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必讀)

2020-12-20 明月天心

人這一生帶有多少福氣,有多少衣穿、多少糧食吃,是有定數的,並非無窮無盡,如果過早揮霍完,就要福盡人亡。聰明智慧的人懂得惜福和培福,就像「開源節流」一樣,不浪費福報,而且通過各種途徑為自己修福。很多人喜歡到寺院,到佛菩薩寶像前求福,希望能得佛菩薩加持,賜予財富福報,但其實天上不會掉餡餅,福報是求不來的。

福報是靠個人行善積德修來的,我們所做下的每一件善事,存下的每一分好心,最終其實都是成就了我們自己。利人者最終都利益了自己,就像那句話說的: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能夠「舍」的人終有「得」,把自己的福報舍給他人,那麼自身的福報才會加倍。人越布施,福報才會越滾越大,原地不到,只會慢慢地消耗掉。

許多人喜歡求財,祈求「財神爺」加持自己財源廣進,可是大家卻從未思考過,為什麼要拜「財神爺」,只是一味地將其視為無所不能的神靈。其實,任何一種宗教的存在,任何一種佛菩薩的形象,都是為了啟發人們的心智,使人們心生覺悟、不迷惑,而不是要大家追求神通、走捷徑。

財神爺懂得布施,所以福德無量;而眾生往往自私慳貪、不舍一毫,還想要獲取更多,欲望無休,所以所求皆苦、福薄命苦。人生是有輪迴的,你發心布施給他人的東西最終其實到繞回了自己身上。人吶,不要害怕吃虧,吃虧的人必定會有厚報。「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你所失去的,上天必會以加倍的福報補償給你。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當下所遭受的一切都是自己曾經種下的因,而今感召果報,所以命運是好是壞,都不要有任何怨言,因為這是自己造成的。就如《太上感應篇》裡講的: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與其怨恨不如改變,人的「命」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定了,但是人也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和行善改變自己的運勢,最終也會扭轉自己的命。

因此,佛教不算命,而倡導人改命。不要沒事去算命,算命會把福氣越算越薄,積極改命、斷惡修善,自然修得好風水。我們信佛信的是因果,命運的真相其實就是因果,人人都想富貴,卻不知人的財富不是燒香拜佛求來的,人有十分財,七分靠福報,三分在勤勞。你不修福報,財富是守不住的;你不努力,財富是不會靠過來的。

另外,提醒大家一定要惜福,不論我們財富多寡,一定不要浪費。師父常常提醒我,不要浪費糧食,不要浪費水。因為你所浪費的不止是那點東西,而是福報的大肆消耗,你所浪費的東西最終都要自己償還。過早地將自身的福報損耗掉,人生就剩下苦了。沒有福氣吃喝,疾病就來了,壽命也就到盡頭了。

去過寺院齋堂吃飯的人應該都知道,僧人尤其注重惜福。佛門有首偈子:僧人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一粒米能遍十方,供養僧人的功德不可思議。福報修來不易,所以僧人不浪費一粒糧食,精進修行,回向大眾。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福報就在路上。

《六祖壇經》裡講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心善的人,就是離菩薩最近的人,與其追逐些虛無縹緲的加持,不如修好自己的德,自然命好福深。命好心也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轉為禍兆;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

人的命是可以轉的,善業的多少決定福報的大小。在福報不夠的時候,不要有非分之想,不屬於你的東西,得來也未必是福。人有多少德,就有多少福。學會知足隨緣,要想明白,不可能什麼都讓你得到,福禍相依,得得失失才是人生,知足才能常樂。守好自己人生的福,一生吉祥。

