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香港期間不能錯過的:漢雅軒最新展覽葉世強《海天無垠》

2021-02-11 典藏Artcoco


3月22日傳奇畫家葉世強個展《海天無垠》在香港漢雅軒開幕。本次展覽共展示了葉世強先生2000年至2012年間創作的三十餘幅畫作。

 

葉世強個展《海天無垠》展覽現場。

 

質樸拙古,淡泊名利

 

生於1926年的葉世強早年拜入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門下,深得其精髓。在所有中國人看來,1949年無疑都是至關重要的歷史轉折點。對於葉世強而言,更是如此。那一年,讓他的人生非比尋常。在高劍父的授意之下,時為廣州市立藝術專科西畫科學生的葉世強與同窗楊之光、蔣健飛三人告別「讀萬卷書」,開啟了「行萬裡路」的徵程。他們原本計劃著離校「流浪」,從廣東徒步至敦煌,沿途寫生,增長見聞。奈何時局動蕩,只得中途更改行程,轉搭招商局「海鴞輪」訪遊臺灣。在踏上船舷的那一刻,葉世強絕對想像不到,他的命運將會隨著一艘遊船遠渡,從此兩岸相隔。

1949年葉世強從中國乘搭招商局的「海鷗輪」到臺灣。

從此,葉世強展開了帶有傳奇色彩的個人史。赴臺後不願返鄉的他,在28歲竟因為素描課連續不及格而肄業離校。年逾半百之後,他與琴相伴,如同隱士般深居簡出,成為臺灣古琴界的翹楚,引得知音人們遠渡而來只為求得一把由他製成的古琴。十餘年後,他在63歲高齡之時重拾畫筆,創作狀態與日俱佳,漸漸進入了他的藝術鼎盛期。隨後,80歲的葉世強老年成婚,轟動臺灣藝壇,傳為一段佳話……或許,在廣闊的歷史洪流之中,無論怎樣精彩的人生都不過是涓涓細流;然而,當葉世強的個人史與中國現當代藝術史合流之後,卻迸發出如今看來也依然波瀾壯闊的傳奇色彩。

 

1978年,葉世強搬到新店灣潭山村,開始隱逸的生活,他的學生經常會乘搭渡船到他的工作室聽他講課及欣賞他的古琴演奏。

在臺灣的日子裡,葉世強的生活樸素拙古,曾於臺灣復興美工及臺大美術社任教,教學風格與言行身教深受學生緬懷。期間亦隨孫毓芹先生習古琴、從南懷瑾先生禪修,長期以斲制古琴營生,在臺灣琴界以音色蒼古松透著名。其畫作以孤絕而熱熾的筆墨融貫水墨和油彩等媒材,開拓畫布二維向度之局限,從根植於日常的創作實踐推向美學極致,在離群索居的生命歷練中將藝術作為精神淬鍊與身心修為的方法。

 

1989年,葉世強搬到水楠洞。

正如他製作的古琴一樣,葉世強的書畫作品也僅與少數有緣人分享,絕不隨意示人。上世紀80年代末,策展人張頌仁有幸受邀前往葉世強位於臺灣碧潭灣潭山村的居所拜訪,舟車輾轉而得面診一般的15分鐘交流。這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亦是唯一一面。正是這場短暫而倉促的會面,在張頌仁的記憶中深刻地烙印下了葉世強避世獨行、遺世獨立的藝術風格。

《茶座》,2010,布面油畫,91 × 65 cm。

 

打破成規,自成一家

 

或許,沒有誰會把自己視如珍寶之物「託孤」給僅有一面之緣的人。然而,葉世強卻把自己的遺作託付給了心意相通的張頌仁。2012年,過世後不久,他的遺孀林如意女士聯絡到張頌仁,轉達亡夫的臨終決定,將畫作託付給他。張頌仁自此著手推動葉世強的藝術,尋找這位一世不遂名利的畫家在中國藝術史上的位置。先後在香港藝術中心和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大型回顧展,同時也在巴塞爾藝術展、紐約軍械庫、及臺北當代等博覽會介紹葉世強的畫作。其精心策劃的「葉世強+葉偉立」項目入選臺北及斯洛維尼亞雙年展等,試圖以當代藝術的視野介入葉世強個案,並挑戰現代美術史的」主流論述」。

 

