也有美國聯邦分立的原因,各個州不聽川普的命令,各自為政。現在川普不但要搞軍事政變,而且要在德州搞獨立公投,如果票數過半,德州就能獨立成功。德州獨立可能引發美國雪崩,各州紛紛獨立,美國就不只是分裂為兩個國家,而是分裂為50個國家。如果一個鎮公投獨立,都可能成為一個國家。

獨立的國家就要確立獨立的領土,建立獨立的軍隊,建立獨立的法律,戰爭的爆發就到來了。美國曾經爆發過一次南北戰爭,才將美國統一起來。而美國獨立也是通過與英國的戰爭獨立的。

美國德州能夠獨立嗎?

川普支持英國成功脫歐,就是從歐洲獨立。而蘇格蘭立即啟動脫英程序,英國可能就要回到英格蘭小島上。

二戰之後,德國和法國深感戰爭之痛,就想統一起來。德、法從種族來說,都屬於日爾曼後裔,因此統一的願意比較強烈,隨後歐洲國家都聯合進來,英國也加入進來。但是這種統一隻是經濟上的,然後統一貨幣,英國就沒有加入進來,保持了英磅,沒用歐元。歐盟更沒有行政上的統一,各國還是獨立的外交和法律,而軍隊就被美國的北約控制。這也是英國脫歐的隨意之處,誰想脫就能脫。

有人說,通過戰爭進行統一不人道。各個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就是人道的嗎?

有人把分裂的歐洲和美國看作是太平盛世是睜著大眼說瞎話。別的不說,20世紀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在歐洲爆發的。從對世界霸權爭奪的角度看,美國就沒有停止過戰爭。美國建國不到250年,只有14年沒有發生戰爭。二戰之後的世界最大規模的戰爭都是美國發動。朝戰、越戰,是美國直接發動,中東戰爭是美國操縱,美國在中東發動了兩次波斯灣戰爭,發動了阿富汗戰爭。

川普正用軍事政變、德州獨立和對外戰爭來參與中國《大秦賦》的討論。

徐明天,徐參謀天天講軍事,徐記者天天講財經和易經

老徐有「明天軍事」和「易經實修」兩個公眾號,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老徐已經丟了一個每天10萬+的公眾號,就要當心。為防失聯,請各位朋友兩個公眾號都關注。謝謝支持。

老徐茶友社:坐在鳳凰老茶樹下品功夫茶(11)

潮汕老闆為什麼守得住?——茶杯裡的生意經(十)

中國商幫群四起,北有晉商,中有徽商,南有潮汕商幫。

現在,晉商、徽商的輝煌都寫進了歷史,潮汕老闆就走南闖北,稱雄海內外,遍布全中國。

深圳,與潮汕相鄰,現在汕頭的一部分又劃入深圳市,因此,深圳就有很多潮汕人。潮汕人很少有人進工廠打工,打工也多是潮汕人的廠和店,打著打著就當老闆了。因此,深圳遍地是潮汕老闆。

深圳有個農批市場。改革開放之初,深圳突然開放來了全國各地的人,需要供給蔬菜,深圳市就請鄰近的潮汕人來深圳種菜。可是種了一季,他們就不種了,就開始擺攤賣菜。深圳市政府受啟發開辦肉菜市場。來得人越來越多,肉菜市場不能滿足,就搞了個農批市場。現在,全國各地都有農批市場,但中國第一家農批市場就是深圳農批市場。它是國有企業,第一任總經理是潮汕人,叫林家宏。

據說。當時深圳的白菜到了10塊錢一斤,荷蘭豆20塊錢一斤,泰國榴槤100多塊錢1斤。1988年,市政府決心非要搞個農批市場把物價降下來,商業部門找了三個人,都不願意做這賣果賣菜的事情。當時的深圳可是遍地是黃金,沒人看得起果菜小生意,找從部隊轉業不久的林家宏談,他卻很高興。

