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張成兵:要做《西遊記》泥塑人物100尊

2021-02-07 井陘視窗




      75歲的張成兵,家裡客廳的桌上,窗臺,都擺滿彩色泥塑人物,有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觀音,如來,牛魔王,託塔天王等,共60多尊。他是市級非遺---井陘泥塑的傳承人之一,從藝30年,作品500尊。近來,他把《西遊記》人物,做成高40公分的泥塑作品。

 十幾年,給胡樓樓打下手

張成兵,是井陘南王莊鄉西尖山人。自幼酷愛習畫,初中畢業後當了三年兵,做過四年民辦教師,1979年參加縣文化館美術培訓班3個月。培訓結束,被留在文化館當勤雜工,又調到蒼巖山管理處任食堂管理員。景區初建,管理處共13人,人手少,都是身兼數職。當時,泥塑大師胡樓樓正在蒼巖山景區塑象,領導派張成兵給胡樓樓和泥,供料,遞工具,打下手,沒想到一幹就是十幾年。胡樓樓是著名民間泥塑大師,手藝高超,知名度很高,做事非常有個性。但他看到張成兵不怕髒和累,悟性好,愛動腦筋,對待張成兵說話時硬綁綁的,但心裡卻深愛此人,十幾年打下手,胡樓樓的言傳身教,使張成兵痴迷上了塑像。沒想到,1996年,領導多次批評張成兵是大搞迷信,當時的張成兵年輕氣盛,一氣提出辭職。

 做泥塑,張成兵如魚得水

辭職後,張成兵首先做小龍窩村廟裡的三尊觀音塑像。他是求精務實的性格,把每步工序做的細緻可靠,每一步寧可反覆,也不能馬虎。幾個月下來,觀音塑像慈祥傳神,栩栩如生,贏得村民們的喝彩,一炮走紅,他的手藝得到認可。邀他塑像的人越來越多,30年來,他塑像500餘尊,足跡踏遍井陘,礦區,鹿泉和山西平定縣,兩次隨團隊參加北京壁畫工程,親手描粱畫柱。他說,泥塑民間藝術家,名好聽,樣子就像「叫化子」,多數人受不了這個罪。每組塑像用2至3個月,風餐露宿吃住在外,費體力費腦力,做泥塑先練「站立功」,一站十幾個小時,中午不能睡,晚上點上大燈泡加班,沒有實打實的好體力,誰受得了。每做一組塑像下來,都累壞啦,能脫一層皮,「不敢喊苦,誰讓你幹上這個泥塑啦!」「我這輩子,都是與不說話的人打交道啦!」他笑著補充:「泥塑練身體,你看,我75歲了,耳不聾眼不花,思維敏捷,回憶往事如數家珍!」

 三十年,做出泥塑500

一次,他在山西粱家腦村做「夜叉」,自己老是不滿意,反覆修改多次,終於塑成了,結果夜裡夢見,一位鶴髮童顏白鬍子老人對他說,「是他!就是他!」張成兵感嘆,我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啊。

張成兵把編織袋,一股腦倒在地上,幾十件工具散落一地,叮噹作響。「柏木,材質油性大,抹泥轉彎順滑,我的工具都是用柏木自製的,這是我的全部家當!」做泥塑,概括就是五步:第一步,用木條,根據塑像體形,捆上麻,草繩及鐵絲搭制骨架。第二步,用白土與麥桔和成粗泥,做成輪廓成形。第三步,幹透後,再用土和棉花和成細泥,把人物神態充分刻畫出來;第四步,幹透後,用膩子修補裂縫,把表面打磨光潔。第五步,塗漿,塗膠,刷白底,上彩色,上漆完成。

張成兵說,塑像分慈像,惡像,醜像,文像,武像,武像衣服紋理多,用功多,文像衣服光滑,費勁小。「老伴和女兒都是好幫手,常跟著我風餐露宿幹活,受罪不小,老伴說話不多,可常補充我構思的不足,女兒幹活心細就是不知道累。」井陘小作村的十八羅漢,形態各異;天戶村的四大天王,工程艱難,高達四米;梅家莊的哼哈二將,微水村的財神,路神,馬王爺,活靈活現,屬我最得意的作品。他說,「昨天,我接到邀請,要到井陘竇王嶺景區做《隨唐演義》10尊人物泥塑,這幾天正做準備工作呢!」                                                                                                        