《新城海灣》,2005,布面油畫,141 × 215 cm。

葉世強的藝術創作發端於嶺南畫派,而如今,我們在他樸素的畫面上卻難以尋跡嶺南畫派的鮮明特點,嶺南地域性的特質、特有色彩與寫實都被其精心地取消掉,取而代之的是更為詩意抽象的浪漫表達:被遺忘在時光裡的玫瑰、春天、櫻桃、白蝴蝶、下雨的屋簷……這些極具生命力的意境全都被他捕捉了去,用高級的灰,靜默的綠,絲絨般的紅濃縮在布面的尺寸之間,鮮活且不張揚;淡淡的中國傳統文人畫的情緒表達中兼容了幾何抽象、大面積單色塊營造的超越世間意向的精神境界。

 

《蜥蜴(二)》,2008,布面油畫,72 × 91 cm。

《白玉蝶》,2012,布面油畫,72 × 91 cm。

《綠野香坡櫻花》,2011,布面油畫,60 × 72 cm。

《安樂國》,2007,布面油畫,161 × 219 cm。

策展人張頌仁這樣描述葉世強的繪畫,「葉世強的油畫意境,有太空的寥廓、恆古的寂寞,在純淨的畫面似乎瞥見永恆的掠影」。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胡斌曾表示,葉世強的藝術表達中蘊含著西方抽象意境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在嶺南畫派的學習背景下,他形成了與嶺南畫派傳統的世俗化、寫實風格不同的藝術風格,即一種以強烈個性和深邃精神境界打破成規的獨特的繪畫手法。

 

《下雨的瓦屋》,2009,布面油畫,60 × 72 cm。

少年時期生命歷程與大時代的流連轉徙,讓葉世強既不願意尾隨西方新潮運動,又不願受困於國畫的家國範疇,他以中國傳統為藝術實驗的基礎,探索中國藝術的「現代」出路。葉世強以美術的永恆意境為依歸,同時投身於現代和傳統的藝術語言,發展出獨特的繪畫手法,以強烈的個性和深邃的精神境界打破成規。葉世強同時拒絕了藝術的學院體制與官方機制,又以不妥協的風骨抗拒藝術市場和官僚展覽制度。葉世強可謂貧而不窮,因貧而富得生命自由,因困而早成文化界的傳奇。葉世強代表的這條隱晦的藝術道路在一定程度上質疑了以國家論述為主流的藝術史,他的案例突出了中國當代藝術論述中亟待整理的問題。

 

葉世強個展《海天無垠》展覽現場。


展覽信息

葉世強

《海天無垠》

 

音樂現場 

2019年3月25日(周一)下午6到8時     

2019年3月26日(周二)下午6到8時     

       

展 期

2019年3月22日至5月4日

  地 址   

漢雅軒

香港中環 畢打街十二號 畢打行四零一室

為慶祝展覽開幕和迎接「香港巴塞爾藝術周」,漢雅軒將於3月25日及26日,每晚6到8時舉辦音樂現場《大夢誰先覺》。   

 

音樂現場的題目《大夢誰先覺》取自畫家葉世強的一幅同名書法。三位音樂家:包珺櫻(古箏)、江逸天(電吉他)及龔志成(電提琴及電音)將現場創作,回應葉世強「海天無垠」的藝術宇宙。

 

葉世強除了繪畫,亦長期習練古琴和制琴。本表演將特意混入古琴大師管平湖 (1897-1967) 演奏名曲《流水》的碎片。《流水》一曲曾被美國太空總署錄入「旅行者金唱片」,1977年隨航行者一號發射到浩瀚宇宙。

