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丨記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張桂梅(中)在教室裡檢查學生上課情況(12月1日攝)。陳欣波攝新華社發

張桂梅在督促學生做課間操(12月2日攝)。陳欣波攝新華社發

「孩子,別哭,有什麼困難跟我說。」

11月30日中午,記者剛剛踏進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的校門,便看到一名女學生依偎在校長張桂梅懷裡哭泣。

這位女孩是華坪女高畢業生呂娜的妹妹,目前在當地一所初中讀書。張桂梅在家訪時認識了她,並一直支持幫助她上學讀書。但女孩因為思念去世的父親,好幾天沒有上學。

「想爸爸了就到墳上跟他說說話,要好好讀書,不能讓爸爸失望。」

張桂梅話音還未落,便從兜裡掏出一個信封,塞到女孩母親手裡。信封裡裝著的,是教育部給她看病的1萬元慰問金。

原來,張桂梅知道女孩母親一個人供兩個孩子讀書,經濟十分困難,家裡的杧果林因為缺水收成也不好,便拿錢給她去修個水窖。通過張桂梅做思想工作,這名學生當天就回到了課堂。

像關心呵護這位女孩一樣,張桂梅帶領華坪女高守護著每一位學生的未來,建校12年來已累計把1804名女孩送入大學,點亮她們的人生夢想。63歲的張桂梅,被學生親切地稱作「張媽媽」。

「太天真」的夢想

華坪女高在華坪縣城邊的一個小山包上,學校的大門並不闊氣,教學樓的牆面也已有些斑駁。

這所其貌不揚的學校,曾是張桂梅遙不可及的夢想。

張桂梅原本和丈夫一起在大理一所中學教書。1996年,丈夫因胃癌去世不久,39歲的張桂梅便主動申請從熱鬧的大理調到偏遠的麗江市華坪縣工作。

到華坪縣教書後,張桂梅發現一個現象。「很多女孩讀著讀著就不見了。」她說,一打聽才知道,有的學生去打工了,有的小小年紀就嫁人了。

2001年,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成立,捐款的慈善機構指定要張桂梅當院長。她擔任院長後逐一了解福利院孩子們的身世發現,不少女孩並非孤兒,而是被父母遺棄的。

一次家訪途中的偶遇,更是讓她痛心不已。

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呆坐在路邊,滿眼惆悵地望著遠方。張桂梅上前詢問,女孩哇的一聲就哭了。「我要讀書,我不想嫁人。」女孩一直哭喊著。原來,女孩父母為了3萬元彩禮,要她輟學嫁人。

張桂梅氣衝衝地來到女孩家,對她的母親說:「孩子我帶走,上學的費用我來出。」可女孩的母親以死相逼,張桂梅實在拗不過,只能放棄。

「後來我再也沒找到她,這是我一輩子的遺憾。」張桂梅說。自此之後,一個夢想漸漸在她心中萌生:辦一所免費高中,讓大山裡的女孩們都能讀書。

但這個夢想很快遭到身邊人的反對。「我是給她潑冷水最多的人。」華坪縣教育局原局長楊文華回憶說,「雖然她讓我很感動,但我知道辦一所學校有多難。」

2004年,張桂梅和楊文華一起出差。一路上,她反覆講述自己的夢想,想說服這位局長幫忙。

「你知道建一間實驗室要多少錢嗎?」楊文華問。

「要兩三萬元吧。」張桂梅回答得有些露怯。

「她太天真了。」楊文華說,張桂梅當時因為帶病堅持教書、教學成績突出,還在華坪縣兒童福利院收養了多名孤兒,先後獲得了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佳師德標兵等諸多榮譽,但她只是一名一線老師,沒有管理經驗,對建一所學校毫無概念。

楊文華不知道,張桂梅當時已連續幾年假期到昆明街頭募捐。她把自己獲得的榮譽證書複印了一大兜,在街頭逢人便拿出來請求捐款。

可讓她沒想到的是,自己放下尊嚴募捐,換回的卻是不理解和白眼,還有人說她是騙子。

幾年下來,張桂梅幾乎要放棄了。直到2007年,她當選黨的十七大代表,她的夢想才出現轉機。

張桂梅平時很少買衣服,每件衣服都穿了好多年,直到磨得發白破洞才捨得丟。臨去北京前,縣裡特意資助她7000元,讓她買一身像樣的正裝,可她轉手就用這筆錢給學生買了臺電腦,自己穿著一身舊衣服參會。

一天早晨,她正急匆匆往會場走。忽然,一位女記者把她拉住,悄悄對她說:「摸摸你的褲子。」張桂梅一摸,穿了多年的牛仔褲上有兩個破洞。

「當時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張桂梅說。那天會後,她和這位記者相約聊了一整晚,把所有辦校的苦楚都倒給了她。

