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進勇發起西原戰役,越軍用人海戰術打贏第一仗,美軍匆忙撤退

2020-12-23 無計讀史

文進勇發起西原戰役,越軍用人海戰術打贏第一仗,美軍匆忙撤退

文/無計讀史

說起關於越南的反抗殖民戰爭,有一些很傑出的人在越南的革命中留下過身影和痕跡。

比如胡志明,比如武元甲,比如文進勇。

我們今天要講述的故事就是關於文進勇指揮的西原戰役的開端。

1 開端

文進勇當時的對手是美國人,美國人插手了關於越南的戰爭。

因此文進勇的壓力還是很大的。

當文進勇看到了帶著越南人民軍打進西原的機會的時候,文進勇開始了謹慎的布局。

文進勇計劃著切斷19,14,21三條公路,讓美軍的陣地變成孤島,從而進行圍殲。

2 圍殲

十三個越南人民軍的部隊出徵了,一共一萬多人,加上遊擊隊估計有兩萬的越南人民軍士兵加入了戰場。

越南人民軍率先朝著波來古這個地方發起佯攻,尋找大軍進攻的機會。

對於美軍部隊的防線,越南人民軍的士兵其實還是很有信心的,他們自認為有著全天下最多的勇氣和最強悍的戰鬥意志。

於是,越南人民軍對順敏發起了進攻。

順敏是14號公路上面最重要的一個城市,可是美軍部隊的指揮官卻忽略了這裡。

越南人民軍的部隊大軍圍城,直接朝著順敏發起了最猛烈的進攻。

越南人民軍的士兵們都悍不畏死,在指揮官的命令下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衝鋒。

越南人民軍所有的炮火都朝著順敏發起炮擊,掩護著士兵們衝鋒。

順敏城裡面駐守的美軍士兵雖然不多,但是火力卻是強大得可怕。

美軍士兵的戰鬥意志不弱,集中起來火力,朝著衝鋒的越軍士兵瘋狂開火。

咚咚咚,戰場上面響徹著越南士兵們的哀嚎聲和美軍士兵的怒吼聲,還有各種槍聲和炮聲夾雜在裡面。

越軍士兵衝鋒著,很快就一片一片地倒了下去,大量的越南人民軍士兵受傷,甚至死亡。

越南部隊的指揮官在望遠鏡裡面看得眼皮直跳,此時的他已經用盡了全力在調度戰場,希望能夠順利打下順敏。

此時,他只能寄希望於越南士兵們強大的戰鬥意志,能夠衝開敵人的火力網。

3 佔領

果然,越南人民軍的士兵靠著自己的血肉之軀,衝出了敵人的火力覆蓋範圍,來到了城池的下面。

他們的意志足夠強悍,越來越多的人民軍士兵衝上了戰場,來到了順敏城的城池下面。

他們用炸藥包炸開了順敏城的城門,或者用梯子架上順敏城的城頭,開始進行最後的攻城戰鬥。

越來越多的越南士兵衝入了順敏城裡面,他們衝上了城頭,擾亂了美軍部隊的火力布置。

順敏城幾乎已經落入了越軍士兵的手中,美軍的士兵人數處於極度劣勢,完全被越軍士兵按著打。

越軍士兵越戰越勇,殺入了順敏城之後,迅速朝著美軍部隊的指揮所衝過去。

順敏城的美軍部隊知道大勢已去,後方的增援無法及時趕到,只能撤出順敏城。

參考資料:

《西原戰役》《著名的戰役》《文進勇回憶錄》

相關焦點

  • 鐵原血戰:5萬美軍突不破志願軍2萬人的防線,宣告磁性戰術失敗
    一、李奇微的發明磁性戰術 李奇微在反思前三次大的戰役時,從一項作戰記錄中看到一組蹊蹺的數字: 第一次戰役(為便於理解,均採取我方通稱,即第一、第二、第三次戰役),1950年10月25日誌願軍發起雲山戰役痛殲美軍,至11月2日美軍潰退,歷時8天。
  • 鐵原血戰即使5萬美軍,也沒能突破志願軍2萬人的防線,宣告磁性戰術...
    一、李奇微的發明磁性戰術 李奇微在反思前三次大的戰役時,從一項作戰記錄中看到一組蹊蹺的數字: 第一次戰役(為便於理解,均採取我方通稱,即第一、第二、第三次戰役),1950年10月25日誌願軍發起雲山戰役痛殲美軍,至11月2日美軍潰退,歷時8天。
  • 韓戰讓我們明白:美國才是人海戰術
    剛開始,朝鮮人民軍都快要解放整個朝鮮半島了,韓軍節節敗退,直到美軍派航母戰鬥群配合美軍陸戰師逆轉了這場戰爭的走向 。隨後一路開進到中國的鴨綠江邊,對我邊境城市展開狂轟濫炸,前幾天就有數10人傷亡,每天都有壞消息傳來。毛主席果斷下達了志願軍入朝作戰命令後,隨後志願軍在彭德懷司令員帶領下發起了第一和第二次戰役,戰爭勝利的天平又向中朝兩國傾斜,非常具有戲劇性。
  • 鐵原阻擊戰,63軍用傷亡2萬多人的代價,成功拯救了10萬志願軍
    在抗美援朝戰役中,第5次戰役是我軍傷亡最慘烈的一次,其中尤為鐵原阻擊戰最為慘重,我軍63軍幾乎全軍覆沒,鐵原阻擊戰也是韓戰由對抗轉為相持階段的轉折點。 志願軍63軍在付出2萬多人的犧牲後,與敵方十國聯軍血戰14天,終於使我軍主力退回到三八線,拯救了10萬志願軍的生命。
  • 電影《金剛川》背後的金城戰役:中國志願軍打得最痛快的一次戰役
    ,那是韓戰最後一次戰役。和以往的人海戰術不同,這次炮火先行。28個月裡,一次也沒有改做預備隊離開過前線,而且打仗一次也沒有輸過,堪稱大韓民國第一榮譽師!、越打越厲害。,南韓軍害怕被殲,狼狽撤退。
  • 電影《金剛川》背後的金城戰役:中國志願軍打得最痛快的一次戰役
    但中國軍隊發揮了越打越有的精神,武器的優勢在戰爭後期已經不輸給美軍。 和以往的人海戰術不同,這次炮火先行。 1100多門後炮,對金城以南朝鮮軍陣地進行猛烈轟擊。 這是志願軍入朝以來,集中火炮數量最多、火力最強的一次戰役。
  • 橡樹 | 越戰:常風行動——最後的撤退
    1975年4月9日,北越在數次發起南下作戰,大佔便宜而並沒有得到巴黎和約約束後,再無顧忌,索性調集空前龐大正規軍主力,直接向西貢北方門戶春祿發起猛烈攻擊。此刻,在沒有得到美國總統明確命令之前,駐越美軍顧問團軍官們強硬支持阮文紹總統反擊。於是,阮文紹總統決定調集南越政府能夠指揮的大約2個師的精銳部隊,臨時構建春祿防線,與北越正規軍進行最後的較量。
  • 朝鮮戰場上,到底是誰在使用「人海戰術」?
    3力量最懸殊由西方率先發明,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登峰造極的「人海戰術」,如今卻常被中外反動派強扣在人民軍隊身上,為自己的失敗作開脫。實際上,人民軍隊自建軍時起,就一直在以少敵多,以弱敵強,是根本沒有本錢使用「人海戰術」的。
  • 電影中的歷史:以美越德浪河谷戰役為藍本的《我們曾經是戰士》
    16時20分第7騎兵團1營為解救被圍的B連2排,以A、B兩連並列發起攻擊,但立即遭敵強力反撲,雙方傷亡不斷增加,此時天色漸漸變暗美軍只好撤退,然而在敵前脫離戰鬥不易,且支援的炮兵連在沒有煙幕彈狀況下,摩爾營長只好依他在韓戰的經驗要求施放黃磷彈(WP),黃磷彈的燒傷效果,對北越軍產生心理上的震撼,美軍始順利的脫離退回陣地。
  • 1968年,越軍朝著美軍陣地發起圍攻,美軍飛機卻將炮彈扔在自己的陣地
    1968年,越軍朝著美軍陣地發起圍攻,美軍飛機卻將炮彈扔在自己的陣地 文/無計讀史 老村高地戰役是溪山戰役的開端,美軍部隊在越南戰場上面徹底出現的頹勢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 希特勒的阿登戰役初戰告捷,敦刻爾克撤退真的即將重演?
    著:克裡斯特·貝裡斯特倫譯:姚軍阿登戰役的魅力,在於數個「第一」:納粹德國在西線針對美軍發動的第一場也是唯一的一場戰略級別的攻勢;第一場完全由希特勒策劃並主導的戰役;盟軍自諾曼第登陸後,與德軍進行的第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大規模戰役
  • 越南統一戰爭此戰役最為重要,此地一失守南越潰不成軍,最終滅亡