中國夢,要做「西遊記」人物100

井陘泥塑的傳承艱難,青年人嫌苦不願學,泥塑空間越來越小,張成兵徹夜難眠,我能做點啥事呢?「我要做100尊《西遊記》人物,讓泥塑走進百姓家庭!」他把《西遊記》電視劇光碟反覆播放,看了近百次,把人物形象特徵刻在心裡,把功夫用在手上。

「比例小,工序一樣不能少,每尊人物都用十幾天的功夫完成。造型,臉型,五官表情都是關鍵。」泥塑主要在構思,為了做出活靈活現的人物,還跑到新華書店翻看有關圖書,回家反覆推敲。為讓他集中精力做《西遊記》泥塑,老伴包攬家庭全部家務,女兒張海榮住的不遠,也常來幫他做事出點子。三年來,張成兵蹲在客廳做《西遊記》人物,都是高40公分,已經做了60多尊。家裡客廳的桌上,窗臺,櫈子椅子,都擺滿了泥塑人物。    

張成兵斬釘截鐵的表示,我要實現我的中國夢,做好《西遊記》100尊人物。我還計劃做《水滸傳》108尊人物,和300羅漢人物。我今年75歲了,如果做不完,將由我的女兒接力完成!

相關焦點

  • 全程圖文「井陘第24屆民間藝術節」
    近年來,她們在團長劉香林的帶領下,從井陘扭到了石家莊、唐山;從井陘的廟會扭上了肖家營春節大廟會。談到為啥扭拉花,劉大姐直爽的說:「拉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井陘這張國字號名片的同時,還能鍛鍊身體,越扭越dei(三聲)勁!
  • 千裡眼與順風耳真身只是兩尊泥塑?真實來歷是怎樣,他們有多厲害
    而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在西遊記中的描寫了。孫悟空出世以後,有光降臨,鬧出的動靜太大了。玉帝也因此被驚動,但是此時,探查發生了什麼的主要任務就落到了千裡眼與順風耳的身上。作為玉帝的御用耳目,他們是什麼關係,是什麼來歷自然引發了無數人的好奇。媽祖時期就存在的兄弟組合在媽祖事情就存在的兄弟組合。其中哥哥是千裡眼,而弟弟是順風耳。之後因為戰爭的侵襲,他們兄弟二人在戰爭中死去。
  • 井陘拍過的這些影視劇,你看過幾部?還有其他的嗎
    在咱井陘拍過的這些影視劇,你看過幾部?還有其他的嗎?《西遊記》鏡頭中小唐僧成長、水池裡放生鯉魚、山間遇到漁夫等均在蒼巖山福慶寺三皇姑大殿、橋樓殿拍攝。在井陘於家鄉石頭村拍攝。影片中充斥著很多井陘元素包括一些地標性建築和飲食文化。
  • 西遊記人物簡介
    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遊記》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西遊記》中的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兒,法號玄奘,號三藏,被唐太宗賜姓為唐,為如來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蟬長老投胎。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之後在三個徒弟和白龍馬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功德圓滿,加升大職正果,被賜封為旃檀功德佛。
  • 在咱井陘拍過的這些影視劇,你看過幾部?還有其他的嗎?
    經過小編盤點,發現在井陘周邊取景拍攝的影視作品還真不少!《西遊記》鏡頭中小唐僧成長、水池裡放生鯉魚、山間遇到漁夫等均在蒼巖山福慶寺三皇姑大殿、橋樓殿拍攝。《夏日的拉花》以倪萍、李宗翰幾位為主要演員的拍攝故事。影片中充斥著很多井陘元素包括一些地標性建築和飲食文化。
  • 【文化萬寧】歸僑梁忠義和他的「泥塑」夢