不久後,一篇名為《「我有一個夢想」——訪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張桂梅代表》的報導發表出來,張桂梅辦學校的夢想馬上受到關注。

2008年9月,在各級黨委政府關心支持下,全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正式開學,首屆共招收100名女生。

開學那天,張桂梅站在唯一的教學樓前,淚流滿面。

一所沒有「門檻」的學校

對於大山裡的女孩們來說,華坪女高沒有「門檻」。

從建校第一天起,張桂梅便定下規矩:學費、住宿費等全免,只收少量夥食費。特別是對貧困家庭的學生,即便基礎很差,中考分數沒過線,也全部招進來。首屆學生幾乎全都是「線下」生。

學校生源差,教學條件更是十分簡陋。校園沒有圍牆,沒有食堂,甚至沒有廁所,只有一棟教學樓和一根旗杆,院子裡滿是雜草。學生在一間教室上課,在另一間教室睡覺,吃飯、上廁所都只能去隔壁學校。

「她心裡著急,如果等學校全部建好,晚一年招生,就又有一批女孩被耽誤了。」楊文華說。

學生入學了,張桂梅卻犯了愁。「有的學生考試只能考幾分,這樣下去可怎麼辦?」張桂梅心想,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學校辦出名堂。

在華坪女高,學生雷打不動每天5點30分起床晨讀,晚上12點20分自習結束才上床睡覺,連吃飯時間都被限定在15分鐘。

張桂梅有一個小喇叭幾乎從不離手。「傻丫頭,快點!」在校園裡,有學生稍一磨蹭,就會聽到她的吼聲從小喇叭裡傳出來。

十幾年來,她不僅每天陪學生自習到深夜,還一直住在學生宿舍。「我一刻也不能離開學校,老師、學生我都得盯著。」她說。

2011年夏天,華坪女高首屆畢業生一炮打響,高考百分之百上線,還有幾名學生考上了一本。「和學生入學成績相比,華坪女高創造了一個奇蹟。」楊文華說。

2016年,華坪女高完成建設工作,各項設施逐步完善,學校有了食堂、宿舍,還有了標準的塑膠運動場。截至目前,學校3個年級共有9個班,在校生達464人。張桂梅常年堅持家訪,累計行程11萬多公裡,覆蓋華坪和周邊縣的1500多名學生。至今,華坪女高已送走10屆畢業生,1804名學生從這裡考入大學,學校不僅一本上線率高達40%多,高考成績綜合排名還連續多年位居麗江全市第一。

學校語文老師韋堂雲說,學生成績突飛猛進,但張桂梅的身體狀況卻一落千丈。她的身上貼滿了止痛的膏藥,平時連爬樓梯都十分艱難。

今年2月,受疫情影響,學生只能在家上網課。心急火燎的張桂梅直接在教室外搭了一張行軍床,每天躺在床上,盯著老師學生上網課。

「我上網課的時候,經常聽到她在床上疼得忍不住發出聲音,但她從來不說。」韋堂雲說。

華坪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王秀麗是張桂梅相識多年的閨蜜,也是她為數不多的傾訴對象。

「她全身都是病,骨瘤、血管瘤、肺氣腫……以前她經常讓別人猜我倆誰更重,可現在她已經從130多斤掉到了只有七八十斤。」王秀麗說。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張老師,我們要去西藏當兵了。」

今年9月,張桂梅接到兩名學生的電話。原來,在大連讀書的冉夢茹和在桂林讀書的劉敏相約好了,要去西藏當兵。

「海拔那麼高,你們怎麼受得了?」張桂梅問。

「不是您鼓勵我們去艱苦的地方嗎?」學生笑嘻嘻地回答,「放心吧,我們不會當逃兵,不給您丟臉。」

幾個月過去了,兩名學生已經正式入伍參加集訓,張桂梅還時常念叨著她們。「我一直教育姑娘們要報效祖國,可真去這麼艱苦的地方,我又心疼得不得了。」她說。

「張老師真正做到了教書育人,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會了學生堅韌、感恩、奉獻。」楊文華說,華坪女高的學生出去後都像張桂梅一樣,能吃苦、肯奉獻,很多學生畢業後都去了艱苦地區。

周雲麗是華坪女高的第一屆學生,大學畢業後,她又回到了母校,成為一名數學老師。

「沒有女高,就沒有現在的我。」周雲麗說,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家裡靠殘疾的父親和年邁的奶奶種地賣糧,供她和姐姐讀書。「當我聽說有位好心的老師建了一所免費高中時,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華坪女高每周有一堂全校的思政課,學生們坐在院子裡,由張桂梅統一組織理論學習。「張老師會給我們講革命先烈的事跡,帶著我們讀黨章,還會講她創辦女高的艱辛經歷。」周雲麗說。

