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之後,這場戰爭並沒有立刻結束。此後,越軍不斷地在我邊境地區進行騷擾,還非法侵佔我老山,者陰山等地區。為了維護南疆地區的和平穩定,也為了鍛鍊各部隊的實戰能力,各大軍區輪流派部隊到南疆地區進行輪戰,打擊越軍的囂張氣焰。
1984年4月28日至5月1日,14軍40師在師長劉昌友將軍的率領下,收復了被越軍非法侵佔長達五年之久的老山麻慄坡地區。老山地區的失守,使得河江門戶洞開,其西北廣大地幅均處於我軍瞰制之下,驚慌失措的越軍總參謀部急令第二軍區調整部署,一線部隊要堅決頂住中國軍隊向縱深發展進攻,另一方面又從二線抽調部隊增援河江方向守軍。越軍在經過一個月的調兵遣將後,發現解放軍並沒有繼續進攻的意圖,於是又開始囂張氣起來。
越軍第二方面軍司令武立開始準備進行大規模的反撲,想要奪老山地區,他進行了兩次小規模的試探性進攻,都被我軍擊潰。之後武立從後方的不斷調集重兵,到七月份,河江地區越軍總兵力增至2個師,計10個步兵團、1個坦克營、4個特工營、14個炮兵營,總兵力超過了4萬人。武立從全越南搜集了10萬大口徑炮彈,這佔到了當時越南大口徑炮彈儲備量的一半以上。越軍還派出特工偷襲了我軍的辛柏林雷達站,造成我軍亡9人、負傷40人,損壞雷達一部、160迫擊炮一門,兩輛汽車報廢。
我軍為了應對越軍的反擊,也進行了精心部署,40師炮指在清水至河江公路計劃了19個攔阻點(線),軍師炮兵指揮所計劃火力300餘個,各炮群補充計劃640餘個,組成了多層次大縱深綿密火網,以支援前線的步兵團作戰。
1984年7月11日夜,我軍前線偵查部隊和技偵部門就察覺到了越軍的異樣,前沿的119團團長張又俠立刻向師長報告,要求對我軍陣地前沿600名到800米處進行炮火覆蓋,防止越軍偷襲。我軍在第一輪炮火打擊之後,越軍並沒有反應,但是我軍從俘虜供述上得知,越軍在經過第一輪炮擊後就已經死傷慘重,但越軍的基本戰鬥隊形沒有亂,戰前上司交代誰亂動槍斃誰!我軍緊接著又進行了第二輪炮火覆蓋,這回越軍再也忍不住了,鬼谷狼嚎的衝向我軍陣地,想要一擁而上拿下我軍陣地,我軍立刻反擊,我軍炮火將越軍攔腰斬斷,救護、後勤、預備隊都被消滅,走在最前面的突擊隊成了孤軍。
越軍第二方面軍司令武立也很快反應過來了,立刻向前沿陣地調兵,向我軍119團方向派了兩萬多人,隱蔽的敵軍遠程重炮群的炮彈紛紛落在我軍指揮所和炮陣地上,造成了一定傷亡。但是我軍迅速偵測到了越軍炮兵陣地,立刻以十倍的火力進行還擊,不到20分鐘就把越軍27門重炮摧毀,此後越軍再也不敢輕易對我軍進行炮擊。
我軍炮兵在此次戰役中立下了大功,數百門大炮形成的火力網對衝鋒的越軍形成炮火打擊,越軍傷亡慘重。但是打到中午的時候,炮彈就有點供給不足了,雲南軍區司令立刻命令人到路上攔車拉炮彈,所有過往車輛的物資一律卸下,由部隊派人看管,每輛車上有一名解放軍士兵引導去軍火庫拉炮彈,先後有800多輛民用車參與到了運輸炮彈的行列中。沒過多久,炮彈就繼續恢復了供給,40師師長劉昌友通知在前沿的119團團長張又俠:炮彈上來了,放開手打!
打到下午五點多的時候,越軍由於傷亡過大,實在扛不住了,開始向後撤退。7月12日不到一天的時間,我軍炮兵發射炮彈3400多噸,越軍在我軍前沿陣地被擊斃的就高達38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