林家宏很快就選中了布吉的一片魚塘,9萬平方米,有人說太大了,賣果賣菜要這麼大塊地。林家宏說,不大,靠近市中心還要再建一個。

1989年一期建成,24小時營業,每天4000多輛車交易客商1萬多人進出,日交易客2600多萬元,做裡面做果菜生意的多是林家宏的潮汕老鄉。

做果菜起家,潮汕人又到深圳的角角落落去開士多店。

白手起家,小本生意,逐步做大,潮汕人的商業傳奇就這樣從深圳起家。

比如,近年來聞名國內的與王石爆發萬寶之爭的寶能公司老闆姚振華最早就是在深圳農批市場賣菜。

老徐曾經向潮汕老闆提出一個問題:潮汕人為什麼不嫌棄賣菜開士多店這種小生意,並且能夠從小做大?

他們說,潮汕人吃苦耐勞,最重要的是守得住。

做這種生意,確實要守得住。有的守了幾個月,看看不賺錢,就守不下去了,關門走人另找門路。而潮汕人經歷過這個困難期,互相傳遞信心,就守得下去,度過瓶頸期,守得密雲不雨,守得雲開日出。

最讓人佩服的是,潮汕人不只是天天堅守、年年堅守,而且每天24小時堅守。早晨天不亮就開門,晚上街上沒人了才關門,好像他們從來不睡覺,並且一直在店裡守著。

潮汕人為什麼能如此久久堅守?

並且永不知厭煩和疲倦?

而且每一個潮汕人都是這樣?

有個老闆對老徐說,你看出一個門道沒有,不論開什麼店、做什麼生意的潮汕老闆,不論大老闆還是小老闆,他們的面前都有一個功夫茶盤,有一把功夫茶壺和茶杯。

這功夫茶就是潮汕人永不知疲倦永不會疲倦的神丹妙藥。

謝謝各位支持。瀏覽與購買請長按下面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的小程序碼」進入老徐茶友社。