2015年7月,周雲麗大學畢業。當時,她已經考上了相鄰縣一所中學的教師崗位。但聽說華坪女高缺老師,她毫不猶豫就放棄了正式編制,回到母校擔任代課老師,直到一年後才考試轉正。

「這都是張老師教育我們的,自己強大了,也要記得去幫助別人。」周雲麗笑著說。

每年的畢業季,是張桂梅最高興的時候,經常有學生打電話、發簡訊給她報喜。「她經常向我炫耀,哪個學生去搞研究了,哪個學生去新疆支教了,然後露出老母親般的欣慰笑容。」王秀麗說。

平日裡,張桂梅喜歡看學生在課間操時排成方陣唱紅歌、跳紅舞。嘴裡還經常念叨:「姑娘們長得多好啊,一個個吃得白白胖胖的。哼,等她們考上大學就得減肥了。」

每天上午課間,歌劇《江姐》的經典選段《紅梅贊》都會在校園裡準時響起,這是她最愛的歌曲。學生們齊聲高唱,她偶爾也會哼上幾句。

紅巖上紅梅開

千裡冰霜腳下踩

三九嚴寒何所懼

一片丹心向陽開

向陽開……

這是她的信仰,也是她的一生。

相關焦點

  • 高考成績出爐,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及校長火了,一句話讓人淚目
    這幾日,高考成績陸續出爐,有一個學校火了,一位校長也火了。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今年有159人參加高考,150人上了本科,本科率高達94%,這個比例相當高。面對這樣的好成績,作為校長,張桂梅一句話讓千萬人淚目,她說:不滿意,和其他一些大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不足。
  • 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愛讓夢想飛越大山
    您選擇將自己的愛給了山區的女孩們,讓她們看到了更為廣闊、美麗的風景。」12月5日,南航乘務員朱靜怡給飛機上偶遇的一位乘客寫了封信。這位乘客正是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上圖右。陳欣波攝,新華社發)。為大山裡的女孩點亮夢想,張桂梅老師感動了無數素昧平生的人。
  • 中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 來聽聽女孩們的夢想
    【解說】坐落在金沙江畔的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是中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自2008年建校以來,該校已幫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改變了女孩們命運的校長張桂梅,也因此獲得「時代楷模」稱號。  【解說】近日,記者走進該校,課堂裡書聲琅琅,課後學生們步履匆匆為學習爭分奪秒。在張桂梅的影響和幫助下,她們都有同一個夢想:走出大山,回報社會。  【同期】(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學生 安天莎)飛出大山,實現自己的夢想。
  • 從華坪女高到雲南中醫藥大學 她們這樣回憶張桂梅
    前言:近日,張桂梅校長在雲南大山深處創辦了一所免費的女子學校,用11年時間將1600多名女孩送出大山的事跡感動了全中國。張桂梅校長創辦的這所免費女子學校在麗江市華坪縣,名稱為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簡稱華坪女高。截至目前,華坪女高共有53名學生考入雲南中醫藥大學,其中20名已經畢業,33名在讀。
  • 雲南這個女校長, 帶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
    今天一條微博熱搜#女校長讓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引起了網友們的注意↓↓↓這位女校長名叫張桂梅堅守滇西貧困地區周雲麗記得當時拿到雲師大錄取通知書時,張桂梅和自己說的話,作為2008年入學的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首屆畢業生,當時的女高有學生考上一本算是個奇蹟。2008年中考,周雲麗和姐姐一起考上了高中,可對於周雲麗家來說,兩個孩子一起讀高中,學費成了個問題。
  • 「傳奇校長」張桂梅:12年的帶病堅持,將1804個女孩送進大學!
    「培養一個女孩,最少可以影響三代人!」這是張桂梅常掛在嘴邊的話,看著這位瘦小、帶著一副眼鏡的女子,誰又能想到,這位拖著渾身是傷病的校長,12年如一日的堅持,將1804個山區女孩送進了校園,送進了大學,改變這1804位女孩的命運。
  • 華坪校長張桂梅榮獲時代楷模稱號,聖者渡人,張校長實至名歸!
    12月10日,中宣部決定,授予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時代楷模稱號。張校長曾經說過:"如果我是一條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潤一片綠洲。"大部分的小溪都想要流向大海,尋找自己的光明未來,但張桂梅這條小溪卻背道而馳,想要流向沙漠,為別人尋找光明未來,為他人照亮前行之路。何其偉大!何其崇高!張校長的身軀瘦小但目光堅定,臉龐滄桑但初心不改。為了困在大山裡,難以看到未來的女孩們頑強奮鬥了40多年。寸寸青絲變白髮,不變的是幫助女孩們走出大山,奔向新世界的初心。
  • 雲南麗江女校長讓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她是教師學習楷模
    張桂梅18歲隨姐姐從東北輾轉數千裡到雲南支邊,因丈夫去世而放棄優越的工作條件,毅然投身於貧困山區教育戰場,堅守滇西40餘年,為當地教育發展和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貢獻。她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不設門檻,讓那些家境貧困,備受歧視的山裡女孩能夠讀高中,近二十年來,共有1645名女孩從華坪女子高中升入大學,徹底改變了家庭面貌和人生命運。
  • 傳奇校長張桂梅和1804個女孩的故事
    很難想像,這樣一段豪情萬丈的口號出自一所地處偏遠的女子高中——雲南省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2020年,因為媒體的報導,這座中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和它的創辦者張桂梅校長一下子走到了聚光燈下,被全國人民關注!
