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法院」解決疫情下的開庭難

2020-12-23 深圳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自「深圳移動微法院」上線以來,其註冊用戶量不斷攀升。尤其是疫情期間,微法院作為一款基於微信小程序的法院全流程移動辦案系統更成功解決了遠程開庭的實際困難。目前,微法院註冊超過8.1萬人,手機開庭6178宗,掌上送達超過23.8萬件。

  目前,「深圳移動微法院」的在線庭審宣判、六方視頻庭審、刑事案件互聯審判、科技法庭雙向互通等多項創新舉措獲得了多個全國第一、深圳首創。昨日該院舉辦新聞發布會,再次發布二維碼確認身份、破產微法庭併入微法院、遠程在線司法確認、遠程預約訴訟服務等一系列微法院的新功能。

  二維碼認證身份促進安檢提速

  「作為法官,首先就要擁抱新技術,根據實際情況改變傳統審判模式也是必須要研究的課題。尤其是今年疫情以來,全市法官積極地適應了網上庭審模式。全市法院、法官通過新的網上庭審,及時有效地保證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法官鄭松表說。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深圳中院將「深圳移動微法院」身份認證功能進行了升級改造,個人登錄註冊完畢將直接生成個人身份信息專屬微法院二維碼,該二維碼將可以直接作為個人身份認證信息使用。

  接下來,全市兩級法院都將進行安檢通道相應升級,訴訟參與人可憑藉微法院二維碼快速通過安檢,人民法院也可通過二維碼實時掌握已認證的個人身份信息,快速辨別原告、被告、代理人等各種身份信息,不需要再進行身份信息驗證,大大增加通行效率。

  「以前核對身份要出示身份證、律師證等,以後憑碼即可確認你是當事人還是律師,在安檢這裡可以快速完成核驗,提速遠不止一倍。」法院相關人士稱。

  破產案可直接在「微法院」審

  提升破產案件審理的信息化水平,構建商事主體依法有序退出機制,是進一步推動營商環境優化的重要舉措。

  深圳法院在全國率先將破產案件辦理納入移動訴訟範圍,將「破產微法庭」小程序併入「深圳移動微法院」中,通過深圳移動微法院人臉識別認證登錄後,即可使用債權人登記、會議、投票等破產微法庭功能,系統預設了系統連接功能,能夠直接連接破產會議管理系統。

  「法官在破產會議管理系統PC端發起會議或投票後,當人事通過『深圳移動微法院』在手機端參與會議或投票,可有效提高破產案件審理效率,大大降低辦案成本。」深圳中院科技信息處處長範列介紹。

  遠程在線司法確認節省大量時間

  深圳中院還將融平臺、電子卷宗系統與深圳移動微法院有機融合,融平臺負責調解案件的建立和材料錄入工作,電子卷宗負責材料電子化和智能文書生成,微法院負責身份認證、遠程庭審、數字籤名、文書送達等功能,形成遠程異地司法確認的全流程無紙化工作閉環。調解員(調解法官)通過「深圳移動微法院」(訴前調解模塊)以文字或視頻的方式調解案件,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後,調解成功,生成調解協議。法官助理在綜合業務系統中補充信息並生成民特案號,當事人通過深圳移動微法院進行遠程司法確認,確認後生成司法確認筆錄,當事人籤名,最後生成裁定文書,當事人通過微法院籤收民事裁定書。

  「功能使用後,司法確認時間僅降低為原來的30%,大大提升司法效率。」節省下大量時間,這是法官們最直觀的感受。

  預約訴訟服務無需到場辦理

  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可以通過訴訟服務預約平臺提前預約,無需到訴訟服務大廳現場預約取號。同時,預約號優先於現場預約號辦理,優先處理預約號。

  據悉,今後「深圳移動微法院」將進一步研發,重點研發方向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將微法院與深圳營商環境建設特點深度融合;二是將微法院與深圳法院無紙化工作深度融合;三是將微法院與深圳法院審判事務工作深度融合。「接下來,我們將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實現辦公平臺、辦案平臺、管理平臺、服務平臺相連接,上級法院與下級法院相連接,法院系統與其他司法機關、政務網站相連接。以『微模塊』為抓手,以『大數據』為核心,形成微法院『生態圈』。」


