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犧牲了多少士兵?

2021-02-24 老兵要參

點擊查看  昔日兵王返鄉,步入官場,為戰友打抱不平,不料剛上任就遭遇下馬威,背後玄機竟然是.(火爆)

來源:映象老山,版權歸原創所有

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犧牲了多少士兵?

                原作者:李宇

   東線廣西方向,突入越南縱深20-40千米,攻佔了高平和涼山2座省會城市,以及河廣和茶靈等11座縣城,基本殲滅越軍2個師、3個團和9個營,大部殲滅2個團和6個獨立營,部分殲滅14個團和1個裝甲旅,共計40671人。

   西線雲南方向,突入越南縱深40千米,攻佔了老街和柑瑭2個市,以及孟康、沙巴、壩灑、封土和保勝5座縣城,前出郭參、鋪樓、外波河、黃連山口、封土地區,共殲滅16481人(其中斃敵13524人,俘敵849人,傷敵2108人)。兩個方向共殲敵57152人。

    1980-1989年的輪戰中,中國軍隊共殲滅越南人民軍7000人以上。

   在整個對越作戰中,中國參戰部隊共斃傷俘越南人民軍和其它武裝人員64152人以上。對越還擊作戰中,中國軍隊共消耗彈藥2.38萬噸,其中炮彈106萬發,子彈5500萬發。作戰期間,中國軍隊戰傷坦克戰車268輛(被越軍擊毀48輛)。

   中國人民解放軍犧牲約8100人(包括失蹤955人(雲南方向11人失蹤,廣西方向944人失蹤),負傷約2.3萬人,被俘238人,總計約31000人 根據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廣西、雲南參戰的解放軍、支前民兵共犧牲6,954人,傷210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擊斃越軍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擊斃越軍37,000人。

   根據越南國防部軍事歷史院編的《越南人民軍50年 (1944-1994)》(軍事譯文出版社有中譯本),1979年2月17日,中國出動60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數千門大炮,在廣寧至萊州的整個北部邊界全線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經過30個晝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戰鬥,越南消滅和重創了中國3個團18個營,擊毀和擊傷550輛軍車(坦克裝甲車280輛),擊毀115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稱中國傷6萬餘人,還有2萬被擊斃。 

   烈士信息

   10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保衛祖國南疆犧牲的全國各籍貫省市犧牲人數 (註:少部分籍貫省市犧牲人數不完全統計,但10年犧牲總人數為較全統計)

    1979年2月17日——1989年10月13日

     廣東省烈士約1770人

     雲南省烈士約1450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約1424人

    湖南省烈士約1280人

     湖南籍8人

    貴州省烈士約1057人

    四川省烈士約705人

     河南省烈士約571人

     湖北省烈士約547人

     山東省烈士約438人

     江蘇省烈士約380人

     重慶市烈士約319人

     江西省烈士約286人

     福建省烈士約254人

     安徽省烈士約247人

     河北省烈士約205人

     浙江省烈士約189人

     陝西省烈士約97人

     海南省烈士約71人

     山西省烈士約56人

     上海市烈士約55人

     甘肅省烈士約24人

     遼寧省烈士約18人

      北京市烈士約17人

     黑龍江省烈士約11人

     吉林省烈士約9人

     天津市烈士約6人

      寧夏回族自治區烈士約4人

    內蒙古自治區烈士約3人

    青海省烈士約3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烈士約2人

   其中,1979年自衛反擊戰的犧牲人數約8531人,傷員兩萬一千多人 (註:東西線合計陣亡7814人 失蹤717人 烈士也包括民兵,嚮導, 民工,華僑翻譯等 )

     1984年—1989年老山輪戰各部隊的犧牲總人數約2190人 10年保衛祖國南疆犧牲的總人數約12212人

   以上數據說明:

   烈士名單數據謹供參考和對照,不排除還有錯誤。十年全國各籍貫省市犧牲人數表,少部分籍貫省市犧牲人數可能不完全統計,但10年犧牲總人數為較全統計。全國各籍貫烈士名單和犧牲人數,統計的是1978年到1985年老山輪戰陸一軍共犧牲的烈士名單,缺67軍,47軍,27軍,13軍以及十五支偵察大隊犧牲的烈士具體名單。但總犧牲人數為較全統計,因為已經加了老山輪戰各部隊和十五支偵察大隊犧牲的資料人數數據。目前總各數據統計和整理截止到2010年12月16日,待更新。

