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描寫中年的詩詞有很多,中年如詩,值得回憶,從不識愁滋味的少年逐漸變成識盡愁滋味的中年,愁情與豪情並存,壓抑與喜悅共生,感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在時光的流逝中還來不及感嘆人生的匆忙,在「物色舊時同,情味中年別 」的愁緒中就已經要投入到新的一天。在「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品嘗到失意和落寞,讓孤獨和惆悵填滿了心間,中年愈發顯得那樣的嚴厲和坎坷。
少年時候的頑皮活潑、青年時的勤學苦讀、中年時的奮鬥拼搏、老年時的淡然釋懷,組成一部情節變化多端、調性高低錯落、人物豐富多彩的人生答卷。我仿佛看到中年的李白在齊魯大地縱酒狂歌空度日,率性灑脫只一人,美酒逍遙中度過美好的時光;仿佛看到中年的杜甫孤獨的行走在巴蜀大地,殷勤探看為官路,四處碰壁眼淚流,人生的旅途對詩聖太過苛責和嚴厲;仿佛看到中年的王維開始準備隱居輞川別墅,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在終南山中尋求人生的真諦……。
在時光的記憶中,一個個詩人在中年或奮鬥、或隱居、或功名、或旅途,於是在形形色色的人生筆記上都塗抹出一筆筆或明或暗的淡彩濃墨。
一首中年讀懂的小詞,恰合時宜,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草有枯榮,人有生死,已經初嘗酸甜苦辣和人情冷暖,懂得感恩和放棄,看懂了一些人也看清了一些事。
《水仙子·夜雨》
元代: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在秋風蕭瑟中,一葉而知秋,梧桐葉紛紛離開枝頭,回歸大地母親的懷抱,輕輕飄飄地撫摸著大地。矗立風中,遠行的詩人感慨又是一年秋天到,在經歷了一年的人世變換和浮沉起落,詩人感慨頗深,所見所思如是揮筆寫下這首詞。
半夜時分,在淺淺的睡夢中,突然被窗外的風聲所喚醒,梧桐葉紛紛落下,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庭院中的芭蕉樹隨風舞動,展露出妖嬈的身姿。頓時睡意全無,點亮油燈,在昏黃的燈光下伴隨蕭瑟孤寂的秋風,一股濃濃的秋思秋意湧上心頭。
人到中年嘗到酸甜苦辣和人情冷暖,沒有青少年對未來的憧憬,沒有剛出茅廬的衝勁,沒有青澀和稜角,對酒色財氣、家庭功業、社會人情的看法和態度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有的只是對未來的擔憂和眼前的困窘。
看著油燈想著過往和未來,不知不覺好夢已去,於是支起棋盤獨自思慮起來,半夜三更時分,一人一燈一棋,旅館旅行旅途,燈花即將燒盡,棋盤還靜靜擺著,感嘆身不由己四處漂流,十年一覺飄搖夢,贏得身形疲憊至。
半夜三更面對油燈殘棋,感嘆時光易逝,年華易老,但是功業難成,停滯不前,前途迷茫,濃厚的迷茫和懵懂徘徊在心間。如果未來是黃粱一夢,我也願意醉在夢中,不願醒來,因為畢竟曾經體驗和感受到功成名就後的輝煌與榮光。
人到中年,感情的撕裂和痛楚尤其深刻,親情,友情,愛情,協調和處理不好都是一把把傷心的無形劍。燈花落盡,黑暗再次籠罩在旅館內,爬上枕頭卻無心睡眠,面對重重的壓力,中年男人的落寞和悲戚再次湧上心頭。
十多年的四處飄蕩和求名之路終究是沒有進展,過往種種仿佛放電影般在腦海見回放,昨日之事歷歷在目。繁花掩映下的江南,八月飛雪的塞外,無垠綠色的草原,山巒起伏的嶺南……,走遍萬水千山,喜怒哀樂憂,各種滋味嘗遍。
對家人尤其是年邁的父母的愧疚和自責,孩子無用,功名未立,事業無成,沒有好好孝順雙親,還讓父母思念和牽掛我,兒行千裡母擔憂,母過古稀兒不愁,我就考取功名,金榜題名後能光大門楣,好讓我父母能為我而驕傲,僅此而已。
十多年的往事都湧上心頭,開心與憂愁交織,鬱悶與憤懣呼應,沒有在挫折中跌倒,有的只是在一次次失敗後的振作和又一次的開始……更多的是對時間的回憶和惆悵,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全詩沒有「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放興致,有的只是憂愁和感傷,十多年的時間都蹉跎了,光陰虛度馬齒徒增,可是身無長物,無財富伴身,無功名加持,無女色誘惑,有的只是孤影寒燈,在秋風落葉中感慨和憂愁,心中記掛父母令人潸然淚下。
這世界上最懂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不管你身在何方,心中最掛念最關心你的人一定是你的父母,羈旅遠行的遊子最能感受到這份情和背後深深的思念和愧疚。整首詩言簡意賅,場景樸實,語言簡單,卻於平凡普通之中寫出無盡的秋思和秋意,不管你是否功成名就、著作等身,都希望能給爸媽多送上你的問候和關心,因為時間和人一旦錯過,就不會有機會重來。
如果你喜歡詩詞文化,請關注小馬讀詩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