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溪小學戴銀燦入圍宋慶齡獎學金

2020-12-27 福建日報

    ■本報記者林超連

    5月6日,國家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第十四屆宋慶齡獎學金評選工作的通知》。經過各省級教育部門評審推薦,宋慶齡獎學金評審委員會認真審核,福建共有36名候選人入圍名單,其中來自南安豐溪小學六年級的戴銀燦同學上榜,成為南安唯一一個入圍的人選。

    據了解,宋慶齡獎學金是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中國福利會共同創設了以宋慶齡名字命名的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唯一的國家級獎學金,這個獎學金每3年頒發一次,旨在表彰鼓勵中、小學生中思想品德、文化、藝術、體育、科技方面的成績優秀者。作為一個農村小學的學生,戴銀燦同學何以能入圍國家級獎學金?記者近日走進豐溪小學一探究竟。

    【在學校】他是老師們都誇的模範生

    5月11日,南安市迎來了第一批覆學返校的小學生。位於梅山鎮豐溪村的豐溪小學內,再一次見到了同學和老師的戴銀燦,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銀燦告訴記者,疫情期間,他和別的孩子一樣,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裡待著,不串門、不逛街、不聚集。作為老師眼裡的好學生,他也每天按時、自覺參加學校組織的線上教學,認真聽講、完成作業,可以說,這個最長的寒假過得還算充實。

    出生在豐溪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戴銀燦,從小就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這孩子很獨立,也很自律,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不怎麼需要人操心。」戴銀燦的爸爸戴慶雙對自己的孩子總是放一百個心。在親人眼裡,戴銀燦一直是一個健康、陽光,充滿愛心和責任心,老師們都喜歡的孩子。

    不過,這個老師們都誇讚的模範生,也曾因為家庭條件所限,在學習上有過一段艱難的時光。戴慶雙告訴記者,由於自己和愛人長年在外謀生,對孩子陪伴少、關注少,學習上也幫不上什麼忙,這導致他小學低年段,學習比較吃力,成績也不好。言談間,戴慶雙充滿著自責和遺憾。

    但這也養成了戴銀燦自強獨立的個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認知能力的提升,從小學三年級起,銀燦的學習態度開始比較端正、認真,課堂注意力相對集中,認真聽講,課後消化理解,認真完成作業,學習一點一點地進步,成績一點一點地提升,進入六年級以來更是進步明顯。

    學習之餘,銀燦更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孩子。他積極參加學校組織開展的各種公益勞動或實踐活動,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他還利用課餘時間參加繪畫、演講興趣班,代表學校參加市裡比賽獲獎,獲得南安市「少兒繪畫」現場比賽一等獎、「口才與表演進步之星」等榮譽和獎項。

    銀燦的家與學校只有一牆之隔,每逢寒暑假、節假日,他都會自覺擔起學校的守護員責任,每天都到學校校園、校舍巡查,門窗是否關好,照明燈關了沒有,設施設備有沒有人為損壞,發現問題,及時向值班老師報告,一個小小的善舉,一堅持就是6年,從來沒有覺得勞累和辛苦,反而在為學校、為同學服務的過程中獲得了真正的快樂和成長。

    他經常利用課餘時間與同學一道,主動到學校、村裡做好事,打掃衛生,做環保宣傳,開展志願服務。看到有同學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破壞花草、講髒話等行為,他總是及時制止;看見沒有關的水龍頭,他會悄悄擰緊;看到地上的紙屑,他會順手撿起;翻倒的花盆,他會隨手擺好;教室和衛生區的衛生他帶頭打掃,每天弄得灰頭土臉他也毫不在乎。

    【在家裡】他是尊老敬老的「小大人」

    由於父母長年在外為生計奔波,一年難得回家幾次,因此,在家裡性格獨立的銀燦就成了一個「小大人」。

    他長期跟年近90歲的祖母、年近70歲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可他從沒有埋怨過父母、長輩,反而體諒父母、長輩的艱辛和不易,在吃穿用上從不提過分要求,不與人攀比。

    在爺爺奶奶眼裡,這個懂事的孩子從來沒有對他們要求過什麼,粗茶淡飯從不嫌棄,幾件衣服穿到舊也不捨得扔;長輩們給的一點壓歲錢和零花錢,除了用來購買學習用品用具外,別的都很省。

    每天放學回家,銀燦放下書包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擼起袖子,主動幫爺爺奶奶打理家務,做飯、洗碗、洗衣、掃地……幹得是不亦樂乎。