  (凡轉載者請註明原作者:李宇)

    戰鬥影響

   文革十年,戰力受到嚴重損毀此戰暴露出中國軍隊在歷經文革十年後,戰力受到嚴重損毀的種種問題。紅而不專造成熟悉馬、列政治教條的指戰員領導專業軍人,軍階制在文革期間被廢除又導致軍隊在戰場上不能層層領導亂成一團。鄧小平藉此機會,於此戰後大刀闊斧改造軍隊。使我軍建軍思想得以撥亂反正,從政治運動時期一味強調人的精神力量第一,轉到了並重的正常軌道,中越之戰告訴中國軍人,光不怕死並不能戰勝敵人,精神原子彈炸不死人,正規化建設應當包括優秀的訓練素質,出色的指揮藝術,精良的裝備。應該感謝越軍,它就好像中國軍隊的影子,跟自己的影子作戰是痛苦的,但只有從影子身上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短處,明白提升的必要。

   無軍銜制度,指揮體系嚴重紊亂在戰爭期間中國軍隊並無可諮識別之軍銜制度,導致指揮體系嚴重紊亂,戰後中國軍隊全面恢復文革前軍階、軍銜制度。越軍善用曾經造成美軍大量傷亡之詭雷埋設,再度使中方傷亡慘重。越南方面的抵抗強度超乎預期,而中國方面由於缺乏戰車、步兵、炮兵間的協同作戰經驗,導致戰爭期間傷亡慘重。前線通訊能力不良,炮兵因常發生誤擊友軍事件而無法充分發揮支援效果。59式與62式戰車不利於在山嶽叢林地帶使用,常遭到越南士兵以反裝甲武器攻擊,損失慘重。62式戰車裝甲太薄,防禦力不足。步兵缺乏裝甲運兵車或步兵戰鬥車輛輸送,全靠步行作戰,機動力過差。醫療設備、醫護人員不足,造成兵員死亡比例過高。工兵設備與技術都不足,尤其缺乏現代化渡河工具,影響攻擊速度。空軍支援不夠,且缺乏夜戰能力。前線指戰員無法適應現代化戰爭,仍然使用老式戰術,導致兵員重大傷亡。後勤補給情況不理想,補給車輛不足,常靠人力進行運補。部隊訓練不足,且缺乏山地、叢林戰與夜間戰鬥的訓練;與長年在山林與美軍作戰周旋的越共軍接戰,倍感吃力。

   重視正規化訓練,加強基層培養1979年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明顯開始重視軍隊的日常正規化訓練,加強基層軍官的培養訓練。一大批軍校生被充實到基層連隊,石家莊步兵學校鼎盛時期一年畢業近萬軍官。部隊基本上已經停止大量從士兵中選拔軍官的做法,而代以從地方高中生選拔軍校生,從部隊優秀士兵中推薦考試選拔軍校生兩種途徑。軍官升任高一級職位必須經過相應軍校培訓。軍官體制的革新帶動了軍校教育的改革,軍校成了吃香的地方。軍事思想研討空前活躍,軍事理論成就眾多,戰法思想研討更加貼近實戰,開始擺脫文革時期僵硬的人民戰爭理論。粟裕將軍在他生命的黃昏時期再次大放光芒,首先提出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並多次用對越作戰的經驗教訓作為理論依據。新的選拔、培養制度,新的理論研究成果,極大的加強了解放軍的建設,一批批合格的職業軍人充實進來,解放軍的面貌出現了驚人的變化,這從1981年、1984年、1991年歷次邊境戰爭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一支有知識的部隊是最令人畏懼的,何況這支部隊還保持著特殊的軍人氣概。

