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港幣的貨幣符號不是「¥」,也不是「£」,而是「$」呢?
雖然港幣和人民幣分屬於兩種貨幣體系,但兩者的貨幣單位都是「圓」,日元都可以以「¥」為符號,港幣使用「¥」也是說得通的事。退一步講,香港受英國統治了 100 多年,英鎊的符號「£」似乎也比美元符號「$」更合理些。
查閱了各種資料後,我發現,要想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或許要從香港被殖民的時刻說起……
1841 年香港油畫
香港在 1841 年開闢為自由貿易港時還沒有自己的貨幣,除英國貨幣外,西班牙銀元、墨西哥鷹洋、印度盧比、大清銀元等都可以在香港自由通行。
從 1825 年開始,英國也開始向各殖民地推行英鎊,但卻遭遇了不少阻力。比如,北美市場對當時的國際流通貨幣西班牙銀元有很強的依賴性,使用時間長,接受度強,英國雖把英鎊設立為官方貨幣,卻一直未能成功地流通起來。直到 1858 年,迫於阻力的倫敦逐漸放棄了英鎊的推行。到了 60 年代,也終於在香港做出了妥協,香港也重新回到了多種貨幣流通的狀態。
19 世紀香港流通貨幣
1863 年,政府正式宣布專門為香港鑄造新的貨幣,使用銀本位貨幣制度,以現有的西班牙銀元體系(Silver Spanish Dollar System)為依據。這種貨幣以「銀圓」為基本通貨單位,至此,香港成為了第一個把通貨成為「圓」的地區。
雖然此後的香港貨幣經受了鑄幣廠虧損關閉、多種貨幣共同流通、港元重鑄、放棄銀本位、日本軍用手票幹擾的各種風波,但港幣已經基本上由 1863 年前的歷史定義了屬性:
港幣符號不是「¥」:貨幣單位上,人民幣的「元」、日元的「円」都由香港的「圓」而來,出現的先後順序決定了港幣不可能隨人民幣使用「¥」的符號;
港幣符號不是「£」:早在 19 世紀 60 年代,英國就放棄了在香港推行英鎊,此後的港元也是以西班牙銀元體系為基準;
港幣和美元同樣選用「$」,是果不是因:兩者的鑄造依據都是以西班牙銀元體系,才採用了「$」為符號,也是受西班牙銀元影響的結果。同理,如今的加拿大元、新加坡元和澳大利亞元等,也都以 Dollar 為單位,以「$」為符號。
那麼,Dollar 的符號「$」又是怎麼來的呢?
一種解釋說,「$」是細長型 U 和寬扁型 S 的結合體,代表的是 US 美國。這種說法顯然是說不通的。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港元等等,都以 「$」為貨幣符號,總不能也奉 US 為標誌吧。
另有一種解釋說,西班牙銀元的另一種名字為「PESO」(比索),縮寫為 PS,PS 的書寫方式歷經時代變遷發生了改變,兩個字母逐漸重合到一起,慢慢發展為了如今「$」的樣子。
但如果追溯到西班牙的歷史上去探究,或許下面這種解釋才更合理些。
西班牙國徽
西班牙的國旗和國徽上都有這樣的圖案,來源於一個古老的圖騰——「赫居裡斯之柱」(Pillars of Hercules)。相傳很久以前,歐洲和非洲彼此相連,是大力士赫居裡斯把它們拉開了兩半,「赫居裡斯之柱」也就成了直布羅陀海峽兩岸山峰的象徵。
1497 年,西班牙鑄造銀元的時候,就將「赫居裡斯之柱」選作了銀幣上的圖案。1732 年墨西哥城鑄造的「雙柱銀元」也有類似的圖案。
1732 年墨西哥城「雙柱銀元」
久而久之,石柱和條幅捲曲成了「$$」狀的圖形,「$」也就被人們當做了銀元的符號了。
分享精彩故事,傳播傳統文化,傳授中國古老的測字術,在有趣中樂享品味生活!推薦關注微信公眾號:字裡行間 zjufyx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