相關焦點

  • 視線:《大秦賦》賦的是什麼
    劉兵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大秦賦》在劇本打磨上歷經八年,拍攝一年,製作上可謂是大手筆。在嚴肅歷史劇不太受寵的今天,這篇「賦」火了,它到底賦的是什麼呢?
  • 一本正經的《大秦賦》是一篇什麼樣的賦?
    也許手撕鬼子的抗戰神劇看多了,年終歲尾,中央電視臺8頻道突然播放78集歷史正劇《大秦賦》,讓吳鉤引起了注意。戰國時代七雄爭霸的故事已經講了幾千年了,一本正經的《大秦賦》會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今晚,《大秦賦》播到了30多集了,吳鉤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 大秦賦李乃文扮演的角色解析 大秦賦李乃文演誰
    大秦賦李乃文扮演的角色解析大型歷史劇《大秦賦》定檔播出了,這部劇講的是秦始皇一生的經歷和統一六國的傳奇故事,劇中多為歷史人物,關係比較複雜。那麼《大秦賦》人物關係圖是怎樣的?《大秦賦》演員表如何?下面小編帶來介紹。至此,嬴政攬政於手,主國於秦。
  • 這篇「賦」火了,《大秦賦》到底賦的是什麼?
    來源標題:《大秦賦》賦的是什麼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
  • 「視線」《大秦賦》賦的是什麼
    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大秦賦》在劇本打磨上歷經八年,拍攝一年,製作上可謂是大手筆。在嚴肅歷史劇不太受寵的今天,這篇「賦」火了,它到底賦的是什麼呢?
  • 《大秦賦》是《大秦帝國》第四部麼?
    電視劇《大秦帝國》系列劇,是根據孫皓暉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的長篇歷史劇。已經播出的三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這三部的原著都是孫皓暉先生,第一部的編劇也是孫皓暉先生。而現在登上央視8的《大秦賦》的原著並不是孫皓暉先生,編劇也不是,至少在片頭並沒有根據誰的哪部小說改編的字樣,所以說它是《大秦帝國》的第四部應該是欠缺了一些主創的因素。 我想這會不會是從《大秦帝國之天下》改為《大秦賦》的原因。
  • 大秦賦開播
    2020年最具期待的國產大劇《大秦賦》今晚登陸央視八套電視劇頻道黃金檔。《大秦賦》原名為《大秦帝國之天下》,是《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的第四部,電視劇《大秦帝國》系列,是根據孫皓暉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的長篇歷史劇。前三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豆瓣評分分別是9.3分,9.2分和8.5分,全都遠超近年來的許多影視劇。因為做到以高質量製作來講述正史,所以受到很多關注與熱愛歷史的觀眾 的追捧。正因有前三部劇的珠玉在前,《大秦賦》可謂頂著榮耀與壓力前進。
  • 《大秦賦》細節硬傷
    2020年,註定是中國電視劇史上魔幻的一年。《大秦帝國之天下》這麼霸氣的名字被改成了《大秦賦》,瞬間覺得逼格Low了。另一種說法是「大秦帝國」中「帝國」兩個字惹怒了一些官老爺,中國的電視臺裡不允許這麼牛X的詞出現,所以被迫改名了。
  • 與其寫大秦賦,不如寫大秦覆!
    明明秦朝在統一六國後只持續了十五年就被陳勝吳廣,劉邦項羽們推翻,應該拍反思秦朝為什麼如此不得人心的「大秦覆」但偏偏有人要去拍讚美秦朝的「大秦賦」。大秦賦,這個名字看起來就很怪。因為賦,是漢朝時流行的文學體系。所謂楚辭漢賦。而秦朝呢,自商鞅變法後,就把愚民,弱民,貧民放在了首位。秦朝的民眾實際上就是君王的奴隸,戰爭機器上的螺絲,沒有閒暇和自由,整日為了君主的私利任勞任怨。
  • 大秦賦
    《大秦賦》大秦帝國史詩劇之收官之作,該劇講述了始皇帝嬴政從幼年質趙到壯年掃六國、並天下近四十年的戰國風雲、雄渾史詩。編導人員看的出是用盡了心思,這幾天的劇情顯得拖沓了,但依舊會是部好劇。劇夠長,有足夠的表現空間,但希望還是著重表現始皇帝嬴政親政後掃六國歸一的過程大秦帝國全系列都看了,《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跟《大秦賦》比起來,情節要更緊湊,筆墨最多的運用在變革外交宏大的戰爭場面上。
  • 《大秦賦》電視劇有哪些看點 《大秦賦》劇情介紹
    古裝大劇《大秦賦》首播6集就收穫一片好評,不僅服化道精緻,還盡力去還原歷史,宏大的戰爭場面讓觀眾直呼過癮,而主演團隊也是演技在線,非常值得一追,那麼《大秦賦》有哪些看點?下面帶來介紹。  《大秦賦》的內容看點  《大秦賦》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張魯一飾演)在呂不韋(段奕宏飾演)、李斯(李乃文飾演)、王翦(尤勇智飾演)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  先說尊重歷史的一面。這部《大秦賦》從秦國攻打趙國邯鄲,秦異人緊急回鹹陽講起,引入秦異人、呂不韋、嫪毐、華陽夫人等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