   新世紀仍面臨挑戰戰

  不久,主戰的黎筍去世,長徵上臺,中越兩國的摩擦有所減少。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後,中越兩國逐漸恢復交往,形勢趨於和平。目前兩國已就陸地部分確定邊境線,越南歸還小部分領土,但現今仍侵佔我南沙群島大部分島嶼,並與美國石油公司聯合勘探南海石油資源,採取少說多做的方針,企圖與南海周邊國家共同蠶食南海資源。雖然中國政府已喊出「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和平構想,但越南仍聲稱對南海擁有全部主權,無視中國抗議,多次單獨向聯合國提交所謂的南海劃界案,對我國領土野心越來越大,這是值得當今中國所警惕的。目前中國還是對越採用「和為貴」的政策。

     2009年2月23日,友誼關舉行界碑揭幕儀式。據新華社昆明11月16日電:中越兩國陸地邊界雲南段勘界工作,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2005年10月底,中越陸地邊界雲南段已確定296塊基本界碑位置,豎立了258塊界碑,勘定了294公裡邊界線。常年研究中越邊境問題的專家鄭維寬指出:「邊境勘界涉及國家利益,是談判,是鬥爭,是妥協,更是友誼。」他認為,中越勘界明顯呈現出前松後緊的態勢。從2001到2006年的5年間,勘界工作只完成了總任務量的50%。而2006到2008年勘界工作則進展迅速。鄭維寬指出,這表明中越兩國之間已經有了越來越強烈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2007和2008年間,越南很早就遭到了國際遊資的衝擊,外匯儲備匱乏的越南方面不得不請求中國援手,在這樣的背景下,原來步履艱難的邊境勘界談判難題,迅速迎刃而解。

   豎了近2000塊界碑,除了分歧,自然條件的險惡也給堪界工作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中越邊界地區地形險要複雜,氣候條件惡劣,越南奠邊省及萊州省等許多地區的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在1347公裡的邊界線上,有344公裡以河為界,而且連續的洪澇導致河流變化。許多邊界線遠離村舍,往來道路極為困難。一些勘界立碑工作組人員必須跋山涉水,穿越三四天叢林才能到達邊界線,而且一些地方還有地雷遺留,工作人員流血受傷是常有的事情,有的甚至犧牲了生命。

   所以,在勘界過程中往往需要當地嚮導來協助勘測。界碑還分為單立界碑、雙立界碑和三立界碑等幾種。「有的地方只需要立一塊界碑就能明確邊界走向,這叫單立界碑。有的地方地形比較複雜,出現山坡、山谷、河流、峽谷等立了主碑之後,還需要立一塊附碑來標明邊界走向。為了確定河流主航道中心線,需要在河的兩岸各立一塊界碑,這叫同號雙立。」中國國家測繪局中越測繪辦主任武曉淦告訴記者。正因為情況的複雜性,中越邊界上原來預計界碑編號1373號,總計大約1534塊,但從最終的情況來看,為清晰地表明走向,新增了400多塊界碑,界碑總數達到近2000塊。

點擊查看 特種兵返鄉,街頭碰見父親被打,怒不可遏的他終於出手,場面火爆.

請點擊「閱讀原文」,持續關注《老兵內參》,繼續支持退伍老兵!