    一尊尊「泥塑」作品分布在園的四周角落處,似衛兵守護著這座園林,一尊高5米,寬10米的巨型「泥塑」《雄鷹》特別引人注目,它騰空而起,展翅翱翔,搏擊長空;幾匹高大的黑色駿馬,仰頭嘶鳴,拔腿揚蹄,馳騁疆場;一隻只乖順靈巧的小動物烏龜、仙鶴、坡鹿,水牛、小金象,還有金碧輝煌、溫順可愛的麒麟;大腹便便,悠然漫步的大象;鶴立雞群的長頸鹿等「泥塑」作品,掩映在種滿印尼金椰子的園林草叢中、水池邊。
  • 視野 大吳泥塑,指間的大千世界
    大吳泥塑中人物的神情動作惟妙惟肖,有些十分逗趣。大吳泥塑之所以叫「大吳」,就是因為這技藝決不傳外姓。從南宋至今,到了吳聞鑫,吳宏誠這一代,已是第二十四代傳人,整八百年的歷史。大吳泥塑的藝術表現手法有雕、塑、捏、貼、刻、印、彩,其中貼、印、彩的有機結合而形成了強烈的漢族民族風格,是區別於其它雕塑和民間泥塑的地方藝術特色。大吳泥塑多取材於潮劇、民間傳說和章回小說故事中的人物造型,以及人們生活中諧趣的人物情景造型,分為戲曲故事人物,臉譜、童頭、木偶頭、紗燈頭,肖像,神、佛像,兒童玩具(也稱「雜錦」)等五大門類。
  • 大吳泥塑 兩平方米的孤獨|匠人
    人物的面部都以肉粉色顏料塗抹,這種並不真實的「膚色」似乎有意暗示大吳泥塑與潮汕戲曲之間的某種關聯;而一顰一笑、神情姿態流露的鄉情百態又根植於潮汕地區穩固的宗族、倫理、風俗之中。60歲的吳維清一直生活在大吳村,自十來歲第一次接觸泥塑起,他似乎就找不出第二件更有趣的事情。即便是現在,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他大部分時間仍然願意泡在不足兩平方米的工作間,在一盞檯燈下做他的泥塑。
  • 井陘:拉花要上北京春晚?
    井陘拉花要上北京春晚?真的嗎?11月15日,「2021年北京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全國海選」石家莊分選區總決選在石家莊勒泰中心圓滿結束。井陘拉花最早源於民間的節日、廟會、典及拜神時的街頭廣場花會,在唐代元和八年(813年)成書的《元和郡縣誌》中就有相的記載。
  • 井陘錦雞兒花開正當時
    井陘方言梁漢生先生、網友@天道酬勤、@獵戶說是「楊綿子花」「洋洋布絮」等等,看來各鄉鎮的稱呼也有差別。形態鑑別:落葉灌木,高1-2.5米。根圓柱形,外面棕紅色。莖直立,小枝有稜。因為其託葉成刺,密植可以做綠籬,而且成片種植的效果非常的壯觀,十分適合山坡綠化使用,葉型也很漂亮。花期基本上可以和河北木蘭銜接上。錦雞兒是豆科有根瘤,可以改善土壤,也是草原、戈壁地區的防風固沙的良好灌木,同時對C12和HCI氣體有中等的抗性。7年以上的錦雞兒對降雨平均劫持率為54%。
  • 【潮藝談藪】大吳泥塑
    大吳泥塑內容取材於地方傳統戲劇——潮劇的主要情節,民間傳說和章回小說故事中人民大眾喜歡的題材,另一方面取材與人們生活有關且有意趣的內容。其人物特點組合分為五大門類:即戲曲故事人物,具體為文身、武景、臣景、大斧批、文寸。
  • 草木井陘之槓柳
    好像是2012年的時候「灌溉渠」網友的一句無意中的話,才發現井陘很多的植物都有耳熟能詳的名字。但是我們井陘的方言名稱和學名差異很大,比如說屁蹦眼和馬齒菜、球泡和地黃、燕兒衣和抱莖苦蕒菜、黑茄子和龍葵、茜草和十八萬等等。
  • 火了:井陘這個村要全國出名!拍成紀錄片,還獲了大獎...
    火了:井陘這個村要全國出名!拍成紀錄片,還獲了大獎...井陘發布最近一部展現井陘南張村麵塑的紀錄片《麵塑人家》躥紅網絡並獲第12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二等獎、河北省一等獎《麵塑人家》紀錄片網上流傳的是19分鐘版,獲獎的版本則為精剪版,是河北經貿大學廣電系2015級畢業作品,主創為趙子敏
