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肯定會因為這顆行星撞擊地球而滅絕的。
恐龍是如何滅絕的?
恐龍統治了地球1.6億年,是陸地上誕生過最大的生物,是那個時期的霸主。
據現代地質學勘測,在白堊紀末期有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據科學家推算這顆小行星的直徑最少有十公裡以上,這麼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引起地震海嘯,隨之地下的巖漿翻湧而出,使得整個天空被遮得嚴嚴實實,幾個月裡都看不見一絲陽光。
而且小行星撞擊地面時,瞬間的強大熱量導致大面積的地殼巖石被蒸發,大量碎屑如同升起的煙火一般從撞擊點飛濺而出,後來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這些巨量的碎屑物質開始從空中落下,很多動物們無處可逃,恐龍也受不了這樣的環境而滅絕了。
小行星撞擊地球會有什麼後果?
一般小行星對地球造成的破壞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分別為小行星的大小、速度和組成。其實無論小行星的撞擊地點是哪裡,都會使地殼瞬間蒸發,形成一個巨大的隕石坑,屆時超過100公裡的地表以內的一切物體都將被衝飛到空中,一些碎片甚至會進入太空,導致產生的超高壓力將震碎你的內臟,而強大的風爆則會對建築物、地面上的物體等等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打個比方來說,如果是一顆房屋大小的小行星以每小時3萬英裡的速度撞向地球,其能量大約相當於摧毀廣島的核彈的2萬倍,可不要小看這顆小行星,這樣的一顆小行星足以將距爆炸中心點0.8公裡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夷為平地,對任何城市都會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總結
如果當年毀滅恐龍的小行星再重新撞擊地球,在小行星撞擊點的附近,動物和植物會死於高溫環境,強烈的衝擊波,或者就會死在海嘯和地震中死亡。我們人類其實還沒有恐龍兇殘,試想,連恐龍都躲不過去的災難,我們人類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