相關焦點

  • 七九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和越軍,犧牲的高級將領都是誰?
    對於上個世紀的戰爭,讓我印象深刻的除了中日抗戰外,便是1979年的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因為越南對中國邊境的多次挑釁,中國終於忍不住要給越南個教訓,即便當時的中國實力並不雄厚,但是為了展示中國的實力,中國決定在短時間內結束反擊戰,於是,這場對越自衛反擊戰僅持續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卻也損耗了中國的不少力量。
  • 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裝備的4款槍械,最後一種越軍最懼怕!
    眾所周知,對越邊境自衛反擊戰爆發在1979年2月17日,30多萬我國英勇的戰士歷經28天艱苦的戰鬥,連續攻破越南二十多個城鎮和軍事戰略據點,擊殺越軍六萬多人;我軍出戰的目的是自衛還擊,軍事打擊越軍,現出兵初衷已達成,為此在3月16日宣布戰役取勝,大軍凱旋而歸。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士在拍照六天後壯烈犧牲,令人惋惜
    1985年12月,老山主峰,守衛在此的解放軍士兵合影留念。 該圖片拍攝於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前線:一名幹練的女戰士正在休息。
  • 中越自衛反擊戰:中越雙方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都是如何陣亡的?
    越南自衛反擊戰是我們國家或者可以說是我們的部隊自1927年南昌起義成立至今唯一一次出動出擊的反擊戰。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場戰爭,發生在1979年。而大家卻說在這場自衛反擊戰中,越南犧牲在戰場的最高級別將領死得憋屈?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場戰爭犧牲的將領。在這場戰爭之前我們與越南的關係一直都不錯,甚至還援助了他們許多物資。但後來他們卻無端的挑釁我們的邊境省份,我們出兵越南也真的是被逼無奈。越南在取得獨立的政權前,也是經過了漫長的侵略和戰爭,通過這樣的軍民鬥爭成立了擁有獨立政權的國家。
  • 對越自衛反擊戰第一位犧牲的女兵,遺體未能運回國,犧牲時年僅23歲
    1979年,中越邊境問題爆發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來臨的很突然,本來一個月就解決好的事情,越軍在中國軍隊撤軍後又不斷騷擾邊境的人,同時佔領了中國等地,為此,開啟了自衛反擊戰,不斷的有解放軍上前線保家衛國,其中新兵尤其多,年齡也偏小,許多犧牲的烈士年紀才剛剛成年 然而,十年的戰爭,中國犧牲了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還擊越南,印度官方是啥態度?
    推薦語:時至今日,我們還是一直在倡導和平,關於這個原則中國一直都沒有改變過,可能會有有心人士拿越南,印度說事,但是必須要說的是,對於越南和印度的反擊戰,中國由始至終都是站在正義的那一邊的,中國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去侵犯別的國家,是別的國家一直挑戰中國的底線,侵擾中國的領土,傷害中國的子民,所以才會有反擊戰的出現。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蘇聯為何沒派兵增援越南?
    對越自衛反擊戰 但事實上,與誰進行外交本身就是我國自己的內政,蘇聯即使是「老大哥」也無權幹涉。 戰爭中的士兵 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前的國際形勢 1949年10月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在天安門上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蘇聯為何沒派兵支援越南?
    對越自衛反擊戰但事實上,與誰進行外交本身就是我國自己的內政,蘇聯即使是「老大哥」也無權幹涉。再有,自從胡志明死後,黎筍成為了越南人民共和國主席,於是他便開始了自己所謂「印支計劃」。剛開始還只是侵犯一下周邊的小國柬埔寨,後來由於蘇聯方面的大力支持,便把野心放到了中國身上。不僅在我國邊境上肆意地修築工事,還入侵我國廣西。
  • 對越反擊戰犧牲的最高級將領,被敵人狙擊,曾是我軍希望之星
    中國人民為了保家衛國只能拿起武器開始對越反擊戰。戰爭持續了十年,最終迫使越南人放棄擴張道路,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取得勝利。不過在這場戰爭中我們卻犧牲了很多的解放軍戰士,這其中還有一位副師長,他是我們對越反擊戰中犧牲的最高級將領,在撤退的回國的路上被越南人狙擊,年僅49歲,曾經是我軍重點培養的希望之星,此人便是趙連玉。
  • 上將李作成,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出來的名將,首任解放軍陸軍司令員
    提起發生在我國近代史上的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肯定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僅磨礪了我軍將士的意志,更為我軍提供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與此同時,在這場戰爭中,我軍湧現出大批戰鬥英雄和優秀將領,上將李作成就是其中之一。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雙方損失的最高將領是誰?
    1979年2月17日,中國對越南自衛反擊戰拉開戰幕。經過一個月的激烈交火,雙方停止戰鬥。其後,又不斷產生邊境摩擦,直到1989年中越雙方才真正偃甲息兵。 戰爭自然免不了死亡。中越戰爭期間,中國和越南各自損失的最高將領是誰呢?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越軍究竟有多窮?老兵:你想像不到