相關焦點

  • 舟山:疫情期間當事人無法出庭 移動微法院來掌上開庭
    2月4日上午9時,定海法院九號審判庭準時開庭。與以往不同的是,法庭內僅有審判長、兩名人民陪審員及一名書記員在場。現場,工作人員通過智慧法院系統進入掌上法庭。與此同時,遠在河北的原告也通過手機登陸移動微法院準時進入掌上法庭,還遠程提交了身份證明和相關證據材料。20多分鐘後,法庭順利完成了舉證、法庭調查等庭審程序。原來,2月4日是原告舟山某貿易有限公司與被告北京某商貿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的開庭日期。但由於原告公司法定代表人籍某在老家河北過年,因疫情防控不能及時回到舟山。
  • 疫情期間,「北京移動微法院」掌上開庭解糾紛
    「您好,我是本案的承辦法官,因受疫情影響,法院通知雙方當事人進入『掌上法庭』在線談話,各方是否同意?」周三上午,北京東城法院執行法官黃瓊蕙通過微信小程序「北京移動微法院」,順利辦理了一起贍養費糾紛案。但女兒有房有收入卻從未報答養育之恩,王某於是起訴到法院。法院判決女兒王某某向其父親王某每月支付2000元的贍養費,並支付王某生病住院的治療費、護理費等5065元。判決書生效後,王某某並未履行義務,父親王某於1月2日向法院申請執行。
  • 「北京移動微法院」掌上開庭 執行一起贍養費糾紛案
    「您好,我是本案的承辦法官,因受疫情影響,法院通知雙方當事人進入『掌上法庭』在線談話,各方是否同意?」2月19日上午,北京東城法院執行法官黃瓊蕙通過微信小程序「北京移動微法院」,順利辦理一起贍養費糾紛案。此案的雙方當事人是一對父女。
  • 當事人登錄微信小程序,龍華法院首次使用深圳移動微法院開庭
    ,足不出戶參與了這次在疫情特殊時期的庭審。   據悉,原告代理人在老家湖南邵陽,被告代理人在老家廣東茂名。受疫情影響,雙方代理人正在為開庭發愁。經法官助理提前與代理人聯繫,在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採取視頻開庭的方式後,電話指導代理人預先登錄深圳移動微法院小程序並進行身份認證,並在開庭前與雙方代理人進行調試。  本次審理的是一起買賣合同糾紛,原告起訴被告支付貨款62萬餘元及利息。審判庭裡,法官、雙方當事人均在微法院系統裡視頻開庭,法庭顯示屏上同時清晰地將各方手機上的畫面投影出來。法官通過視頻先核實雙方代理人身份信息情況。
  • 微信群聊、遠程視頻、掌上法庭……這些法院如此開庭腦洞大!
    【編輯/申伊妮 統籌/王梅梅】「穿越疫情」來開庭!2月4日上午,受疫情影響,北戴河法院第一審判庭首次在微信群聊開展「網上法庭審判」。同日,福建省石獅市人民法院也通過網上開庭、視頻庭審等方式遠程審理案件。此舉一出,各地法院紛紛效仿。
  •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審案:從立案開庭到宣判 當事人沒去過法院
    向智慧法院借智慧,廣州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路子。近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被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記集體三等功,這是近年來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中級法院。沉甸甸的「集體三等功」裡,廣州智慧法院建設頗具含金量。從審務通手機APP、律師通手機APP,到「廣州微法院」微信小程序,再到全國第三家網際網路法院——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廣州智慧法院建設走在前列。
  • 移動微法院如何更上層樓 對話最高法信息中心負責人
    突破線下服務限制記者:疫情期間,中國移動微法院的運用相比之前發生了哪些變化?有何突破?疫情高峰期數據增長尤為顯著,2月、3月新增用戶21萬、39.16萬,環比增長21.39%、86.78%,活躍用戶32.1萬、86.27萬,環比增長22.05%、169.06%。中國移動微法院的推廣與應用,有效推動訴訟模式由線下至線上轉變,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間全國法院審判執行、糾紛化解等工作。本次疫情的發生危與機並存。
  • 井陘法院今年在網上開庭審理第一案
    1月11日上午,井陘縣人民法院在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形勢下,經過充分準備,今年以來首次網上開庭缺席審理一起股權轉讓糾紛案。 新年伊始,石家莊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後,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阻擊疫情蔓延,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該院按照上級法院的要求,暫時停止線下訴訟活動和訴訟服務工作。
  • 深圳福田法院將庭審從線下搬到線上
    □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榮□ 通訊員 周丹抗擊疫情期間,隔離的是疫情,隔不斷的是法院司法為民的溫情。為減少當事人外出,降低疫情感染風險,保證案件審理有序進行,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充分運用科技手段,依託「粵公正」「深圳移動微法院」「巨鯨」智平臺三大平臺,將庭審從線下搬到線上,不僅滿足了當事人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司法需求,還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當事人在家就能打官司「現在開庭!」
