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3年年底蘋果通過iBeacon布局室內定位技術以來,上到百度,下到各類初創團隊紛紛試水該領域。但是隨著市場的推進,大家發現iBeacon技術雖然定位精準,但在部署成本、運維成本、能耗以及使用習慣上都不盡人意。
除了iBeacon以外,例如Wi-Fi指紋、地磁導航、RFID、UWB、空間波與慣性導航等室內定位導航技術都有其相應的引用場景。
「謙尊升科技」總經理肖卓凌告訴36氪,公司的定位是以慣性導航為核心,融合多種技術的高精度室內外定位服務提供商。
慣性導航最早用於獲取高速運動的飛行器的瞬時位置數據,主要應用在飛彈等高速運動物體,其核心設備是加速度傳感器與陀螺儀。與主流室內定位技術不同,慣性導航不需要依賴任何外界的信號源,比如衛星、藍牙或WiFi,與此同時慣導也不會受到這些信號源的幹擾。
但慣性導航也有幾點弊端,比如慣導的定位誤差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大;每次使用之前需要一段初始校準時間;高精度設備的價格較昂貴。
肖卓凌表示,「謙尊升科技」基於慣性導航已有優點,在軟體層面做出了3項技術補償:
機器學習算法:雖然硬體誤差不可避免,且不同的慣導晶片的誤差都不一樣。但「謙尊升科技」在算法層面做出了優化,可實現兼容不同的硬體並且把誤差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多維度常量提取:除了常規參數外,「謙尊升科技」通過自有算法將重力加速度、磁場等常量進行提取,並對慣導所累積的誤差進行抑制,從而對姿態估計以及後續精準定位提供補償作用。
利用外界信號:主要通過地圖上的精準信息進行修正,其次會參考所有外界信號進行輔助,包括ibeacon、Wifi信號源。
基於此,「謙尊升科技」一共推出了兩套解決方案,其一以智慧型手機為載體,通過SDK的方式嵌入合作APP;其二是向客戶提供特製的硬體終端,滿足客戶在特殊場景下的需求。
肖卓凌告訴36氪,通過市場調研以及小範圍試點,「謙尊升科技」確定了初期的登陸市場。定位SDK一端,將優先切入停車場市場,而硬體終端的業務線則主要服務於各地消防隊。
肖卓凌認為車聯網是未來交通的核心,而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就是車聯網大數據,一旦掌握了車主的駕駛行為、習慣等數據信息,就可以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提供各種車聯網服務。而停車場的室內導航一直以來都是個痛點,很多車主即使知道附近停車場有空餘車位,也需要耗費大部分時間去尋找。慣性導航配合停車app可以實現從進車庫開始一直導航到相應車位,尤其針對設計複雜和有多層多區域的大型停車場。
而消防救援等應急任務對室內定位有著更為特殊的需求。一般在緊急情況下,消防隊是無法快速響應以及布置外部定位設備的,有時候甚至接受不到任何的外部信號源,這也是慣性導航優於其他技術方案的原因。肖卓凌告訴36氪,各地消防隊會提前把當地人流量較大的商場或樓宇的設計圖提前交於公司的技術部門,技術部門會提前做好精準的三維建模。而對於一些沒有覆蓋的樓宇,只要有相關圖紙或平面圖,系統也能快速建模。
採訪的最後肖卓凌告訴36氪,「謙尊升科技」今年全年的收入大概會在1600萬人民幣左右,其中9成的訂單來源於消防隊。未來,以定位SDK向app收取年費的方式,將會逐漸成為收入來源。「謙尊升科技」未來要講的故事與其他做室內導航的團隊一樣,即從導航服務到精準營銷的轉變。
「謙尊升科技」目前全職員工36人,其中70%以上為研發人員。董事長黃詡復旦大學MBA,上市公司榮之聯(002642)副董事長,車網互聯創始人;總經理肖卓凌為牛津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及博士後,上海交通大學信號處理專業碩士。在定位領域尤其是室內定位行業超過10年的學術研究和產業實踐經驗;
「謙尊升科技」此前曾獲得3輪融資目前正在尋求新的一輪A輪融資,主要用於產品的更新迭代與市場的規模化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