資料及圖片提供:漢雅軒

編輯整理:COCO

相關焦點

  • 「Hi人物」葉世強 一個隔代的傳奇
    2019年3月,「葉世強:海天無垠」漢雅軒展覽現場▶  不還鄉的奧德賽1949年,對於葉世強來說是特殊的一年。「葉世強:海天無垠」漢雅軒展覽現場,圖為葉世強1949年從大陸搭乘輪船到臺灣途中的照片「葉世強:海天無垠」漢雅軒展覽現場,有關葉世強的圖片及文獻與其他渡海南下的藝術家不同,葉世強是拒絕還鄉的。正如策展人張頌仁所說,「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再回到那過去的年代。」
  • 香港最佳展覽觀展指南
    徐梯善,《QMH 1》,2019,混合媒介,鳴謝:藝術家和Empty Gallery,攝影:Lance Brewer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揭幕之際,我們為你精選香港必逛展覽。7位香港藝術家、藝術家組合的作品被陳列在這一大樓的隱蔽、功能性地點:曾建華傾瀉而下的關於愛和金錢的文字鋪滿大廳牆面(《I Love You》,2004),李傑彩色、閃爍的圖像投射在了牆面上(《Hope Less》, 2019),卓思穎的牆面裝置由錢幣打造而成(《Homeless》,2015-17),是其與蒙特婁流浪漢社群一同構想的項目; 方琛宇的《Art Recycle Bin》邀請觀眾投入展覽期間派發的樓層地圖
  • 「Hi圖集」香港藝術周的36個展覽,我們全都為你跑了一遍!
    以香港巴塞爾、Art Central兩大藝博會為中心擴散的香港藝術周如期而至,此時距離新的全港藝術地標H Queen's大廈揭幕已經一年。這是西方畫廊在香港步步為營的一年,除了在這一季香港巴塞爾上的亮眼表現,它們在香港的畫廊空間帶來了怎樣的展覽?而香港本土畫廊、藝術機構又為本地藝術生態打造出怎樣一番面貌?按照《Hi藝術》此前的預告信息及路線規劃,我們為你跑完了這36個展覽。
  • 葉世強 | 他與時代相遇,然後背向而行
    2019年初春,我在香港第一次看到葉世強的作品,當時下意識地覺得它們很特別。    藝術創作大概可以分為真誠與不真誠兩種。不真誠,說白了就是刻意,想大賣,想出名,想收穫表揚,想樹立江湖地位,作品中有很明顯的造作氣息。這種創作今天比比皆是,哪怕在頂級的藝術展會中都不鮮見。    真誠的創作中,有一類有情感而無技術,譬如小孩子的繪畫。
  • 除了巴塞爾,香港這個博覽會你絕不能錯過!2018 Art Central大盤點
    朋友圈早就被香港藝術月刷爆屏了。在香港藝術月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香港巴塞爾,每年有300多家全球頂尖畫廊參展、幾千位最新最hot的藝術家作品出現。除了有我們熟悉的趙無極、張曉剛、曾梵志經典名作以外,還能看到不同國家的藝術家使用最新最好玩的藝術語言,別開生面!
  • 首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彩的開幕畫廊展
    漢雅軒立方體空間:馬文「一天四十四個日落」個展  現場除了藝術盛事——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將於本周四也就是明日開幕之外,還有許多卓越的展覽也將在香港周邊開幕。  「一切罪惡的總和」 【5月22日——8月31日 香港白立方畫廊(中環幹諾道中50號) 】  漢雅軒立方體空間:馬文「一天四十四個日落」個展  北京籍藝術家馬文(Jennifer Wen Ma),在漢雅軒立方體畫廊460多平米的空間中虛構了一個異想天開的故事。
  • 香港巴塞爾藝術周攻略
    在今年3月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舉行期間,蜚聲國際的日本藝術家宮島達男將展出其最新的大型公共光型裝置作品。首屆Art Central吸引了30,000位藝術藏家、貴賓及愛好藝術的廣大公眾,Art Central已在藝術展覽年表上,建立了穩建地位,成為不容錯過的活動,為香港藝術周帶來全新風貌。會場設有三個主要展區,包括「藝壇萬象」、「新晉菁英」及「裝置匯萃」。
  • 空藝術 香港巴塞爾藝術周攻略
    在今年3月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舉行期間,蜚聲國際的日本藝術家宮島達男將展出其最新的大型公共光型裝置作品。首屆Art Central吸引了30,000位藝術藏家、貴賓及愛好藝術的廣大公眾,Art Central已在藝術展覽年表上,建立了穩建地位,成為不容錯過的活動,為香港藝術周帶來全新風貌。會場設有三個主要展區,包括「藝壇萬象」、「新晉菁英」及「裝置匯萃」。
  • 2018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最全觀展指南
    2018年3月29至3月31日,2018第六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除此之外,巴塞爾藝術展與本地重要文化組織緊密合作,包括亞洲藝術文獻庫(AAA)、Para Site、香港藝術中心、1a空間以及香港全新視覺文化博物館M+,在展會期間於場內及全城舉行一系列項目。畫廊帶來了哪些作品?
  •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周邊活動 | 3日香港遊全攻略
    此外,香港展會的開幕之夜將於3月28日下午5點至9點舉行,一起即將準備就緒,等待你的參與。走出展館外,香港是一座無時無刻充滿著活力的城市。三月當大家都為了藝術來到這座城市的時候,除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周邊還有哪些活動可以參加呢?巴塞爾藝術展將作為你的3日香港導遊,帶你在展會期間的周末玩遍香港。