    中國軍委會在1978年12月8號下達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命令,為了維護邊界地區的安寧不得不發動反擊。這場戰役被中國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在越南被稱作1979年北部邊境戰爭,也被稱作中越戰爭。中國也是剛結束十年之久的內部動亂,所以按道理來說是該休養生息的時候,而且中軍自打1962年以來有十年沒有打過大戰役。
  • 對越反擊戰犧牲的第一個女兵,被越軍伏擊殺害,犧牲時年齡才24歲
    冷戰時期,越南內部政權分裂,美國為實現自己的亞洲戰略布局,參與了越南南北越政權爭奪戰爭,與北越持續了長達20年的越南戰爭,最後以失敗告終。越南戰勝了美國後,變得極度膨脹,且在蘇聯的暗中唆使下,不顧中國警告屢次騷擾中國邊境,甚至還傷了中國邊境軍民的性命。為了宣誓國家領土主權,保護國家尊嚴,中國果斷髮起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爭。
  • 跟著達達看電影:對越自衛反擊戰之《閃電行動》!
    當然,閃電小分隊最震撼人心的場面則是「潘冬子」祝新運飾演的林曉亮用身體滾地雷,據說這個片段來自於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真實戰例,看了讓人久久不能平靜。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對越自衛反擊戰(國際稱「中越戰爭」),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稱取得勝利。隨後解放軍開始對越南北部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毀滅後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在中方撤出之後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給越南最後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1979年解放軍在中越邊境打響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這次舉世矚目的戰役,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越南方面的失敗,面對自己曾經的「宗主國」,越南又回想起了被中國神秘手段支配的恐懼。拋開電影內容不談,這一段對於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鬥環節還原的還是非常到位的,越方的突然襲擊完全源自於解放軍的運動戰中的穿插戰術。 這一套戰術讓美國人在朝鮮戰場吃了苦頭,又讓美軍越南戰場摔了跟頭,在中國援助越南抗擊美軍時期,中方軍事援助人員無條件的將這套戰術教給了越軍,而越軍卻用這套戰術來「回饋」中國。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版「風語者」成功破壞監聽,越軍完全聽不懂
    到了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期,中國軍隊也面臨這一問題。戰情傳達刻不容緩,還必須防止越軍監聽。我軍有人就提出,可以借鑑二戰美國人在太平洋戰場的做法,找一批語言比較生僻的士兵擔任通信兵。所以這批溫州兵上任後越軍完全懵了,他們豎起耳朵也沒聽懂電臺裡說的什麼,只好放棄了監聽。從那以後我軍電臺再也沒有接到假情報,也沒有洩露軍情,可以說溫州方言在這場情報鬥爭中立了大功。這才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真相!
  • 年輕女戰士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被越軍伏擊,以此方式壯烈犧牲了
    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 ——歌德 1974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前五年,來自山東省的郭容容參軍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後來,她又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 推薦對越自衛反擊戰10部電影,難以忘卻的記憶
    ➊、無影偵察隊 (1990)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期七九年初,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了,永亮和廣大戰友奔赴前線,積極參與對越作戰。在一次攻堅戰鬥將要勝利結束時,一發罪惡的子彈擊中了永亮......但當他看到邊境上被越軍無辜打傷打死的邊民,怒火中燒,堅決要求上了前線。自衛反擊戰打響後,馬強又出了不少「洋相」。但戰爭磨鍊了他,也改變了他,為搶救越南兒童,馬強負傷住院,在醫院巧遇戰友鞏大方(沈冠初 飾),為早日重返戰場殺敵,他軟磨硬泡醫生護士,最後在護士小羅(李嵐 飾)幫助下,他和鞏大方逃出醫院,途中被民兵誤認為越軍特工,被押到指揮所。經過一番「審問」,連長(董子武 飾)「釋放」了他倆。
  • 對越自衛反擊戰諒山戰役的4大軍團,其54軍團被稱為外戰專家
    眾所周知,諒山戰役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組成部分,1979年3月1日,諒山爆發激戰,越軍自河內增援精銳的首都防衛軍第308師向諒山展開反擊,並使用化武。42軍被迫後撤,中國緊急將後方炮兵師拉至前線進行壓制即拼刺刀(解放軍炮兵所謂拼刺刀是指接近前線,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拼刺刀)。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傷亡了多少人?越軍軍史是這樣記載的
    面對越軍的不斷挑釁,我國多次呼籲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越方都置若罔聞,還認為我們軟弱可欺。最終我國忍無可忍,被迫發起了自衛反擊作戰。經過近一個月的戰鬥,不僅收復了之前被越軍侵佔的領土,還攻佔了越南北部高平、萊州、黃連山和諒山等地,兵鋒直逼河內。此時黎筍慌了手腳,一度做好了遷都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