    越南統一戰爭其實是偶然一次戰爭,當時北越軍隊並沒有打算短短數月就能拿下西貢,迅速滅亡南越。當時北越只是計劃攻取南越北部,利用幾年時間滅南越,不過南越軍隊在西原一戰不堪一擊,北越迅速佔領南越戰略要地。1975年4月春祿之戰是北越軍對南越展開的春季攻勢其中一場重要戰鬥,也是越戰最後一場大規模戰役之一,該戰役關乎南越興亡,北越將西貢屏障春祿拿下後最終一舉攻入西貢。在距離越南共和國首都61公裡處有一個春祿市,這座城市是南越西貢政權的最為重要一道屏障,可惜南越最終還是沒能堅守住這最後一道屏障,在1975年的4月21日,南越開始進入了亡國倒計時階段。
  • 鐵原阻擊戰實力懸殊,疲憊之師63軍為何能贏?網友:戰術太奇特
    其中最經典的一戰當屬鐵原阻擊戰! 187師作為63軍最後的預備隊,參加了鐵原阻擊戰,運用逆向思維發起了不可能的反擊,一舉扭轉戰局。 第五次戰役的後半段,志願軍由於戰線過長和後勤補給薄弱,被早有準備的美軍用磁性戰術抓住了弱點。
  • 1975年南北越大決戰,北越30萬部隊消滅南越70萬大軍
    1973年1月27日,美越四方籤訂了巴黎協定,美軍得以「體面」地從南越撤軍。然而,廣義上的越戰並沒有打完,後邊還有戲。按照巴黎協定規定,南北實現停火,美軍撤走,然後越南南北方要以和平的方式決定國家的未來。可是在政治上雙方的差異太大,要心平靜氣坐下來談未來並不具備現實操作性。
  •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世界戰爭史上少有的遭遇戰,重創美軍王牌騎1師
    在戰役部署上指出:我軍第一仗如果不準備打東線的南朝鮮首都師和第3師,則以第42軍的一個師位於長津地區阻敵即可,第42軍的主力放在孟山以南地區,以便切斷元山、平壤間的鐵路線,鉗制元山、平壤兩地之敵,使之不能北援,便於我集中3個主力軍各個殲滅南朝鮮第6、第7、第8等3個師。毛澤東還特別強調:「此次是殲滅偽軍三幾個師爭取出國第一個勝仗,開始轉變朝鮮戰局的極好機會。」
  • 硫磺島戰役為什麼有人說是美軍的痛
    一、硫磺島位置及價值硫磺島位於西太平洋的日本火山群島,面積20Km,目前由日本管轄,行政區劃隸屬於東京都(小笠原支廳)小笠原村。硫磺島位於東京以南1080千米,南距關島1130千米,幾乎是東京和塞班島的中間。
  • 淺談美軍輕型戰術輪車發展歷程
    然而,自美軍開始出兵阿富汗與發起第二次波灣戰爭,悍馬車在戰場上遭受極大考驗,不時傳出遭路邊炸彈或敵人施以火箭筒攻擊,導致悍馬車被炸毀的案例,恐怖組織成員將傳統遊擊戰戰法融合現代作戰條件所形成的現代遊擊戰,威脅駐外美軍,即使美軍為悍馬車加裝裝甲,卻因此讓悍馬車的機動力降低。由於悍馬車於現代戰場的防護力下降,美軍遂逐漸將悍馬車從前線撤往後方,執行一些危險性較低的任務。
  • 阿登戰役美軍在首次領教「閃擊戰」為何被打回原形?60萬損失8萬
    首先,阿登戰役是德國發起的最後一場戰役。他們又一次的選擇阿登地區,就是想麻痺和迷惑盟軍,從而達到戰役的突然性,但其規模遠比1940年進攻法國時要大得多。按照情報部門估計,美軍的正面有4個師的德軍,但實際上有25個師,其中包括了7個裝甲師。 這一天,天氣十分惡劣,空中能見度很低,盟軍的空中優勢被瓦解,德軍就是要利用這樣的天氣發起偷襲。因為在地面上,無論是士兵的戰鬥素養,還是裝甲部隊的實力,他們完勝美軍,並以此打亂美軍的部署,爭取時間攻下安特衛普城。
  • 小米加步槍趕走了日本人,我們用什麼戰術打敗了美國兵?
    中國人民志願軍組織進行的戰役和戰役規模的作戰行動共有9次, 包括運動戰階段的第一至第五次戰役, 陣地戰階段的1951年秋季防禦作戰、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 (戰役規模的作戰) 、上甘嶺戰役、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 (包括金城戰役)。在這9次戰役中, 有6次戰役是進攻性質的作戰, 2次戰役是防禦性質的作戰, 還有一次戰役是既有進攻也有防禦性質的作戰。
  • 志願軍首戰美軍前,彭德懷在鴨綠江邊發回一封電報,成為獲勝關鍵
    雲山城外布防的是美軍第一騎兵師第8團和韓軍第15團。 第一騎兵師是美軍王牌,號稱常勝師。它的另兩個團,第五團駐紮在龍山洞,與第8團互為犄角,第7團還留置在清川江南岸。美軍通過空中偵察發現了有部隊行進的動向,急調第7團往龍山洞移動,第5團也派出小股部隊向雲山方向搜索前進,意圖保證道路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