感恩閱讀,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說:人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不可隨意浪費,切記!
    有智慧的人,知道「萬法皆空、一切不空」,一切所得所失皆是自己造作的,是自己的因果報應。「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想知道我們前世的所作所為,看看自己當下的命運就知道了。如那句偈語: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如是因、如是果,真實不虛。前世修多少德,今生有多少福。因此我們說,人這一生有多少福氣是有定數的,我們當下所遭遇的一切都是自己感召來的。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
    在這娑婆世界行走,不是每個人都能輕鬆如意地過上富貴的生活,也不是誰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當然雖然世上還是窮人相對來說更多一些,但是也並不是只有窮人,每個人的命運福報不是上天隨意的安排,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業力。
  • 佛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福報來得太快,並非好事
    曾經在一本學佛的書上看到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在修行的路上,如果什麼都不缺,那麼他就會離修行路越來越遠,最終墜入魔道。」 凡事都是過猶不及,多了不好,快了也不好。佛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福報來得太快,並非好事。
  • 人的福報皆有定數,牢記這兩句話,福報自然長久!
    有的人福報多一些,有的人福報會少一些,福報多的人好運就多,福報少的人厄運就多。要想守住福報,獲得更多的福一定要知道這兩句話才行。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也就是說福報的多少與因果是有關係的,善因種得多福報就大,惡因種得多福報就薄。第一句話:受苦就是在了苦。
  • 每個人命裡的福報,其實都是有定數的
    師父說:吃苦乃是了苦,享福實為消福。俗話說:吃虧是福。吃虧是暫時的,不會吃虧到底,最終會轉化成福報。珍惜福報的人,福德的源泉才不會斷絕。惜福與造福同等重要,千萬不要將自己的福報享盡,每個人的福報可是有定數的。佛說: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 福報有定數嗎?福報是從哪裡來的?
    在我小的時候,經常那些老人都會說一個人的福氣他是有定數的。就像很多人喜歡喝酒,他說你的酒如果喝完了,你以後就沒得喝了。當時聽這些話的時候覺得迷信,但是後來慢慢的發覺身邊的有些人,四十歲、三十幾歲就因為喝酒得了這樣的毛病,然後就走了。
  • 佛教:人的福報,確有定數
    佛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一輩子來到這個世間,都是帶著過去的福祿、福報過來的,都是有定數的。如果你一直都在透支你的福報,早晚有一天會用盡的時候,福報用盡體現在你身上的就是諸事不順。每一個有生命的眾生,一生能吃能用的一切,都源於前世福報,福報盡則命終。因此,要積福惜福。
  • 佛說:如果你信佛,牢記這兩句真言,福祿皆有定數,因果從來不虛
    佛家常說: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塵世中大多數人花費畢生精力,都在追求福氣傍身,其實若能活在當下,珍惜您所擁有的一切,在感受人間酸甜苦辣的同時,學會讓自己更智慧的舍,那麼福氣不求也會自來,正如佛說:如果你信佛,牢記這兩句真言,福祿皆有定數,因果從來不虛。
  • 人生的福報有定數,不要浪費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你看別人都是幸福的,而唯有自己是悲苦的,請不要抱怨上天,因為在別人眼中你同樣也有他們所羨慕的幸福。 人這一生,能享多大福、要吃多少苦,都是有定數的,都是自身業力的牽引,人要能享福、能受罪,兩不耽誤。一個人一生下來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
  • 人這一輩子,福報或有定數,懂得分享,福報滾滾來
    但是《易經》又說有錢卻不一定都能帶來幸福,這是為什麼呢?看看《圖解易經》中的例子是怎麼說的:人這一生,每一個人都希望福報越多越好。由於我們的潛意識裡,福報就代表著過家財萬貫的生活,坐享人生的榮華富貴,還能夠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想要的物質,都可以擁有。人生一輩子,能夠擁有多少福報,實際上是有定數的,不是無限增長的。
  • 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聽聽星雲大師、南懷瑾教你如何守住福報