  • 井陘愛心人士:疫情牽動人心,捐贈彰顯大愛
    【光榮榜】河北井陘愛心捐贈之十六!疫情無情 大愛無言...2月14日、15兩天,中國移動井陘分公司分別向17個鄉鎮捐贈了50套總價值17500元的帳篷、桌椅、衝鋒衣。2月14日,石家莊鑫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海彥、張立強、張肇翾向南峪鎮政府捐贈噴霧器20個、噴壺100個、消毒液20桶;向東葛丹村捐贈方便麵5箱、消毒液4桶、噴壺60個。
  • 當男明星遇到泥塑粉……
    不過相比於女明星非常常見的自我泥塑來說,男星的泥塑往往會引來不少爭議。包括男明星本人對於泥塑的態度,也是不盡相同。當男星知道有人泥塑他們的時候,他們是怎麼看待的呢?王子異第一個要說的當然是我們Bro了。Bro不止一次被問到關於泥塑粉的問題。
  • 西遊記、臥龍藏虎取景地即將人山人海!千年蒼巖山廟會4月1日上演
    相傳,隋煬帝之女南陽公主出家在蒼巖山,被尊為「蒼山聖母」。傳統民俗,三月為皇姑送單衣,十月為皇姑送棉衣,意為換季,遂成廟會。宋碑記載:「每年三月和十月,燕趙之人,男女老幼,焚香頭祝,絡繹於道,南無之聲,震響山谷」。
  • 西遊記【100】
    第四部:100杯酒換鈴鐺【為孩子量身打造的西遊記】【寓教於樂,尊重原著,巧妙融入了大量的成語與詩詞】►>一部講給孩子聽的西遊記故事《凱叔西遊記》是凱叔為孩子們量身打造的西遊記大作,一部完整給孩子們講完西遊記的作品,歷經3年,總計超過40萬字。
  • 弘揚主旋律 傳播正能量《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紀錄片在井陘礦區開拍
    近日,由石家莊市廣播電視臺外聯部主導策劃拍攝的紀念建黨一百周年紀錄片《復興路上》系列之一《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井陘礦區橫北學校和正豐煤礦解放第一礦廣場開拍傳承百年並流行於井陘礦區、井陘及平山的民俗非遺舞蹈霸王鞭現場表演,吸引了不少當地群眾圍觀欣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一心救中國……"這熟悉的曲調,這滾燙的旋律,唱出了億萬中國人民的心聲。該歌曲由著名音樂家曹火星創作。
  • 我在井陘有一個小院兒,花木扶疏,秋蟬寂寥
    (圖片來自網絡)這個正月拍「我們的節日--中國·井陘廟會民俗」在井陘的許多村子裡走街串戶,我就又對著某個齊整古舊的小院兒起愣怔,但就像那些民俗專家說的,廁所是個大問題!如果上下水齊備,住進來做個民宿,一點點按自己的意圖打造一個小院兒,自娛自樂又結交八方來客,有了收入又促進了井陘的旅遊業,豈不美哉快哉?
  • 朱麟為徐之騰泥塑肖像
    朱麟首先我非常榮幸能邀請到徐之騰先生來做肖像模特,我是在2018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徐之騰先生的,熟悉後得知徐之騰先生和我是涪陵同鄉,當他聊到很多我兒時的家鄉人和事的時候讓人倍感親切。說起來也是緣分,他當年也曾經是川美雕塑專業的考生,而且專業成績考得不錯只是因為其他原因後來沒有從事雕塑事業,也正是因為同為雕塑的「玩家」,當我們聊起關於雕塑的內容就特別的容易溝通,而這個現場做肖像的局就非常順理成章約定下來了:由徐之騰先生來做我的模特,我現場做泥塑。2019年10月22號,徐之騰先生來到我位於重慶茶園的工作室,認認真真當了兩個小時的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