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夏。
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古代人們有舉行濃重的迎夏儀式,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並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
民間有嘗新活動,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
不同的地區也有不一樣的飲食習俗,南方立夏有吃立夏蛋、立夏飯、立夏面的飲食習慣,不僅能順應節氣,還分別代表著不同的美好寓意。很多地方在這一天有吃麵的傳統,這個習俗源於晉代。那時,祖先從北方遷至南方,為紀念北方麥收後的喜慶嘗新,又寓意來年風調雨順, 「入夏面新上天」,意思是可強健體魄,為人們帶來好運。
麵條百搭,好吃的麵條是初夏最美短句。立夏,你心中的久違的麵條是哪一碗?我的是內江面。
立夏行至內江街頭,上石梯下石梯,熱自然不消說,而小食店不時飄出的紅油辣子香,卻遠遠蓋過對熱的難捱。
面一端上來,紅紅火火鋪開桌面勝景,幾片蔥段點綴其中,火辣中點點翠意。麵條是喜歡的鹼面,崇州叫水葉子面,細薄,鹼性比較大,一口大鍋燒水,滾開以後把麵條扔進去,用長長的筷子劃拉幾下,煮1分多鐘即撈起來,不黏口有嚼勁。辣椒油顏色略深,大別於成都的做法,香味獨具特色,進口脆香勝過辛辣,佐以燉上數小時的牛肉,口口生香。
即使沒有牛肉的素椒麵,也是惹人沉醉的,沒有好吃的牛肉令人分心,更可以靜下來心細品辣椒油與鹼面在沱江河邊的巧妙結合。
不怕辣的話,還可選擇薑絲牛肉麵。澆頭是二荊條小米辣斜切薑絲爆炒牛肉,每一口雙椒夠味,每一條牛肉鮮香入味,每一根麵條都火辣如夏日。
曾有人問我,對內江夏天的印象是什麼,我說是黃昏時大街小巷仔姜爆炒兔子的味道,現在想來其實那時的概括不準確,應該還有夏日那一碗熱火朝天的麵條。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立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