  • 這位「燃燈校長」作報告,省委書記主動攙扶並為她讓座端茶
    華坪縣教育體育局局長李向天、華坪女子高級中學辦公室主任張曉峰、永勝縣公安局三川派出所民警陳法羽、華坪縣石龍壩鎮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張惠華、雲南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陳澤慧等報告團成員,從不同側面講述了張桂梅同志紮根基層教育戰線數十年來的一個個感人故事。
  • 63歲雲南女教師張桂梅,可敬的免費女高校長
    視頻中的這位老人就是她——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校長張桂梅老師。 還有,為什麼這是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呢? 一、我所做的一切,僅僅是為那些輟學的女孩子,爭取一個來到起跑線的機會 說起這所女子高中的創建,故事背後藏著張桂梅老師的心痛。
  • 大山女孩們為何都叫她「媽媽」
    中宣部決定,授予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時代楷模稱號。 63歲的張桂梅堅守滇西深貧山區教育事業數十年,12年前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迄今幫助1800多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創造了大山裡的「教育奇蹟」。「一個女孩可以影響三代人。」
  • 兩個考來杭州的華坪女生說 她們的校長是「張媽媽」和「大魔頭」
    63歲的張桂梅身形瘦小、背影蹣跚。據新華社從雲南華坪女子高級中學(以下簡稱「華坪女高」)畢業三年後,不久前,浙江大學學生徐玉珂又習慣性地撥通那個號碼。話筒那頭,女校長張桂梅的吼聲,熟悉而急促:「沒事給我打啥電話,浪費我電話費,忙你的去!」此時的張桂梅有另一種焦慮和不安——又是高考成績出爐的日子。
  • 把1600多名女孩送出大山的女校長:這才是真正的「姐姐來了」
    原創 她姐本人 她刊文 | 十安#女校長讓1600多名女孩走出貧困大山#不知道這個話題,有多少人注意到了。63歲的張桂梅,是麗江華坪縣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創始人兼校長,她用自己的生命,把1600多名女孩託舉出大山。
  • 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63歲高齡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被人尊稱為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在我們如期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勝利之際,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那麼,她是誰呢?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她就是張桂梅張桂梅,出生於1957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人。
  • 古天樂「妻子」拒千萬年薪,甘當4500元校長:今天,真相終於「曝光」!
    現實中,同樣有一位和呂校長一樣的校長,她就是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張桂梅這個名字或許很陌生,但是對於雲南麗江華坪的女孩子們而言,她卻是最可愛的人,因為她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公辦女子高中。
  • 時代楷模張桂梅:創造大山裡的教育奇蹟
    63歲的張桂梅,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高校長。12年間,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她幫1800多名女孩圓夢大學。創造了大山裡的「教育奇蹟」。1 我想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張桂梅17歲來到雲南支邊,在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因為貧困山區教育的落後和不對等,因為「讀書無用」「重男輕女」的觀念,許多女孩的求學之路在初中就戛然而止。「我想讀書,可家裡窮,要讓我嫁人。」一次家訪中,女孩無意中的一句話戳中了張桂梅的心。
  • 【張桂梅的瞬間】講好開學第一課 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
    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 圖源:新華網回想起開學第一課,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畢業生小陳仍記憶如新。「我是華坪女子高中的第二屆畢業生,我至今仍然記得,開學第一天唱的是《紅米飯,南瓜湯》。」小陳告訴記者。
  • 被張桂梅拒絕的全職太太回應 讓我們無力反駁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被張桂梅拒絕的全職太太回應 讓我們無力反駁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現任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支部書支、校長,張桂梅校長的有關全職太太的言論,最近在全國各大新聞平臺上火了。引起了各方貶褒不一的討論。
  • 時代楷模張桂梅事跡受到廣泛關注與讚譽
    已經63歲的張桂梅,現為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作為一個從黑龍江省來紮根邊疆雲南的外省人,她長期獻身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疾病纏身卻奉獻不止,教書育人,用愛心和智慧點亮大批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充分展現了當代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