    父母不在身邊,他就是爺爺奶奶的暖寶寶,除了為三位老人端茶送水,還會嘗試給老人捶背按摩,關心老人生活起居成為這個「小大人」每天的日常。

    對於孩子的懂事,作為家長的戴慶雙在欣慰的同時,也感到有些內疚。「我們每次回家只是簡單跟孩子說,要聽爺爺奶奶的話,聽老師的話,認真讀書,遵守紀律,多做好事。別的我們也談不出許多,更談不上對他有什麼系統的培養。」

    作為父親,戴慶雙也不會給孩子太多的成長壓力,只希望孩子健康快樂成才,德字為先,正直善良,熱心寬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其實我很普通,我只是想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說到自己的理想,銀燦告訴記者,自己長大後想當解放軍、想當警察、想當老師,甚至是像今年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報效祖國、服務人民。

    「戴銀燦同學其實沒有什麼特別轟轟烈烈的事跡,但在生活中,他有著一個少年的正直和善良,熱心和寬容;在學習上,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懂得進取和奮發,是我們老師和家長都喜歡的陽光好少年。」豐溪小學校長侯建春說道。

相關焦點

  • 這個小學生榮獲這項「唯一的國家級獎學金」!
    位於梅山鎮豐溪村的豐溪小學內,再一次見到了同學和老師的戴銀燦,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銀燦告訴記者,疫情期間,他和別的孩子一樣,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裡待著,不串門、不逛街、不聚集。作為老師眼裡的好學生,他也每天按時、自覺參加學校組織的線上教學,認真聽講、完成作業,可以說,這個最長的寒假過得還算充實。出生在豐溪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戴銀燦,從小就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 宋慶齡獎學金候選人公示中,閔行這幾名同學上榜了,看看你認識嗎
    宋慶齡獎學金候選人公示中,閔行這幾名同學上榜了,看看你認識嗎 2020-05-06 2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資訊】臺山這些學子獲宋慶齡獎學金!
    【資訊】臺山這些學子獲宋慶齡獎學金!喜訊近日,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廣東省教育廳公布了第十二屆廣東省宋慶齡獎學金獲獎名單,經層層推選,江門市有25名學子喜獲殊榮,其中我市有4名學子獲獎,獎金為3000元/人。
  • 豐溪街道鳳尖小區變美了!
    老舊小區是城市文明體現的一扇窗口,外觀形象尤為重要,廣豐區豐溪街道小康城社區鳳尖小區是個老舊小區,存在不少問題,自創建文明城市行動開展以來,那裡發生了巨變。走在鳳尖小區筆直平坦的柏油路上,記者看到車輛有序停在車位裡,主路小巷乾淨整潔。
  • 弘揚宋慶齡精神 讓戲劇漫步雲端——陝西省宋慶齡基金會向基層學校...
    12月10日,由陝西省宋慶齡基金會主辦,西安演藝集團兒童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承辦,長武縣教育局協辦的「弘揚宋慶齡精神 讓戲劇漫步雲端」——陝西省宋慶齡基金會向基層學校開展送兒童劇演出公益活動在恆大小學舉行。
  • 宋慶齡身邊的紅色特工李雲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李雲在上世紀30年代中期受黨組織委派到宋慶齡身邊,擔任黨組織與宋慶齡的聯絡員。她也是最後一位離世的中央特科成員,長期在宋慶齡身邊工作,很受宋慶齡賞識和器重。
  • 宋慶齡為何堅持收養給她帶來麻煩的養女?廖承志道破天機!
    隋學芳結婚後,為了工作方便,他的家就安在宋慶齡上海住宅的配樓上。按照慣例,隋學芳的小女兒隋永清被鄭重地抱到宋慶齡面前。見到這個眉清目秀的小女孩,宋慶齡很喜歡,她提出希望收養這個女孩。1959年,隋學芳夫婦又生了一個女兒,一家人忙著照顧新生兒,永清就被宋慶齡接到身邊。這個只有兩歲多的小女孩從此走入了宋慶齡的生活。
  • 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家庭教育專項基金攜手普洱市教育體育局為普洱...
    中新網上海新聞8月15日電  近日,由普洱市教育體育局主辦,上海宋慶齡基金會