    我雖為世俗人士,但是對佛門教派卻心生喜好,私下裡也接觸了不少有關於佛家的常識學問。過去我遊歷過不少佛門廟堂,也結識了不少得道僧侶,其中有這麼一樣東西,是經常被佛家人士所提起看重的,那便是「福報」。在佛家,福報比世間所有的金錢名利都要珍貴,有福報的人,好運自當如影隨形,而沒有福報的人,再如何哀求祈禱,也一樣不會有好運加持,還有可能招來禍端。既然在佛教觀念裡,福報如此重要,我們生活中又該如何獲取福報呢?其實不然,福運根本不用我們去刻意獲取,它是人皆有之的。
  • 南懷瑾的點撥:福報是有定數的,福報好時慢慢用、省著用
    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想要有三兩的黃金,必須要有四兩的福報去承載。「福報」是佛家用語。福報是果,因在於修。福報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修得來的。所以不要小看那些成功人士、百萬富翁,他們都是有福報才能承載住自己的財富。相傳, 曾經有個國王,發現整個國家貧富差距非常大,便下了一道強制命令。他要求全國所有富人都把自己的財產拿出來,平均分給窮人,讓每個人的財富都等同。在國王的壓迫下,富人都平均分出了自己的財富。
  • 佛說:萬事皆有定數,一切隨緣
    他們不懂得一個道理,一個簡單的出奇,卻難以做到的道理:萬事皆有定數,一切隨緣。佛說:萬事皆有定數。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很多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能不能如願得到,其實都有定數的。 不屬於你的東西,縱使你拼的頭破血流,他也會離你遠去。屬於你的東西,縱使你再怎麼丟棄他,他終究也會回到你的身邊。
  • 其實人一生的錢財,都是有定數的
    佛說:其實人一生的錢財,都是有定數的。人這一生,與金錢的關係就是,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你註定只能得到,你命中注定的錢財;如果你命裡沒有這筆財富,就算你身處金山銀山,那些錢財和你,也沒有半點緣分。
  • 佛說:人的福報和好命,其實都是自己修來的
    書上說:命裡有時終需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人生無論你怎麼精心規劃,都抵不上一場命運的安排。就像佛又說: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這兩番話,有異曲同工之妙。所謂人生智慧,就是對生命的通透理解,以及對人性的大徹大悟。
  • 佛說:命好的人,身上都有這5大「吉兆」,看看你佔幾個?
    一個人最大的貧窮是無福,沒有福報的人,會過得很苦很累,縱使再努力,也難以逃脫命運的桎梏。而天生命好的人,往往會一生衣食無憂,得善緣貴人加持,福氣滿滿。難道人的命是上天註定的嗎?當然不是。世間任何福禍都有緣由,福報是各人自己修來的,禍事也是各人自找的,一切的一切都根源於因果。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當下的命運是前世的果,而我們未來的命運是當下的果。
  • 財富是積德修來的,人有萬算,天則一算,天就是自己修的福報
    人人都想要財富自由,絞盡腦汁,費盡心機,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賺錢,殊不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不是消極,而是要告訴人們,福報不是投機取巧得來的,而是自己行善積德修來的。老話講:「人有萬算,天則一算,」天就是自己修的福報。
  • 佛說,一切皆有定數,老天自有安排!
    有人說,既然一切,老天都已經安排好了,那我們還需要努力奮鬥嗎?還需要不斷堅持嗎?這樣做,有意義嗎?  其實,我所說的命,是因果,你種了什麼因,就會得到什麼樣的果,這就是定數,這就是老天的安排。  一切皆有定數,老天自有安排,我們無法改變定數,無法決定因果,但我們可以選擇種什麼樣的因,至於結什麼樣的果,就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了。
  • 佛說:有福之人,身上都有這4大「吉兆」,你有嗎?
    佛菩薩教人覺悟,而不是指導神通,自己不努力修行,誰也拯救不了你。「命自我立,福自己修」,天上不會掉餡餅,萬事有因才有果,坐享其成,那是妄想。「大開廟門不燒香,禍到臨頭許豬羊;任憑你把頭磕破,自古人忙神不忙」,人往往春風得意的時候想不起去燒香拜佛,倒黴的時候想起去拜佛算卦,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東西,臨時抱佛腳,都是徒勞。
  • 佛說:業障深重的人,默念三句話,福報自來,功德無量
    每個眾生到這個世間來,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都是源於業力的支配。所謂人生酬業,無業不來娑婆,所以說人到這個世間,就是來接受業力帶給自己的果報,善業得善果,惡業受惡報。因是自己造的,所以自己就能改,只要種善因,運勢自然就會有一個轉變。 一切的不順,皆因業障所致,消除業障,三業清淨,福報自然隨之而來。消業首先就要從心上改,在生活中《了凡四訓》就是學習的榜樣,真的能看懂,依教奉行,命運就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在佛教中,也有三句話,當業障深重的人,遇到不順,只要默念三句話,就能平復心情,福報自來,功德無量,尤其第3句是因果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