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婦女報微博發了一段視頻,僅有一分多鐘,卻引起了網友熱議。
作為一名老教師,一遍又一遍地反覆觀看視頻,筆者真的是熱淚盈眶啊!張桂梅,一個偉大而無私的名字銘刻在了心靈深處,敬佩!激動!慚愧!無論什麼詞語都難以表達此刻複雜的心情。
她是一盞燈,照亮了貧困山區女孩的前程,給孤殘兒童送去溫暖
她黑瘦、憔悴、弱不經風、身患多種疾病,卻精神矍鑠、毅力頑強。
張桂梅18歲隨姐姐從東北輾轉數千裡到雲南支邊,因丈夫去世而放棄優越的工作條件,毅然投身於貧困山區教育戰場,堅守滇西40餘年,為當地教育發展和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貢獻。
她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不設門檻,讓那些家境貧困,備受歧視的山裡女孩能夠讀高中,近二十年來,共有1645名女孩從華坪女子高中升入大學,徹底改變了家庭面貌和人生命運。
籌建學校,沒有經費,她近乎瘋狂地四處奔走,每年都利用寒暑假到外地籌款,背著孤兒院最小的孩子,帶著證件,像乞丐一樣滿城市討錢,被人罵「戴個眼鏡出來騙錢花」。
在女子高中,張桂梅既是校長,又是水電工、保安員。她每天和學生一起住宿舍,五點起床,十二點後才休息。她既是校長,又是水電工、保安,每天檢查水電安全、熄燈與否,趕走路上的蛇,拿著小喇叭催促學生起床吃飯做操,十多年如一日。
在她的精神感召下,華坪女子高中的老師生病都不願意請假,男老師結婚,辦了儀式就趕來上課,學生則每天拼命的刷題,可以說是老師拼命教,學生拼命學。在她的管理下,華坪女子高中連續九年綜合上線率100%,2019年,一本上線率高居麗江全市第一名。
張桂梅還兼著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的院長,她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孩子,寒暑假,她帶著孩子上街賣花賣鞋子,四處籌集資金,給孤苦的孩子們改善生活。她的細心和耐心感動著孩子,成了數十名孩子最貼心的「媽媽」。
當地的老百姓眾口皆碑,張桂梅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數都數不清。她燃燒著自己,照亮了滇西貧困山區孩子的前程,給孤殘兒童送去了溫暖。
張桂梅,是廣大教師學習的楷模
作為教師,我們以張桂梅為驕傲,她是新時代教師的標杆,我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向她學習。
我們要學習她無私奉獻的精神。她沒有孩子,沒有家,也沒有房子,甚至連自己獨立的臥室都沒有。她沒有財產,二十多年來,她將自己的工資、獎金一百多萬,全部用於華坪女子高中和兒童福利院,她當上了全國人大代表,縣裡撥給她「制裝費」,她給學校買了電腦,穿著破舊的衣服上北京開會。這是何等的犧牲精神啊!
每一個到華坪女子高中來讀書的學生一律免除學費、服裝費、床鋪費、書本費、資料費、水電費,只收取少量生活費,三年高中生活,給每個家庭省下幾萬元。
我們要學習她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的精神。少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自己又體弱多病,她忍受了常人沒有經歷過的痛苦。在創辦學校的過程中,曾遇到過資金奇缺、教師大量流失、學校幾乎癱瘓的困難,但她都咬著牙關挺過來了。
我們要學習她不辭勞累、含辛茹苦的精神。每年寒暑假和周末,她都要跋山涉水,到貧困山區的學生家裡家訪,向家長宣傳「知識改變命運,文化擺脫貧困」的理念,從一個個貧困家庭,將一名名渴望求學的孩子領導自己的學校。
11年,她家訪的行程達11萬公裡,走訪了一千多個家庭,多麼不容易呀!她殫精竭慮、不怕勞苦,成為全校師生的精神支柱。
我們要學習她為人師表、愛生如子的仁愛之心。對於因家境困難而來華坪女子高中讀書的孩子,張桂梅總是給她們一個熱烈的擁抱,然後說:「姑娘們,女高歡迎你們!從今往後,這裡就是你們的家,我是你們的張老師,走,我帶你們去看看宿舍。」她讓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
對犯了錯誤的孩子,她要嚴厲批評,還要耐心勸解,甚至為了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她不惜與學生同吃同睡。她完全把每一個學生當作了自己的孩子。
結束語:2014年第30個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師範大學時勉勵廣大師生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四有好老師」,張桂梅高風亮節、身體力行,高度體現了「四有好老師」的光輝形象,是我們每一位老師學習的好榜樣。
(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