  • 大秦帝國收官之作:大秦賦
    12月1日,《大秦賦》正式上線,在央視播出。這部劇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下》,現分成上下兩部,改名為《大秦賦之東出》、《大秦賦之天下》。大秦帝國是孫皓暉創作的小說,小說參考了大量資料,完美呈現出大秦帝國的風貌。恆古帝國,始於裂變2009年,大秦帝國第一部播出:《大秦帝國之裂變》。原作者孫皓暉擔任編劇。
  • 名不符實《大秦帝國之天下》,名副其實《大秦賦》
    在系列此前三部超高分劇集,構成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戰國世界,講述了秦國六代君王的嘔心瀝血,這次,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故事,也終於要拉開帷幕。不過,這一次的《大秦賦》,雖然目前的評分依然有8分之高,但是,不僅其定檔時改掉其曾定名《大秦帝國之天下》,從內容、內核的意義上,《大秦賦》亦已不副《大秦帝國》系列之名。畫風大變,《大秦賦》到底經歷了什麼相比較前面數部的《大秦帝國》系列劇,《大秦賦》給人主要觀感差別,最直觀的可能是臺詞上的不同。
  • 《大秦賦》的原著作者是誰 為什麼改名為《大秦賦》
    大秦賦的原著作者 大秦帝國系列劇的「裂變」,「縱橫」還有「崛起」全部取得了令人驚訝的好成績,作為壓軸出場的終片,為什麼不延續之前的風格繼續播出呢。改名後的《大秦賦》總覺得缺少了歷史劇的霸氣和厚重的感覺,翻看網友的評論眾人褒貶不一。
  • 大秦賦電視劇有哪些看點 大秦賦劇情介紹
    古裝大劇《大秦賦》首播6集就收穫一片好評,不僅服化道精緻,還盡力去還原歷史,宏大的戰爭場面讓觀眾直呼過癮,而主演團隊也是演技在線,非常值得一追,那麼《大秦賦》有哪些看點?下面帶來介紹。《大秦賦》的內容看點《大秦賦》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張魯一飾演)在呂不韋(段奕宏飾演)、李斯(李乃文飾演)、王翦(尤勇智飾演)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先說尊重歷史的一面。
  • 《大秦賦》:嚴肅歷史劇的「輓歌」
    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終章,《大秦賦》聚焦的是秦始皇「掃六合、定天下」的歷史故事,因與原著作者孫皓暉的版權糾紛,該劇最終由《大秦帝國之天下》改名為《大秦賦》。對歷史劇愛好者而言,《大秦賦》瑕不掩瑜,品相在史詩大劇中無疑是上乘的。
  • 《大秦賦》:嚴肅歷史劇的「輓歌」
    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終章,《大秦賦》聚焦的是秦始皇「掃六合、定天下」的歷史故事,因與原著作者孫皓暉的版權糾紛,該劇最終由《大秦帝國之天下》改名為《大秦賦》。但是,雖豆瓣評分達到了8.5分,《大秦賦》的收視卻徘徊在0.6%左右,豆瓣標記觀看人數也未超過一萬,熱度難敵同期播出的《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功夫戰警》等。 如此來看,要讓《大秦賦》為歷史劇「續命」,太難了。 從《大明王朝1566》到《大秦賦》,歷史劇已經十多年沒有問世一部全民爆款了。
  • 【好書推薦】熱播電視劇《大秦賦》原著小說《大秦帝國》
    作者以敢為天下先的藝術勇氣和歷史眼光,開宗明義地宣告了他的大秦史觀:「大秦帝國是中國文明的正源」、「我對大秦帝國有著一種神聖的崇拜」。《大秦帝國》是一部描述秦興亡生滅過程的長卷歷史小說。秦帝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際,建立了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但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閃,轟鳴而逝。
  • 大秦賦主要演員人物解析介紹 大秦賦人物關係是怎樣的
    大型歷史劇《大秦賦》定檔播出了,這部劇講的是秦始皇一生的經歷和統一六國的傳奇故事,劇中多為歷史人物,關係比較複雜。那麼《大秦賦》人物關係圖是怎樣的?《大秦賦》演員表如何?下面小編帶來介紹。《大秦賦》人物關係是怎樣的講述秦始皇嬴政從出生到統一六國,40餘年的戰國風雲故事,這部劇的導演一共有四位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的大型歷史劇,共78集劇情。這部電視劇延續了《大秦帝國》前面的劇情內容,即將播出的這兩部,則講述「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
  • 《大秦賦》海外首播
    由西安曲江大秦帝國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等主演的古裝歷史劇《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下》),於12月1日登陸CCTV-8黃金強檔,在騰訊視頻全網首播後,近日還登陸YouTube熱播劇場海外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