  • 【2016香港巴塞爾最強攻略】玩轉Art Basel、嗨翻香港
    不是……我們是帶著一顆藝術專業的心去朝聖香港,去學習實踐(說白了就是打著藝術的口號,去玩!)那讓我們一起高喊「巴塞爾又來了」2016的香港巴塞爾今年迎來了第四屆;一如既往、堅持品牌態度(說白了是沒創意吧)還是那6個板塊:畫廊薈萃、亞洲視野、藝術探新、藝聚空間、光映現場、藝文出版。
  •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沙龍漫談」節目一覽】
    下午5時至下午6時 | 座談會 | 資助與(不)滿足主持人:巴塞爾藝術展「藝聚空間」策展人兼雪梨Artspace行政總監Alexie Glass-Kantor講者:香港Para Site 藝術空間總監兼策展人康喆明;澳洲薩裡山澳洲藝術理事會主席Rupert Myer;伊斯坦堡SAHA總監Merve Çağlar
  • 巴塞爾藝術展為什麼選擇邁阿密海灘?
    博物館的成立與展出,將為巴塞爾藝術展邁阿密海灘展會的觀眾在展會期間提供額外的豐富藝術體驗。Pérez也將為他的私人收藏空間El Espacio 23揭幕;Don and Mera Rubell將在邁阿密海灘展會舉辦期間開放全新由Annabelle Selldorf設計的Rubell博物館;Craig Robins作為邁阿密設計園區和邁阿密海灘展會的姐妹展會(並同期開幕)的Design Miami創始人;以及每年在12月展會期間舉行收藏展覽的Debra 和Dennis Scholl。
  • 巴塞爾香港藝術展2018開展首日驚喜連連……
    巴塞爾香港藝術展今天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盛大開幕。巴塞爾香港藝術展的推手們在新聞發布會現場合影:(由左至右)巴塞爾藝術展全球總監Marc Spiegler、瑞銀集團亞太區總裁施許怡敏、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黃雅君、藝聚空間策展人Alexie Glass-Kantor、光映現場策展人李振華。
  • 2020巴塞爾藝術展首次開放的網上展廳,都有那些驚豔的作品?
    3月20日至3月25日,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首屆網上展廳開放,2020年3月18日至3月20日期間進行預展。有來自31個國家及地區的231間頂尖國際藝廊參與,呈現超過2000件原本打算於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展出的頂級藝術品,這些作品總價值約為2.5億美元。
  • 當藝術再次來到香港,「藝薈香港」期間的香港藝術現場
    「藝薈香港 – 由巴塞爾藝術展呈獻」精彩花絮11月的香港,和3月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時的天氣一樣微涼,迎來的是全新的巴塞爾藝術展與典亞藝博的首次合作
  • 香港巴塞爾正式取消
    2020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組委會發布官方通告:擬定於3月份舉行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因肺炎疫情蔓延而確定取消。此前,兩岸三地的藝文活動紛紛傳出延期或停辦消息,臺灣方面,首個決定取消的大型藝術展覽為「臺北典亞藝博2020」,原定5月初亮相,主辦單位Fine Art Asia(典亞藝博)決定押後一年舉行。而在北京和上海,擬於三月份舉行的「畫廊周北京」和「設計上海」也宣布停辦或延後舉行。
  • 2020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在線亮相
    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是全球最具影響力,也是亞洲區一年一度最值得期待的藝術盛會。每年3月各地的藝術愛好者,都會聚集在香港,一睹世界級藝術「尖貨」。幾百大洋的入場券,每年都大排長龍、一票難求。
  • 漫步香港街頭,你絕對不能錯過的藝術風景!
    其實,香港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藝術之城!每年三月,「香港藝術月」上線,各大藝術展覽、藝術表演、文創小區輪番上陣!整座城市都會搖身一變成為藝術的專場,小編當然不能錯過這樣一場大型盛事!除了藏匿於街頭巷尾、創意十足的塗鴉藝術,室內畫廊的藝術品也是你不能錯過的一站!中環畢打街的畢打行,是藝術愛好者不得不來打卡的地點之一。從中環地鐵站出來,步行就可以到達畢打行。
  • 【錦繡文藝】陳海波:從「瘋狂」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所想到的
    香港灣仔博覽道1號——是香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的所在。它不僅是香港填海建築中的代表者,也是世界最大的展覽館之一。遠遠望去,其外觀猶如一隻展翅的飛鳥,俯覽著美麗的維多利亞港,做好了隨時翱翔天際的準備。2019年3月27日,第七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VIP預覽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幕7年來,這一展覽作為助力推動香港走上「亞洲藝術中心」的重要東風,將世界吸引到香港,也將香港更好地推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