  • 天津津南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我市首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非法經營犯罪...
    天津津南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我市首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非法經營犯罪案件 2020-05-30 0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際網路開庭、電話語音送達,疫情面前臨沂這家法院訴訟服務不打烊
    通過網際網路開庭,訴訟參與人只要有手機,就能隨時隨地通過網際網路法庭APP參與到庭審、調解等訴訟活動,法官可通過系統控制有序地安排案件當事人進行在線答辯、舉證、質證等多個過程,當事人核對筆錄無誤後可以在線籤名。蘭山法院網際網路法庭的開通,讓今後無論身處何地的當事人,身邊只要有一臺能上網、有攝像頭和話筒的電腦或手機,就能異地參加法院的庭審。
  • 北京東城法院「掌上」解決贍養費糾紛案,當事人達成和解
    新京報記者今日(2月20日)從北京東城法院獲悉,由於在疫情防控期間,且申請人年紀大生活困難,案件執行法官於昨日(2月19日)通過微信小程序「北京移動微法院」辦理,最終雙方達成分期給付的執行和解協議。掌上法庭界面。
  • 北流法院疫情防控期間訴訟服務指南!
    立案服務指南由於疫情防控期間,我院暫時關閉訴訟服務大廳現場辦理業務功能,如何能快速使用廣西電子法院、「廣西移動微法院」辦理各種訴訟事務,請法官來告訴你。廣西電子法院還有提交材料、委託鑑定申請、開庭延期申請等服務!廣西移動微法院操作指南STEP 1:登錄方式1、微信搜索「廣西移動微法院」小程序進入;2、掃碼關注小程序。
  • 深圳龍華法院成功實現連線監獄在線審判
    該案的開庭,成功解決了當事人需遠赴監獄參加庭審的痛點,也節省了將庭審設在外地各監獄所需的人力、物力等龐大司法資源,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法院審判人員及其他當事人到監獄開庭帶來的疫情防控風險,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三天變一小時,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司法審判的深度融合。目前,疫情防控仍未結束。
  • 護航|移動微法院 遠程視頻訊問 疫情期溫州兩院仍「在線」
    2月5日下午,溫州市舉辦第七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朱鵬鳴和溫州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張勝海參加,聯合就疫情期間,相關違法犯罪行為、法院訴訟服務和檢察院執行情況做了解答。
  • 在線開庭和遠程調解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榮 通訊員 蔡曉晴 張文林2月5日14時30分,在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法院第十七審判庭,審判員方永梅準時到庭並上線,案件雙方當事人則在家中利用手機微信小程序登錄深圳移動微法院,足不出戶參與了這次在疫情特殊時期的庭審
  • 蕪湖一法院「雲上」開庭審理 跨國隔空對話調解借款糾紛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蕪湖市鏡湖區人民法院,日前審理一起借款糾紛時,發現被告人遠在非洲阿爾及利亞,法院採用「線上+線下」的方式,與被告進行跨國隔空對話,並當庭達成調解協議。借款到期後,葉某未如期還款,鄧某多次催要無果,遂訴至鏡湖區法院。在庭前排查中,主審法官胡國華發現被告葉某遠在非洲阿爾及利亞,無法按期回到蕪湖開庭,如果安排延期開庭既會延長審判周期,又會增加當事人的訴訟成本。主審法官主動與原、被告聯繫,在徵得雙方同意後,決定啟用「雲上法庭」開庭審理本案。3月20日,此案在鏡湖區法院開庭。
  • 信都區法院疫情防控期間加大「線上」辦案力度
    近日,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信都區法院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精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努力提升審執質效,做到疫情防控、司法辦案「兩不誤」。
  • 「江蘇移動微法院」:立案、查詢、繳費掌上辦!
    「江蘇移動微法院」:立案、查詢、繳費掌上辦!想起訴立案、繳納訴訟費用、查詢案件、查看開庭公告、查閱卷宗,卻沒時間去法院,怎麼辦?不用擔心,只需通過一部手機,登錄微信「江蘇移動微法院」小程序即可輕鬆解決。
  • 疫情突襲,群眾剛需 上海法院線上以「智」斷案
    編者按疫情突襲,在疫期如何開展訴訟服務,對上海法院人來說是一道突如其來的考題。訴訟參與人及其代理人需要聯繫法官、查詢案件、網上立案、辦理調解、申請延期開庭及其他訴訟服務事項的,統一通過上海高院網站、上海市「一網通辦」訴訟服務欄目、隨申辦市民雲APP、「上海法院12368」微信公眾號、「中國移動微法院」微信程序等網絡渠道辦理,不方便網上辦理的,將立案和信訪材料郵寄相關法院。▲ 上海移動微法院應用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