  • 盧燕獎學金獲得者與李安暢談「好萊塢的未來」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增添了好萊塢終身評委盧燕的藝術類獎學金。 由盧燕基金會評選出三位獎學金獲得者,來自在美國攻讀電影研究生的三位年輕導演。 她們分別是,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梁哲瑜,加州藝術學院的鄧依涵,及紐約電影學院的萬晴桐。
  • 同上一堂課 | 宋慶齡的故事(三):叫我慶齡同志
    同上一堂課 | 宋慶齡的故事(三):叫我慶齡同志 2021-01-01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鉤沉|宋慶齡與兒童劇團
    宋慶齡曾說過:「我的一生是同少年、兒童工作聯繫在一起的。」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歲月裡,宋慶齡一直對少年兒童工作給予熱情的支持。其中,兒童戲劇事業是她關注一個重要方面。1946年秋,宋慶齡在光華大戲院觀看陳白塵的諷刺粵劇《升官圖》,對此劇極為讚賞,便萌生了創辦兒童劇團的想法。幾天後,宋慶齡把著名戲劇家黃佐臨請來,對他說:「對於貧苦兒童,不能只給他們吃飯和穿衣,還要給孩子們精神食糧,要使他們看到未來。」
  • 隋永清:傳說是宋慶齡的親生女兒?
    隋永清的出現,給宋慶齡帶來了很多慰藉。對隋永清宋慶齡視如己出像母親般地關愛和照顧著,以至於外界紛紛猜測,隋永清是不是宋慶齡的親生女兒,然而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隋永清的父親隋學芳,是宋慶齡的警衛秘書,宋慶齡一生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女,然而她卻非常喜歡孩子,身邊的工作人員,形成了一個慣例,誰家有了孩子都要抱來給宋慶齡看看。
  • 這30名孩子,榮獲單聲獎學金~~
    頒獎大會暨《單聲》影片資料捐贈儀式在泰州市少年宮舉行共有30名優秀學子獲獎學金單聲教育獎學金 單聲教育獎學基金會成立於2008年7月,由泰州籍著名愛國僑領單聲先生捐資100萬元人民幣設立,每年獎勵我市品學兼優的學生。目前,已累計向20多所中小學360名優秀學生發放了獎學金。
  • 「同根文化 點燃童心」宋慶齡移動劇院線上走進中國臺灣校園
    由中國福利會、中國臺灣教育文化交流策進會主辦,中福會兒童藝術劇院承辦的「同根文化 點燃童心」宋慶齡移動劇院多年來用戲劇的形式向中國臺灣地區兒童和青少年普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與共享
  • 宋慶齡在上海「雪中送炭」,捐孫中山遺物做義賣
    宋慶齡用英文籤名的音樂劇《孟姜女》英文說明書抗戰勝利後,宋慶齡由重慶回到上海,繼續擔任中國福利基金會主席,從各方面竭誠支援解放區。與此同時,她也在申城熱忱關懷文化界進步人士,積極籌款賑災,盡力救濟貧困兒童。在宋慶齡誕辰120周年紀念之際,我們一起來回顧宋慶齡在上海的那段歷史。
  • 宋慶齡與「三毛」的故事
    1949年春,上海街頭大量流浪兒衣食無著處境悽慘,宋慶齡與中國福利基金會的人員研究後決定,借畫家張樂平筆下的流浪兒童「三毛」的影響,舉辦「三毛樂園會」和「三毛原作展覽會」。遵照宋慶齡之意,中國福利基金會同張樂平聯繫,希望他舉辦「三毛原作展覽會」,在會上舉行義賣,救濟上海街頭流浪兒童。張樂平十分感動,立即一口答應。
  • 宋慶齡母親為何突然去世?孝敬的宋慶齡,為何沒守在母親身邊盡孝
    聽到母親倪桂珍被殺的消息,宋慶齡立即乘飛機飛回家鄉,一刻也沒有耽擱。一路悲痛,一直哭泣。倪桂珍一生培育出6個傑出的孩子: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一個個都長大成人。宋慶齡的母親——倪桂珍死因如何?本來倪桂珍在休養期間生病,忽然有人傳來消息說他的兒子宋子文意外遇害,後來證實是傳錯了,死的是宋子文的秘書。可是可憐的老媽倪桂珍,本來很虛弱,又在生病。一聽說白頭髮送黑頭髮的人,肝腸寸斷,血壓升高,引發心血管疾病,上不去,下不去,死了。宋慶齡媽媽倪桂珍生病了嗎?為什麼媽媽不在身邊伺候呢?
  • 宋慶齡的真實照片,記錄了歷史與家族!
    宋慶齡(前)、宋美齡(後),宋慶齡當時已是孫夫人,美齡還沒有出嫁。 宋慶齡與外賓合影,宋慶齡居中、周恩來最左邊、林彪最右邊。
  • 廈門市集美區總工會為外來員工子女發放獎學金
    中工網訊 為加大對來外來務工子女幫扶力度,12月21日,廈門市集美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區總工會主席黃雲茜,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區教育局四級調研員、教育工會主席吳秀娜一行前往集美區杏美小學、康德小學為品學兼優的外來務工子女發放獎學金,並送上娘家人精心準備的書包、文具小禮品。